CN207058401U - 一种管体内部夹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体内部夹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58401U
CN207058401U CN201720902452.8U CN201720902452U CN207058401U CN 207058401 U CN207058401 U CN 207058401U CN 201720902452 U CN201720902452 U CN 201720902452U CN 207058401 U CN207058401 U CN 2070584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beam
support bar
nut
link arm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0245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丰小冬
赵美英
涛雅
余泽金
王克忠
康利明
姜德刚
侯瑞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to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to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to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to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0245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584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584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5840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体内部夹紧装置,其包括:两根支撑竖梁,四根横梁,两个连接件,四根连臂杆,两个夹块,四个轮子,一根支撑杆和两个拧紧螺母。采用该装置,通过同时旋转两个拧紧螺母,可以使两个连接件相互靠近或相互分离,从而可以实现两个夹块的相互分离或相互靠近,因此,装置的操作相对比较灵活;该装置采用省力结构设计,经过两次力的传递,可以实现力的无限放大,只需同时旋转两个拧紧螺母,即可实现夹块的开合,因此,装置的操作相对比较省力;通过该管体内部夹紧装置,实现了从内部对金属管体进行夹紧的目的,具有生产成本低、安全性好、操作灵活、省力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管体内部夹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体内部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能够从内部对空心物体进行夹紧的装置通常都为类似千斤顶的装置,该装置通常都配有液压系统,通过液压杆在液压缸内的升降运动来实现装置的夹紧。采用液压系统虽然操作比较省力,但由于设计比较复杂,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体内部夹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体内部夹紧装置,其包括:两根支撑竖梁,四根横梁,两个连接件,四根连臂杆,两个夹块,四个轮子,一根支撑杆和两个拧紧螺母;其中,
所述两根支撑竖梁为结构相同的工字型结构,所述两根支撑竖梁结构左右对称设置;每个支撑竖梁的四个边角处均设置有一个长方体平台;四根横梁的左右两端通过螺杆连接于左右两侧支撑竖梁的相应的长方体平台上;所述两根支撑竖梁和四根横梁共同形成框架结构;每根支撑竖梁的竖面的中心加工形成有一个沿水平方向布置的、横截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通孔;位于下方的两个横梁上加工形成有长方体卡位槽;
所述支撑杆为轴状结构,其两端的横截面为正方形;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插入两根支撑竖梁的长方体通孔内;所述支撑杆的中间部分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圆柱体两端的外表面设有螺纹,分别与两个所述拧紧螺母螺接;所述圆柱体的直径大于所述正方形外接圆的直径;
所述两个夹块结构相同,前后对称的设置于所述框架结构的前后两侧;两个夹块相对设置的面上均开设有凹槽;位于前侧的两根连臂杆的一端铰接于位于前侧的夹块凹槽内,位于后侧的两根连臂杆的一端铰接于位于后侧的夹块凹槽内;
所述两个连接件结构相同,其中心均设有一个与支撑杆中间部位横截面形状相匹配的圆柱体通孔,两个连接件通过所述圆柱体通孔可滑动的套设于支撑杆的圆柱体结构外;所述拧紧螺母位于连接件和支撑竖梁之间;
每个连接件的前后端面均形成有凹形结构;位于前侧的两根连臂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于两个连接件前端面的凹形结构内,位于后侧的两根连臂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于两个连接件后端面的凹形结构内;
每个连接件的前后两端还分别设有一半轴,每个所述半轴上各套装一个所述轮子,所述半轴末端的外表面设有螺纹并螺接有螺母;所述轮子滚动设置于相应的所述长方体卡位槽内。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体内部夹紧装置具有如下特点:
由于该装置是由两根支撑竖梁、四根横梁、两个连接件、四根连臂杆、两个夹块、四个轮子、一根支撑杆和两个拧紧螺母等部件组成,材料普通,加工方便,因此,装置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由于整套装置为对称结构,轮子在横梁上的卡位槽内进行稳定滚动,可以实现连接件在支撑杆上的穿插移动,因此,装置的安全性相对较好:
由于通过同时旋转两个拧紧螺母,可以使两个连接件相互靠近或相互分离,从而可以实现两个夹块的相互分离或相互靠近,因此,装置的操作相对比较灵活;
由于该装置采用省力结构设计,经过两次力的传递,可以实现力的无限放大,只需同时旋转两个拧紧螺母,即可实现夹块的开合,因此,装置的操作相对比较省力;
通过该管体内部夹紧装置,实现了从内部对金属管体进行夹紧的目的,具有生产成本低、安全性好、操作灵活、省力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体内部夹紧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体内部夹紧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体内部夹紧装置沿A-A面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体内部夹紧装置不安装两根上横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体内部夹紧装置中连臂杆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体内部夹紧装置中支撑杆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夹块;2-支撑竖梁;3-连接件;4-横梁;5-连臂杆;6-轴;7-拧紧螺母;8-螺杆;9-螺母;10-轮子;11-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体内部夹紧装置。请参考图1至图6,该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体内部夹紧装置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体内部夹紧装置包括:两根支撑竖梁2,四根横梁4,两个连接件3,四根连臂杆5,两个夹块1,四个轮子10,一根支撑杆11和两个拧紧螺母7;其中,
所述两根支撑竖梁2为结构相同的工字型结构,所述两根支撑竖梁2结构左右对称设置;每个支撑竖梁2的四个边角处均设置有一个长方体平台;四根横梁4的左右两端通过螺杆8连接于左右两侧支撑竖梁2的相应的长方体平台上;所述两根支撑竖梁2和四根横梁4共同形成框架结构;每根支撑竖梁2的竖面的中心加工形成有一个沿水平方向布置的、横截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通孔;位于下方的两个横梁4(即下横梁)上加工形成有长方体卡位槽;
所述支撑杆11为轴状结构,其两端的横截面为正方形;所述支撑杆11的两端分别插入两根支撑竖梁2的长方体通孔内;所述支撑杆11的中间部分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圆柱体两端的外表面设有螺纹,分别与两个所述拧紧螺母7螺接;所述圆柱体的直径大于所述正方形外接圆的直径;
所述两个夹块1结构相同,前后对称的设置于所述框架结构的前后两侧;两个夹块1相对设置的面上均开设有凹槽;位于前侧的两根连臂杆5的一端铰接于位于前侧的夹块1凹槽内,位于后侧的两根连臂杆5的一端铰接于位于后侧的夹块1凹槽内;
所述两个连接件3结构相同,其中心均设有一个与支撑杆11中间部位横截面形状相匹配的圆柱体通孔,两个连接件3通过所述圆柱体通孔可滑动的套设于支撑杆11的圆柱体结构外;所述拧紧螺母7位于连接件3和支撑竖梁2之间;
每个连接件3的前后端面均形成有凹形结构;位于前侧的两根连臂杆5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于两个连接件3前端面的凹形结构内,位于后侧的两根连臂杆5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于两个连接件3后端面的凹形结构内;
每个连接件3的前后两端还分别设有一半轴,每个所述半轴上各套装一个所述轮子10(请参见图3),所述半轴末端的外表面设有螺纹并螺接有螺母9;所述轮子10滚动设置于相应的所述长方体卡位槽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管体内部夹紧装置的组装方法如下:
如图1至图4所示,首先在所述支撑杆11的中间部位套装两个所述连接件3,然后将两个所述拧紧螺母7分别拧接在所述支撑杆11两端的螺纹上,然后将所述支撑杆11的两端分别插入两根所述支撑竖梁2中心的通孔内。
然后在每个所述连接件3的前后半轴上各套装一个所述轮子10,然后在所述前后半轴的末端各拧接一个所述螺母9,
然后将两根所述支撑竖梁2竖直对正放置,然后将两根所述横梁4的卡位凹槽开口向上分别放置在所述支撑竖梁2位置在下的长方体平台上,然后将每个所述连接件3两端的所述轮子10分别放在两根所述横梁4开口向上的卡位凹槽内,然后将所述横梁4上的通孔与所述支撑竖梁2长方体平台上的通孔对中,然后在每个对中的所述通孔内各安插一根所述螺杆8,然后在每根所述螺杆8的另一端各拧接一个所述螺母9,然后将另外两根所述横梁4的卡位凹槽开口向下分别从所述支撑竖梁2位置在上的长方体平台下方插入,然后将每个所述连接件3两端的所述轮子10分别放在两根所述横梁4开口向下的卡位凹槽内,然后将所述横梁4上的通孔与所述支撑竖梁2长方体平台上的通孔对中,然后在每个所述通孔内安插一根所述螺杆8,然后在每根所述螺杆8的另一端各拧接一个所述螺母9。
然后将四根所述连臂杆5的一端分别插入两个所述连接件3的四个凹形部位内,在对中后的每个通孔中各插入一根所述轴6,然后在每根所述轴6的两端各拧接一个所述螺母9,
然后将四根所述连臂杆5的另一端分别插入两个所述夹块1的凹形部位内,通孔对中后插入一根所述轴6,然后在每根所述轴6的两端各拧接一个所述螺母9,这样一来,四根所述连臂杆5可以组成一个菱形框架。
这样一来,整套装置组装完成,可以投入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管体内部夹紧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首先将金属管体开口向上平稳放置,然后将组装好的整套装置放置在所述金属管体的内部,然后保持所述装置水平居中放置,此时两个所述夹块1保持相互靠近状态,然后同时旋转所述拧紧螺母7,左侧的所述拧紧螺母7向右侧旋进,同时右侧的所述拧紧螺母7向左侧旋进,可以使两个所述连接件3相互靠近,与此同时两个所述夹块1将相互分离,在此过程中,两个所述夹块1将接触到所述金属管体的内壁,继续同时旋转所述拧紧螺母7,直到两个所述夹块1将所述金属管体的内壁稳定夹紧,这样一来,夹紧操作任务完成。
同样道理,如果想让两个所述夹块1从所述金属管体的内壁卸载,只需同时旋转所述拧紧螺母7,左侧的所述拧紧螺母7向左侧旋进,同时右侧的所述拧紧螺母7向右侧旋进,即可完成两个所述夹块1从所述金属管体的内壁上分离的操作任务。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体内部夹紧装置具有如下特点:
由于该装置是由两根支撑竖梁、四根横梁、两个连接件、四根连臂杆、两个夹块、四个轮子、一根支撑杆和两个拧紧螺母等部件组成,材料普通,加工方便,因此,装置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由于整套装置为对称结构,轮子在横梁上的卡位槽内进行稳定滚动,可以实现连接件在支撑杆上的穿插移动,因此,装置的安全性相对较好:
由于通过同时旋转两个拧紧螺母,可以使两个连接件相互靠近或相互分离,从而可以实现两个夹块的相互分离或相互靠近,因此,装置的操作相对比较灵活;
由于该装置采用省力结构设计,经过两次力的传递,可以实现力的无限放大,只需同时旋转两个拧紧螺母,即可实现夹板的开合,因此,装置的操作相对比较省力;
通过该管体内部夹紧装置,实现了从内部对金属管体进行夹紧的目的,具有生产成本低、安全性好、操作灵活、省力等特点。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管体内部夹紧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

1.一种管体内部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支撑竖梁,四根横梁,两个连接件,四根连臂杆,两个夹块,四个轮子,一根支撑杆和两个拧紧螺母;其中,
所述两根支撑竖梁为结构相同的工字型结构,所述两根支撑竖梁结构左右对称设置;每个支撑竖梁的四个边角处均设置有一个长方体平台;四根横梁的左右两端通过螺杆连接于左右两侧支撑竖梁的相应的长方体平台上;所述两根支撑竖梁和四根横梁共同形成框架结构;每根支撑竖梁的竖面的中心加工形成有一个沿水平方向布置的、横截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通孔;位于下方的两个横梁上加工形成有长方体卡位槽;
所述支撑杆为轴状结构,其两端的横截面为正方形;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插入两根支撑竖梁的长方体通孔内;所述支撑杆的中间部分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圆柱体两端的外表面设有螺纹,分别与两个所述拧紧螺母螺接;所述圆柱体的直径大于所述正方形外接圆的直径;
所述两个夹块结构相同,前后对称的设置于所述框架结构的前后两侧;两个夹块相对设置的面上均开设有凹槽;位于前侧的两根连臂杆的一端铰接于位于前侧的夹块凹槽内,位于后侧的两根连臂杆的一端铰接于位于后侧的夹块凹槽内;
所述两个连接件结构相同,其中心均设有一个与支撑杆中间部位横截面形状相匹配的圆柱体通孔,两个连接件通过所述圆柱体通孔可滑动的套设于支撑杆的圆柱体结构外;所述拧紧螺母位于连接件和支撑竖梁之间;
每个连接件的前后端面均形成有凹形结构;位于前侧的两根连臂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于两个连接件前端面的凹形结构内,位于后侧的两根连臂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于两个连接件后端面的凹形结构内;
每个连接件的前后两端还分别设有一半轴,每个所述半轴上各套装一个所述轮子,所述半轴末端的外表面设有螺纹并螺接有螺母;所述轮子滚动设置于相应的所述长方体卡位槽内。
CN201720902452.8U 2017-07-24 2017-07-24 一种管体内部夹紧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0584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02452.8U CN207058401U (zh) 2017-07-24 2017-07-24 一种管体内部夹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02452.8U CN207058401U (zh) 2017-07-24 2017-07-24 一种管体内部夹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58401U true CN207058401U (zh) 2018-03-02

Family

ID=61517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02452.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058401U (zh) 2017-07-24 2017-07-24 一种管体内部夹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58401U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14447A (zh) * 2018-10-22 2019-03-26 济源市超光传感器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压力传感器接线板挤压贴附及烘干的夹具
CN109622270A (zh) * 2018-11-23 2019-04-16 岳西县同兴尼龙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零配件喷涂用工装
CN110410608A (zh) * 2019-06-27 2019-11-05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管道内支撑装置
CN110524571A (zh) * 2019-08-30 2019-12-03 南京斯杩克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搬运机器人用力臂
CN110815265A (zh) * 2019-11-09 2020-02-21 南宁学院 一种机器人夹持器
CN110900328A (zh) * 2019-12-13 2020-03-24 湖州锦鸿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多孔径排污管的内部夹持打磨装置
CN111793840A (zh) * 2020-08-07 2020-10-20 德清华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熔喷非织造布用喷丝装置
CN113021213A (zh) * 2021-02-24 2021-06-25 上海大学 一种展开式光学透镜的夹紧和储放装置
CN111793840B (zh) * 2020-08-07 2024-05-28 德清华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熔喷非织造布用喷丝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14447A (zh) * 2018-10-22 2019-03-26 济源市超光传感器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压力传感器接线板挤压贴附及烘干的夹具
CN109622270A (zh) * 2018-11-23 2019-04-16 岳西县同兴尼龙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零配件喷涂用工装
CN109622270B (zh) * 2018-11-23 2020-10-30 岳西县同兴尼龙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零配件喷涂用工装
CN110410608A (zh) * 2019-06-27 2019-11-05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管道内支撑装置
CN110524571A (zh) * 2019-08-30 2019-12-03 南京斯杩克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搬运机器人用力臂
CN110815265A (zh) * 2019-11-09 2020-02-21 南宁学院 一种机器人夹持器
CN110900328A (zh) * 2019-12-13 2020-03-24 湖州锦鸿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多孔径排污管的内部夹持打磨装置
CN111793840A (zh) * 2020-08-07 2020-10-20 德清华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熔喷非织造布用喷丝装置
CN111793840B (zh) * 2020-08-07 2024-05-28 德清华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熔喷非织造布用喷丝装置
CN113021213A (zh) * 2021-02-24 2021-06-25 上海大学 一种展开式光学透镜的夹紧和储放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58401U (zh) 一种管体内部夹紧装置
CN111843884A (zh) 一种新型铸造管件用固定夹持装置
CN108927631A (zh) 一种可翻转的焊接夹具
CN208759517U (zh) 一种生产玩具扭螺丝用夹紧装置
CN107097096B (zh) 一种圆盘状机械零件专用智能机械手
CN209633558U (zh) 一种大型模架的合模机构
CN209381000U (zh) 一种模具夹紧器
CN209465979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夹具
CN203357099U (zh) 一种用于装夹套筒类零件的夹具
CN207929417U (zh) 一种电晕极线张紧装置
CN203410509U (zh) 一种矿用自卸车可调节转向拉杆及矿用自卸车
CN206789743U (zh) 一种导电杆接头
CN206337805U (zh) 盘扣架体用可调长短伸缩连接杆
CN206550895U (zh) 一种光杆卡钳
CN206567554U (zh) 一种用于车床加工制动鼓的夹爪
CN211052319U (zh) 一种五金加工用可调型便携式固定架
CN213410114U (zh) 一种铸造生产用的锻件夹钳
CN105666007B (zh) 基于加工中心对焊接叉上连接耳内壁面加工的夹具
CN212421066U (zh) 一种新型铸造管件用固定夹持装置
CN109227896A (zh) 一种模具夹紧器
CN219933198U (zh) 具有加强结构的方矩管
CN211555677U (zh) 一种变压器焊接撑杆
CN220994353U (zh) 无损伤轴承拆卸装置
CN215315479U (zh) 一种轴承套生产锻造用退火炉
CN218276047U (zh) 一种通信连接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072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072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