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50022U - 一种聚热炉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热炉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50022U
CN207050022U CN201720599954.8U CN201720599954U CN207050022U CN 207050022 U CN207050022 U CN 207050022U CN 201720599954 U CN201720599954 U CN 201720599954U CN 207050022 U CN207050022 U CN 2070500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sawtooth
basin
safety guard
bas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9995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匡成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zhou Blaupunkt Amperex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zhou Blaupunkt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zhou Blaupunkt Amperex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Zhuzhou Blaupunkt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9995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500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500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500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炉具,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聚热炉盆,包括盆体,所述盆体上设有锯齿和安全栏,所述盆体下部为进气口,锅底与所述锯齿以及安全栏形成出气口,所述盆体内壁设有耐火保温反射层;所述进气口的总面积为110~130cm2,所述排气口的总面积为145~165cm2。通过对聚热炉盆的结构设计,实现燃料的充分利用,结合耐火保温层结构的共同作用,将聚热炉盆的内壁设有耐火保温反射层,对耐火保温层的结构进行设计,使耐火保温层具有极强的隔音聚热功能,聚热效果极佳,减小热量流失;使聚热炉盆更加节能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聚热炉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炉具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聚热炉盆。
背景技术
炉头以燃气、燃油等作为燃料,其热效率的高低,关键的因素是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比例要充分利用燃料就必须使它完全燃烧。传统的炉头采用扩散燃烧技术、燃气和空气边混合边燃烧、其混合速度慢,火焰温度低、燃气无法完全燃烧,容易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使人中毒,部分燃料也因此白白浪费。
现有的节能炉头主要针对材料进行改进,利用高新技术采用新材料,依据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原理,与传统中式炒炉的节能炉头相比节气40%~70%。有助于提高中餐燃气炒菜灶的热效率不外乎两方面,第一,燃料充分燃烧,第二,减少燃气燃烧后热量的流失。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3421752U公开了一种中餐低汤灶炉盘,该技术的特点是护火圈与炉盆连为一体,在护火圈的周围分布有支锅柱,炉盆底部设有燃气口,内部设有耐火保温反射层,且在护火圈的上面设有低于护火圈上面的废气槽,可大大提高燃料的热利用效率,加热速度快,安装拆卸方便,便于维护。但该结构的炉盆内部的燃烧气体通过废弃槽排出,废气槽设置的位置会使燃料燃烧的热量从废弃槽排出,燃料的热利用效率降低,浪费能源;且废弃槽的结构固定不变,应用具有局限性,不会满足各种尺寸的锅体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聚热炉盆,通过对聚热炉盆的结构设计,实现燃料的充分利用,结合耐火保温层结构的共同作用,使炉盆达到最佳的聚热效果,高效节能,环保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提供一种聚热炉盆,包括盆体,所述盆体上设有锯齿和安全栏,所述盆体下部为进气口,锅底与所述锯齿以及安全栏形成出气口,所述盆体内壁设有耐火保温反射层;所述进气口的总面积为110~130cm2,所述排气口的总面积为145~165cm2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排气口的总面积为155cm2
本实用新型的聚热炉盆科学地将传统炉盆上增加若干锯齿结构和安全栏,使锅底与锯齿及安全栏形成出气口,经过大量实验和精密测算,得到进气口与出气口的最佳面积,使盆体中燃料的燃烧充分,热量不易损失,增加燃料利用率;同时,在盆体的内壁上设有耐火保温层,能有效的反射燃料的热能,使燃料的热量传递达到最佳,提高燃料利用率,节省燃料,节约成本。
所述聚热炉盆的安全栏为相对设置,一方面可以防止炉盆内燃料燃烧时,火焰的喷出,影响人身安全;另一方面安全栏与锯齿结构个锅体形成一个整体,使炉盆内的热量不易流失。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口的总面积可以通过锯齿或/和安全栏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锯齿和安全栏可活动地设在盆体上,通过调节锯齿和安全栏的高度来调节排气口的总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盆体上还设有齿轮传动装置,所述齿轮传动装置包括主动齿轮、被动齿轮和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与锯齿和安全栏连接,所述被动齿轮与传动杆配合调节锯齿和安全栏的高度,所述被动齿轮与主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还设有调节杆。
进一步地,所述锯齿或/和安全栏可拆卸地设在盆体上,通过调节锯齿或/和安全栏的数量来调节排气口的总面积。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锯齿或/和安全栏上设有刻度尺。
本实用新型的聚热炉盆,为了达到出气口将燃烧后的气体有效排出,防止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不会积存在炉盆内,导致燃料燃烧不充分,热量散失多,耗能大,浪费燃料,不节能;同时二氧化碳不及时排出会产生极大的噪音,影响烹饪时的工作环境,不利于身体健康。
将锯齿与安全栏设置为可调节,可以根据实际生产,调节排气出口的面积,使用于各种尺寸的锅体的使用,应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进一步地,所述耐火保温反射层上设有多个凹槽或凸起用于增大反射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耐火保温反射层的材料为耐火纤维、陶瓷纤维或硅酸铝纤维的任意一种。
将聚热炉盆的内壁设有耐火保温反射层,对耐火保温层的结构进行设计,使耐火保温层具有极强的隔音聚热功能,聚热效果极佳,减小热量流失;使聚热炉盆更加节能环保。
进一步地,所述盆体的锯齿与安全栏形成一个圆形结构,所述圆形结构与盆体的底部为同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聚热炉盆科学地将传统炉盆上增加若干锯齿结构和安全栏,使锅底与锯齿及安全栏形成出气口,经过大量实验和精密测算,得到进气口与出气口的最佳面积,使盆体中燃料的燃烧充分,热量不易损失,增加燃料利用率;节省燃料,节约成本。
将聚热炉盆的内壁设有耐火保温反射层,对耐火保温层的结构进行设计,使耐火保温层具有极强的隔音聚热功能,聚热效果极佳,减小热量流失;使聚热炉盆更加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聚热炉盆的锯齿与安全栏设置为可调节,可以根据实际生产,调节排气出口的面积,使用于各种尺寸的锅体的使用,应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聚热炉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锯齿和齿轮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所述耐火保温反射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所述耐火保温反射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包括盆体10,盆体10上设有锯齿11和安全栏12,锯齿11、安全栏12与盆体10一体成型;盆体10下部为进气口13,进气口的总面积为110cm2,锅底与锯齿11以及安全栏12形成出气口14,排气口的总面积为145cm2
为了固定加热燃气部件,在盆体20底部设置安装之架15,并且在支架中部开有圆孔,使燃料更加集中,直接作用在锅体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聚热炉盆科学地将传统炉盆上增加若干锯齿结构和安全栏,使锅底与锯齿11及安全栏12形成出气口,经过大量实验和精密测算,得到进气口与出气口的最佳面积,使盆体中燃料的燃烧充分,热量不易损失,增加燃料利用率;同时,在盆体的内壁上设有耐火保温层,能有效的反射燃料的热能,使燃料的热量传递达到最佳,提高燃料利用率,节省燃料,节约成本。
如图3和图4盆体内壁套有耐火保温反射层20;耐火保温反射层上设有多个凹槽22(如图4)或凸起21(如图3)用于增大反射面积。且耐火保温反射层的材料为耐火纤维、陶瓷纤维或硅酸铝纤维的任意一种。使耐火保温层具有极强的隔音聚热功能,聚热效果极佳,减小热量流失;使聚热炉盆更加节能环保。
其中,盆体10的锯齿11与安全栏12形成一个圆形结构,圆形结构与盆体10的底部为同心。便于锅体使用中,火焰的加热位置,使锅体受热均匀,效率更好。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进气口的总面积为130cm2,排气口的总面积可以通过锯齿11或/和安全栏12调节,本实施例中,排气口的总面积为165cm2;聚热炉盆的锯齿11和安全栏12可活动地设在盆体10上,通过调节锯齿11和安全栏12的高度来调节排气口的总面积。
如图2所示,盆体10上还设有齿轮传动装置30,包括主动齿轮31、被动齿轮32和与锯齿11和安全栏12连接的传动杆33,被动齿轮32与传动杆33配合调节锯齿11和安全栏12的高度,被动齿轮32与主动齿轮31传动连接,主动齿轮31还设有调节杆(未示出)。
另外,锯齿11或/和安全栏12与盆体10的另一种安装方式为通过螺栓连接,可拆卸地设在盆体上,通过调节锯齿11或/和安全栏12的数量来调节排气口的总面积。
为了更精确地监控排气出口的流量,锯齿11或/和安全栏12上设有刻度尺(未示出),即档位,可以根据实际生产,调节排气出口的面积,使用于各种尺寸的锅体的使用,应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实施例3
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进气口的总面积为100cm2。其他与实施例2相 同。
实施例4
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进气口的总面积为140cm2。其他与实施例2相同。
实施例5
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进气口的总面积为155cm2。其他与实施例2相同。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聚热炉盆的使用效果,将CN203421752U公开了一种中餐低汤灶炉盘作为对比例,同时加热五公斤水,检测实施例1~实施例5与对比例的水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其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加热时间(s)
实施例1 150
实施例2 155
实施例3 180
实施例4 190
实施例5 130
对比例 220
由上表数据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排气出口总面积为110~130cm2时,热效率传递较好,在总面积为155cm2加热效率最高,比现有技术相比大大节省了加热时间,节约成本。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聚热炉盆,其特征在于,包括盆体,所述盆体上设有锯齿和安全栏,所述盆体下部为进气口,锅底与所述锯齿以及安全栏形成出气口,所述盆体内壁设有耐火保温反射层;所述进气口的总面积为110~130cm2,所述出气口的总面积为145~165cm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热炉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的总面积可以通过锯齿或/和安全栏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聚热炉盆,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和安全栏可活动地设在盆体上,通过调节锯齿和安全栏的高度来调节出气口的总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聚热炉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盆体上还设有齿轮传动装置,所述齿轮传动装置包括主动齿轮、被动齿轮和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与锯齿和安全栏连接,所述被动齿轮与传动杆配合调节锯齿和安全栏的高度,所述被动齿轮与主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还设有调节杆。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聚热炉盆,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或/和安全栏可拆卸地设在盆体上,通过调节锯齿或/和安全栏的数量来调节出气口的总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意一项所述聚热炉盆,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或/和安全栏上设有刻度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热炉盆,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保温反射层上设有多个凹槽或凸起用于增大反射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热炉盆,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保温反射层的材料为耐火纤维、陶瓷纤维或硅酸铝纤维的任意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热炉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盆体的锯齿与安全栏形成一个圆形结构,所述圆形结构与盆体的底部为同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热炉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的总面积为155cm2
CN201720599954.8U 2017-05-26 2017-05-26 一种聚热炉盆 Active CN2070500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99954.8U CN207050022U (zh) 2017-05-26 2017-05-26 一种聚热炉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99954.8U CN207050022U (zh) 2017-05-26 2017-05-26 一种聚热炉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50022U true CN207050022U (zh) 2018-02-27

Family

ID=61491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99954.8U Active CN207050022U (zh) 2017-05-26 2017-05-26 一种聚热炉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500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71787U (zh) 一种燃气灶具
CN203431955U (zh) 一种灶用集热节能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集热节能罩的灶具
CN104373940A (zh) 一种聚能扇焰高效节能燃烧器
CN207050022U (zh) 一种聚热炉盆
CN201230811Y (zh) 节能高效烹饪锅
CN103244979A (zh) 灶具节能聚热装置
CN201954619U (zh) 燃气灶具的节能装置
CN203190482U (zh) 一种螺旋金属聚热环
CN2797889Y (zh) 一种节能燃气灶头
CN201555220U (zh) 与可控制热量传递装置相结合的有新型喷口通道的燃烧器
CN202852920U (zh) 燃气灶锅架
CN112401657A (zh) 一种玻璃加热炉
CN203407881U (zh) 一种节能烹饪锅
CN201281382Y (zh) 一种氢气或氢氧气从炉底喷射至挡火板的新炉具
CN204345641U (zh) 一种聚能扇焰高效节能燃烧器
CN203231358U (zh) 一种抗反射红外热能与多孔热烟气分路定向输送装置
CN202885006U (zh) 一种红外烧水炉
CN201507955U (zh) 节能燃气灶
CN203595160U (zh) 升降式燃气灶支架
CN207407400U (zh) 灶具聚能炉架
CN202419702U (zh) 一种新型节能食堂炉灶
CN209639061U (zh) 一种节能灶
CN202118955U (zh) 节能环保农用灶
CN202303489U (zh) 一种环保节能燃气灶
CN100561055C (zh) 燃气灶节能强火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