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40566U - 一种生态鱼礁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态鱼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40566U
CN207040566U CN201720787946.6U CN201720787946U CN207040566U CN 207040566 U CN207040566 U CN 207040566U CN 201720787946 U CN201720787946 U CN 201720787946U CN 207040566 U CN207040566 U CN 2070405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sh
water
artificial
fish shelter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8794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pper Sea Green Source Eco-Concre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pper Sea Green Source Eco-Concre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pper Sea Green Source Eco-Concre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Upper Sea Green Source Eco-Concre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8794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405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405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405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Artificial Fish Reef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一种生态鱼礁,包括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第四侧边、第五侧边和第六侧边,且所述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为梯形,第五侧边和第六侧边为矩形。生态型混凝土人工鱼礁表面凹凸不平及连续的孔隙为水中的藻类、植物提供根系附着的场所,为鱼类提供水中生息和产卵、避难场所。使之用于淡水域的河床、人工鱼类养殖场、人工鲍鱼海参养殖提高了增产效应。

Description

一种生态鱼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态鱼礁。
背景技术
在日本,通过在海中建人工礁石来增加鱼的产量已经成为一个很成熟的公共产业。人工礁石在海里,大海底部突起像小山的东西,能够让很多鱼类聚集,和陆地上的森林等有类似的效果。
这样的地方有通常叫做天然礁石。与天然礁石一样发挥同样作用的水泥体或者钢铁制的人工物体,放置海底,叫做人工礁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生态鱼礁,其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普通水泥构件人工鱼礁表面附着的海藻类数量较少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态鱼礁,包括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第四侧边、第五侧边和第六侧边,且所述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为梯形,第五侧边和第六侧边为矩形。
所述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相同,包括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且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与所述第第二支撑组件均为三个。
所述第二支撑线件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第一杆和第二杆构成一正方形,且所第一杆和第二杆的连接处均连接一第三杆。
所述第三侧边上由若干第二支撑组件构成。
所述第四侧边和第五侧边为梯形,且设有一半圆形通孔。
所述第六侧边上设有若干形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海洋中附着表面的海藻类数量是普通水泥构件人 工鱼礁的2-3倍,且海藻生长茂盛。生态型混凝土人工鱼礁表面凹凸不平及连续的孔隙为水中的藻类、植物提供根系附着的场所,为鱼类提供水中生息和产卵、避难场所。使之用于淡水域的河床、人工鱼类养殖场、人工鲍鱼海参养殖提高了增产效应。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生态鱼礁,包括第一侧边1、第二侧边5、第三侧边4、第四侧边、第五侧边和第六侧边,且所述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为梯形,第五侧边和第六侧边为矩形。所述第一侧边1和第二侧边5相同,包括第一支撑组件11和第二支撑组12件,且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与所述第第二支撑组件均为三个。所述第二支撑线件包括第一杆121和第二杆122,第一杆和第二杆构成一正方形,且所第一杆和第二杆的连接处均连接一第三杆123。所述第三侧边上由若干第二支撑组件41构成。所述第四侧边2和第五侧边为梯形,且设有一半圆形通孔21。所述第六侧边3上设有若干形通孔31。
礁石因为能够提供鱼类的藏身,休息,产卵,饵料等的场地,所以起到鱼类聚集作用。藏身场所,小的鱼类在遭遇大鱼袭击的时候藏身用。休息场所,当海水流动很快的时候,鱼类继续游动很困难的时候用来休息。产卵场所,饵料场所,即在礁石上必要的海藻很多地方,也会有很多浮游生物,这些正好作为螃蟹或者小虾的饵料或者很舒服的栖息场所。另外,海水流动,因为受到礁石阻挡,海水会在礁石后部形成漩涡,这样的漩涡会把沉在海底的生物或者饵料带上来,从而吸引大量小鱼来捕食,小鱼的到来就会吸引更大的鱼类,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生物链。礁石的因为螃蟹等穴居等原因,加上改变水流等原因会发出声音,据说这种声音也能够吸引很多鱼类过来。
鱼礁的结构特点:通透性好便于大鱼穿梭,圆孔和凹槽孔洞大小远大于小江流域优势种鱼类最大体型体高的3倍,能够保证成年鱼在鱼礁内有水草的地 方产卵;底部的平台设计便于附着生物生长,为鱼提供更多食物,同时便于固定;底部孔洞设计便于水草生长为鱼卵提供附着地点,因此命名为产卵型鱼礁;结构稳定,较易固定,且美观,与边坡斜面相协调。
本实用新型生态鱼礁的框架结构如上述描述所示,,态混凝土人工鱼礁采用砾石颗粒制成的内部具有不规则蜂窝状多孔结构的构件,不规则蜂窝状多孔结构的孔隙内注入BB菌,起到净化水质作用。并能帮助海洋海藻生长,生态型混凝土人工鱼礁具有多孔隙结构有效帮助海洋各类微生物的生长。生态型混凝土人工鱼礁与普通水泥构件对比,生态型混凝土人工鱼礁具有连续式多孔隙结构,物理作用:多孔生态混凝土鱼礁孔隙率为21%~30%,一般在25%左右,连续孔隙的孔径为集料平均粒径的25%~27%,平均孔隙直径为4~5mm。缓释性材料的不断溶出也增加了内部的微孔结构。多孔混凝土有较小的孔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因此它具有良好的过滤和吸附功能,使水质得到净化。
化学作用:多孔混凝土中溶出的Ca(OH)2是一种无机混凝剂,可以使水中的胶体物质脱稳后絮凝后沉淀下来。往多孔混凝土中增加Mg2+、Al 3+可以阻碍Ca2+的溶出。缓慢溶出的Mg2+可以与水中的N H+4发生离子交换,也可与水中的PO324生成磷酸氢镁沉淀。因此,Mg2+可以去除水体中部分N、P营养物质。溶出的Al 3+形成Al(OH)3后是一种典型的无机混凝剂,可以去除水中的部分胶体物质。
生化作用:多孔混凝土的多孔结构提供了适于微生物生长的生存环境。在其表面和内部有大量的细菌栖息繁衍,包括硝化菌、甲烷菌、脱氮菌等好氧性和厌氧性细菌。多孔混凝土上形成的生物膜中生物种群较多,可以充分发挥生物膜的作用,降解水中的污染物质。
生态型混凝土人工鱼礁:在海洋中附着表面的海藻类数量是普通水泥构件人工鱼礁的2-3倍,且海藻生长茂盛。生态型混凝土人工鱼礁表面凹凸不平及连续的孔隙为水中的藻类、植物提供根系附着的场所,为鱼类提供水中生息和产卵、避难场所。使之用于淡水域的河床、人工鱼类养殖场、人工鲍鱼海参养殖提高了增产效应。
生态型混凝土人工鱼礁制作:先将水泥、适量水、L-Y3生态型人工鱼礁专用添加剂倒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再加入碎石搅拌2分钟后微调含水量,(搅拌时间不少于2-4分钟)使胶结浆体包裹在碎石表面并不产生流浆现象。搅拌完成后的生态型混凝土倒入结构模具内进行振捣,五天后拆除模具进 行洒水保养,十四天后就已达到普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比普通混凝土提早了十四天的工作效益取到早强作用。在制作完成后的生态型人工鱼礁构件孔隙内注入BB菌,BB菌能起到硝化的作用,其繁殖速度要快得多,每30分钟数量加倍。面对复杂的海洋鱼类生存环境,使鱼类在海洋中生命力更加旺盛。BB菌有很强的有机物分解能力(高蛋白酶分泌能),可以阻碍食物中毒菌的病原性大腸菌O-157、沙门氏杆菌、枯草杆菌的繁殖能力极强,可占领其他菌的生存领域。同时可以分泌抗菌性物质,抑制有害细菌。属于益生菌,具有免疫调节能力。另外,生态型人工鱼礁为多孔质,孔内部氧气比较缺乏。因此表面的好氧性硝化菌,在石头中就可以孕育出厌氧性脱氮菌,从而起到硝化、脱氮作用。生态型人工鱼礁所注入的BB菌能够有效的将水中厌氧性腐烂杆菌以及大肠菌等迅速分解、消除;同时还能将由于粪便所产生的亚硝酸氨、亚硝酸氮、大肠菌等分解成为比较安全的硝酸氮,从而有效提高水质的透明度及减低水质污染程度/危险度。这样水中的BOD(生物需氧量)以及COD(化学需氧量)下降后,就更适合鱼儿以及水生物的栖息了。这样通过两个系统改进使生产出来的生态型人工鱼礁正真满足了生态海洋,保护海洋环境。为人类建设好生态的自然环境起到更好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生态鱼礁,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第四侧边、第五侧边和第六侧边,且所述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为梯形,第五侧边和第六侧边为矩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相同,包括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且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均为三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线件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第一杆和第二杆构成一正方形,且所第一杆和第二杆的连接处均连接一第三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态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边上由若干第二支撑组件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侧边和第五侧边为梯形,且设有一半圆形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侧边上设有若干形通孔。
CN201720787946.6U 2017-06-30 2017-06-30 一种生态鱼礁 Active CN2070405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87946.6U CN207040566U (zh) 2017-06-30 2017-06-30 一种生态鱼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87946.6U CN207040566U (zh) 2017-06-30 2017-06-30 一种生态鱼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40566U true CN207040566U (zh) 2018-02-27

Family

ID=61494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87946.6U Active CN207040566U (zh) 2017-06-30 2017-06-30 一种生态鱼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405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41033A (zh) * 2020-12-29 2021-05-0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多功能舱室组合人工鱼礁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41033A (zh) * 2020-12-29 2021-05-0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多功能舱室组合人工鱼礁
CN112741033B (zh) * 2020-12-29 2021-12-2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多功能舱室组合人工鱼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89043B2 (ja) 水域環境保全材料及び水域環境保全方法
CN101120661B (zh) 一种基于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生态渔业养殖装置
CN102976492B (zh) 水体生态净化系统和水体生态净化方法
CN109169459B (zh) 一种生态友好型人工拟态珊瑚礁体
JP2005034140A (ja) 水域環境保全材料および保全方法
CN101982069A (zh) 集成化海底森林的营造方法
CN102701463B (zh) 水质净化微生物生态系统及其应用
CN201107973Y (zh) 一种基于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生态渔业养殖装置
CN109699549A (zh) 一种具有生态协同作用的人工鱼礁装置
JP2014093967A (ja) 生物育成用ブロック及び生物育成方法
CN113068646A (zh) 一种适用于淤泥质海湾的生态鱼礁及其培育方法
CN110143667A (zh) 一种强化低c/n河湖水体硝酸盐氮去除的生态净化系统
KR102428747B1 (ko) 갯녹음 어장 복원을 위한 바다 영양염 용출 해조 생육장치
CN101946723A (zh) 一种适用于海水网箱养殖区的海参养殖设施及其养殖方法
CN109052834A (zh) 一种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方法
JP2008154471A (ja) 人工サンゴ着床礁
CN207040566U (zh) 一种生态鱼礁
CN111264427B (zh) 一种海洋生态工程建造方法
JPH11137117A (ja) 海藻群落造成用コンクリートブロックおよび海藻礁
CN205803121U (zh) 一种浮岛流水聚藻控藻系统
JP5114840B2 (ja) 水中動植物増殖体及びそれを利用した海洋牧場
CN114590902A (zh) 一种鱼草共生型生态渔塘及渔业养殖污水处理方法
CN105502675B (zh) 一种浮岛流水聚藻控藻系统
KR20080061812A (ko) 유효미생물을 포함하는 친환경 호안블록
CN207391107U (zh) 一种用于城市富营养化水体净化的生态浮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