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21330U - 一种电池连接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连接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21330U
CN207021330U CN201720480748.5U CN201720480748U CN207021330U CN 207021330 U CN207021330 U CN 207021330U CN 201720480748 U CN201720480748 U CN 201720480748U CN 207021330 U CN207021330 U CN 2070213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ortion
cell connector
hole
insurance
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8074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柯成
陈凯华
王程
李勇军
华秉杨
姜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enio New Energy Battery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Tafe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Tafe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Tafe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Tafe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Tafe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8074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213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213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213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连接片,包括极耳连接部及由所述极耳连接部向侧面弯折形成的极柱连接部,所述极柱连接部与所述极耳连接部通过弯折弧面连接,所述极柱连接部在靠近弯折弧面处设置有熔断部。相比于现有技术,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由弯折弧面连接的极柱连接部和极耳连接部能够充分利用电池内部空间,以取代现有折叠式软连接件,并且还省却了顶盖支架的设置,从而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另一方面,通过在靠近弯折弧面处设置熔断部,使连接片在发生短路时能够迅速熔断,从而保证电池的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连接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用连接片。
背景技术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提升,是进一步提升其在市场上竞争优势的重要方面。因采用更薄的隔离膜、阴阳极集流体及包装壳,更高的压实密度等方法均有其缺点,如隔离膜更薄会降低电池安全性能,而更高的压实密度则会让注液前的真空干燥时间延长,注液后的常温或高温静置时间延长,进而增加工艺成本等,这使得紧凑合理的结构设计对提升体积能量密度有着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电池的过流保护功能,如图1所示,相关技术中一般通过在软连接件30设置断电保险孔的方式形成过电流断电安全结构,软连接件30的一端与极柱20的底部焊接,其另一端与极耳10焊接,实现极耳10与极柱20的连接。这种方式虽然能够起到过流保护功能,但由于软连接件30有一定的厚度,其折叠在电池内部,需要占用一定空间,进而使得电池体积能量密度降低。
此外,为了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现有技术中还有采用在极耳设置保险孔或者在极柱设置保险孔,然后使极耳直接与极柱连接的做法,然而这两种做法目前却难以实现大规模推广使用,原因是这两种方式存在以下不足:一方面,若使极耳与极柱直接连接,则存在焊接不牢、连接可靠性低、工艺要求高的缺陷;另一方面,若在极耳设置保险孔,当极耳发生高温熔断时,会造成电芯报废;若在极柱设置保险孔,当极耳发生高温熔断时,则会使极柱失效;而且在极耳或极柱设置保险孔后会出现断开区域,因此不利于电流的均匀分布,同时还会对极耳或极柱的结构强度造成严重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池连接片,以取代现有的折叠式软连接件,从而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连接片,包括极耳连接部及由所述极耳连接部向侧面弯折形成的极柱连接部,所述极柱连接部与所述极耳连接部通过弯折弧面连接,所述极柱连接部在靠近弯折弧面处设置有熔断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连接片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片的形状呈“山”字形。其中,“山”字形的两侧与电池极耳连接,“山”字形的中部则与极柱连接;本实用新型将连接片设置成“山”字形,一方面可以使连接片分别与极柱和电池极耳实现可靠连接;另一方面,这样可以有效保证连接片的过流能力和熔断性能,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电池内部空间,提高电池能量密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连接片的一种改进,所述熔断部包括保险孔,以及包覆在所述保险孔外的绝缘强化层。当电池短路时,整个电路瞬间产生很大的电流,由于保险孔区域过流面积小,电阻大,会首先发生高温熔断,从而保护电路。然而,由于连接片一般采用铜片或铝片制作,因而在连接片开设保险孔后会降低保险孔区域的机械强度,使连接片很容易在保险孔处发生断裂;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加设绝缘强化层,一方面,绝缘强化层能够对连接片的保险孔区域起到强化和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当电池短路发热时,连接片的保险孔区域会形成熔断点,熔断点处的绝缘强化层熔化并覆盖在熔断点处的断面上,从而彻底阻断电路,避免熔断位置有藕断丝连的情况,由此进一步提高电池安全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连接片的一种改进,所述保险孔为盲孔或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连接片的一种改进,所述保险孔为圆形孔、椭圆形孔、方形孔或腰形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连接片的一种改进,所述熔断部包括保险腔,以及包覆在所述保险腔外的绝缘强化层。采用在熔断部的内部设置保险腔的方式同样能够减小过流面积,并且,由于这种结构不会使熔断部的周面发生断开,因此电流可通过保险腔的四周分散流通,利于电流的均匀分布,同时也能够使极柱连接部保留较大的结构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连接片的一种改进,所述保险腔为球体腔、圆柱体腔或方体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连接片的一种改进,所述绝缘强化层由绝缘树脂构成,所述绝缘树脂为环氧树脂、聚苯硫醚、聚甲醛、聚氯乙烯、聚丙烯、聚酯树脂和聚碳酸脂的至少一种;上述树脂均具有良好的强度和绝缘性能,完全能够满足使用需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连接片的一种改进,所述极耳连接部设置有注液孔,所述注液孔的孔径大小为1~20mm,优选为2~10mm。其中,在极耳连接部设置注液孔主要是为了对应顶盖上的注液孔,以便于对电池进行注液;若注液孔过大,会影响连接片的过流能力;若注液孔过小,则会降低电解液的注液速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连接片的一种改进,所述极耳连接部的端面设置成弧形端面。需要说明的是,将极耳连接部的端面设成弧形端面,其主要是为了与顶盖防爆孔的端部形状相匹配;因此,极耳连接部的端面还可以设计为其它任意的形状,其具体的形状根据顶盖防爆孔的端部形状而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连接片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片由铝片或铜片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连接片,包括极耳连接部及由所述极耳连接部向侧面弯折形成的极柱连接部,所述极柱连接部与所述极耳连接部通过弯折弧面连接,所述极柱连接部在靠近弯折弧面处设置有熔断部。相比于现有技术,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由弯折弧面连接的极柱连接部和极耳连接部能够充分利用电池内部空间,以取代现有折叠式软连接件,并且还省却了顶盖支架的设置,从而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另一方面,通过在靠近弯折弧面处设置熔断部,使连接片在发生短路时能够迅速熔断,从而保证电池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池极柱和极耳通过软连接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中:10-极耳;20-极柱;30-软连接件;1-极耳连接部;2-极柱连接部;3-弯折弧面;4-熔断部;5-注液孔;6-弧形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2~3所示,一种电池连接片,包括极耳连接部1及由极耳连接部1向侧面弯折形成的极柱连接部2,极柱连接部2与极耳连接部1通过弯折弧面3连接,极柱连接部2在靠近弯折弧面3处设置有熔断部4。
熔断部4包括保险孔,以及包覆在保险孔外的绝缘强化层;其中,保险孔为盲孔或通孔;至于保险孔的截面形状,可以为保险孔为圆形、椭圆形、正方形孔、长方形、腰形等常见形状,也可以采用其它形状,在此不做限制。绝缘强化层由绝缘树脂构成,绝缘树脂为环氧树脂、聚苯硫醚、聚甲醛、聚氯乙烯、聚丙烯、聚酯树脂和聚碳酸脂的至少一种;上述树脂均具有良好的强度和绝缘性能,完全能够满足使用需求。
当电池短路时,整个电路瞬间产生很大的电流,由于保险孔区域过流面积小,电阻大,会首先发生高温熔断,从而保护电路。然而,由于连接片一般采用铜片或铝片制作,因而在连接片开设保险孔后会降低保险孔区域的机械强度,使连接片很容易在保险孔处发生断裂;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加设绝缘强化层,一方面,绝缘强化层能够对连接片的保险孔区域起到强化和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当电池短路发热时,连接片的保险孔区域会形成熔断点,熔断点处的绝缘强化层熔化并覆盖在熔断点处的断面上,从而彻底阻断电路,避免熔断位置有藕断丝连的情况,由此进一步提高电池安全性能。
连接片由铜片或铝片一体成型;连接片的形状呈“山”字形,“山”字形的两侧与电池极耳连接,“山”字形的中部则与极柱连接;本实用新型将连接片设置成“山”字形,一方面可以使连接片分别与极柱和电池极耳实现可靠连接;另一方面,这样可以有效保证连接片的过流能力和熔断性能,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电池内部空间,提高电池能量密度。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连接片的一实施例中,熔断部4包括保险腔,以及包覆在保险腔外的绝缘强化层;其中,保险腔为球体腔、圆柱体腔或方体腔。采用在熔断部4的内部设置保险腔的方式同样能够减小过流面积,并且,由于这种结构不会使熔断部4的周面发生断开,因此电流可通过保险腔的四周分散流通,利于电流的均匀分布,同时也能够使极柱连接部2保留较大的结构强度。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连接片的一实施例中,极耳连接部1设置有注液孔5,注液孔5的孔径大小为1~20mm,优选为2~10mm。其中,在极耳连接部1设置注液孔5主要是为了对应顶盖上的注液孔,以便于对电池进行注液;若注液孔5过大,会影响连接片的过流能力;若注液孔5过小,则会降低电解液的注液速度。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连接片的一实施例中,极耳连接部1的端面设置成弧形端面6。需要说明的是,将极耳连接部1的端面设成弧形端面6,其主要是为了与顶盖防爆孔的端部形状相匹配;因此,极耳连接部1的端面还可以设计为其它任意的形状,其具体的形状根据顶盖防爆孔的端部形状而定。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9)

1.一种电池连接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极耳连接部及由所述极耳连接部向侧面弯折形成的极柱连接部,所述极柱连接部与所述极耳连接部通过弯折弧面连接,所述极柱连接部在靠近弯折弧面处设置有熔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的形状呈“山”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断部包括保险孔,以及包覆在所述保险孔外的绝缘强化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孔为盲孔或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断部包括保险腔,以及包覆在所述保险腔外的绝缘强化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腔为球体腔、圆柱体腔或方体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连接部设置有注液孔,所述注液孔的孔径大小为1~2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连接部的端面设置成弧形端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由铝片或铜片一体成型。
CN201720480748.5U 2017-05-03 2017-05-03 一种电池连接片 Active CN2070213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80748.5U CN207021330U (zh) 2017-05-03 2017-05-03 一种电池连接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80748.5U CN207021330U (zh) 2017-05-03 2017-05-03 一种电池连接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21330U true CN207021330U (zh) 2018-02-16

Family

ID=61460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80748.5U Active CN207021330U (zh) 2017-05-03 2017-05-03 一种电池连接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2133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75074A (zh) * 2021-03-05 2021-12-31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纽扣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WO2024066054A1 (zh) * 2022-09-26 2024-04-04 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转接片、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75074A (zh) * 2021-03-05 2021-12-31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纽扣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WO2024066054A1 (zh) * 2022-09-26 2024-04-04 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转接片、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12879U (zh) 一种动力电池转接片结构及动力电池
CN207409580U (zh) 一种动力电池顶盖与电芯的连接结构
CN107017381A (zh) 一种动力电池
CN209312883U (zh) 一种动力电池转接片结构及动力电池
CN205429058U (zh) 二次电池
CN104600236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组
CN208955128U (zh) 圆柱电芯封装结构
CN208923266U (zh) 电池连接片、电池以及车辆
CN104966801A (zh) 电池盖板组件、其制备方法及单体电池和电池组
CN108428820A (zh) 动力电池顶盖结构及动力电池
CN207021330U (zh) 一种电池连接片
CN206022495U (zh) 动力电池模组
CN206992212U (zh) 一种软包动力电池极耳的固定结构
CN104134774A (zh) 一种带熔断功能用于连接电池的焊片
CN206878086U (zh) 二次电池和电池模组
CN209312882U (zh) 一种动力电池转接片结构及动力电池
CN208862096U (zh) 一种动力电池顶盖与电芯的装配结构
CN103904354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
CN204927218U (zh) 电动汽车电池组铝壳电池保护用熔断器
CN204809329U (zh) 锂电池芯结构
CN201219111Y (zh) 锂离子动力电池
CN206806423U (zh) 动力电池极柱与极耳的连接结构
CN102354766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组
CN207303210U (zh) 一种动力电池
CN103904355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531

Address after: 211100 69, Feitian Road, Jiangning Airport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anjing, Jiangsu

Co-patentee after: DONGGUAN TAFEIER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after: Jiangsu Tafel new energy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Co-patentee after: SHENZHEN TAFEL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Dalang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province Xiangshan Pine Hill Village Xiangshan Industrial Park Jiayuan Road No. 9

Co-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TAFEL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TAFEIER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12

Address after: 215500 room 808, No. 1, Southeast Avenue, Changshu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Changshu, Suzhou, Jiangsu

Patentee after: Jiangsu Zhengli new energy batter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1100 69, Feitian Road, Jiangning Airport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anjing,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TAFE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TAFE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TAFE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