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19966U - 非常规储层岩石多相态物质饱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非常规储层岩石多相态物质饱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19966U
CN207019966U CN201720824496.3U CN201720824496U CN207019966U CN 207019966 U CN207019966 U CN 207019966U CN 201720824496 U CN201720824496 U CN 201720824496U CN 207019966 U CN207019966 U CN 2070199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controller
sample
pipeline
sample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2449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标
姚素平
胡文瑄
曹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2082449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199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199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1996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常规储层岩石多相态物质饱和装置,包括样品盛放容器、第一管道、待饱和物质盛放容器、第二管道、真空分子泵机组、增压器、控制器、超低温恒温循环装置以及加热件,样品盛放容器和待饱和物质盛放容器上均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传感器,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设有均与控制器连接的电磁阀,第一管道上还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液体流量计;真空分子泵机组、增压器、超低温恒温循环装置和加热件上均安装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控制继电器。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便捷,对常规储层以及非常规储层岩石实现抽空、加压、升温、降温、物质饱和功能,适应于任何形态的岩石样品,饱和物质包括常温常压下的液相物质、固相物质以及气相物质。

Description

非常规储层岩石多相态物质饱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储层岩石饱和技术领域,涉及非常规储层岩石物质饱和技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非常规储层岩石多相态物质饱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岩石液体饱和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一、将岩石与液体放置于同一容器中,对容器进行一定时间的抽真空,认为液体已经完全进入岩石孔隙中,该方法主要利用毛细管力将液体饱和进入岩石的孔隙中,但由于毛细管力大小有限,液体不能完全饱和孔隙,尤其对于孔隙结构复杂、孔喉大小为纳米级的非常规储层岩石,这种方法的效果更加差。
二、将岩石放置于一个容器内,将待饱和的液体放置于另一个容器内,然后将岩石所在容器抽到一定真空度,再把待饱和的液体通过管道放入岩石中,该方法主要利用毛细管力和岩石内外大气压力差将液体饱和进入岩石的孔隙中,但对于较大的块状或柱状样品,这种方法仍然不能够完全饱和孔隙。
三、将岩石放置于一个容器内,将待饱和的液体放置于另一个容器内,然后将岩石所在容器抽到一定真空度,再把待饱和的液体通过管道放入岩石中,最后通过加压装置对液体施加一定的压力,该方法主要利用毛细管力和岩石内外大气压力差将液体饱和进入岩石的孔隙中,但与第二种方法相比,内外压力差可以控制范围更大,可以使液体进入更小、更复杂的孔隙。但这种方法对于压力的控制不够准确,若压力太大,会超过样品的极限承受压力,破坏样品的孔隙结构,若压力太小,液体不能够完全饱和样品的孔隙。
现有的岩石液体饱和装置,操作对象一般为块状、柱状等大体积的样品,对于颗粒状的样品,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公开号为CN 10270671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岩石液体饱和装置,其包括储液罐、抽液泵、溶液抽空罐、增压器、岩石罐、气压泵、干燥罐、真空泵和除湿罐;储液罐与抽液泵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管线,抽液泵与溶液抽空罐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管线,溶液抽空罐与增压器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三管线。该发明实现了对岩石抽空、加压、加温饱和功能,适应各种不同孔隙结构岩石液体饱和需求,有效提高了岩石液体饱和效果。
由上可知,现有的岩石物质饱和装置均为岩石液体饱和装置,岩石饱和液体一般为水、无机盐溶液、环己烷、原油等常温常压下为液体的物质,而对于常温常压下为固体或气体的物质,现有的岩石液体饱和装置并不能够实现岩石固体或气体的物质饱和。此外,现有的岩石液体饱和装置,基本都是人为手动操作,不能精确的控制真空度、施加压力值和饱和时间,并实时控制液体进入孔隙的量。且现有的岩石液体饱和装置针对的样品均是常规储层的样品,对于非常规储层岩石样品而言,因其孔隙度、渗透率低,孔隙结构复杂,孔喉大小为纳米级,所以,在进行非常规储层岩石样品饱和物质时,对饱和装置的要求更加苛刻,需要对真空度、压力、时间、温度等因素进行精确掌控,协调控制各个因素,才能提高饱和效果。因此,针对非常规储层岩石物质饱和,需要一种能够精确掌控真空度、压力、时间、温度等因素的饱和装置,解决非常规储层岩石饱和多种相态物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使用便捷的非常规储层岩石多相态物质饱和装置,该装置能够对常规储层以及非常规储层岩石实现抽空、加压、升温、降温、物质(包括固态相态、液体相态和气体相态)饱和功能,适应块状、柱状、颗粒状等任何形态岩石物质饱和需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非常规储层岩石多相态物质饱和装置,包括样品盛放容器、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样品盛放容器连通的待饱和物质盛放容器、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样品盛放容器连通的真空分子泵机组以及与所述样品盛放容器连接的增压器,所述样品盛放容器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待饱和物质盛放容器上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还包括控制器、用于放置所述样品盛放容器的超低温恒温循环装置以及放置于所述样品盛放容器底部的加热件,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样品盛放容器上还设有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真空度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待饱和物质盛放容器上还设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重力传感器;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第一液体电磁阀和液体流量计,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第一气体电磁阀;所述真空分子泵机组上安装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第一控制继电器,所述增压器上安装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第二控制继电器,所述超低温恒温循环装置上安装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第三控制继电器,所述加热件上安装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第四控制继电器。
进一步的,还包括吸附干燥容器,所述吸附干燥容器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真空分子泵机组连通,所述吸附干燥容器通过第四管道与所述待饱和物质盛放容器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三管道上设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第二气体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样品盛放容器还连通有与外界大气连通的第五管道,所述第五管道上设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第三气体电磁阀。
进一步的,还包括通过第六管道与所述样品盛放容器连通的抽液泵以及通过第七管道与所述抽液泵连通的废液盛放容器,所述抽液泵上安装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第五控制继电器,所述废液盛放容器上安装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第三液位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第六管道上设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第二液体电磁阀。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终端操作器。
优选的,所述样品盛放容器与所述待饱和物质盛放容器之间垂直布置,且所述待饱和物质盛放容器高于所述样品盛放容器。
优选的,所述样品盛放容器与所述增压器之间通过加压机械杆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非常规储层岩石多相态物质饱和装置结构合理,使用便捷,能够对常规储层以及非常规储层岩石实现抽空、加压、升温、降温、物质饱和功能,适应于块状、柱状、颗粒状等任何形态的岩石样品,饱和物质包括水、无机盐溶液、环己烷、原油等常温常压下的液相物质,九水硝酸铬、六水氯化钙、重质油、长链烷烃等常温常压下为固相的物质,以及甲基氯等常温常压下为气相的物质。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非常规储层岩石多相态物质饱和装置实时根据样品盛放容器的真空度、温度、压力以及进入孔隙液体的体积,通过控制器对真空分子泵机组、增压器、超低温恒温循环装置、加热件进行动态调控,根据样品特征以及饱和物质的性质设定合适的条件,使得物质完全饱和到岩石样品的孔隙中,极大提高实验精度。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非常规储层岩石多相态物质饱和装置还设有终端操作器,控制器根据传感器测量的相应信号,通过控制继电器或电磁阀动作从而实现对真空度、温度、压力以及进入孔隙液体的体积进行控制,具体操作时只需要操作终端操作器即可,简单便捷,降低了操作者的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所述的工艺流程结构示意图。
1、样品盛放容器,101、温度传感器,102、压力传感器,103、真空度传感器,104、第二液位传感器,201、第一管道,2011、第一液体电磁阀,2012、液体流量计,202、第二管道,2021、第一气体电磁阀,203、第三管道,2301、第二气体电磁阀,204、第四管道,205、第五管道,2501、第三气体电磁阀, 206、第六管道,2601、第二液体电磁阀,207、第七管道,3、待饱和物质盛放容器,301、第一液位传感器,302、重力传感器,4、真空分子泵机组,401、第一控制继电器,5、增压器,501、第二控制继电器,502、加压机械杆,6、控制器,7、超低温恒温循环装置,701、第三控制继电器,8、加热件,801、第四控制继电器,9、吸附干燥容器,10、抽液泵,1001、第五控制继电器,11、废液盛放容器,1101、第三液位传感器,12、终端操作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底”“高于”、“垂直”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现有的岩石液体饱和装置操作的对象一般为块状、柱状等大体积的样品,而对于颗粒状的样品,不能达到完全饱和样品的孔隙效果。而且,饱和的液体一般为水、无机盐溶液、环己烷、原油等常温常压下为液体的物质。而对于常温常压下为固体或气体的物质,不能实现饱和样品的孔隙。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常规储层岩石多相态物质饱和装置,包括样品盛放容器1、通过第一管道201与所述样品盛放容器1连通的待饱和物质盛放容器3、通过第二管道202与所述样品盛放容器 1连通的真空分子泵机组4以及与所述样品盛放容器1连接的增压器5,所述样品盛放容器1上设有温度传感器101和压力传感器102,所述待饱和物质盛放容器3上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30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6、用于放置所述样品盛放容器1的超低温恒温循环装置7以及放置于所述样品盛放容器1底部的加热件8,所述温度传感器101、所述压力传感器102和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 301分别与所述控制器6连接;所述样品盛放容器1上还设有分别与所述控制器 6连接的真空度传感器103和第二液位传感器104,所述待饱和物质盛放容器3 上还设有与所述控制器6连接的重力传感器302;所述第一管道201上设有分别与所述控制器6连接的第一液体电磁阀2011和液体流量计2012,所述第二管道 202上设有与所述控制器6连接的第一气体电磁阀2021;所述真空分子泵机组4 上安装有与所述控制器6连接的第一控制继电器401,所述增压器5上安装有与所述控制器6连接的第二控制继电器501,所述超低温恒温循环装置7上安装有与所述控制器6连接的第三控制继电器701,所述加热件8上安装有与所述控制器6连接的第四控制继电器801。
本实施例上述非常规储层岩石多相态物质饱和装置通过控制器控制装置中的真空分子泵机组、增压器、超低温恒温循环装置、加热件,能够实现对常规储层以及非常规储层岩石实现抽空、加压、升温、降温、物质饱和功能,适应于块状、柱状、颗粒状等任何形态的岩石样品,饱和的物质包括常温常压下的液相、固相和气相物质。
继续参见图1,对上述实施例所述非常规储层岩石多相态物质饱和装置进一步设计,该装置还包括吸附干燥容器9,所述吸附干燥容器9通过第三管道203 与所述真空分子泵机组4连通,所述吸附干燥容器9通过第四管道204与所述待饱和物质盛放容器3连通。在岩石样品饱和液相物质时,由于待饱和物质盛放容器3中液相物质会挥发转换为气相物质,从而降低装置的真空度,因此,通过真空分子泵机组4对装置进行抽真空时,待饱和物质盛放容器3中转换的气相物质被抽走,经过吸附干燥容器9,由吸附干燥容器9吸附干燥这些气相物质,从而维持装置的真空度。
继续参见图1,对上述实施例所述非常规储层岩石多相态物质饱和装置进一步设计,所述第三管道203上设有与所述控制器6连接的第二气体电磁阀2031。在进行岩石样品液相物质饱和时,控制器6通过控制第二气体电磁阀2031的打开,连通真空分子泵机组4与吸附干燥容器9,从而通过吸附干燥容器9吸附干燥待饱和物质盛放容器3中转换的气相物质。在进行岩石样品固相和气相物质饱和时,不要要使用吸附干燥容器9,控制器6通过控制第二气体电磁阀2031 的打开,关闭真空分子泵机组4与吸附干燥容器9之间的通路。
继续参见图1,对上述实施例所述非常规储层岩石多相态物质饱和装置进一步设计,所述样品盛放容器1还连通有与外界大气连通的第五管道205,所述第五管道205上设有与所述控制器6连接的第三气体电磁阀2501。在检测到样品盛放容器1内的压力过大时,控制器6控制第三气体电磁阀2501打开,通过第五管道205连通样品盛放容器1与大气,将样品盛放容器1多余的压力泄掉。
继续参见图1,对上述实施例所述非常规储层岩石多相态物质饱和装置进一步设计,该装置还包括通过第六管道206与所述样品盛放容器1连通的抽液泵 10以及通过第七管道207与所述抽液泵10连通的废液盛放容器11,所述抽液泵10上安装有与所述控制器6连接的第五控制继电器1001,所述废液盛放容器 11上安装有与所述控制器6连接的第三液位传感器1101。样品盛放容器1 中岩石样品完全饱和液相物质后,多余的液相物质会留存在样品盛放容器1中,控制器6根据第二液位传感器104检测的液位超过设定值时,控制第五控制器 1001闭合,从而控制抽液泵10工作,将样品盛放容器1中多余的液相物质抽取至废液盛放容器11中存放。
继续参见图1,对上述实施例所述非常规储层岩石多相态物质饱和装置进一步设计,所述第六管道206上设有与所述控制器6连接的第二液体电磁阀2061。当抽液泵10工作,将将样品盛放容器1中多余的液相物质抽取至废液盛放容器 11中时,控制器6控制第二液体电磁阀2061打开,通过第六管道206连通样品盛放容器1与抽液泵10。
继续参见图1,对上述实施例所述非常规储层岩石多相态物质饱和装置优选设计,为了便于待饱和物质盛放容器3的物质进入样品盛放容器1中,所述样品盛放容器1与所述待饱和物质盛放容器3之间垂直布置,且所述待饱和物质盛放容器3高于所述样品盛放容器1。
继续参见图1,对上述实施例所述非常规储层岩石多相态物质饱和装置优选设计,所述样品盛放容器1与所述增压器5之间通过加压机械杆502连接。增压器5对样品盛放容器1加压时,通过操作加压机械杆502实现增压器5对样品盛放容器1的加压。
作为上述实施例所述非常规储层岩石多相态物质饱和装置优选方案,所述控制器6与上述不同传感器、电磁阀、控制继电器以及液体流量计之间均通过导线连接,属于电气元件之间的常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上述实施例所述非常规储层岩石多相态物质饱和装置优选方案,所述加热件采用电阻丝,作为替代方案,还可以采用其他具有加热功能的加热件。
为了更清楚详细的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非常规储层岩石多相态物质饱和装置,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
实施例1:以页岩中饱和水为例。
将页岩样品放置于样品盛放容器1中,将水放置于待饱和物质盛放容器3 中;利用控制器6通过第一液位传感器301清楚知道进入待饱和物质盛放容器3 中水的体积;利用控制器6通过第一管道201上的液体流量计2012清楚知道进入样品盛放容器1中水的体积;通过控制器6打开加热件8以及超低温恒温循环装置7,将样品盛放容器1温度精确控制在20℃,如果温度没有恒定在20℃,那么抽真空时,空气做功,样品盛放容器1温度降低,有可能待饱和液体水会结冰,从而影响水进入孔隙中;通过控制器6打开真空分子泵机组13,对样品盛放容器1抽真空,控制其真空度于设定值;通过控制器6打开真空分子泵机组4以及第三管道203上的第二气体电磁阀2031,对待饱和物质盛放容器2抽真空;对样品盛放容器1抽真空,控制其真空度于设定值;通过控制器6打开第一液体电磁阀2011,使得待饱和液体水进入样品盛放容器1;通过控制器6 设定增压器5为样品盛放容器1液面施加压力小于样品能够承受压力的极限值,样品能够承受压力的极限值应该根据样品的矿物组成、孔隙结构以及环境温度等因素,计算获得;通过控制器6动态调控样品盛放容器1的压力、温度、真空度,控制器6实时监控样品盛放容器1中进入孔隙中物质的体积,待增压器5 施加的压力接近样品能够承受压力的极限值时,样品饱和完成,通过控制器6 打开第三气体电磁阀2501,连通样品盛放容器1与大气,对样品盛放容器1泄压;通过控制器6打开抽液泵10,将剩余的水排放到废液盛放容器11。
实施例2:以致密砂岩中饱和九水硝酸铬(常温常压下为固相)为例。
将致密砂岩样品放置于样品盛放容器1中,将九水硝酸铬放置于待饱和物质盛放容器2中;利用控制器6通过待饱和物质盛放容器2上的重量传感器302 清楚知道进入样品盛放容器1中九水硝酸铬的质量;通过控制器6打开加热件8 以及超低温恒温循环装置7,将样品盛放容器1温度精确控制在65℃,九水硝酸铬会发生熔融,从固相转化为液相;对样品盛放容器1抽真空,控制其真空度于设定值;通过控制器6打开第一液体电磁阀2011,使得待饱和物质九水硝酸铬进入样品盛放容器1;通过控制器6关闭第一液体电磁阀2011;通过控制器6打开真空分子泵机组13,对样品盛放容器1抽真空,控制其真空度于设定值;通过控制器6设定增压器5为样品盛放容器1液面施加压力小于样品能够承受压力的极限值,样品能够承受压力的极限值应该根据样品的矿物组成、孔隙结构以及环境温度等因素,计算获得;通过控制器6动态调控样品盛放容器1 的压力、温度、真空度,控制器6实时监控样品盛放容器1中进入孔隙中物质的体积,待增压器5施加的压力接近样品能够承受压力的极限值时,样品饱和完成,通过控制器6打开第三气体电磁阀2501,连通样品盛放容器1与大气,对样品盛放容器1泄压;通过控制器6打开抽液泵10,将剩余的水排放到废液盛放容器11。
实施例3:以页岩中饱和甲基氯(常温常压下为气相)为例。
将页岩样品放置于样品盛放容器1中,将甲基氯放置于待饱和物质盛放容器2中;利用控制器6通过待饱和物质盛放容器2上的重量传感器9清楚知道进入样品盛放容器1中甲基氯的质量;通过控制器6打开加热件8以及超低温恒温循环装置7,将样品盛放容器1温度精确控制在-50℃,甲基氯会发生凝固,从气相转化为液相;对样品盛放容器1抽真空,控制其真空度于设定值;通过控制器6打开第一液体电磁阀2011,使得待饱和物质甲基氯进入样品盛放容器 1;通过控制器6关闭第一液体电磁阀2011;通过控制器6打开真空分子泵机组 13,对样品盛放容器1抽真空,控制其真空度于设定值;通过控制器6设定增压器5为样品盛放容器1液面施加压力小于样品能够承受压力的极限值,样品能够承受压力的极限值应该根据样品的矿物组成、孔隙结构以及环境温度等因素,计算获得;通过控制器6动态调控样品盛放容器1的压力、温度、真空度,控制器6实时监控样品盛放容器1中进入孔隙中物质的体积,待增压器5施加的压力接近样品能够承受压力的极限值时,样品饱和完成,通过控制器6打开第三气体电磁阀2501,连通样品盛放容器1与大气,对样品盛放容器1泄压;通过控制器6打开抽液泵10,将剩余的水排放到废液盛放容器11。
上述实施例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非常规储层岩石多相态物质饱和装置,包括样品盛放容器(1)、通过第一管道(201)与所述样品盛放容器(1)连通的待饱和物质盛放容器(3)、通过第二管道(202)与所述样品盛放容器(1)连通的真空分子泵机组(4)以及与所述样品盛放容器(1)连接的增压器(5),所述样品盛放容器(1)上设有温度传感器(101)和压力传感器(102),所述待饱和物质盛放容器(3)上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30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6)、用于放置所述样品盛放容器(1)的超低温恒温循环装置(7)以及放置于所述样品盛放容器(1)底部的加热件(8),所述温度传感器(101)、所述压力传感器(102)和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301)分别与所述控制器(6)连接;所述样品盛放容器(1)上还设有分别与所述控制器(6)连接的真空度传感器(103)和第二液位传感器(104),所述待饱和物质盛放容器(3)上还设有与所述控制器(6)连接的重力传感器(302);所述第一管道(201)上设有分别与所述控制器(6)连接的第一液体电磁阀(2011)和液体流量计(2012),所述第二管道(202)上设有与所述控制器(6)连接的第一气体电磁阀(2021);所述真空分子泵机组(4)上安装有与所述控制器(6)连接的第一控制继电器(401),所述增压器(5)上安装有与所述控制器(6)连接的第二控制继电器(501),所述超低温恒温循环装置(7)上安装有与所述控制器(6)连接的第三控制继电器(701),所述加热件(8)上安装有与所述控制器(6)连接的第四控制继电器(80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常规储层岩石多相态物质饱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附干燥容器(9),所述吸附干燥容器(9)通过第三管道(203)与所述真空分子泵机组(4)连通,所述吸附干燥容器(9)通过第四管道(204)与所述待饱和物质盛放容器(3)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常规储层岩石多相态物质饱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道(203)上设有与所述控制器(6)连接的第二气体电磁阀(203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常规储层岩石多相态物质饱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盛放容器(1)还连通有与外界大气连通的第五管道(205),所述第五管道(205)上设有与所述控制器(6)连接的第三气体电磁阀(2501)。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非常规储层岩石多相态物质饱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第六管道(206)与所述样品盛放容器(1)连通的抽液泵(10)以及通过第七管道(207)与所述抽液泵(10)连通的废液盛放容器(11),所述抽液泵(10)上安装有与所述控制器(6)连接的第五控制继电器(1001),所述废液盛放容器(11)上安装有与所述控制器(6)连接的第三液位传感器(110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常规储层岩石多相态物质饱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管道(206)上设有与所述控制器(6)连接的第二液体电磁阀(206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常规储层岩石多相态物质饱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6)连接的终端操作器(1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常规储层岩石多相态物质饱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盛放容器(1)与所述待饱和物质盛放容器(3)之间垂直布置,且所述待饱和物质盛放容器(3)高于所述样品盛放容器(1)。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常规储层岩石多相态物质饱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盛放容器(1)与所述增压器(5)之间通过加压机械杆(502)连接。
CN201720824496.3U 2017-07-07 2017-07-07 非常规储层岩石多相态物质饱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199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24496.3U CN207019966U (zh) 2017-07-07 2017-07-07 非常规储层岩石多相态物质饱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24496.3U CN207019966U (zh) 2017-07-07 2017-07-07 非常规储层岩石多相态物质饱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19966U true CN207019966U (zh) 2018-02-16

Family

ID=61483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24496.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19966U (zh) 2017-07-07 2017-07-07 非常规储层岩石多相态物质饱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199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40993A (zh) * 2021-06-01 2021-09-0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针对稠油饱和岩样可控温控压的超声监测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40993A (zh) * 2021-06-01 2021-09-0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针对稠油饱和岩样可控温控压的超声监测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02631U (zh) 一种地质埋存条件下co2迁移物理模拟平台
CN105001846B (zh) 一种致密油注水开发降压增注用纳米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7019966U (zh) 非常规储层岩石多相态物质饱和装置
CN102768167A (zh) 一种水泥浆体堆积密度及孔隙率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9622962A (zh) 一种多通道双循环气氛保护系统
CN104458533A (zh) 柔性壁渗透仪及其使用方法
CN108554385A (zh) 一种可吸附重金属元素的磁性海藻酸铁介孔碳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6903302A (zh) 一种金属粉末除气、装套、钳封一体化设备
CN201965078U (zh) 一种可控温度土体三轴渗透试验装置
CN204389349U (zh) 柔性壁渗透仪
CN106323839A (zh) 一种测量纳米颗粒在多孔介质内吸附量的实验方法和装置
CN201729776U (zh) 真空抽浆机
CN115301718B (zh) 一种土壤修复多相抽提设备性能优化方法
CN103775069B (zh) 悬浮态水合物地层模拟装置及地层模拟方法
CN207786212U (zh) 具有并联管道的空气净化器
CN216110663U (zh) 一种气体封存实验装置
CN206624712U (zh) 一种环境监测实验室用水样品前处理快速过滤装置
CN108612640A (zh) 一种真空发生装置
CN209156707U (zh) 温度可控的污染土淋洗修复装置
CN207445672U (zh) 可调式固相萃取柱连接装置
CN208456803U (zh) 真空发生装置
CN102305346A (zh) 基于自动控制的低温液体回收设备
Zhou et al. The flocculation process of released clay particles and its effect on the permeability of porous media
CN207191974U (zh) 饱和盐溶液储罐装置
Ping et al. Simulation of one-dimensional column leaching of weathered crust elution-deposited rare earth o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16

Termination date: 2021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