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19362U - 冷藏箱及冷藏系统 - Google Patents

冷藏箱及冷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19362U
CN207019362U CN201720878705.2U CN201720878705U CN207019362U CN 207019362 U CN207019362 U CN 207019362U CN 201720878705 U CN201720878705 U CN 201720878705U CN 207019362 U CN207019362 U CN 2070193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refrigeration
casing
refrigerating
h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7870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光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gistics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gistics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gistics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gistics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87870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193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193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193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藏箱及冷藏系统,其中,冷藏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由底板、顶板、门板、背板及两个侧板围合而成;蓄冷板,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箱体内,所述蓄冷板内装有蓄冷剂;制冷管道,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制冷管道一端设有进液口,另一端设有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用于连接在载冷剂循环管道上,以使所述载冷剂循环管道中的载冷剂能够由所述进液口流入所述制冷管道并由所述出液口流出所述制冷管道,使所述制冷管道能够对所述蓄冷板进行制冷。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运输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冷藏箱及冷藏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藏设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冷藏箱及冷藏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冷藏箱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现有的冷藏箱包括箱体和制冷机组,制冷机组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阀,通过制冷机组中的工作介质在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之间进行相变循环,并在蒸发器处吸热,从而通过蒸发器对箱体进行制冷,实现箱体内物品的冷藏。
然而由于制冷机组自重较大,因此导致冷藏箱重量较大,运输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藏箱及冷藏系统,以提高运输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冷藏箱,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由底板、顶板、门板、背板及两个侧板围合而成;
蓄冷板,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箱体内,所述蓄冷板内装有蓄冷剂;
制冷管道,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制冷管道一端设有进液口,另一端设有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用于连接在载冷剂循环管道上,以使所述载冷剂循环管道中的载冷剂能够由所述进液口流入所述制冷管道并由所述出液口流出所述制冷管道,使所述制冷管道能够对所述蓄冷板进行制冷。
所述的冷藏箱,优选的,所述侧板的内侧面上设有安装部,所述蓄冷板可拆卸的装在所述安装部内,并与所述侧板平行设置。
所述的冷藏箱,优选的,所述安装部的外端形成有开口部,所述开口部背向所述背板设置,所述蓄冷板能够通过所述开口部装入所述安装部内。
所述的冷藏箱,优选的,所述安装部的面板与所述侧板平行设置,所述蓄冷板可拆卸的装在面板的内侧,所述面板上形成有缺口部,所述缺口部用于暴露部分所述蓄冷板。
所述的冷藏箱,优选的,所述制冷管道包括导流管段和制冷管段,所述进液口设置在所述导流管段的第一端,所述导流管段的第二端与所述制冷管段的第一端连通,所述出液口设置在所述制冷管段的第二端,所述导流管段沿所述箱体的高度方向设置,且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的位置均高于所述导流管段的第二端,所述制冷管段与所述蓄冷板对应设置,用于对所述蓄冷板进行制冷。
所述的冷藏箱,优选的,所述制冷管段为板管。
所述的冷藏箱,优选的,所述导流管段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箱体的底部,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均位于所述箱体的顶部。
所述的冷藏箱,优选的,所述制冷管段为两个,两个所述制冷管段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板内,两个所述制冷管段的第一端均与所述导流管段的第二端连通,两个所述制冷管段的第二端相连通并共用所述出液口。
所述的冷藏箱,优选的,所述门板的一侧通过销轴铰接在其中一个所述侧板上,所述销轴沿所述箱体的高度方向设置并使所述门板能够相对于所述侧板旋转270度。
所述的冷藏箱,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四角处均设有万向轮。
所述的冷藏箱,优选的,所述箱体上设有温度记录仪,所述温度记录仪用于感测所述箱体内的温度参数,并将所述温度参数上传至云平台。
所述的冷藏箱,优选的,还包括防撞装置,所述防撞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外表面。
所述的冷藏箱,优选的,所述防撞装置为防撞边条,所述防撞边条突出设置在所述侧板和背板的外侧面上,所述防撞边条位于所述侧板和背板的下部并沿所述箱体的周向延伸。
所述的冷藏箱,优选的,所述底板、顶板、门板、背板及两个侧板中均设有隔热层。
所述的冷藏箱,优选的,所述隔热层为真空隔热板。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一种冷藏系统,包括制冷主机和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冷藏箱,所述制冷主机包括制冷机组、载冷剂循环管道和水泵,所述制冷机组用于对所述载冷剂循环管道中的载冷剂进行制冷,所述载冷剂循环管道用于与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连接,所述水泵用于将所述载冷剂泵入所述制冷管道中,并使所述载冷剂在载冷剂循环管道和制冷管道中循环流动。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藏箱,在需要对箱体内的物品进行冷藏运输时,可将进液口和出液口连接在载冷剂循环管道上,以使载冷剂循环管道中的载冷剂由进液口流入制冷管道并由出液口流出制冷管道,此时制冷管道够对蓄冷板进行制冷,当蓄冷板被冷却后,可使进液口和出液口与载冷剂循环管道分离,从而能够方便的对冷藏箱进行运输,在运输的过程中,蓄冷板能够对箱体内的物品进行制冷,实现箱体内的物品的冷藏。由此能够保证较好的冷藏效果,而且,由于冷藏箱本身不包含制冷机组,因此重量较轻,能够提高运输的便利性。另外,由于蓄冷板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箱体内,因此,可先将蓄冷板取出并放入其他制冷设备中进行预冷却,在需要对箱体内的物品进行冷藏运输时,可将预冷却后的蓄冷板装入箱体内并通过制冷管道进行制冷,从而缩短蓄冷板的冷却时间;在没有载冷剂的情况下,也可将蓄冷板取出并放入其他制冷设备中进行冷却,之后,再将冷却后的蓄冷板装入到箱体内,从而实现对于箱体内物品的冷藏,操作灵活、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藏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藏箱的侧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藏箱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藏箱的制冷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冷藏箱; 101:箱体; 102:底板;
103:顶板; 104:门板; 105:背板;
106:侧板; 107:蓄冷板; 108:制冷管道;
109:进液口; 110:出液口; 111:安装部;
112:开口部; 113:缺口部; 114:导流管段;
115:制冷管段; 116:万向轮; 117:防撞装置;
118:隔热层; 200:制冷主机; 201:载冷剂循环管道;
202:制冷机组; 203: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藏箱100,包括:箱体101,所述箱体101由底板102、顶板103、门板104、背板105及两个侧板106围合而成;蓄冷板107,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箱体101内,所述蓄冷板107内装有蓄冷剂;制冷管道108,设置在所述箱体101内,所述制冷管道108一端设有进液口109,另一端设有出液口110,所述进液口109和出液口110用于连接在载冷剂循环管道201上,以使所述载冷剂循环管道201中的载冷剂能够由所述进液口109流入所述制冷管道108并由所述出液口110流出所述制冷管道108,使所述制冷管道108能够对所述蓄冷板107进行制冷。
本实施例中的冷藏箱100,在需要对箱体101内的物品进行冷藏运输时,可将进液口109和出液口110连接在载冷剂循环管道201上,以使载冷剂循环管道201中的载冷剂由进液口109流入制冷管道108并由出液口110流出制冷管道108,此时制冷管道108够对蓄冷板107进行制冷,当蓄冷板107被冷却后,可使进液口109和出液口110与载冷剂循环管道201分离,从而能够方便的对冷藏箱100进行运输,在运输的过程中,蓄冷板107能够对箱体101内的物品进行制冷,实现箱体101内的物品的冷藏。由此能够保证较好的冷藏效果,而且,由于冷藏箱100本身不包含制冷机组202,因此重量较轻,能够提高运输的便利性。另外,由于蓄冷板107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箱体101内,因此,可先将蓄冷板107取出并放入其他制冷设备中进行预冷却,在需要对箱体101内的物品进行冷藏运输时,可将预冷却后的蓄冷板107装入箱体101内并通过制冷管道108进行制冷,从而缩短蓄冷板107的冷却时间;在没有载冷剂的情况下,也可将蓄冷板107取出并放入其他制冷设备中进行冷却,之后,再将冷却后的蓄冷板107装入到箱体101内,从而实现对于箱体101内物品的冷藏,操作灵活、使用方便。
其中,载冷剂循环管道201可连接水泵203和制冷机组202,通过制冷机组202对载冷剂循环管道201中的载冷剂进行制冷,并通过水泵203将载冷剂泵入到冷藏箱100的制冷管道108中,即可实现对蓄冷板107的制冷。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侧板106的内侧面上设有安装部111,所述蓄冷板107可拆卸的装在所述安装部111内,并与所述侧板106平行设置。由此,可以方便的对蓄冷板107进行安装和拆卸,且蓄冷板107安装稳定、占用小体内部空间小。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安装部111的外端形成有开口部112,所述开口部112背向所述背板105设置,所述蓄冷板107能够通过所述开口部112装入所述安装部111内。由此,使用者在开启门板104后,即可观察到安装部111的开口部112,从而能够方便的对蓄冷板107进行安装和拆卸。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安装部111的面板与所述侧板106平行设置,所述蓄冷板107可拆卸的装在面板的内侧,所述面板上形成有缺口部113,所述缺口部113用于暴露部分所述蓄冷板107。由于缺口部113能够使蓄冷板107部分暴露,因此能够提高蓄冷板107与箱体101内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能提高蓄冷板107对于箱体101的制冷效率,另外,由于蓄冷板107部分暴露,因此方便使用者抓握蓄冷板107,提高了蓄冷板107拆卸的便利性。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制冷管道108包括导流管段114和制冷管段115,所述进液口109设置在所述导流管段114的第一端,所述导流管段114的第二端与所述制冷管段115的第一端连通,所述出液口110设置在所述制冷管段115的第二端,所述导流管段114沿所述箱体101的高度方向设置,且所述进液口109和出液口110的位置均高于所述导流管段114的第二端,所述制冷管段115与所述蓄冷板107对应设置,用于对所述蓄冷板107进行制冷。由此,当载冷剂由进液口109流入导流管段114后将沿向下流至导流管段114的第二端,之后载冷剂流入至制冷管段115中,并向上流至出液口110处。由于载冷剂在制冷管段115中由下向上流动进行制冷,因此,利于提高制冷效率,减少蓄冷板107的冷却时间。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制冷管段115为板管。由于板管为在板件中形成多条交错管路的散热器,因此,当载冷剂流入到板管中时能够具有较高的制冷效率。当然,制冷管段115也可为盘管等其他散热器。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导流管段114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箱体101的底部,所述进液口109和出液口110均位于所述箱体101的顶部。由于载冷剂能够由箱体101的底部向上流动至箱体101的顶部进行制冷,因此,能够提高制冷管道108对于箱体101的制冷效率。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制冷管段115为两个,两个所述制冷管段115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板106内,两个所述制冷管段115的第一端均与所述导流管段114的第二端连通,两个所述制冷管段115的第二端相连通并共用所述出液口110。由此,载冷剂在经过导流管段114后能够同时流入两个制冷管段115,载冷剂在经过两个制冷管段115后汇聚在出液口110处以流出制冷管道108,从而实现同时对两个侧板106上的蓄冷板107进行制冷,提高制冷效率。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门板104的一侧通过销轴铰接在其中一个所述侧板106上,所述销轴沿所述箱体101的高度方向设置并使所述门板104能够相对于所述侧板106旋转270度。由此,门板104在完全开启的状态下能够与侧板106平行,从而利于减少占用的空间。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底板102的底部四角处均设有万向轮116。由此使冷藏箱100移动方便。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箱体101上设有温度记录仪,所述温度记录仪用于感测所述箱体101内的温度参数,并将所述温度参数上传至云平台。由此能够实现对于箱体101内的温度的监控。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冷藏箱100还包括防撞装置117,所述防撞装置117设置在所述箱体101的外表面。由此,在移动或运输冷藏箱100的过程中,能够防止箱体101被碰撞受损。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防撞装置117为防撞边条,所述防撞边条突出设置在所述侧板106和背板105的外侧面上,所述防撞边条位于所述侧板106和背板105的下部并沿所述箱体101的周向延伸。由此,在移动或运输冷藏箱100的过程中,防撞边条能够更好的保护箱体101,防止箱体101被碰撞受损。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底板102、顶板103、门板104、背板105及两个侧板106中均设有隔热层118。由此能够提高箱体101的保温性能,从而提高冷藏效果。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隔热层118为真空隔热板。由此,能够提高隔热效果,当然,隔热层118也可为隔热纸等其他隔热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冷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主机200和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冷藏箱100,所述制冷主机200包括制冷机组202、载冷剂循环管道201和水泵203,所述制冷机组202用于对所述载冷剂循环管道201中的载冷剂进行制冷,所述载冷剂循环管道201用于与所述进液口109和出液口110连接,所述水泵203用于将所述载冷剂泵入所述制冷管道108中,并使所述载冷剂在载冷剂循环管道201和制冷管道108中循环流动。
本实施例中的冷藏系统,在需要对箱体101内的物品进行冷藏运输时,可将进液口109和出液口110连接在载冷剂循环管道201上,通过水泵203将载冷剂循环管道201中被制冷机组202制冷后的载冷剂由进液口109泵入制冷管道108,载冷剂经过制冷管道108后由出液口110流回载冷剂循环管道201,此时制冷管道108够对蓄冷板107进行制冷,当蓄冷板107被冷却后,可使进液口109和出液口110与载冷剂循环管道201分离,从而能够方便的对冷藏箱100进行运输,在运输的过程中,蓄冷板107能够对箱体101内的物品进行制冷,实现箱体101内的物品的冷藏。由此能够保证较好的冷藏效果,而且,由于冷藏箱100本身不包含制冷机组202,因此重量较轻,能够提高运输的便利性。另外,由于蓄冷板107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箱体101内,因此,可先将蓄冷板107取出并放入其他制冷设备中进行预冷却,在需要对箱体101内的物品进行冷藏运输时,可将预冷却后的蓄冷板107装入箱体101内并通过制冷管道108进行制冷,从而缩短蓄冷板107的冷却时间;在没有载冷剂的情况下,也可将蓄冷板107取出并放入其他制冷设备中进行冷却,之后,再将冷却后的蓄冷板107装入到箱体101内,从而实现对于箱体101内物品的冷藏,操作灵活、使用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冷藏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由底板、顶板、门板、背板及两个侧板围合而成;
蓄冷板,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箱体内,所述蓄冷板内装有蓄冷剂;
制冷管道,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制冷管道一端设有进液口,另一端设有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用于连接在载冷剂循环管道上,以使所述载冷剂循环管道中的载冷剂能够由所述进液口流入所述制冷管道并由所述出液口流出所述制冷管道,使所述制冷管道能够对所述蓄冷板进行制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内侧面上设有安装部,所述蓄冷板可拆卸的装在所述安装部内,并与所述侧板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藏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的外端形成有开口部,所述开口部背向所述背板设置,所述蓄冷板能够通过所述开口部装入所述安装部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藏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的面板与所述侧板平行设置,所述蓄冷板可拆卸的装在面板的内侧,所述面板上形成有缺口部,所述缺口部用于暴露部分所述蓄冷板。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冷藏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管道包括导流管段和制冷管段,所述进液口设置在所述导流管段的第一端,所述导流管段的第二端与所述制冷管段的第一端连通,所述出液口设置在所述制冷管段的第二端,所述导流管段沿所述箱体的高度方向设置,且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的位置均高于所述导流管段的第二端,所述制冷管段与所述蓄冷板对应设置,用于对所述蓄冷板进行制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藏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管段为板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藏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段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箱体的底部,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均位于所述箱体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藏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管段为两个,两个所述制冷管段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板内,两个所述制冷管段的第一端均与所述导流管段的第二端连通,两个所述制冷管段的第二端相连通并共用所述出液口。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冷藏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的一侧通过销轴铰接在其中一个所述侧板上,所述销轴沿所述箱体的高度方向设置并使所述门板能够相对于所述侧板旋转270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冷藏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底部四角处均设有万向轮。
11.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冷藏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设有温度记录仪,所述温度记录仪用于感测所述箱体内的温度参数,并将所述温度参数上传至云平台。
12.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冷藏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撞装置,所述防撞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外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冷藏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装置为防撞边条,所述防撞边条突出设置在所述侧板和背板的外侧面上,所述防撞边条位于所述侧板和背板的下部并沿所述箱体的周向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冷藏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顶板、门板、背板及两个侧板中均设有隔热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冷藏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为真空隔热板。
16.一种冷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主机和权利要求1-15中任一所述的冷藏箱,所述制冷主机包括制冷机组、载冷剂循环管道和水泵,所述制冷机组用于对所述载冷剂循环管道中的载冷剂进行制冷,所述载冷剂循环管道用于与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连接,所述水泵用于将所述载冷剂泵入所述制冷管道中,并使所述载冷剂在载冷剂循环管道和制冷管道中循环流动。
CN201720878705.2U 2017-07-19 2017-07-19 冷藏箱及冷藏系统 Active CN2070193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78705.2U CN207019362U (zh) 2017-07-19 2017-07-19 冷藏箱及冷藏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78705.2U CN207019362U (zh) 2017-07-19 2017-07-19 冷藏箱及冷藏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19362U true CN207019362U (zh) 2018-02-16

Family

ID=61481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78705.2U Active CN207019362U (zh) 2017-07-19 2017-07-19 冷藏箱及冷藏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193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79015A (zh) * 2018-09-05 2020-03-13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蓄能换热装置及空调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79015A (zh) * 2018-09-05 2020-03-13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蓄能换热装置及空调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82102U (zh) 一种压缩机浸液速冻机
CN204787506U (zh) 蓄冷保鲜库
CN107514850A (zh) 制冷装置、冷藏箱及冷藏系统
CN104697267B (zh) 水冷式双制冷型半导体蓄冷保温箱
CN105637305A (zh) 具有减小轮廓的飞行器空气制冷器
CN103662476B (zh) 一种蓄冷式冷藏运输系统及冷藏方法
CN107621118A (zh) 一种适用于冷链运输的半导体制冷储藏箱
TW202134579A (zh) 製冷系統
CN104257170B (zh) 用于超市的相变蓄冷冰鲜系统
CN207019362U (zh) 冷藏箱及冷藏系统
CN201259361Y (zh) 环保型野外用移动式冷冻冷藏箱
CN207635687U (zh) 一种适用于冷链运输的半导体制冷储藏箱
CN206919520U (zh) 一种啤酒机的冷却装置
CN107345725A (zh) 冷藏箱及冷藏系统
CN107796157A (zh) 冷库
CN204718225U (zh) 一种便携式低温冷藏箱
CN208012138U (zh) 一种生产生活集成供能热泵载冷系统
CN104567061A (zh) 一种双工况液态冰冷水机组
JP6324560B1 (ja) 製氷装置及び氷の製造方法
CN205048615U (zh) 一种冷水机组自然冷源热管式蓄冷系统
CN104654713A (zh) 一种溶液除湿复合冷风机的中小型无霜冷库制冷装置
CN204359035U (zh) 一种溶液除湿复合冷风机的中小型无霜冷库制冷装置
CN209623137U (zh) 一种针对多组大型直接制冰的制冷系统
CN208588133U (zh) 一种树莓冷藏贮存装置
CN207865794U (zh) 冷库多功能冷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