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19137U - 一种集成灶的集油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成灶的集油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19137U
CN207019137U CN201720807042.5U CN201720807042U CN207019137U CN 207019137 U CN207019137 U CN 207019137U CN 201720807042 U CN201720807042 U CN 201720807042U CN 207019137 U CN207019137 U CN 2070191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kitchen range
integrated kitchen
collecting system
water mix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0704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平
吴治明
莫阶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Kaili Kitchen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Happy Kitchen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Happy Kitchen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Happy Kitchen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80704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191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191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191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集成灶的集油系统,通过在集烟腔前面设置油烟分离器,并设置对应的集油结构将油烟分离器分离出来的第一油水混合物导流至导油盒中,还在蜗壳底部设置第一导油管将电机风轮离心出来的第二油水混合物导流至导油盒中,实现了将油烟分离后并将油有效地收集起来,解决了现有的集成灶因为吸排风通道内缺少相应的油脂收集结构造成在通道中积累大量油脂进而造成通道无法清洗、容易引起厨房火灾、容易滋生细菌、产生难闻气味、极易损害人体健康、还可能直接堵塞通道中的漏油孔导致漏油、影响排烟性能等不良后果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集成灶的集油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灶的集油系统。
背景技术
集成灶,行业里亦称作环保灶或集成环保灶,集成灶是一种集吸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储藏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厨房电器,具有节省空间、抽油烟效果好,节能低耗环保等优点。
现有的集成灶虽然设置有油烟分离器,但因为油烟分离器不能达到百分之百的油烟分离,所以依然就有含有少量油脂的油烟通过油烟通道,造成油脂冷凝附着在通道四周,因为吸排风通道内缺少相应的油脂收集结构,油脂会很分散,不能及时的聚集在一起流到集油槽中,油脂冷却后就会凝固在通道壁上,时间久了就会积累大量油脂在通道中无法清洗;而油脂是易燃物,极易造成厨房火灾,油脂也是有机物,容易滋生细菌,长时间产生难闻气味,焦油、油脂氧化的过氧化物,黄曲霉菌产生的黄曲霉毒素等都是致癌物,长时间在这种环境下烹饪,极易损害人体健康;油脂积累太多还可能直接堵塞通道中的漏油孔,导致漏油、影响排烟性能等不良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集成灶的集油系统,通过在集烟腔前面设置油烟分离器,并设置对应的集油结构将油烟分离器分离出来的第一油水混合物导流至导油盒中,还在蜗壳底部设置第一导油管将电机风轮离心出来的第二油水混合物导流至导油盒中,实现了将油烟分离后并将油有效地收集起来,解决了现有的集成灶因为吸排风通道内缺少相应的油脂收集结构造成在通道中积累大量油脂进而造成通道无法清洗、容易引起厨房火灾、容易滋生细菌、产生难闻气味、极易损害人体健康、还可能直接堵塞通道中的漏油孔导致漏油、影响排烟性能等不良后果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成灶的集油系统,包括:设置在燃气灶后上方的集烟腔、垂直设置在所述燃气灶后面的集风通道、设置在所述集风通道下方风斗、设置在所述风斗前面且内置有电机风轮的蜗壳、设置在所述蜗壳下方的排风通道、设置在所述排风通道下方的导油盒、集油结构、与所述蜗壳底部连通的第一导油管;
所述集烟腔、所述集风通道、所述风斗、所述蜗壳、所述排风通道依次连通;
所述集烟腔前面设置有油烟分离器,所述集油结构与所述油烟分离器配合,用于将分离出来的第一油水混合物导流至所述导油盒中;
所述第一导油管用于将电机风轮离心出来的第二油水混合物导流至所述导油盒中。
优选地,
所述集成灶的集油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排风通道底部连通的第二导油管,用于将冷凝在所述排风通道中的第三油水混合物导流至所述导油盒中。
优选地,
所述集成灶的集油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排风通道下方的接油盘,用于接住从所述排风通道漏出的第四油水混合物。
优选地,
所述集成灶的集油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接油盘连通的第三导油管,用于将所述接油盘中的第四油水混合物导流至所述导油盒中。
优选地,
所述集油系统从上至下的正投影完全落入所述接油盘从上至下的正投影。
优选地,
所述集油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集烟腔底部的集油槽、设置在所述集风通道内壁上的导油槽、与所述风斗底部连通的第四导油管;
所述集油槽与所述导油槽连通;
所述集油槽用于收集所述油烟分离器分离出的所述第一油水混合物;
所述导油槽用于将所述集油槽收集的所述第一油水混合物导流至所述风斗内壁;
所述第四导油管用于将聚集在所述风斗底部的所述第一油水混合物导流至所述导油盒中。
优选地,
所述油烟分离器为由前分离板和后分离板组成的若干重螺旋结构。
优选地,
所述前分离板和所述后分离板的间距为12mm至15mm。
优选地,
所述油烟分离器的材料为铝。
优选地,
所述集烟腔与所述燃气灶的垂直距离为300mm至400mm。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集成灶的集油系统,通过在集烟腔前面设置油烟分离器,并设置对应的集油结构将油烟分离器分离出来的第一油水混合物导流至导油盒中,还在蜗壳底部设置第一导油管将电机风轮离心出来的第二油水混合物导流至导油盒中,实现了将油烟分离后并将油有效地收集起来,不会因为时间久了就会积累大量油脂在通道中无法清洗,不会造成因油脂引发的火灾,不会滋生细菌,不会产生难闻的气味,有效地避免了长期在油脂滋生细菌的环境下烹饪损害人体健康,防止油脂积累太多直接堵塞通道中的漏油孔导致漏油、影响排烟性能等不良后果。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集成灶的集油系统,排风通道底部连通的第二导油管,从而将冷凝在排风通道中的第三油水混合物导流至导油盒中,有效地增强了集油系统的集油效果。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集成灶的集油系统,在排风通道下方的接油盘,用于接住整个集油系统渗出的第四油水混合物,有效地解决了集油系统渗油的技术问题;通过设置与接油盘连通的第三导油管,用于将接油盘中的第四油水混合物导流至导油盒中,实现更进一步的集油。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集成灶的集油系统,集油系统从上至下的正投影完全落入接油盘从上至下的正投影,即接油盘足以接到整个集油系统渗的油,使得防渗油效果更好。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集成灶的集油系统,将集烟腔与燃气灶的垂直距离设计为300mm至400mm,实现了油烟上升后的黄金吸油烟区,吸油烟效果好。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集成灶的集油系统,油烟分离器的材料为铝材,并将前分离板和后分离板的间距设计为12mm至15mm,都使得油烟分离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集成灶的集油系统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集成灶的集油系统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集成灶的集油系统的侧视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集成灶的集油系统种油烟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集成灶的集油系统,通过在集烟腔2前面设置油烟分离器1,并设置对应的集油结构将油烟分离器1分离出来的第一油水混合物导流至导油盒9中,还在蜗壳6底部设置第一导油管11将电机风轮5离心出来的第二油水混合物导流至导油盒9中,实现了将油烟分离后并将油有效地收集起来,解决了现有的集成灶因为吸排风通道7内缺少相应的油脂收集结构造成在通道中积累大量油脂进而造成通道无法清洗、容易引起厨房火灾、容易滋生细菌、产生难闻气味、极易损害人体健康、还可能直接堵塞通道中的漏油孔导致漏油、影响排烟性能等不良后果的技术问题。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集成灶的集油系统的一个实施例包括:设置在燃气灶100后上方的集烟腔2、垂直设置在燃气灶100后面的集风通道3、设置在集风通道3下方风斗4、设置在风斗4前面且内置有电机风轮5的蜗壳6、设置在蜗壳6下方的排风通道7、设置在排风通道7下方的导油盒9、集油结构、与蜗壳6底部连通的第一导油管11;集烟腔2、集风通道3、风斗4、蜗壳6、排风通道7依次连通;集烟腔2前面设置有油烟分离器1,为了增强油烟分离的效果,油烟分离器1设计为由前分离板17和后分离板18组成的若干重螺旋结构,前分离板17和后分离板18的间距优选为12mm至15mm,油烟分离器1的材料优选为铝;集油结构与油烟分离器1配合,用于将分离出来的第一油水混合物导流至导油盒9中;第一导油管11用于将电机风轮5离心出来的第二油水混合物导流至导油盒9中;排风通道的两端口均可以设置排风口8。
集成灶的集油系统还包括与排风通道7底部连通的第二导油管14、设置在排风通道7下方的接油盘10、与接油盘10连通的第三导油管12,第二导油管14用于将冷凝在排风通道7中的第三油水混合物导流至导油盒9中,接油盘10用于接住整个集油系统渗出的第四油水混合物,第三导油管12用于将接油盘10中的第四油水混合物导流至导油盒9中。
集油系统从上至下的正投影完全落入接油盘10从上至下的正投影,为了保证接油盘10足够大,使得接油盘10可以接住整个集油系统渗的油。
需要说明的是,集油结构有很多结构,例如,集油结构包括设置在集烟腔2底部的集油槽16、设置在集风通道3内壁上的导油槽13、与风斗4底部连通的第四导油管15;集油槽16与导油槽13连通;集油槽16用于收集油烟分离器1分离出的第一油水混合物;导油槽13用于将集油槽16收集的第一油水混合物导流至风斗4内壁;第四导油管15用于将聚集在风斗4底部的第一油水混合物导流至导油盒9中;从而完成将油烟分离器1分离到集油槽16的油导流到导油盒9中。除此之外,集油结构也可以只是一个导油管。
集烟腔2与燃气灶100的垂直距离为300mm至400mm,实现了油烟上升后的黄金吸油烟区,吸油烟效果好。
上面是对一种集成灶的吸排风通道7的结构和连接方式进行的详细说明,为便于理解,下面将以一具体应用场景对一种集成灶的吸排风通道7的应用进行说明,应用例包括:
在电机风轮5产生的吸力作用下,使油烟高速通过前分离板17和后分离板18形成的若干重回旋通道,使油烟气体在若干重回旋通道中碰撞冷凝,油烟中的固体微粒和油、水气体就冷凝附着在前分离板17和后分离板18的表面集聚成油滴(含油、水、及其他小微粒杂物),随着油滴的增多,由于重力的作用,油滴就会顺着油烟分离器1流到集油槽16内,形成第一油水混合物,实现油烟分离。为了更好的冷凝分离效果,分离器采用铝材,大部分的油脂、水和其他小颗粒混合物就被分离出来了。
然后设置在集风通道3内壁上的导油槽13将第一油水混合物导流至风斗4内壁,第一油水混合物沿着风斗4内壁流到风斗4底部,再通过第四导油管15将第一油水混合物导流至导油盒9中,从而完成将油烟分离器1分离到集油槽16的油导流到导油盒9中。
经过油烟分离器1的油脂还还是含有少量的油和水蒸气,在经过电机风轮5时会离心出第二油水混合物,通过蜗壳6上的第一导油管11把第二油水混合物导流到油盒中;经过电机风轮5离心之后的油烟还是会含有微量的油和一些水蒸气,在通过排风通道7时会冷凝到通道中形成第三油水混合物(大部分是水的油水混合物),一起通过设置在排风通道7底部的第二导油管14导到油盒中;接油盘10设置在排风通道7下方,防止集油系统有渗油的情况,把渗出的很少的第四油水混合物接住,然后通过第三导油管12导流到油盒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集油系统使用前端油烟分离器1,能够第一时间分离汇聚油烟中的油脂、水、小颗粒混合物,能够使混合物在粘度还较小(易于流动)的时候尽快导流到油盒中。经过离心分离的油烟中含有少量的油大部分是水,这种混合物的粘度很小,所以不容易粘附在电机风轮5上,能够保证电机和风轮长期稳定地运行。通过电机风轮5后的气体,基本上只含有水蒸气,所以排风通道7中冷凝的含有微量油的油水混合物,粘度非常小,很容易就聚集在一起流到油盒中去了,消除了油脂、小颗粒有害物质等中的致癌物质粘附在集成灶通道中不能难清洗产生的安全、健康隐患。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集成灶的集油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集成灶的集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燃气灶后上方的集烟腔、垂直设置在所述燃气灶后面的集风通道、设置在所述集风通道下方风斗、设置在所述风斗前面且内置有电机风轮的蜗壳、设置在所述蜗壳下方的排风通道、设置在所述排风通道下方的导油盒、集油结构、与所述蜗壳底部连通的第一导油管;
所述集烟腔、所述集风通道、所述风斗、所述蜗壳、所述排风通道依次连通;
所述集烟腔前面设置有油烟分离器,所述集油结构与所述油烟分离器配合,用于将分离出来的第一油水混合物导流至所述导油盒中;
所述第一导油管用于将电机风轮离心出来的第二油水混合物导流至所述导油盒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的集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排风通道底部连通的第二导油管,用于将冷凝在所述排风通道中的第三油水混合物导流至所述导油盒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的集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排风通道下方的接油盘,用于接住从所述排风通道漏出的第四油水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灶的集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接油盘连通的第三导油管,用于将所述接油盘中的第四油水混合物导流至所述导油盒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灶的集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系统从上至下的正投影完全落入所述接油盘从上至下的正投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的集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集烟腔底部的集油槽、设置在所述集风通道内壁上的导油槽、与所述风斗底部连通的第四导油管;
所述集油槽与所述导油槽连通;
所述集油槽用于收集所述油烟分离器分离出的所述第一油水混合物;
所述导油槽用于将所述集油槽收集的所述第一油水混合物导流至所述风斗内壁;
所述第四导油管用于将聚集在所述风斗底部的所述第一油水混合物导流至所述导油盒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的集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烟分离器为由前分离板和后分离板组成的若干重螺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灶的集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分离板和所述后分离板的间距为12mm至15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灶的集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烟分离器的材料为铝。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的集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烟腔与所述燃气灶的垂直距离为300mm至400mm。
CN201720807042.5U 2017-07-05 2017-07-05 一种集成灶的集油系统 Active CN2070191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07042.5U CN207019137U (zh) 2017-07-05 2017-07-05 一种集成灶的集油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07042.5U CN207019137U (zh) 2017-07-05 2017-07-05 一种集成灶的集油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19137U true CN207019137U (zh) 2018-02-16

Family

ID=61482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07042.5U Active CN207019137U (zh) 2017-07-05 2017-07-05 一种集成灶的集油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1913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52708A (zh) * 2017-07-05 2017-09-12 中山市亲乐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灶的集油系统
CN110469887A (zh) * 2019-09-11 2019-11-19 金百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集成灶的油污净化处理和免清洗装置
CN110500634A (zh) * 2019-08-30 2019-11-26 金百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空调油烟净化机的油水分离与回收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52708A (zh) * 2017-07-05 2017-09-12 中山市亲乐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灶的集油系统
CN110500634A (zh) * 2019-08-30 2019-11-26 金百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空调油烟净化机的油水分离与回收装置
CN110469887A (zh) * 2019-09-11 2019-11-19 金百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集成灶的油污净化处理和免清洗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19137U (zh) 一种集成灶的集油系统
CN105805805B (zh) 一种风道易于清洁的集成灶
CN207214175U (zh) 一种抽油烟机
KR102314857B1 (ko) 유증기 분리형 친환경 오일회수장치
CN201803397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108180523A (zh) 一种灶台
CN205090462U (zh) 集成灶排烟结构
CN204730293U (zh) 一种油烟净化装置及抽油烟机
CN107152708A (zh) 一种集成灶的集油系统
CN103791535B (zh) 一种变速旋风油烟净化器
CN104315576B (zh) 真空水洗脱排油烟机
CN107178809A (zh) 吸油烟机及吸油烟系统
CN103302076B (zh) 餐厨垃圾环保处理系统
CN207907316U (zh) 一种灶台
CN201652546U (zh) 一种集成环保灶
CN108534197A (zh) 一种排油烟设备
CN101074783B (zh) 一种环保型抽油烟机
CN207019110U (zh) 一种集成灶
CN205825159U (zh) 一种风道易于清洁的集成灶
CN108253503A (zh) 一种低噪音抽油烟机
CN108050556A (zh) 一种烟气净化调温一体化厨房用抽烟机
CN208750806U (zh) 一种吸油烟机的油烟分离器
CN209481240U (zh) 一种小型油水分离器
CN208075055U (zh) 具有前置辅助吸风口的油烟净化一体机
CN201652562U (zh) 油气分离排气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605

Address after: 646506 34 group seven, de an village, Shuangsha Town, Gulin County, Sichuan

Patentee after: Li Mingwu

Address before: 528427 No. 108, laurel West Road, Nantou Town, Zhongsha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Zhongshan happy kitchenware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24

Address after: 528427 Second Floor, 5 Nantou Avenue West, Nantou Town, Zhong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Residence Declaration)

Patentee after: Zhongshan Kaili Kitchenwar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Dean village double sand town 646506 Sichuan County in Gulin Province seven Group No. 34

Patentee before: Li Ming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