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15584U - 碟形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碟形飞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15584U
CN207015584U CN201720332996.5U CN201720332996U CN207015584U CN 207015584 U CN207015584 U CN 207015584U CN 201720332996 U CN201720332996 U CN 201720332996U CN 207015584 U CN207015584 U CN 2070155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g
shaped
disc
flying craft
di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3299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应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ITEMA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郭应辉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郭应辉 filed Critical 郭应辉
Priority to CN20172033299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155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155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155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飞行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碟形飞行器,包括机架和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且呈罩壳状的碟形翼,所述碟形翼的外缘设置有环状的导流翼,所述机架连接有升力产生装置,且所述升力产生装置位于所述碟形翼的下方,所述碟形翼的下方设置有爬升翼。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碟形飞行器,具有碟形翼和位于碟形翼下方的爬升翼,可以在碟形飞行器具有水平速度时提供升力,碟形飞行器的水平速度越高,其获得的升力越大,同等情况下使碟形飞行器的能源消耗更小,碟形飞行器的加速性能相对更高,碟形飞行器的机动性能高。

Description

碟形飞行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碟形飞行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碟形飞行器,其一般采用整体碟状结构,其一般配备有升力驱动装置和推力驱动装置,其能源消耗大且机动性能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碟形飞行器,其其能源消耗小且机动性能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碟形飞行器,包括机架和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且呈罩壳状的碟形翼,所述碟形翼的外缘设置有环状的导流翼,所述机架连接有升力产生装置,且所述升力产生装置位于所述碟形翼的下方,所述碟形翼的下方设置有爬升翼。
可选地,所述爬升翼的后缘设置有后缘襟翼,所述机架连接有机舱,所述爬升翼设置于所述机舱前方或后方,或者,所述爬升翼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机舱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爬升翼的前缘设置有前缘襟翼。
可选地,所述机架连接有用于调节所述升力产生装置的角度的升力角度调节机构。
可选地,所述升力产生装置包括发动机或电机,所述升力产生装置设置有至少两个,各所述升力产生装置沿所述碟形翼的中心对称设置。
可选地,所述导流翼对称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方向翼,且两个所述方向翼分别位于所述爬升翼的两侧外,所述方向翼的后端设置有方向舵板,所述方向舵板连接有方向控制机构。
可选地,所述碟形翼的下方设置至少两个水平推力装置,且各所述水平推力装置以所述碟形翼中心对称设置,所述水平推力装置通过水平推力角度调节机构连接于所述机架。
可选地,所述导流翼的下方设置有导流罩,两个所述方向翼以所述导流罩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导流罩的前端呈锐角形或弧形。
可选地,所述导流翼远离于所述导流罩的一端的上方设置有尾翼。
可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碟形翼对应于所述升力产生装置的上方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处活动连接有活动盖板,所述活动盖板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活动盖板转动或移动的启闭驱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碟形飞行器,具有碟形翼和位于碟形翼下方的爬升翼,爬升翼及后缘襟翼可以在碟形飞行器具有水平速度时提供升力,碟形飞行器的水平速度越高,其获得的升力越大,同等情况下使碟形飞行器的能源消耗更小,碟形飞行器的加速性能相对更高,碟形飞行器的机动性能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碟形飞行器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碟形飞行器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碟形飞行器的平面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碟形飞行器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碟形飞行器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碟形飞行器,包括机架16和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16的碟形翼1,所述碟形翼1呈向上弧形拱起的罩壳状(飞碟状),所述机架16连接有升力产生装置2,所述升力产生装置2位于所述碟形翼1的下方,所述碟形翼1的下方设置有爬升翼3,爬升翼3在碟形飞行器具有水平速度时提供升力,碟形飞行器的水平速度越高,其获得的升力越大,同等情况下使碟形飞行器的能源消耗更小,碟形飞行器的加速性能相对更高,碟形飞行器的机动性能高,可以用作无人机或载人飞行器。
具体地,所述爬升翼3可以连接于所述机架16或所述碟形翼1;所述爬升翼3的后缘设置有后缘襟翼15,所述机架16连接有机舱4,所述爬升翼3设置于所述机舱4的前方或后方,或者,所述爬升翼3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机舱4的两侧,碟形飞行器的机动性能高。
具体地,所述爬升翼3的前缘设置有前缘襟翼(图中未示出),以进一步提高碟形飞行器的机动性能。
具体地,所述碟形翼1的边缘设置导流翼5,所述导流翼5呈环形。所述导流翼5的外沿呈刃形,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翼5的底部设置有自外缘朝下倾斜的斜面,所述导流翼5的下端面且靠近导流翼5外周处设置有用于使所述导流翼5厚度减小的斜面结构,通过设置导流翼5,既提高了碟形飞行器的飞行稳定性,又减小了飞行阻力,优化了碟形飞行器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同等情况下减少了能源消耗。
具体地,所述机舱4的上部穿出于所述碟形翼1的中央,所述机架16或所述机舱4的底部连接有折叠式的起落架6,所述起落架6的下端设置有轮胎7。机舱4可以设置有多层,以容纳设备、乘员等。具体应用中,机舱4的上层可以为乘员舱,中层或下层可以为设备舱、货舱等。机舱4的顶部可以为球形结构,其阻力小。机舱4的底部也可以为球形结构,以进一步减小阻力。
具体地,所述升力产生装置2可以包括发动机或/和电机,所述升力产生装置2设置有至少两个,各所述升力产生装置2沿所述碟形翼1中心对称设置。本实施例中,升力产生装置2设置有4个,其以碟形翼1中心间隔90度均布。升力产生装置2可以全部是发动机(喷气发动机),也可以全部是电机,也可以一半是发动机,一半是电机,且发动机和电机间隔交替设置。
具体地,所述机架16连接有用于调节所述升力产生装置2的角度的升力角度调节机构(图中未示出),使升力产生装置2的角度可调。升力产生装置2可以调节至纵向垂直状态、横向水平状态或45度斜向等角度状态。升力产生装置2调节至纵向垂直状态时,可以使碟形飞行器快速升空,起降时间短。升力产生装置2调节至横向水平状态时,可以使碟形飞行器获得更大的水平推力,平飞速度快,水平加速度高。升力产生装置2调节至45度斜向状态时,可以在起飞时提高水平速度,以适用于不同的使用场合和要求。
具体地,所述碟形翼1的下方设置至少两个水平推力装置8,且各所述水平推力装置8以所述碟形翼1中心对称设置。水平推力装置8位于两个方向翼之间。本实施例中,水平推力装置8设置有两个,且分别对称设置于机舱4的两侧。水平推力装置8可为喷气发动机或连接有螺旋桨的电机。
具体地,所述水平推力装置8通过水平推力角度调节机构连接于所述机架16,水平推力装置8可以水平转动,也可以垂直转动。
具体地,升力角度调节机构可采用机械转动装置或液压转动装置。水平推力角度调节机构可采用机械转动装置或液压转动装置。
具体地,所述导流翼5对称的两侧设置有方向翼9,且两个所述方向翼9分别位于所述爬升翼3的两侧外,即方向翼9和爬升翼3的前端的朝向相同(朝前),所述方向翼9的后端设置有方向舵板10,所述方向舵板10连接有方向控制机构,方向控制机构可以采用液压驱动机构或机械驱动结构,以控制碟形飞行器的航向,机动性能佳。以快速调节碟形飞行器的飞行方向,无需改变水平推力装置8的水平推力方向,也可以使碟形飞行器改变飞行方向。若配合改变水平推力装置8方向的水平推力方向,可以使碟形飞行器更加机动灵活。
具体地,所述导流翼5的下方设置有导流罩11,导流罩11位于碟形飞行器的前端中央,两个所述方向翼9以所述导流罩11为中心对称纵向设置,所述导流罩11的前端呈锐角形或弧形,以减小气流阻力,避免形成紊流。导流罩11可为整体式结构,也可以设置为可升降展开式,即碟形飞行器升空后,导流罩11向下展开,导流面积大,导流效果更佳。
具体地,所述导流翼5远离于所述导流罩11的一端的上方设置有尾翼12,以提高飞行的稳定性。即导流罩11位于碟形飞行器的前端,尾翼12位于后端,两个方向翼9分别设置于左右两侧。
具体地,所述碟形翼1对应于所述升力产生装置2的上方设置有通孔13,所述通孔13处活动连接有活动盖板14,所述活动盖板14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活动盖板14转动或移动的启闭驱动机构。在上升等需要大升力时,启闭驱动机构可以驱动活动盖板14使通孔13保持于开启状态。在空中平飞等不需要大升力时,启闭驱动机构可以驱动活动盖板14使通孔13保持于封闭状态,避免形成紊流,以减小空气阻力,能源消耗小,可以用作无人机或载人飞行器。
具体地,所述活动盖板14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碟形翼1,所述启闭驱动机构包括连接于所述活动盖板14的电机或电机和连接于所述电机与所述活动盖板14之间的传动组件。活动盖板14可以沿碟形翼1的表面转动打开或关闭通孔13,也可以通过翻转而打开或关闭通孔13。
或者,活动盖板14也可以通过直线滑轨连接于所述碟形翼1,所述启闭驱动机构可为直线运动机构,例如直线电机、液压器件、齿轮齿条、丝杆机构等。当然,活动盖板14可以设计为百叶窗等结构形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碟形飞行器,其具有碟形翼1和位于碟形翼1下方的爬升翼3,爬升翼3及后缘襟翼可以在碟形飞行器具有水平速度时提供升力,碟形飞行器的水平速度越高,其获得的升力越大,同等情况下使碟形飞行器的能源消耗更小,碟形飞行器的加速性能相对更高,碟形飞行器的机动性能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碟形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且呈罩壳状的碟形翼,所述碟形翼的外缘设置有环状的导流翼,所述机架连接有升力产生装置,且所述升力产生装置位于所述碟形翼的下方,所述碟形翼的下方设置有爬升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碟形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爬升翼的后缘设置有后缘襟翼,所述机架连接有机舱,所述爬升翼设置于所述机舱前方或后方,或者,所述爬升翼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机舱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碟形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爬升翼的前缘设置有前缘襟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碟形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连接有用于调节所述升力产生装置的角度的升力角度调节机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碟形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力产生装置包括发动机或电机,所述升力产生装置设置有至少两个,各所述升力产生装置沿所述碟形翼的中心对称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碟形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翼对称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方向翼,且两个所述方向翼分别位于所述爬升翼的两侧外,所述方向翼的后端设置有方向舵板,所述方向舵板连接有方向控制机构。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碟形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碟形翼的下方设置至少两个水平推力装置,且各所述水平推力装置以所述碟形翼中心对称设置,所述水平推力装置通过水平推力角度调节机构连接于所述机架。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碟形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翼的下方设置有导流罩,两个方向翼以所述导流罩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导流罩的前端呈锐角形或弧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碟形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翼远离于所述导流罩的一端的上方设置有尾翼。
10.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碟形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碟形翼对应于所述升力产生装置的上方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处活动连接有活动盖板,所述活动盖板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活动盖板转动或移动的启闭驱动机构。
CN201720332996.5U 2017-03-31 2017-03-31 碟形飞行器 Active CN2070155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32996.5U CN207015584U (zh) 2017-03-31 2017-03-31 碟形飞行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32996.5U CN207015584U (zh) 2017-03-31 2017-03-31 碟形飞行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15584U true CN207015584U (zh) 2018-02-16

Family

ID=61461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32996.5U Active CN207015584U (zh) 2017-03-31 2017-03-31 碟形飞行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1558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86029A (zh) * 2017-03-31 2017-07-28 郭应辉 碟形飞行器
CN108995808A (zh) * 2018-08-31 2018-12-14 耿天侃 可垂直起降可悬停的环形翼碟形飞行器
CN109383801A (zh) * 2018-10-11 2019-02-26 刘鸣 一种碟式货物运输飞行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86029A (zh) * 2017-03-31 2017-07-28 郭应辉 碟形飞行器
CN106986029B (zh) * 2017-03-31 2024-01-12 郭应辉 碟形飞行器
CN108995808A (zh) * 2018-08-31 2018-12-14 耿天侃 可垂直起降可悬停的环形翼碟形飞行器
CN109383801A (zh) * 2018-10-11 2019-02-26 刘鸣 一种碟式货物运输飞行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60739B1 (en) Control of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CN205131649U (zh) 一种多轴飞行器
WO2016184358A1 (zh) 基于双飞控系统的固定结构式垂直起降飞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6864746A (zh) 一种可垂直起降的尾座式三旋翼鸭式布局飞行器
WO2018107564A1 (zh) 无人飞行器
CN207015584U (zh) 碟形飞行器
CN106938701A (zh) 一种可垂直起降的尾座式四旋翼鸭式布局飞行器
CN106864744B (zh) 一种共轴旋翼变体垂直起降飞行器
CN103587683A (zh) 一种可倾转旋翼小型飞行器
CN105882961A (zh) 一种可垂直起降的高速飞行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6927040A (zh) 一种可垂直起降的尾座式四旋翼无尾布局飞行器
WO2019109306A1 (zh) 无人飞行器
CN106114847A (zh) 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
CN108394556A (zh) 一种高效倾转旋翼无人机
CN105775128A (zh) 一种飞行器
CN107140208A (zh) 短距起降高载荷多轴扇翼无人机
CN111348183B (zh) 飞行器
CN208775003U (zh) 一种具有复合气动舵面的倾转机翼无人机
CN205381400U (zh) 一种飞行器
CN112498660B (zh) 一种鸭翼高速倾转旋翼飞行器及其操纵方法
CN207374658U (zh) 两侧具有方向翼的碟形飞行器
CN106986029A (zh) 碟形飞行器
CN105217026B (zh) 一种复合型飞行器
CN107878747A (zh) 一种垂直起降的固定翼飞行器
CN206750151U (zh) 一种具有活动盖板的碟形飞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12

Address after: 518000 floor 1, building 30, chentian Industrial Zone, chentian community, Xixi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BITEM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Haifeng Pavilion 1-4C, Baocheng West Coast Garden,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o Ying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