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11817U - 皮带,皮带扣以及对应配合皮带扣的带身 - Google Patents

皮带,皮带扣以及对应配合皮带扣的带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11817U
CN207011817U CN201720429020.XU CN201720429020U CN207011817U CN 207011817 U CN207011817 U CN 207011817U CN 201720429020 U CN201720429020 U CN 201720429020U CN 207011817 U CN207011817 U CN 2070118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fastener
rotating shaft
belt body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2902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en Ceng Leather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en Ceng Leather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en Ceng Leather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en Ceng Leather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2902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118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118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1181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皮带的皮带扣,用于安装在皮带的带身的一端,皮带扣包括板体,板体上设置有凸柱,用于套入带身上的锁孔内以将皮带扣卡固在带身上,板体上设置有卡抵结构,以在穿带时带身的另一端套入皮带扣后,卡抵结构将所述带身的另一端抵持。本实用新型皮带,皮带扣以及对应配合皮带扣的带身结构简单,通过在板体上上设置凸柱与带身上的扣孔配合,便于带身稳定地安装在皮带扣上,且简化了皮带结构。

Description

皮带,皮带扣以及对应配合皮带扣的带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带,皮带上的皮带扣,与皮带扣对应配合形成所述皮带的带身。
背景技术
皮带的作用不仅作为裤子穿戴时的辅助件,皮带带身与皮带扣的配合还具有个性特色,甚至引领时尚潮流风格。现有的皮带扣结构较常见为一端设置咬合结构,用以咬合带身的一端,皮带扣另一端设置卡持结构,卡持结构具有弹性的可摆转的抵持片,用以在皮带穿带时(带身的另一端设有齿槽),带身的另一端穿入皮带扣至合适的长度时,抵持片抵持在带身齿槽上相应的位置,如此限定带身退出皮带扣,实现皮带稳定地穿带,在需要退出带身时,外力作用转动抵持片即可。然,目前的皮带扣上的咬合结构主要为咬合齿与板面将带身的一端夹持,在皮带使用一段时间后,带身在经常的张力作用下,夹持在压合结构的带身一端的弹性变差,常出现咬合不稳定而带身易从咬合结构脱落的现象,皮带的耐用性差。
此外,由于针对每个用户的腰围不同,通常,带身统一长度为适用腰围尺寸较大用户的标准,对腰围较小的用户在使用时,则需要把带身裁剪后再送入咬合结构夹持,通常在带身的用于配合咬合结构的一端裁剪预设的长度,以适应腰围尺寸较小的用户,即使得皮带穿带时抵持片可对应地抵持在带身的齿槽区间。然,此种裁剪既浪费了带身原材料,也造成皮带整体不美观。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将带身稳定地安装且简化了皮带结构的皮带扣。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皮带的皮带扣,用于安装在皮带的带身的一端,皮带扣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置有凸柱,用于套入带身上以将皮带扣卡固在带身上,板体上设置有卡抵结构,以在穿带时带身的另一端套入皮带扣后,卡抵结构将所述带身的另一端抵持。
进一步地,所述带身的连接皮带扣的一端开设有若干锁孔,以供与凸柱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锁孔在距离带身一端端部预设距离后向带身的中段方向等间距地开设,未开设锁孔的所述预设距离作为带身首端。
进一步地,所述卡抵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承载壁,通过承载壁承载且可转动地设置在两承载壁之间的转轴,固定地设置在转轴上的抵持片与按压板,抵持片倾向下朝向板体,按压板的两端伸出于转轴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板体上设置定位架,卡抵结构与定位架分别设置在板体上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卡抵结构设置在板体的一端,板体向远离卡抵结构的一端镂空,并且板体上与卡抵结构同侧且远离卡抵结构的一端,在镂空区的两侧形成搭接壁,搭接壁之间连接有搭接梁,搭接梁与转轴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卡抵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承载壁,通过承载壁承载且可转动地设置在两承载壁之间的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转轴上的抵持片,以及固定地设置在转轴上的按压板,所述抵持片倾向下朝向板体,所述按压板的两端伸出于转轴的两侧,抵持片与按压板一端之间通过一弹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抵持片与按压板省略,采用一弹片替代,弹片固定地夹持在转轴上,弹片的一端曲向下,作为与带身相抵持的抵持端,另一端作为按压端。
进一步地,所述抵持片与按压板省略,在转轴上固设一卡位块,在转轴的两侧分别形成为卡位端与解锁端,所述承载壁之间设置连接板,在连接板上开设窗口,以露出卡位块。
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对应匹配所述皮带扣的带身,所述带身的一端开设有若干所述锁孔,另一端开设有卡持槽,卡持槽相对地开设在带身的两表面上。
再有,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所述皮带扣与带身的皮带。
一种皮带,包括带身及安装在带身一端的皮带扣,所述带身的一端开设有若干锁孔,另一端设置有卡持槽,所述皮带扣通过凸柱与锁孔卡固安装在带身的一端。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皮带,皮带扣以及对应配合皮带扣的带身结构简单,通过在板体上上设置凸柱与带身上的扣孔配合,便于带身稳定地安装在皮带扣上,且简化了皮带结构。通过在带身的用于安装皮带扣的一端等距地开设若干锁孔,用户可根据需求选择对应的锁孔来安装皮带扣,在带身与皮带扣搭配调试以满足用户腰围时,无需裁剪带身。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及其有益效果,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皮带的皮带扣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皮带扣的分解图;
图3为用于与图1所示的皮带扣相配合的带身的立体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带身与图1所示的皮带扣第一种穿带配合状态过程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的带身与图1所示的皮带扣第二种穿带配合状态过程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皮带扣在扣合时与解锁时状态过程示意图;
图7为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皮带在穿带后的立体图;
图8为皮带扣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中皮带扣的板体的立体图;
图9为皮带扣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0为皮带扣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1为皮带扣的第五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2为皮带扣的第六较佳实施例立体图;
图13为皮带扣的第七较佳实施例立体图;
图14、图15为皮带扣配合不同带身的局部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皮带,包括带身10与用以安装在带身一端的皮带扣20。带身10包括第一带面11以及与第一带面11相对的第二带面12,第一带面11上可形成有第一图形,第二带面12上可形成有第二图形。带身10的一端并且距离该端端部预设距离后向带身10的中段方向等间距地开设有若干锁孔13。若干锁孔13呈直线向带身10中段延伸排布,具体地,锁孔13可沿带身10的中心线开设若干个。带身10的端部预设距离可视为带身首端14,带身首端上未开设锁孔13,在皮带穿带后带身首端可遮盖在带身10另一端的外表面。带身10远离带身首端14的一端设有卡持槽15,卡持槽15相对地开设在带身 10的两表面上,即第一带面11与第二带面12上,卡持槽15内设置有若干卡齿。
皮带扣20包括板体21以及设置在板体21同一表面上的凸柱22与卡抵结构 23。凸柱22以供带身上的锁孔13压入后以将皮带扣20卡固在带身10上。凸柱22 的高度大致与带身10的厚度相当或略大于带身10的厚度。凸柱22包括柱体及形成在柱体顶端的端帽,端帽直径较柱体直径略大,端帽大致呈半球体体状,使得凸柱22套入带身的锁孔13后不容易脱出,同时,凸柱22的顶端不会相对带身表面凸出。
卡抵结构23用以在穿带时带身10具有卡持槽15的一端套入皮带扣20后,卡抵结构23将所述带身10的卡持槽15的一端抵持。卡抵结构23可采用弹性或非弹性结构,本第一较佳实施例中,采用非弹性结构。卡抵结构23包括相对设置的承载壁231,通过承载壁231承载且可转动地设置在两承载壁231之间的转轴232,固定地设置在转轴232上的抵持片233与按压板234。本实施例中,两承载壁231 上分别设置销钉235与转轴232的两端套接。抵持片233倾向下朝向板体21,按压板234的两端伸出于转轴232的两侧,如此,通过按压按压片234的一端,可带动转轴232转动,从而带动抵持片233转动。
请参阅图4、图5,使用皮带穿带时,带身10的外露表面可根据需要选择,可外露第一带面11,也可外露第二带面12,根据腰围大小,选择一锁孔13压入至凸柱22上将皮带扣20卡固在带身10上,带身10的具有锁孔13的一端贴合在板体21的表面上,与皮带扣20的转轴232之间大致形成有对应带身10厚度的穿入间隙。穿带时,带身10的具有卡持槽15的一端穿过所述穿入间隙后,刚好穿套适应腰后,下压按压板234的一端,使得抵持片233与卡持槽15内对应的卡齿相抵持,结合人体腰围保持向带身10的扩张的作用力,使得抵持片233与卡持槽15稳定抵持,从而可以可靠地阻止带身10退出皮带扣20,实现皮带稳定地穿带,在需要退出带身时,结合人体腰围收缩,按压按压板234的另一端,转轴旋转带动抵持片233旋转,解除抵持片233与卡齿的抵持,从而带身10可从皮带扣20顺利地退出。卡抵结构23锁持与解锁的过程可参阅图6,按压按压板234,使得卡抵结构23从图示B状态至A状态时,则实现抵持片233对带身10的锁持;按压按压板 234,使得卡抵结构23从图示A状态至C状态时,则实现抵持片233对带身10的解锁。
请参阅图7,皮带穿带后,带身10的具有卡持槽15的一端为带身的安装有皮带扣20的一端所覆盖,区别于传统的皮带,带身在穿带后具有卡持槽15的一端贴附在安装有皮带扣20的一端的外侧不同,并且皮带的带身首端14遮盖在带身 10的具有卡持槽15的一端,可将卡持槽15完全封盖,卡持槽15不会外露,提高了皮带穿带后的美观性。可以理解,无需考虑遮盖卡持槽15外露时,带身首端 14可以省略。
实施例2
为了提高带身10卡固在皮带扣20上的稳定性,板体21上的凸柱22可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凸柱22扣入至带身10上对应位置与数量的锁孔13内。图8所示的板体21上开设有两个凸柱22,设置在板体21上邻近两端。
实施例3
为了提高带身10的具有卡持槽15的一端在穿带后,夹持在所述穿入间隙内相对板体21的平稳性,请参阅图9,进一步在板体21上设置定位架31,定位架31 呈矩形架。卡抵结构23与定位架31分别设置在板体21上的两端,通过穿入间隙配合定位架的夹持限定,可提高带身10的具有卡持槽15的一端在穿带后相对板体21平稳性。
实施例4
为了皮带扣20更加简洁化与个性化,请参阅图10,卡抵结构23设置在板体 21的一端,板体21向远离卡抵结构23的一端镂空,并且板体21上与卡抵结构23 同侧且远离卡抵结构23的一端,在镂空区的两侧形成搭接壁41,搭接壁41之间连接有搭接梁42,搭接梁42与转轴232平行,且搭接梁42与板体21之间的距离与转轴232至板体21之间的距离相当。如此,不仅提高带身10的具有卡持槽15的一端在穿带后相对板体21平稳性,带身10对应板体21的区域未为板体21阻挡,可通过镂空区露出带身10上在此区域的图案,使得皮带更具特色且皮带扣20结构简洁,同时节省了板材。
实施例5
为了进一步提高抵持片233与卡持槽15内对应的卡齿相抵持的稳定性,请参阅图11,将抵持片233可转动地设置在转轴232上,并且抵持片233与按压板234 之间通过弹簧51连接,如此,在按压按压板234的与弹簧51连接的一端时,抵持片233抵至卡齿上,并且在弹簧51的弹力作用下,提高了抵持的稳定性,在需要抵持片233解除抵持时,按压按压板234的另一端,使得连接弹簧的一端摆转,弹簧拉转抵持片233脱离卡齿。
实施例6
皮带扣20的卡抵结构23可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中具体为,将固定地设置在转轴232上的抵持片233与按压板234进一步结构简化,请参阅图12,抵持片233 与按压板234省略,采用一弹片61替代,弹片61固定地夹持在转轴232上,弹片 61的一端弯曲向下,作为用于与卡齿相抵持的抵持端,另一端作为按压端,在需要摆转弹片61的抵持端时,只需按压按压端,则带动转轴232转动,进而带动弹片61的抵持端摆转,解除与卡齿的抵持。
实施例7
皮带扣20的卡抵结构23可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中具体为,请参阅图13,将固定地设置在转轴232上的抵持片233与按压板234省略,在转轴232上固设一卡位块71,在转轴232的两侧分别形成为卡位端与解锁端,卡位端与解锁端在转轴232的带动下摆转,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皮带扣相贴附于体表一侧的平整度,提高用户使用皮带后的舒适性,将卡抵结构23的承载壁231结构设计为矩形框架结构,承载壁231设为矩形板,并在两承载壁231之间设置连接板72,在连接板 72上开设窗口73,以露出卡位块71,便于对卡位块71的按压。卡位块71也可设置在窗口73内。在需要卡抵带身10时,只需按压卡位端,卡位端与带身10的卡齿相抵,在需要解除卡抵时,按压解锁端,则解除卡位端与带身10的卡齿的抵持。
此外,请参阅图14或图15,抵持片233不局限于片状结构,可采用柱体结构;并且,带身10不局限于设置卡持槽与抵持片233抵持,亦可将卡持槽15设为锁孔 13(即带身的两端均开设锁孔),可供抵持片233抵持稳定即可。
可以理解,实施例1中的卡持片233可设为辊体形式,如橡胶辊,辊体一体连接在转轴232的外周。如此,通过辊体与皮带带身的摩擦挤压来限制带身在穿带后脱出。在穿入带身时,如果辊体与带身摩擦过大不利于穿入,则按压按压板234,减少辊体与带身摩擦即可,在皮带穿带到位时,可按压按压板234增大辊体与带身的摩擦,以将带身锁持稳定;需要解带时,通过按压按压板234,解除辊体与带身的抵持,可顺利将带身脱出卡抵结构23,如此,此实施方式中,带身上可无需设置卡槽15。
综上,本实用新型皮带,皮带扣以及对应配合皮带扣的带身结构简单,通过在板体21上设置凸柱22与带身10上的锁孔配合,便于带身10稳定地安装在皮带扣20上,且简化了皮带结构。此外,通过在带身10的用于安装皮带扣20的一端等距地开设若干锁孔13,用户可根据需求选择对应的锁孔来安装皮带扣20,无需如传统的皮带在安装带身至皮带扣20时需要裁剪带身,如此节省带身材料,维持皮带整体美观。
只要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实施例进行任意组合,均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对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的变型及不同实施例进行的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的任意组合,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皮带的皮带扣(20),用于安装在皮带的带身(10)的一端,皮带扣(20)包括板体(21),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21)上设置有凸柱(22),用于套入带身(10)上以将皮带扣(20)卡固在带身(10)上,板体(21)上设置有卡抵结构(23),以在穿带时带身(10)的另一端套入皮带扣(20)后,卡抵结构(23)将所述带身(10)的另一端抵持,所述卡抵结构(23)包括相对设置的承载壁(231),通过承载壁(231)承载且可转动地设置在两承载壁(231)之间的转轴(232),固定地设置在转轴(232)上的抵持片(233)与按压板(234),抵持片(233)倾向下朝向板体(21),按压板(234)的两端伸出于转轴(232)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的皮带扣(20),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身(10)的连接皮带扣(20)的一端开设有若干锁孔(13),以供与凸柱(22)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带的皮带扣(20),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孔(13)在距离带身(10)一端端部预设距离后向带身(10)的中段方向等间距地开设,未开设锁孔(13)的所述预设距离作为带身首端(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的皮带扣(20),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21)上设置定位架(31),卡抵结构(23)与定位架(31)分别设置在板体(21)上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的皮带扣(20),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抵结构(23)设置在板体(21)的一端,板体(21)向远离卡抵结构(23)的一端镂空,并且板体(21)上与卡抵结构(23)同侧且远离卡抵结构(23)的一端,在镂空区的两侧形成搭接壁(41),搭接壁(41)之间连接有搭接梁(42),搭接梁(42)与转轴(232)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的皮带扣(20),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抵结构(23)包括相对设置的承载壁(231),通过承载壁(231)承载且可转动地设置在两承载壁(231)之间的转轴(232),可转动地设置在转轴(232)上的抵持片(233),以及固定地设置在转轴(232)上的按压板(234),所述抵持片(233)倾向下朝向板体(21),所述按压板(234)的两端伸出于转轴(232)的两侧,抵持片(233)与按压板(234)一端之间通过一弹簧(5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的皮带扣(20),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片(233)与按压板(234)省略,采用一弹片(61)替代,弹片(61)固定地夹持在转轴(232)上,弹片(61)的一端曲向下,作为与带身相抵持的抵持端,另一端作为按压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的皮带扣(20),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片(233)与按压板(234)省略,在转轴(232)上固设一卡位块(71),在转轴(232)的两侧分别形成为卡位端与解锁端,所述承载壁(231)之间设置连接板(72),在连接板(72)上开设窗口(73),以露出卡位块(71)。
9.一种用于对应匹配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皮带扣(20)的带身(10),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身(10)的一端开设有若干锁孔(13),另一端开设有卡持槽(15),卡持槽(15)相对地开设在带身(10)的两表面上。
10.一种皮带,包括带身(10)及安装在带身(10)一端的皮带扣(20),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身(10)的一端开设有若干锁孔(13),另一端设置有卡持槽(15),所述皮带扣(20)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皮带扣(20),皮带扣(20)通过凸柱(22)与锁孔(13)卡固安装在带身(10)的一端。
CN201720429020.XU 2017-04-22 2017-04-22 皮带,皮带扣以及对应配合皮带扣的带身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118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29020.XU CN207011817U (zh) 2017-04-22 2017-04-22 皮带,皮带扣以及对应配合皮带扣的带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29020.XU CN207011817U (zh) 2017-04-22 2017-04-22 皮带,皮带扣以及对应配合皮带扣的带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11817U true CN207011817U (zh) 2018-02-16

Family

ID=61461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29020.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11817U (zh) 2017-04-22 2017-04-22 皮带,皮带扣以及对应配合皮带扣的带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1181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63048A (zh) * 2017-04-22 2017-07-21 广州绅层皮具有限公司 皮带,皮带扣以及对应配合皮带扣的带身
CN108391905A (zh) * 2018-05-03 2018-08-14 赵春禹 一种皮带扣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63048A (zh) * 2017-04-22 2017-07-21 广州绅层皮具有限公司 皮带,皮带扣以及对应配合皮带扣的带身
CN108391905A (zh) * 2018-05-03 2018-08-14 赵春禹 一种皮带扣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11817U (zh) 皮带,皮带扣以及对应配合皮带扣的带身
CN104602745B (zh) 用于患者接口的头帽
US20100064418A1 (en) Headwear garment
CN207011814U (zh) 皮带,弹性皮带扣以及对应配合弹性皮带扣的带身
CN106963048A (zh) 皮带,皮带扣以及对应配合皮带扣的带身
CN207011816U (zh) 弹性皮带扣以及皮带
CN214485431U (zh) 一种门上单杠防松锁
CN106723686A (zh) 一种组合式便捷皮带扣
CN208669787U (zh) 快拆组防转结构
CN206586505U (zh) 一种组合式便捷皮带扣
CN206115043U (zh) 松紧带的松紧调节机构、佩戴装置
KR101383212B1 (ko) 양면 슬라이딩 회전 구조를 갖는 볼헤드의 카메라 결착구
CN209695485U (zh) 背部矫正美姿带
CN205321557U (zh) 一种头绳
JP3117779U (ja) ベルトとバックル
US20200397077A1 (en) Swimwear with tan through components
CN218804984U (zh) 一种新型的单叶脚轮
CN200990917Y (zh) 简易定位扣
CN113558349A (zh) 一种皮带扣
CN111904868A (zh) 稳固型胃管固定装置
CN216293153U (zh) 无纺布圆帽
CN204763591U (zh) 一种日字形带扣及使用该带扣的腰带
CN208822098U (zh) 固定床单的装置
CN217013000U (zh) 一种新型平安扣
CN212014705U (zh) 一种腰带扣及腰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