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90917Y - 简易定位扣 - Google Patents

简易定位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90917Y
CN200990917Y CN 200620155399 CN200620155399U CN200990917Y CN 200990917 Y CN200990917 Y CN 200990917Y CN 200620155399 CN200620155399 CN 200620155399 CN 200620155399 U CN200620155399 U CN 200620155399U CN 200990917 Y CN200990917 Y CN 20099091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ating button
resilient piece
location resilient
main body
cl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15539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锡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62015539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0990917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9091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9091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各种扁形带,如腰带、背带等,的锁定结构领域,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简单,能够自由调节被固定带的固定长度,具有良好固定力,且松紧简单的简易定位扣。结构主要包括固定板、定位弹片和转动卡掣三部分,定位弹片一端固定于定位扣主体上并与固定板之间留有容被固定带穿过的空间,另一端为自由端;转动卡掣设于定位弹片自由端与固定板相对的另一侧,通过转轴与定位扣主体转动连接,转动卡掣转动形成一个锁定位置和一个松开位置,在锁定位置上转动卡掣相对于定位弹片的侧面至转轴的距离大于松开位置上转动卡掣相对于定位弹片的侧面至转轴的距离。

Description

简易定位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各种扁形带,如腰带、背带等,的锁定结构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可自由调节,简易锁定,且固定力高的简易定位扣。
技术背景
现有的各种变形带锁定或固定方式主要包括钩式固定、滑扣固定和8字扣几种方式,钩式固定结构简单、稳定性好,但由于带上的孔之间有一定距离,所以无法进行微调使用十分不方便。滑扣固定是通过滑动的固定扣与带内侧的槽条配合固定,可以进行微调,不过结构繁琐,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8字扣结构固定方式较为麻烦,而且固定力小,所以只能够适用于非受力形或受力小的固定。为克服上述固定方式的缺点,也出现通过定位块固定的方式,如部分现有腰带的固定结构,通过定位块与腰带之间的摩擦力来实现腰带的定位,这种结构相对简单,能够灵活进行微调节,不过其结构仍由较多构件组成,如弹簧等构件,装配困难,结构稳定性也不好,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定位块与腰带之间的摩擦力下降,出现打滑现象,影响了腰带的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简单,能够自由调节被固定带的固定长度,具有良好固定力,且松紧简单的简易定位扣。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简易定位扣,结构主要包括固定板、定位弹片和转动卡掣三部分,定位弹片一端固定于定位扣主体上并与固定板之间留有容被固定带穿过的空间,另一端为自由端;转动卡掣设于定位弹片自由端与固定板相对的另一侧,通过转轴与定位扣主体转动连接,转动卡掣转动形成一个锁定位置和一个松开位置,在锁定位置上转动卡掣相对于定位弹片的侧面至转轴的距离大于松开位置上转动卡掣相对于定位弹片的侧面至转轴的距离。在使用的过程中,首先旋转转动卡掣至松开位置,将被固定带穿过定位扣主体,位于固定板和定位弹片之间,再旋转转动卡掣至锁定位置上。由于在锁定位置上转动卡掣相对于定位弹片的侧面至转轴的距离大于松开位置上转动卡掣相对于定位弹片的侧面至转轴的距离,所以在锁定位置上,转动卡掣能够压迫定位弹片,使定位弹片的自由端与固定板配合,固定两者之间的被固定带。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固定板和定位弹片与被固定带之间的面摩擦力来实现被固定带的锁定,面摩擦力的作用一方面是固定力大,被固定带不易滑动,另一方面是作用力均匀,对被固定带的损害小,防止长期使用导致的疲劳老化。本实用新型在被固定带的任何位置上都能够实现锁定,所以能够灵活调节被锁定的长度,而且能够实现连续的微调节。比如腰带,由于人体的腰围一天变化波动较大,采用钩式固定往往让人感觉不是十分舒服,而本设计则可以随意调节到最舒适的长度进行锁定。本实用新型使用简单方便,只需将被固定带穿过定位扣主体,并旋转转动卡掣锁定即可,固定和调节十分方便快捷,且固定力大,能够在被固定带两头承受较大的拉力。
在上述设计的基础上,可以采用多种结构来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种结构为将定位弹片设于定位扣主体内侧,所述固定板为定位扣主体的外侧面,定位弹片一端与定位扣主体前端固定,转动卡掣设于定位弹片自由端的内侧,与定位扣主体末端转动连接。在作为腰带使用时,将腰带的一端通过固定件固定在转动卡掣上,另一端绕过腰部穿过定位扣主体,调整好合适的长度,简单用手推动转动卡掣向上转动即可实现锁定。如需松开腰带,只需用手轻轻抓住腰带固定的一端,向上顶起定位扣主体,使转动卡掣转动,则可松开腰带。本结构属于内侧固定方式,固定效果好,固定后不易松动。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第二种结构是将定位弹片设于定位扣主体外侧,所述固定板为定位扣主体的内侧面,定位弹片一端与定位扣主体前端固定,转动卡掣设于定位弹片自由端的外侧,与定位扣主体末端转动连接。第三种结构与第二种结构类似是将定位弹片设于定位扣主体外侧,所述固定板为定位扣主体的内侧面,定位弹片一端与定位扣主体末端固定,转动卡掣设于定位弹片自由端的外侧,与定位扣主体前端转动连接。这两种结构的使用更为简单,只需在外侧转动转动卡掣就可以实现被固定带的锁定和松开,还可以进一步将转动卡掣部分延伸形成片状转动杠杆,以便于旋转转动卡掣。这两种结构属于外侧固定方式,使用更为简单方便,而且作为腰带佩戴更为舒适。
在以上三种结构中,为增加转动卡掣对定位弹片的支撑力,且节约材料减小整个定位扣的重量,可以在转动卡掣相对于定位弹片的一侧设置一条沿转动卡掣边缘分布的凸条。凸条结构能够对定位弹片起到良好且明显的支撑作用,且大大减小了整个定位扣的重量。为了增加定位弹片与被固定带的摩擦力,本设计将定位弹片自由端的宽度制作得大于其他位置,这样能够增加定位弹片与被固定带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实现更好的固定效果。另一方面从保持定位弹片具有良好的弹性效果和节省材料的角度出发,结合上述增加摩擦力的设计,本实用新型将定位弹片的形状制作呈框形或“工”字形或“T”字形。从美感的角度出发,上述后两种外侧固定方式中,片状转动杠杆的形状至少覆盖整个定位弹片,使在外侧看不到弹片结构,外形更为美观协调。为了提高结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将所述定位弹片与定位扣主体制作成为一体化结构。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1.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被固定带的灵活调节,特别是可以连续的微调节,并且具有良好的锁定;
2.面接触的摩擦固定提供了良好的固定力,且不会对被固定带造成损害,避免了被固定带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摩擦力下降导致打滑的现象;
3.使用方便灵活,锁定和松开十分方便,能够实现迅速调节;
4.具有多种实现的结构,可以更具具体的使用目的唉自由选择;
5.结构简单,稳定性高,造型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实施例1安装被固定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固定被固定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松开被固定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的结构分解图;
图7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2使用过程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3使用过程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3适用于背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结合图1和图2所示的结构,定位扣主体1主要包括固定板2、定位弹片3和转动卡掣4三部分,定位弹片3设于定位扣主体1内侧,所述固定板2为定位扣主体1的外侧面。定位弹片3一端固定于定位扣主体1前端并与固定板2之间留有容被固定带5穿过的空间,如图3所示,另一端31为自由端;转动卡掣4设于定位弹片自由端31与固定板2相对的另一侧,即定位扣主体1内侧,通过转轴7与定位扣主体1转动连接。转动卡掣4转动形成一个锁定位置,如图4所示,和一个松开位置,如图3所示。锁定位置上,在转动卡掣4相对于定位弹片3的一侧设有沿转动卡掣4边缘分布的凸条,因此导致了在锁定位置上转动卡掣4相对于定位弹片3的侧面至转轴7的距离大于松开位置上转动卡掣4相对于定位弹片3的侧面至转轴7的距离。上述转动卡掣4与后座9为一体式结构用于固定被固定带5的固定端。
结合图3、图4、和图5所示的过程,当需要调节被固定带15的长度并进行锁定时,首先将后座9转动至如图3所示的位置,定位扣处于松开状态。此时将被固定带5穿过定位扣主体1,如图所示,并调节至合适的长度。然后旋转后座9,用力方向如图4中箭头所示,使转动卡掣4的凸条向上支撑其定位弹片3的自由端31,转动到如图4中实线所示的位置为最终定位的位置,在凸条的支撑下,使得定位弹片3配合固定板2夹紧被固定带5,通过其之间的面摩擦力使被固定带5不会滑动。当需要解开定位扣的时候,只需如图5中箭头所示的方向,转动后座9和定位扣主体1即可,使用简单方便。如图2所示,定位弹片3的呈“工”字形,其自由端31的具有较大的宽度,因此在锁定状态下,定位弹片3与被固定带5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面摩擦力,具有更好的定位效果。
实施例2
结合图6和图7所示简易定位扣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定位扣主体1主要包括固定板2、定位弹片3和转动卡掣4三部分,转动卡掣4部分延伸形成片状转动杠杆42,便于转动。定位弹片3设于定位扣主体1外侧,所述固定板2为定位扣主体1的内侧面,定位弹片3一端固定于定位扣主体1前端并与固定板2之间留有容被固定带5穿过的空间,如图8所示,另一端31为自由端;转动卡掣4设于定位弹片自由端31与固定板2相对的另一侧,即定位扣主体1外侧,通过转轴7与定位扣主体1转动连接。转动卡掣4转动形成一个锁定位置,如图8下图所示,和一个松开位置,如图8上图所示。锁定位置上,在转动卡掣4相对于定位弹片3的一侧设有沿转动卡掣4边缘分布的凸条,因此导致了在锁定位置上转动卡掣4相对于定位弹片3的侧面至转轴7的距离大于松开位置上转动卡掣4相对于定位弹片3的侧面至转轴7的距离。定位扣主体1上还设有后座9用于固定被固定带5的固定端,结合图8所示。
如图8所示的两个状态,当需要调节被固定带5的长度并进行锁定时,首先将转动卡掣4转动至如上图所示的位置,定位扣处于松开状态。此时将被固定带5穿过定位扣主体1,如上图所示,并调节至合适的长度。然后按下片状转动杠杆42,旋转转动卡掣4,如下图中箭头所示,至下图实线所示的状态,在凸条的支撑下,使得定位弹片3配合固定板2夹紧被固定带5,通过其之间的面摩擦力使被固定带5不会滑动。当需要解开定位扣的时候,只需反方向转动片状转动杠杆42即可松开被固定带5,使用简单方便。如图6所示,定位弹片3的呈“T”字形,其自由端31的具有较大的宽度,因此在固定状态下,定位弹片3与被固定带5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面摩擦力,具有更好的定位效果。所述片状转动杠杆42的形状覆盖整个定位弹片3,外形美观。
实施例3
如图9所示的第三种结构的简易定位扣使用过程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1相同定位扣主体1主要包括固定板2、定位弹片3和转动卡掣4三部分,转动卡掣部分延伸形成片状转动杠杆42,便于转动。定位弹片3设于定位扣主体1外侧,所述固定板2为定位扣主体1的内侧面,定位弹片3一端固定于定位扣主体1末端并与固定板2之间留有容被固定带5穿过的空间,如图所示,另一端31为自由端;转动卡掣4设于定位弹片自由端31与固定板2相对的另一侧,即定位扣主体1外侧,通过转轴7与定位扣主体1转动连接。转动卡掣4转动形成一个锁定位置,如下图所示,和一个松开位置,如上图所示。锁定位置上,在转动卡掣4相对于定位弹片3的一侧设有沿转动卡掣4边缘分布的凸条,因此导致了在锁定位置上转动卡掣4相对于定位弹片3的侧面至转轴7的距离大于松开位置上转动卡掣4相对于定位弹片3的侧面至转轴7的距离。定位扣主体1上还设有后座9用于固定被固定带5。
结合图9上下图所示的两个状态,当需要调节被固定带5的长度并进行锁定时,首先将转动卡掣4转动至如上图所示的位置,定位扣处于松开状态。此时将被固定带5穿过定位扣主体1,如图所示,并调节至合适的长度。然后按下片状转动杠杆42,旋转转动卡掣4,如下图中箭头所示,至下图中实线的状态,在凸条的支撑下,使得定位弹片3配合固定板2夹紧被固定带5,通过其之间的面摩擦力使被固定带5不会滑动。当需要解开定位扣的时候,只需反方向转动片状转动杠杆42即可松开被固定带5,使用简单方便。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应用于背包中的结构,如图所示在背包8的一对背带,即被固定带5上各安装有一个定位扣主体1。使用者可以通过自身具体的需求,调节背带的长度,并通过所述的简易定位扣进行固定,本实际应用同样可以适用于其他两个实施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不局限于上述三种具体结构,采用固定板、定位弹片和转动卡掣三部分结构来固定带状物的定位扣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所请求保护的范围中内。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腰带定位扣,背包固定扣,以及其他用于固定扁状带的领域中。

Claims (10)

1.简易定位扣,其特征是定位扣主体主要包括固定板、定位弹片和转动卡掣三部分,定位弹片一端固定于定位扣主体上并与固定板之间留有容被固定带穿过的空间,另一端为自由端;转动卡掣设于定位弹片自由端与固定板相对的另一侧,通过转轴与定位扣主体转动连接,转动卡掣转动形成一个锁定位置和一个松开位置,在锁定位置上转动卡掣相对于定位弹片的侧面至转轴的距离大于松开位置上转动卡掣相对于定位弹片的侧面至转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定位扣,其特征是定位弹片设于定位扣主体内侧,所述固定板为定位扣主体的外侧面,定位弹片一端与定位扣主体前端固定,转动卡掣设于定位弹片自由端的内侧,与定位扣主体末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定位扣,其特征是定位弹片设于定位扣主体外侧,所述固定板为定位扣主体的内侧面,定位弹片一端与定位扣主体前端固定,转动卡掣设于定位弹片自由端的外侧,与定位扣主体末端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定位扣,其特征是定位弹片设于定位扣主体外侧,所述固定板为定位扣主体的内侧面,定位弹片一端与定位扣主体末端固定,转动卡掣设于定位弹片自由端的外侧,与定位扣主体前端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简易定位扣,其特征是所述转动卡掣部分延伸形成片状转动杠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简易定位扣,其特征是在锁定位置上,在转动卡掣相对于定位弹片的一侧设有沿转动卡掣边缘分布的凸条。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简易定位扣,其特征是定位弹片自由端的宽度大于其他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简易定位扣,其特征是定位弹片的形状为框形或“工”字形或“T”字形。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简易定位扣,其特征是所述片状转动杠杆的形状至少覆盖整个定位弹片。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简易定位扣,其特征是所述定位弹片与定位扣主体为一体化结构。
CN 200620155399 2006-12-28 2006-12-28 简易定位扣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90917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55399 CN200990917Y (zh) 2006-12-28 2006-12-28 简易定位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55399 CN200990917Y (zh) 2006-12-28 2006-12-28 简易定位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90917Y true CN200990917Y (zh) 2007-12-19

Family

ID=38943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15539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90917Y (zh) 2006-12-28 2006-12-28 简易定位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0990917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12964A1 (zh) * 2019-07-22 2021-01-28 黄龙 皮带扣及安装有皮带扣的皮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12964A1 (zh) * 2019-07-22 2021-01-28 黄龙 皮带扣及安装有皮带扣的皮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40736B (zh) 椅子的撑腰装置
CN1236711C (zh) 带扣装置
CN107072345A (zh) 头盔和头盔适配系统
CN200990917Y (zh) 简易定位扣
GB2443284A (en) An adjustable harness for sailing and sail boarding
CN207011817U (zh) 皮带,皮带扣以及对应配合皮带扣的带身
CN212754287U (zh) 一种束腰带
CN209695485U (zh) 背部矫正美姿带
CN215649549U (zh) 一种新型腰带自动扣
CN201139085Y (zh) 新式口罩
CN212995512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座椅垫
KR200412019Y1 (ko) 바지 허리길이 조절구조
CN220682220U (zh) 一种可通过调节高度来切换头枕和颈枕的调节机构
CN117016886A (zh) 校服的肩部提醒器
CN220360256U (zh) 坐垫
CN212994453U (zh) 一种可调节松紧的休闲裤
CN215501663U (zh) 一种可调节背带
CN219835237U (zh) 一种可调式塑形腰带
CN218923147U (zh) 按摩背带
CN212338864U (zh) 一种用于腿上的万向支撑架
CN211362255U (zh) 一种无动力式助行器
CN205267196U (zh) 一种弹力腰带扣
CN106963048A (zh) 皮带,皮带扣以及对应配合皮带扣的带身
KR102076578B1 (ko) 유아용 캐리어
CN113558349A (zh) 一种皮带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219

Termination date: 201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