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09062U - 吉他面板 - Google Patents

吉他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09062U
CN207009062U CN201720290063.4U CN201720290063U CN207009062U CN 207009062 U CN207009062 U CN 207009062U CN 201720290063 U CN201720290063 U CN 201720290063U CN 207009062 U CN207009062 U CN 2070090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beam
sound
plate
main
guitar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9006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振熙
付胜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uafeng Musical Instru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uafeng Musical Instru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uafeng Musical Instru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uafeng Musical Instru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9006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090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090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090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吉他面板,包括一板体、一交叉音梁、一横梁、若干腰梁、至少一斜梁与一加固单元,交叉音梁、腰梁、所述横梁、斜梁、加固单元均与板体固定连接,音孔位于交叉音梁与横梁之间,交叉音梁包括一第一主音梁与一第二主音梁,第一主音梁与第二主音梁卡扣连接,腰梁与交叉音梁抵接,加固单元包括一补强板,补强板一端与第一主音梁抵接,另一端与第二主音梁抵接,补强板与音孔相对设置在交叉音梁两侧,补强板为一弧形板,至少一斜梁一端与第一主音梁抵接,并与补强板处于交叉音梁的同侧。本实用新型中加固单元有效防止板体的变形、开裂;交叉音梁与斜梁平衡音色,引导声音传输,降低音量的损耗,以维持声音的平衡。

Description

吉他面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吉他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吉他面板。
背景技术
吉他是通过弦的震动,再经过箱体的共振,放大声音。箱体是密封的,只留出一个音孔,声音进入箱体后,箱体内的音梁结构会对声音产生一定影响,比如下移十字架音梁,声音会变得洪亮,而且音梁结构也影响箱体面板承受的拉力。如钢弦吉他拉力很大,若没有音梁结构的支撑,箱体面板会承受不住。目前普遍使用的吉他面板多采用平整的箱体面板,声音凝聚性差,从而影响从音孔传出的声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吉他面板,承受能力大、在不同区域能产生不同震动特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吉他面板,包括一板体,所述板体上设有一音孔,所述吉他面板还包括一交叉音梁、一横梁、若干腰梁、至少一斜梁与一加固单元,所述交叉音梁、所述若干腰梁、所述横梁、所述至少一斜梁、所述加固单元均与所述板体固定连接,所述音孔位于所述交叉音梁与所述横梁之间,所述交叉音梁包括一第一主音梁与一第二主音梁,所述第一主音梁与所述第二主音梁卡扣连接,每一所述腰梁与所述交叉音梁抵接,所述加固单元包括一补强板,所述补强板一端与所述第一主音梁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主音梁抵接,所述补强板与所述音孔相对设置在所述交叉音梁两侧,所述补强板为一弧形板,所述至少一斜梁一端与所述第一主音梁抵接,并与所述补强板处于所述交叉音梁的同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主音梁上设有一第一卡槽,所述第二主音梁上设有一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相配合,以实现所述第一主音梁与所述第二主音梁的卡扣连接。
优选的,每一所述腰梁与所述第一主音梁或所述第二主音梁垂直连接。
优选的,所述若干腰梁包括四个,所述四个腰梁对称分布于所述交叉音梁两侧,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腰梁长度不相同。
优选的,所述至少一斜梁包括两个,两所述斜梁平行。
优选的,所述加固单元还包括两副板,两所述副板分别位于所述音孔两侧,每一所述副板一端与所述横梁抵接,另一端与所述交叉音梁抵接。
优选的,所述吉他面板还包括一音孔加强板,所述音孔加强板固定于所述音孔处,以增强所述音孔周围的板体强度。
优选的,所述音孔加强板为一六边形板,所述六边形板的中心与所述音孔中心重合。
优选的,所述吉他面板还包括一加固板,所述加固板固定于所述板体,并且所述加固板与所述补强板相对设置,所述加固板一端与所述第一主音梁抵触,一端与所述第二主音梁抵触。
优选的,所述吉他面板还包括一音板,所述音板与所述板体固定连接,所述音板位于所述板体与一琴身连接处,用于加强所述板体与所述琴身连接处的强度。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加固单元有效防止板体的变形、开裂;交叉音梁与斜梁平衡音色,引导声音传输,降低音量的损耗,以维持声音的平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吉他面板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吉他面板中第一主音梁的一主视图。
图3为图1所示吉他面板中第二主音梁的一主视图。
图4为图1所示吉他面板中一补强板的一主视图。
图5为图1所示吉他面板中一音板的一主视图。
图6为图1所示吉他面板中一音孔加强板的一主视图。
图中:100、吉他面板;1、板体;11、音孔;2、交叉音梁;21、第一主音梁;22、第二主音梁;23、第一卡槽;24、第二卡槽;25、第一弧形面;3、横梁;4、腰梁;5、斜梁;6、加固单元;61、补强板;62、加固板;63、音板;64、副板;65、音孔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吉他面板100包括一板体1、一交叉音梁2、一横梁3、四个腰梁4、两斜梁5与一加固单元6。
所述板体1为一葫芦型对称结构,最大宽度为411.2mm,最大长度为530.2mm。在所述板体1上设有一音孔11,所述音孔11为一半径为100mm的圆孔。
所述交叉音梁2与所述板体1通过胶体粘接固定在一起。所述交叉音梁2包括一第一主音梁21与一第二主音梁22。继续参阅图2与图3,所述第一主音梁21包括一第一卡槽23,所述第二主音梁22包括一第二卡槽24,所述第一卡槽23与所述第二卡槽24配合,以实现所述第一主音梁21与所述第二主音梁22的卡扣连接。所述第一主音梁21与所述第二主音梁22连接位于所述板体1的中心对称线上。所述第一主音梁21与所述第二主音梁22之间的夹角为96°。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主音梁21与所述第二主音梁22背离所述板体1的一侧均由四段半径不一的弧形面组成,其中一弧形面的弧度对声音振动频率影响较大,为第一弧形面25,当所述吉他面板100用于民谣与古典吉他时,所述第一弧形面25半径设为92719mm时,使得音色受声音振动频率影响,介于古典与民谣之间;另外,将所述第一主音梁21的宽度设为6mm,进一步满足民谣古典吉他的音色要求。当所述吉他面板100用于指弹吉他时,所述第一弧形面25半径设为666mm,所述第一主音梁21的宽度为8mm,以满足指弹吉他的音色要求。所述交叉音梁2固定于所述板体1后,所述第一弧形面25靠近所述音孔11。所述交叉音梁2大面积支撑所述板体1,承受琴身的作用力,同时限制所述板体1的振动,稳定琴身,平衡吉他音色。
所述横梁3长298mm,宽度为14mm,在所述横梁3两端分别设有一半径为238mm的弧形面。所述音孔11位于所述交叉音梁2与所述横梁3之间。
四个所述腰梁4的宽度均为6mm,长度不一,其中两个所述腰梁4的长度为102mm,另外两个所述腰梁4的长度为80mm。四个所述腰梁4关于所述板体1的中心对称线对称分布。每一所述腰梁4与所述板体1通过胶体粘接固定在一起,另外,每一所述腰梁4与所述第一主音梁21或者所述第二主音梁22垂直固定连接。相比于较短的所述腰梁4,两较长的所述腰梁4距离所述音孔11近。
所述两斜梁5与所述板体1通过胶体粘接固定。每一所述斜梁5背离所述板体1的一端由三个半径不同的弧形面顺次连接而成。所述斜梁5的宽度影响高音部分的音色,根据所述吉他面板100使用的场合不同,调整所述斜梁5的厚度,以满足不同的音色要求。当所述吉他面板100用于古典民谣吉他时,所述斜梁5的厚度设为6mm;当所述吉他面板100用于指弹吉他时,所述斜梁5的厚度设为8mm。两所述斜梁5的长度不同,一端均与所述第一主音梁21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第一主音梁21形成一63.5°的夹角。所述两斜梁5一方面支撑所述交叉音梁2,加固所述板体1的中部,另一方面加强声音的传导,改善音色。
所述加固单元6包括一补强板61、一加固板62、一音板63、两副板64与一音孔加强板65。继续参阅图4,所述补强板61为一厚度为3mm,弧度为96°的弧形面板。所述补强板61与所述音孔11相对设置在所述交叉音梁2两侧。所述补强板61用于承载琴弦螺栓,防止在琴弦拉力的作用下面板变形、琴码断裂。所述加固板62为一等腰梯形板,安装于所述第一主音梁21与所述第二主音梁22的连接处,并与所述补强板61相对。继续参阅图5,所述音板63位于所述横梁3上方,并与所述板体1粘接固定。所述音板63位于所述板体1与一琴身的连接处,用于加强所述板体1与所述琴身连接强度,防止连接处面板裂开。两所述副板64均厚3mm,与所述板体1粘接固定,并分居所述音孔11两侧。每一所述副板64一端与所述横梁3抵接,另一端与所述交叉音梁2抵接。所述两副板64与所述交叉音梁2成一68°夹角。继续参阅图6,所述音孔加强板65为一中心设孔的六边形板,粘接固定于所述音孔11处,以加固所述音孔11处的板体强度,避免声音振动引起音孔变形。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加固单元6的作用下,有效防止所述板体1的变形、开裂。另外,所述交叉音梁2与所述斜梁5平衡音色,引导声音传输,降低音量的损耗,以维持声音的平衡。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吉他面板,包括一板体,所述板体上设有一音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吉他面板还包括一交叉音梁、一横梁、若干腰梁、至少一斜梁与一加固单元,所述交叉音梁、所述若干腰梁、所述横梁、所述至少一斜梁、所述加固单元均与所述板体固定连接,所述音孔位于所述交叉音梁与所述横梁之间,所述交叉音梁包括一第一主音梁与一第二主音梁,所述第一主音梁与所述第二主音梁卡扣连接,每一所述腰梁与所述交叉音梁抵接,所述加固单元包括一补强板,所述补强板一端与所述第一主音梁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主音梁抵接,所述补强板与所述音孔相对设置在所述交叉音梁两侧,所述补强板为一弧形板,所述至少一斜梁一端与所述第一主音梁抵接,并与所述补强板处于所述交叉音梁的同侧;所述吉他面板还包括一音孔加强板,所述音孔加强板固定于所述音孔处,以增强所述音孔周围的板体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吉他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音梁上设有一第一卡槽,所述第二主音梁上设有一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相配合,以实现所述第一主音梁与所述第二主音梁的卡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吉他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腰梁与所述第一主音梁或所述第二主音梁垂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吉他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腰梁包括四个,所述四个腰梁对称分布于所述交叉音梁两侧,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腰梁长度不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吉他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斜梁 包括两个,两所述斜梁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吉他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单元还包括两副板,两所述副板分别位于所述音孔两侧,每一所述副板一端与所述横梁抵接,另一端与所述交叉音梁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吉他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孔加强板为一六边形板,所述六边形板的中心与所述音孔中心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吉他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吉他面板还包括一加固板,所述加固板固定于所述板体,并且所述加固板与所述补强板相对设置,所述加固板一端与所述第一主音梁抵触,一端与所述第二主音梁抵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吉他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吉他面板还包括一音板,所述音板与所述板体固定连接,所述音板位于所述板体与一琴身连接处,用于加强所述板体与所述琴身连接处的强度。
CN201720290063.4U 2017-03-23 2017-03-23 吉他面板 Active CN2070090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90063.4U CN207009062U (zh) 2017-03-23 2017-03-23 吉他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90063.4U CN207009062U (zh) 2017-03-23 2017-03-23 吉他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09062U true CN207009062U (zh) 2018-02-13

Family

ID=61428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90063.4U Active CN207009062U (zh) 2017-03-23 2017-03-23 吉他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090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34076A (zh) * 2019-08-13 2019-12-03 广州华丰乐器制造有限公司 吉他面板及吉他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34076A (zh) * 2019-08-13 2019-12-03 广州华丰乐器制造有限公司 吉他面板及吉他
CN110534076B (zh) * 2019-08-13 2024-02-02 广东泰玛乐器科技有限公司 吉他面板及吉他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40424U (zh) 一种把手型钢筋桁架加强筋
CN105201260A (zh) 一种设有粘弹性阻尼器的钢结构减震耗能体系及设计方法
CN207009062U (zh) 吉他面板
CN210391313U (zh) 一种样车覆膜件骨架
CN106702888B (zh) 一种带副弦的拱梁组合结构
CN206591418U (zh) 一种用于斜拉桥的混合梁
CN205296577U (zh) 一种加强型弧形钢梁
CN106379824B (zh) 一种塔机支撑结构
CN106739278A (zh) 一种复合型金属制板
CN215290643U (zh) 一种劲性结构梁柱节点复合式箍筋
CN201382809Y (zh) 带加固框架的汽车衡秤台
CN203890865U (zh) 一种平拉索桥稳定梁结构
CN203613652U (zh) 一种侧板加强型蜂窝式h型钢梁框架节点构件
CN207748710U (zh) 一种驱动装置的安装结构
CN206723206U (zh) 一种新型抱箍
CN208346976U (zh) 多梁剪切型偏心支撑耗能梁
CN206768571U (zh) 一种带副弦的拱梁组合结构
CN206395649U (zh) 新型的轿厢托架装置
CN206370239U (zh) 一种桥梁结构模型装置
CN208631269U (zh) 无侧墙集装箱用端墙结构
CN207149243U (zh) 一种吉他琴箱面板组件
CN110424562A (zh) 一种屈曲约束支撑连接板贯穿梁柱节点及其制作方法
CN204590580U (zh) 一种铝合金建筑模板
CN109537452A (zh) 桥梁检测车的回转台和桥梁检测车
CN204238115U (zh) 一种混合梁的结合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