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77696U - 扬声器模组 - Google Patents
扬声器模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977696U CN206977696U CN201720937487.5U CN201720937487U CN206977696U CN 206977696 U CN206977696 U CN 206977696U CN 201720937487 U CN201720937487 U CN 201720937487U CN 206977696 U CN206977696 U CN 20697769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using
- loudspeaker module
- rising tone
- passage
- pet she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扬声器模组,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壳体,容纳腔内包括共振腔;共振腔通过第二声通道与第一声通道连通;与第二声通道对应的壳体包括第二壳体及通过边缘与第二壳体结合固定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包括侧壁及与第二声通道对应的由侧壁向侧壁内侧方向延伸出的结合固定部,结合固定部至少包括呈水平方向设置的固定面,固定面上设置有至少部分下表面边缘与固定面粘接固定的且呈水平方向设置的PET板;PET板遮挡与第二声通道对应的第一壳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模组,克服了所涂密封胶溢胶进入第二声通道,胶水厚度的波动导致第二声通道尺寸不准确的问题,保证了第二声通道的尺寸精度,有效吸收杂音,从整体上改善了扬声器模组的声学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产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扬声器模组。
背景技术
扬声器是电子设备中的重要声学部件,其为一种把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的换能器件。现有扬声器模组,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发生器单体,发生器单体将壳体内的容纳腔分为前声腔和后声腔。
现有的扬声器模组中,尤其是对于具有侧出声口的模组而言,由于其前声腔的第一声通道较长,容易造成高频谐振,从而影响扬声器模组的声学性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共振腔的设计正被广泛应用于扬声器模组结构中,共振腔对扬声器模组FR(频率响应)有很明显的改善。但在实际运用该技术时发现共振腔第二声通道尺寸波动对FR(频率响应)影响很大,而第二声通道尺寸的精准度恰恰是保证FR(频率响应)的关键。目前扬声器模组结构中共振腔第二声通道所对应的壳体结构通常为在第二壳体上涂胶并扣第一壳体粘接固化。其缺陷在于:1、第二壳体涂胶扣第一壳体结合固定时,连接处会出现第二声通道溢胶情况。2、胶水厚度的波动导致第二声通道尺寸不准确。3、第二声通道是由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构成,两个注塑壳体均有不可抗拒的自身变形量,易影响第二声通道尺寸。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扬声器模组结构,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扬声器模组。该扬声器模组通过对共振腔第二声通道所对应壳体结构的改进,能够更好的保证第二声通道的精度,且保证共振腔共振频率在设计值范围内,可有效吸收杂音,改善了扬声器模组的声学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扬声器模组,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壳体,以及位于容纳腔内的发声单体,所述发声单体将容纳腔分为相互隔绝的前声腔和后声腔;
所述前声腔包括有与壳体上出声口连通的第一声通道;所述容纳腔内还包括有共振腔和第二声通道;所述共振腔通过所述第二声通道与所述第一声通道连通;
与所述第二声通道对应的壳体包括第二壳体及通过边缘与第二壳体结合固定的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包括侧壁及与第二声通道对应的由侧壁向侧壁内侧方向延伸出的结合固定部,所述结合固定部至少包括呈水平方向设置的固定面,所述固定面上设置有PET板,所述PET板至少部分下表面边缘与所述固定面粘接固定;所述PET板遮挡与所述第二声通道对应的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有容纳并固定所述PET板的凹槽部。
可选地,所述凹槽部贯通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表面。
可选地,所述结合固定部包括:自第二壳体侧壁向壳体内水平延伸的第一平直部;及
位于第一平直部远离所述第二壳体侧壁的一端底部,与所述第一平直部共同形成台阶结构的第二平直部;所述第二平直部的上表面为所述固定面。
可选地,所述PET板的至少部分侧壁表面与所述第一平直部的内侧侧壁表面贴合固定。
可选地,所述PET板与固定面之间通过双面胶粘接固定;所述PET板的至少部分上表面边缘与第一壳体的下表面之间,以及第一壳体的至少部分侧壁表面与所述第一平直部的内侧侧壁表面之间涂胶密封。
可选地,所述容纳腔内设有支撑固定所述发声单体的固定壁;以所述固定壁的外侧壁为界限,所述共振腔位于所述固定壁远离所述发声单体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固定壁将第一声通道与共振腔彼此隔开,所述共振腔通过连通于其上部的第二声通道与所述第一声通道连通。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结合固定在一起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第三壳体;所述固定壁与第二壳体及第三壳体共同形成所述共振腔。
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分别为上壳、中壳和下壳。
可选地,所述壳体还包括金属后盖,其中所述第二壳体、第三壳体以及部分第一壳体共同形成扬声器模组前声腔,所述第二壳体、金属后盖以及另一部分第一壳体共同形成所述扬声器模组的后声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模组,共振腔通过第二声通道与第一声通道连通,通过对第二声通道所对应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接处结构的改进,使得原有第二声通道尺寸由两个壳体带来的不可抗拒的变形量影响降低到可仅受一个第二壳体变形量的影响,能够更好的保证第二声通道的精度。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中引入PET板,PET板与第二壳体之间通过双面胶粘接固定,使得第二声通道在Z方向上结构尺寸比原有壳体间涂胶固定波动小,克服了所涂密封胶溢胶进入第二声通道,胶水厚度的波动导致第二声通道尺寸不准确的问题,保证了共振腔共振频率在设计值范围内,可有效吸收杂音,从整体上改善了扬声器模组的声学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图2中A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结合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扬声器模组,其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壳体,以及位于容纳腔内的发声单体1,所述发声单体1将容纳腔分为的前声腔和后声腔。发生器单体1包括磁路系统和振动系统,其中磁路系统包括位于容纳腔内的导磁轭以及位于导磁轭上的磁铁,所述磁路系统具有磁间隙;振动系统包括固定在容纳腔内的振膜,以及驱动振膜发声的音圈,所述音圈固定在振膜上,并且悬置在磁路系统的磁间隙中。当音圈通电后,音圈会在磁路系统的作用下振动,音圈驱动振膜一同振动实现振膜的发声。上述单体结构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在此不再具体说明。
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所述扬声器模组为具有侧出声口的扬声器模组,该模组的前声腔包括有与壳体上出声口连通的第一声通道2;所述第一声通道2用于将发生器单体1发出的声音从出声口传出。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模组,所述容纳腔内还包括有共振腔3;具体的,所述壳体容纳腔内设有支撑固定所述发声单体1的固定壁11;与所述固定壁11对应的,所述共振腔3位于发声单体1的一侧。所述固定壁11将第一声通道2与共振腔3彼此隔开,共振腔3通过连通于其上部的第二声通道4与所述第一声通道2连通。共振腔3和第一声通道2通过共振腔第二声通道4连通在一起,使得共振腔3可吸收第一声通道2中或发声单体1本身产生的高频谐波,从而滤除掉部分高频段的声波,进而提升扬声器的音效。
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模组壳体具体包括结合固定在一起的第一壳体5、第二壳体6、第三壳体7以及金属后盖8,其中第二壳体6、第三壳体7以及部分第一壳体5构成扬声器模组前声腔,另外,所述第二壳体6、金属后盖8以及另一部分第一壳体5共同形成所述扬声器模组的后声腔。所述前声腔中,固定壁11与第二壳体6及第三壳体7共同形成共振腔3。与所述第二声通道4对应的壳体包括第二壳体6及通过边缘与第二壳体6结合固定的第一壳体5,所述第二壳体6包括侧壁61及与第二声通道4对应的由侧壁61向侧壁61内侧方向延伸出的结合固定部62,所述结合固定部62至少包括呈水平方向设置的固定面623。由于第二声通道4是由第二壳体6及部分第一壳体5构成,两个注塑壳体均有不可抗拒的自身变形量,易影响第二声通道尺寸,且第二壳体6与第一壳体5连接处易出现溢胶,溢胶后胶水厚度的波动会导致第二声通道尺寸不准确,影响扬声器模组频率响应性能,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扬声器模组,在第二壳体6结合固定部62的固定面623上设置有至少部分下表面边缘与所述固定面623粘接固定的且呈水平方向设置的PET板9;所述PET板9遮挡与所述第二声通道4对应的第一壳体5,且为了便于第一壳体5与第二壳体6以及PET板9之间定位装配,所述第一壳体5包括有容纳并固定所述PET板9的凹槽部;优选地,所述凹槽部贯通所述第一壳体5的侧壁表面。这里所说的贯通是指,凹槽部与PET板9的上表面以及远离所述结合固定部62的一个侧面贴合。
如图2、3所示,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结合固定部62结构,具体为,所述结合固定部62包括自第二壳体6侧壁61向壳体内水平延伸的第一平直部621;及位于第一平直部621的远离所述第二壳体6侧壁61的一端底部,与所述第一平直部621反方向设置的第二平直部622;所述第二平直部622的上表面为所述固定面623。优选地,所述PET板9的至少部分侧壁表面与所述第一平直部621的内侧侧壁表面贴合固定。此外,所述PET板9与固定面623之间通过双面胶91粘接固定;所述PET板9的至少部分上表面边缘与第一壳体5的下表面之间,以及第一壳体5的至少部分侧壁表面与所述第一平直部621的内侧侧壁表面之间涂胶92密封。在本实用新型中PET板9遮挡与所述第二声通道4对应的第一壳体5,降低了第二声通道尺寸受壳体变形量的影响。PET板9与固定面623之间通过双面胶91粘接固定,使得第二声通道4在Z方向上结构尺寸比原有壳体间涂胶固定波动小。并且PET板9的至少部分上表面边缘与第一壳体5的下表面之间,以及第一壳体5的至少部分侧壁表面与所述第一平直部621的内侧侧壁表面之间涂胶92密封,在保证了第二声通道4密封的条件下,解决了所涂密封胶溢胶进入第二声通道4,胶水厚度的波动导致第二声通道4尺寸不准确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5、第二壳体6和第三壳体7分别为上壳、中壳和下壳,当然,扬声器可以只包含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这并不影响PET片的设置,也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相关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该能够理解。
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模组,通过在壳体中引入PET板,首先有效的降低了壳体变形量对第二声通道尺寸的影响,能够更好的保证第二声通道的精度;且使得第二声通道在Z方向上结构尺寸比原有壳体间涂胶固定波动小,克服了所涂密封胶溢胶进入第二声通道,胶水厚度的波动导致第二声通道尺寸不准确的问题,且保证了共振腔共振频率在设计值范围内,可有效吸收杂音,从整体上改善了扬声器模组的声学性能。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10)
1.一种扬声器模组,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壳体,以及位于容纳腔内的发声单体,所述发声单体将容纳腔分为相互隔绝的前声腔和后声腔;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声腔包括有与壳体上出声口连通的第一声通道;所述容纳腔内还包括有共振腔和第二声通道;所述共振腔通过所述第二声通道与所述第一声通道连通;
与所述第二声通道对应的壳体包括第二壳体及通过边缘与第二壳体结合固定的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包括侧壁及与第二声通道对应的由侧壁向侧壁内侧方向延伸出的结合固定部,所述结合固定部至少包括呈水平方向设置的固定面,所述固定面上设置有PET板,所述PET板至少部分下表面边缘与所述固定面粘接固定;所述PET板遮挡与所述第二声通道对应的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有容纳并固定所述PET板的凹槽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部贯通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固定部包括:自第二壳体侧壁向壳体内水平延伸的第一平直部;及
位于第一平直部远离所述第二壳体侧壁的一端底部,与所述第一平直部共同形成台阶结构的第二平直部;所述第二平直部的上表面为所述固定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PET板的至少部分侧壁表面与所述第一平直部的内侧侧壁表面贴合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PET板与固定面之间通过双面胶粘接固定;所述PET板的至少部分上表面边缘与第一壳体的下表面之间,以及第一壳体的至少部分侧壁表面与所述第一平直部的内侧侧壁表面之间涂胶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内设有支撑固定所述发声单体的固定壁;以所述固定壁的外侧壁为界限,所述共振腔位于所述固定壁远离所述发声单体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壁将第一声通道与共振腔彼此隔开,所述共振腔通过连通于其上部的第二声通道与所述第一声通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结合固定在一起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第三壳体;所述固定壁与第二壳体及第三壳体共同形成所述共振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分别为上壳、中壳和下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金属后盖,其中所述第二壳体、第三壳体以及部分第一壳体共同形成扬声器模组前声腔,所述第二壳体、金属后盖以及另一部分第一壳体共同形成所述扬声器模组的后声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937487.5U CN206977696U (zh) | 2017-07-28 | 2017-07-28 | 扬声器模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937487.5U CN206977696U (zh) | 2017-07-28 | 2017-07-28 | 扬声器模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977696U true CN206977696U (zh) | 2018-02-06 |
Family
ID=61398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937487.5U Active CN206977696U (zh) | 2017-07-28 | 2017-07-28 | 扬声器模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977696U (zh) |
-
2017
- 2017-07-28 CN CN201720937487.5U patent/CN20697769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574855U (zh) | 扬声器模组 | |
CN203301728U (zh) | 一种双振膜扬声器模组 | |
CN206602648U (zh) | 扬声器模组 | |
CN209390336U (zh) | 一种扬声器 | |
WO2022135127A1 (zh) | 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209390330U (zh) | 一种扬声器 | |
CN209659598U (zh) | 扬声器 | |
CN110381399A (zh) | 一种扬声器箱 | |
CN206865742U (zh) | 一种超薄扬声器 | |
CN203851284U (zh) | 扬声器模组及其包含该扬声器模组的电子装置 | |
CN204669603U (zh) | 一种双膜片扬声器 | |
WO2022041438A1 (zh) | 扬声器箱 | |
CN206181368U (zh) | 发声器、包括该发声器的发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 |
WO2019041400A1 (zh) | 一种扬声器模组 | |
CN106060753A (zh) | 一种移动终端设备 | |
CN204069321U (zh) | 电声器件 | |
CN203574851U (zh) | 扬声器模组 | |
CN206977696U (zh) | 扬声器模组 | |
WO2023159989A1 (zh) |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202652453U (zh) | 扁平形音箱 | |
CN206077616U (zh) | 音响结构及电子设备 | |
CN208638684U (zh) | 发声器件 | |
CN207625789U (zh) | 扬声器模组 | |
CN206932395U (zh) | 磁路组件及微型发声器 | |
CN203193869U (zh) | 微型扬声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