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71712U - 一种建筑模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模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71712U
CN206971712U CN201720808860.7U CN201720808860U CN206971712U CN 206971712 U CN206971712 U CN 206971712U CN 201720808860 U CN201720808860 U CN 201720808860U CN 206971712 U CN206971712 U CN 2069717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ement
template
hole
main
reinforc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0886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利梅
高耀宗
冯建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xin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Municip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Municip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Municip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80886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717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717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717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模板,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包括模板主体、通孔、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加强件;所述模板主体上设有若干个通孔,模板主体两侧设有加强件;所述通孔贯穿模板主体前后两侧;所述每个通孔中设置若干组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为交叉间隔设置,每一根第一加强筋和一根第二加强筋为一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有效,使用PVC模板主体,减轻了重量,降低了成本,且耐腐蚀,正方形通孔进一步减轻了重量,交错间隔设置的加强筋与模板形成三角形受力结构减轻了重量,保证了模板的结构强度,玻璃钢网状部件,进一步提高了模板结构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模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模板,属于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建筑行业中,通常会使用浇筑用建筑模板进行水泥造型浇筑,建造建筑物的墙、屋顶等。现有技术中,建筑模板多以木质、竹质和钢质模板为主。木质和竹质模板虽然质量较轻,但是不耐酸、水的腐蚀,使用寿命很短,导致其消耗量较大。钢质模板相比于木质和竹质模板虽然结构强度大、不易损坏,但是钢质模板质量较大不易搬运、脱模困难,不利于现场修改规格,且成本很高,极易锈蚀。
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塑料实心或空心建筑模板,以解决不耐腐蚀、现场修改规格难及使用寿命短等问题。然而,塑料实心建筑模板成本依然很高,且质量重,塑料空心建筑模板则存在结构强度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建筑模板,其减轻了质量、耐腐蚀,且保证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模板,包括模板主体、通孔、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加强件;所述模板主体上设有若干个通孔,模板主体两侧设有加强件;所述通孔贯穿模板主体前后两侧;
所述每个通孔中设置若干组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为交叉间隔设置,每一根第一加强筋和一根第二加强筋为一组。
所述通孔为正方形通孔,均匀分布于模板主体上。
所述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沿着正方形通孔的径深方向交叉间隔排列。
所述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的宽度相等。
所述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的宽度为5-10mm。
所述正方形的通孔边长为16-20mm。
所述模板主体、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均为PVC材料。
所述加强件为网状玻璃钢加强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有效,使用PVC模板主体,减轻了建筑模板的重量,降低了成本,且耐腐蚀,模板设置正方形通孔的中空结构,进一步减轻了重量,正方形通孔内对角线交错且间隔设置一体成型的PVC加强筋,交错间隔设置的加强筋与模板形成三角形受力结构,与普通连续的加强筋相比减轻了一半重量,且保证了模板的结构强度,模板主体外侧面上设耐腐蚀的玻璃钢网状部件,进一步提高了模板的结构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模板主体;2、通孔;3、第一加强筋;4、第二加强筋;5、加强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建筑模板,包括模板主体1、通孔2、第一加强筋3、第二加强筋4、加强件5;所述模板主体1上设有若干个通孔2,模板主体1两侧设有加强件5;所述通孔2贯穿模板主体1前后两侧;
所述每个通孔2中设置若干组第一加强筋3和第二加强筋4;所述第一加强筋3和第二加强筋4为交叉间隔设置,每一根第一加强筋3和一根第二加强筋4为一组。
所述通孔2为正方形通孔,均匀分布于模板主体1上。
所述第一加强筋3和第二加强筋4沿着正方形通孔2的径深方向交叉间隔排列。
所述第一加强筋3和第二加强筋4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一加强筋3和第二加强筋4的宽度为5-10mm。
所述正方形的通孔2边长为16-20mm。
所述模板主体1、第一加强筋3和第二加强筋4均为PVC材料。所述加强件5为网状玻璃钢加强件。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建筑模板,其特征是:包括模板主体(1)、通孔(2)、第一加强筋(3)、第二加强筋(4)、加强件(5);所述模板主体(1)上设有若干个通孔(2),模板主体(1)两侧设有加强件(5);所述通孔(2)贯穿模板主体(1)前后两侧;
所述每个通孔(2)中设置若干组第一加强筋(3)和第二加强筋(4);所述第一加强筋(3)和第二加强筋(4)为交叉间隔设置,每一根第一加强筋(3)和一根第二加强筋(4)为一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模板,其特征是:所述通孔(2)为正方形通孔,均匀分布于模板主体(1)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建筑模板,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加强筋(3)和第二加强筋(4)沿着正方形通孔(2)的径深方向交叉间隔排列。
4.如权利要求2所述建筑模板,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加强筋(3)和第二加强筋(4)的宽度相等。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建筑模板,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加强筋(3)和第二加强筋(4)的宽度为5-10mm。
6.如权利要求2所述建筑模板,其特征是:所述正方形的通孔(2)边长为16-20mm。
7.如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建筑模板,其特征是:所述模板主体(1)、第一加强筋(3)和第二加强筋(4)均为PVC材料。
8.如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建筑模板,其特征是:所述加强件(5)为网状玻璃钢加强件。
CN201720808860.7U 2017-07-05 2017-07-05 一种建筑模板 Active CN2069717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08860.7U CN206971712U (zh) 2017-07-05 2017-07-05 一种建筑模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08860.7U CN206971712U (zh) 2017-07-05 2017-07-05 一种建筑模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71712U true CN206971712U (zh) 2018-02-06

Family

ID=61406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08860.7U Active CN206971712U (zh) 2017-07-05 2017-07-05 一种建筑模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717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72595A (zh) * 2023-03-30 2023-05-05 东莞联鹏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横梁及固晶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72595A (zh) * 2023-03-30 2023-05-05 东莞联鹏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横梁及固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71712U (zh) 一种建筑模板
CN201649631U (zh) 凸出外墙t形柱模板体系
CN103866866B (zh) 超高层核心筒与外框架梁后浇节点
CN201406802Y (zh) Pvc塑料包角线条
CN203716343U (zh) 一种塑料板内模水泥砂浆墙体
CN203145444U (zh) 新型三层复合中空塑料建筑模板
CN101824907A (zh) 铝合金建筑模板组件的连接结构
CN206873911U (zh) 一种铝合金模板系统用面板铝型材
CN201714090U (zh) 铝合金建筑模板组件的连接结构
CN205077730U (zh) 一种高强度钢筋支撑架
CN203247544U (zh) 一种混凝土衬砌渠道的生物通道
CN209211277U (zh) 一种非钢混结合处桥塔分段结构
CN210140746U (zh) 一种集水型预制混凝土路面
CN204282643U (zh) 一种抗弯、抗扭与抗畸变能力强的钢板箱形梁
CN202299145U (zh) 一种塑钢仿混凝土垫块
CN204126095U (zh) 一种空心楼盖
CN203113774U (zh) 复合加强筋结构的中空塑料托板
CN207647013U (zh) 一种建筑用复合板
CN204491507U (zh) 一种水利工程模板
CN206707086U (zh) 桁架板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叠合板
CN206205254U (zh) 一种防水轻质建筑砌块
CN205822766U (zh) 一种中空塑料模板
CN204238582U (zh) 一种新型建筑砌体墙加固结构
CN206360206U (zh) 一种建筑用pvc结皮发泡塑料木枋结构
CN203145442U (zh) 建筑模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4072 West floor, Lianchuang building, 901-2 yinxiu Road, Binhu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xin Design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214072 West floor, Lianchuang building, 901-2 yinxiu Road, Binhu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XI MUNICIPAL DESIGN INSTITUTE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