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70817U - 一种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70817U
CN206970817U CN201720921091.1U CN201720921091U CN206970817U CN 206970817 U CN206970817 U CN 206970817U CN 201720921091 U CN201720921091 U CN 201720921091U CN 206970817 U CN206970817 U CN 2069708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el
workbench
knitted
ring
knitted ya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2109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亚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Jinli Knitting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Jinli Knitting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Jinli Knitting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Jinli Knitting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2109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708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708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7081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绕线轮,绕线轮上外套有圆锥筒状的回收套筒,绕线轮连接有驱动绕线轮转动的转动组件,工作台上设置有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套柱和位于套柱上的夹线组件,绕线轮和夹持组件之间设置有移动环,移动环和工作台之间连接有移动组件,移动组件驱动移动环沿绕线轮转动轴线方向往复移动,达到了增大回收针织线缠绕平整度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织线回收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手套是手部保暖或劳动保护用品,它是用各种皮革、橡胶、针织物或机织物裁剪缝制而成。手套的制作方法分为缝制、针织、浸胶等。
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2618391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高透气性劳保手套,包括由针织而成的手套本体,手套本体由手掌部和指套部组成,手套本体上均匀涂装有白手掌部内表面一直延伸至指套部内表面的耐磨胶层,耐磨胶层上设有多个透气微孔,具有透气性好、操作工穿戴舒适的优点。
针织手套用各种纺织纤维纯纺或混纺纱线,在手套机上编织,经缝制加工,再经过拉绒或缩绒、热定形整理而成产品。针织手套生产过程中,手套手腕的部分因为缺线达不到生产要求,成为残次品,而残次品的针织线仍可再次利用,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需要对该种残次品的针织线进行回收。待回收的手套手腕残次品为待加工的工件,该工件为两端开口的长套状结构,由整条针织线针织而成,为有弹性的针织品,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有针织线始端和针织线末端。回收后的针织线缠绕于圆锥筒状的回收套筒外壁。
传统回收方法中,工人先将工件的针织线始端缠绕于回收套筒外壁,一手持有工件,一手持有脱离工件的针织线,回收套筒转动并缠绕起针织线,期间,工人通过手指调节针织线沿回收套筒轴线方向来回移动,以增大针织线在回收套筒外壁上的缠绕面积,然而,工人手指移动的速度并不均匀,导致针织线在回收套筒上的缠绕不平整,后续利用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以达到增大回收的针织线缠绕平整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绕线轮,绕线轮上外套有圆锥筒状的回收套筒,绕线轮连接有驱动绕线轮转动的转动组件,工作台上设置有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套柱和位于套柱上的夹线组件,绕线轮和夹持组件之间设置有移动环,移动环和工作台之间连接有移动组件,移动组件驱动移动环沿绕线轮转动轴线方向往复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回收套筒外套于绕线轮,工件外套于套柱,工件具有针织线始端位于套柱远离工作台的一侧,夹线组件将工件具有针织线末端的一侧固定于套柱。扯动针织线始端并使其穿过移动环,在回收套筒上多圈缠绕避免针织线始端脱落。转动组件驱动绕线轮转动,绕线轮缠绕起针织线,绕线轮转动的同时,移动组件驱动移动环环沿绕线轮转动轴线方向匀速往复移动,针织线平整地缠绕于回收套筒外壁,增大回收针织线缠绕平整度。
较佳的,移动组件包括螺纹连接的丝杠和丝母,丝杠与工作台转动连接,丝杠的转动轴线与绕线轮的转动轴线平行,移动环与丝母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转动丝杠,丝母沿丝杠轴线方向移动,进而带动移动环沿绕线轮的转动轴线方向移动。通过丝杠的转动实现移动环的移动,方便操作。
较佳的,移动环与丝母之间设置有加高杆,加高杆顶端与移动环固接,底端与丝母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抬高绕线轮和夹持组件之间的针织线的位置高度,减小针织线与移动组件之间的互相干涉,减小针织线磨损,提高移动组件运行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整个回收装置运行的稳定性。
较佳的,丝杠远离工作台的一侧设置有盖板,盖板底部连接有支脚,支脚底端与工作台上表面抵接,盖板与工作台之间留有间隙,加高杆与丝母之间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上部与加高杆底端固接,连接件下部穿过盖板与工作台之间的间隙与丝母固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丝杠位于盖板内部,减小丝杠与针织线之间的互相干涉,避免针织线搅入丝杠,提高丝杠转动以及整个回收装置运行的平稳性。
较佳的,丝杠固接有移动电机,移动电机固接于工作台。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移动电机带动丝杠匀速转动,进而通过丝母、连接件和加高杆带动移动环匀速移动,提高针织线在回收套筒上缠绕的平整度。
较佳的,绕线轮与工作台之间设置有底板,绕线轮与底板转动连接,底板与工作台之间设置有紧固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便于在工作台上拆装绕线轮,以对绕线轮进行维修,提高整个回收装置的实用性。
较佳的,紧固组件包括固接有紧固螺帽的紧固螺栓,工作台上开设有紧固螺纹,底板上开设有紧固孔,紧固螺栓底端穿过紧固孔与紧固螺纹螺纹连接,顶端与紧固螺帽固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拧紧紧固螺栓,紧固螺栓与工作台上的紧固螺纹螺纹连接,紧固螺帽与底板顶面紧密抵接,底板与工作台固定,绕线轮在工作台上的位置即固定,拧松紧固螺栓,紧固螺栓脱离紧固螺纹,底板与工作台解除固定,操作方便。
较佳的,绕线轮为圆锥状,圆锥度与回收套筒的元锥度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回收套筒的内壁为圆锥状,外套于绕线轮后,内壁与绕线轮外壁抵接,减小回收套筒与绕线轮之间的相对移动,增加回收套筒在绕线轮上的稳固性,回收装置运行更加平稳。
较佳的,绕线轮长度大于回收套筒长度,绕线轮最大截面面积大于回收套筒最大截面面积,绕线轮最小截面面积小于回收套筒最小截面面积,绕线轮截面面积较小的一侧设置有橡胶材质的防脱落环,防脱落环外套于绕线轮并与绕线轮可拆卸。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回收套筒外套于绕线轮后,防脱落环外套于绕线轮截面面积较小的一侧,靠近回收套筒的侧壁与回收套筒抵接。回收套筒截面直径较大的一侧受绕线轮截面面积较大的一侧阻挡,无法从该侧脱离绕线轮。防脱落环阻挡回收套筒从绕线轮截面面积较小的一侧脱离绕线轮,提高回收套筒在绕线轮上的稳固性。
较佳的,转动组件包括固接于工作台的转动电机,绕线轮与转动电机固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转动电机带动绕线轮匀速转动,节省人力,提高针织线在绕线轮上缠绕的平整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提高回收的针织线缠绕的平整度;
2、减小对工人手指的磨损;
3、节省人力;
4、操作方便;
5、减小对针织线的磨损,提高回收质量;
6、提高设备运行平稳度。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该种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去掉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体现绕线组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11、紧固螺纹;2、夹持组件;21、底座;22、套柱;23、套夹;3、导向组件;31、移动环;311、加高杆;32、移动组件;321、丝杠;3211、移动座;3212、盖板;32121、支脚;3213、移动电机;322、丝母;33、连接件;4、绕线组件;41、底板;411、紧固孔;412、紧固螺栓;4121、紧固螺帽;42、绕线杆;421、绕线座;43、绕线轮;431、防脱落环;44、稳固套;5、转动组件;51、转动杆;511、转动座;512、转动电机;52、联动组件;521、主动轮;522、从动轮;523、传动带;6、工件;61、针织线;7、回收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如图1和图5所示,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设置有夹持工件6的夹持组件2和缠绕针织线61的绕线组件4,夹持组件2和绕线组件4之间设置有导向组件3。
如图1和图2所示,工作台1整体为长桌子状结构,上表面靠近长度边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夹持组件2,两个夹持组件2为一组。每组内的两个夹持组件2沿工作台1长度方向排列,互相靠近。夹持组件2包括底座21。底座21为扁平圆柱体,轴线与地面垂直,底面与工作台1顶面固接,上部设置有套柱22。套柱22为长圆杆状,长度方向的一端与底座21顶面固接,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向靠近工作台1上表面宽度方向的中心处倾斜。套柱22上设置有套夹23,套夹23为与套柱22可拆卸的夹子,夹持于套柱22底端。
两个工件6的针织线始端朝上分别套于相邻的两个套柱22,底端分别通过套夹23固定,先行回收的工件6针织线末端与后行回收的工件6针织线始端相连。两个夹持组件2的交替使用,便于连续作业,提高效率。
如图4和图5所示,夹持组件2靠近工作台1上表面中心处的一侧设置有导向组件3。导向组件3包括移动环31,移动环31为光滑圆环结构,轴线方向与工作台1长度方向垂直,底部设置有加高杆311。加高杆311为长杆状结构,长度方向垂直于地面,顶端与移动环31底端固接。
移动环31底部设置有移动组件32,移动组件32包括丝杠321。丝杠321轴线方向与工作台1长度方向平行,两端与两个移动座3211转动连接,移动座3211固接于工作台1上表面。丝杠321上设置有丝母322。丝母322为套状结构,外套于丝杠321,与丝杠321螺纹连接。
结合图1和图2,丝杠321上部设置有长条状的盖板3212。盖板3212长度方向与丝杠321长度方向平行,长度方向的两侧向下弯折并与工作台1上表面留有间隙。盖板3212长度方向的两端各设置有两个支脚32121(参考图3),每端的两个支脚32121分别位于丝杠321长度方向的两侧。支脚32121顶端与盖板3212底端固接,底端与工作台1上表面固接。
移动环31和丝母322之间设置有连接件33。连接件33覆盖盖板3212外壁,顶面与加高杆311底端固接,底部穿过盖板3212与工作台1上表面之间的间隙,与丝母322外壁固接。移动环31、连接件33和丝母322设置有多组。丝杠321连接有移动电机3213。移动电机3213固接于工作台1上表面,位于丝杠321长度方向的一端,与丝杠321穿出移动座3211的端头固接。
移动电机3213带动丝杠321匀速转动,进而带动丝母322沿丝杠321轴线方向匀速移动,丝母322通过连接件33带动加高杆311和移动环31匀速移动,移动环31带动针织线61沿平行于转动套筒转动轴线的方向匀速往复移动,代替传统操作中工人用手指移动针织线61,提高了针织线61缠绕的平整度。
如图1和图6所示,导向组件3远离夹持组件2的一侧设置有多组绕线组件4,绕线组件4包括位于工作台1上表面的底板41。底板41为长方体板状结构,长度方向与工作台1长度方向平行,底面与工作台1上表面抵接。
底板41和工作台1之间设置有紧固组件,紧固组件包括紧固螺纹11,紧固螺纹11开设于工作台1上表面,轴线与地面垂直。底板41上表面靠近边缘处开设有紧固孔411,紧固孔411位于紧固螺纹11的正上方,轴线与紧固螺纹11的轴线重合。紧固孔411内设置有与紧固螺纹11螺纹连接的紧固螺栓412。紧固螺栓412的轴线与紧固螺纹11的轴线重合,远离紧固螺纹11的一端固接有紧固螺帽4121。紧固螺帽4121为六角螺帽,截面面积大于紧固孔411的截面面积。
底板41上固接有绕线座421和稳固套44,绕线座421和稳固套44之间设置有绕线杆42。绕线杆42为圆柱状,轴线方向与丝杠321的轴线方向平行,与绕线座421和稳固套44均为转动连接,穿出稳固套44的一端固接有绕线轮43。
绕线轮43为圆锥体状结构,圆锥度与回收套筒7的圆锥度相同,轴线与绕线杆42轴线重合,截面直径由绕线轮43靠近绕线座421的一侧向绕线轮43远离绕线座421的一侧减小,截面最大外壁直径大于回收套筒7的截面最大外壁直径,截面最小外壁直径小于回收套筒7的截面最小外壁直径。绕线轮43外壁为一层摩擦力较大的橡胶材料,远离绕线座421的一侧设置有与绕线轮43可拆卸的防脱落环431。防脱落环431为环状结构,材质为弹性橡胶,箍于绕线轮43截面直径较小的一侧,内壁与绕线轮43外壁抵接。一组绕线组件4中的绕线轮43和相邻绕线组件4中的绕线座421之间的距离大于回收套筒7的长度。
回收套筒7套沿绕线轮43远离稳固套44的一端套于绕线轮43,内壁与绕线轮43的橡胶材质外壁抵接,增大了摩擦力,防止滑动。防脱落环431套在绕线轮43端部,靠近回收套筒7的端面与回收套筒7抵接,避免回收套筒7从绕线轮443脱落。
所有绕线组件4中绕线杆42的轴线均重合,均连接有共同的转动组件5。转动组件5包括转动杆51。转动杆51位于绕线组件4远离导向组件3的一侧,为长圆柱杆,轴线与绕线杆42的轴线平行,两端与固接在工作台1上表面的转动座511转动连接。转动杆51穿出转动座511的一端固接有转动电机512,转动电机512固接于工作台1上表面。转动杆51和绕线杆42之间连接有联动组件52,联动组件52包括主动轮521和从动轮522。主动轮521固接于转动杆51,为轮状结构,转动轴线与转动杆51的转动轴线重合。从动轮522固接于绕线杆42,为轮状结构,转动轴线与绕线杆42的转动轴线重合。主动轮521和从动轮522之间连接有传动带523。
转动电机512带动转动杆51转动,通过多个主动轮521带动多个从动轮522转动,进而通过相应绕线杆42带动对应绕线轮43转动,进而带动多个回收套筒7同步转动并不断缠绕起针织线61,多组缠绕针织线61的速度相同,便于同时更换回收套筒,提高效率。
使用该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时,将回收套筒7套于绕线轮43,防脱落环431套在绕线轮43端部。将工件6的针织线61始端朝上外套于套柱22,用套夹23将工件6底部靠近针织线61末端处夹固于套柱22。扯动工件6针织线61始端,并使其穿过移动环31内部,缠绕于回收套筒7,多圈缠绕防止脱落。转动电机512带动回收套筒7匀速转动,同时,移动电机3213带动移动环31匀速往复移动,针织线61均匀缠绕于回收套筒7,平整度较高,期间,取第二个工件6夹固于相邻套柱22,并将第二个工件6的针织线61始端与第一个工件6的针织线61末端连接。第一个工件6的针织线61扯动至接近针织线61末端的位置时,松开夹固第一个工件6的套夹23,然后,第二个工件6的针织线61开始被扯动,工件6更换之间无间隙,持续作业,提高效率。当回收套筒7上针织线61缠绕满后,移动电机3213和绕线电机停止运作,待绕线轮43停止转动后,取下防脱落环431,取下缠绕有针织线61的回收套筒7。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工作台(1)上设置有绕线轮(43),绕线轮(43)上外套有圆锥筒状的回收套筒(7),绕线轮(43)连接有驱动绕线轮(43)转动的转动组件(5),工作台(1)上设置有夹持组件(2),夹持组件(2)包括套柱(22)和位于套柱(22)上的夹线组件,绕线轮(43)和夹持组件(2)之间设置有移动环(31),移动环(31)和工作台(1)之间连接有移动组件(32),移动组件(32)驱动移动环(31)沿绕线轮(43)转动轴线方向往复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组件(32)包括螺纹连接的丝杠(321)和丝母(322),丝杠(321)与工作台(1)转动连接,丝杠(321)的转动轴线与绕线轮(43)的转动轴线平行,移动环(31)与丝母(32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环(31)与丝母(322)之间设置有加高杆(311),加高杆(311)顶端与移动环(31)固接,底端与丝母(32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丝杠(321)远离工作台(1)的一侧设置有盖板(3212),盖板(3212)底部连接有支脚(32121),支脚(32121)底端与工作台(1)上表面抵接,盖板(3212)与工作台(1)之间留有间隙,加高杆(311)与丝母(322)之间设置有连接件(33),连接件(33)上部与加高杆(311)底端固接,连接件(33)下部穿过盖板(3212)与工作台(1)之间的间隙与丝母(322)固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丝杠(321)固接有移动电机(3213),移动电机(3213)固接于工作台(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绕线轮(43)与工作台(1)之间设置有底板(41),绕线轮(43)与底板(41)转动连接,底板(41)与工作台(1)之间设置有紧固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紧固组件包括固接有紧固螺帽(4121)的紧固螺栓(412),工作台(1)上开设有紧固螺纹(11),底板(41)上开设有紧固孔(411),紧固螺栓(412)底端穿过紧固孔(411)与紧固螺纹(11)螺纹连接,顶端与紧固螺帽(4121)固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绕线轮(43)为圆锥状,圆锥度与回收套筒(7)的圆锥度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绕线轮(43)长度大于回收套筒(7)长度,绕线轮(43)最大截面面积大于回收套筒(7)最大截面面积,绕线轮(43)最小截面面积小于回收套筒(7)最小截面面积,绕线轮(43)截面面积较小的一侧设置有橡胶材质的防脱落环(431),防脱落环(431)外套于绕线轮(43)并与绕线轮(43)可拆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组件(5)包括固接于工作台(1)的转动电机(512),绕线轮(43)与转动电机(512)固接。
CN201720921091.1U 2017-07-26 2017-07-26 一种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708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21091.1U CN206970817U (zh) 2017-07-26 2017-07-26 一种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21091.1U CN206970817U (zh) 2017-07-26 2017-07-26 一种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70817U true CN206970817U (zh) 2018-02-06

Family

ID=61397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21091.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70817U (zh) 2017-07-26 2017-07-26 一种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708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10082A (zh) * 2020-05-12 2020-07-14 宁波甬孚纺机有限公司 自动绕线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10082A (zh) * 2020-05-12 2020-07-14 宁波甬孚纺机有限公司 自动绕线机
CN111410082B (zh) * 2020-05-12 2024-05-28 宁波甬孚纺机有限公司 自动绕线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02821U (zh) 一种高效率六轴绕线机
CN111591826B (zh) 一种纺织机械的快速换线组件
CN206970817U (zh) 一种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
CN206969878U (zh) 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机构
CN206238553U (zh) 一种全自动裤子腰头穿绳机
CN212101383U (zh) 一种有机混纺透气纱线加工装置
CN108128657A (zh) 一种减震效果好的纺织设备放线装置
CN206599299U (zh) 一种打卷机
CN206066146U (zh) 曲轴轴颈抛光用的砂带抛光专机
CN208684151U (zh) 一种宽幅布料卷取架
CN111286954A (zh) 一种圆筒针织物气流翻布机
CN207699920U (zh) 一种制衣用断布机的下料机构
CN207434736U (zh) 一种全自动络筒机
CN207823196U (zh) 一种新型寻针器
CN206928034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大圆机布料收集装置
CN207699921U (zh) 一种制衣用断布机
CN106418856A (zh) 一种全自动裤子腰头穿绳机
CN106064220B (zh) 工程机械专用异型胶管钢丝送丝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06052370U (zh) 一种脱水机
CN209797491U (zh) 一种氮气纯化设备
CN204281951U (zh) 扁丝机纱架
CN203541375U (zh) 柱形工件外绕丝机的柱形工件旋转机构
CN207699922U (zh) 一种制衣用断布机的上料机构
CN206646128U (zh) 一种皮革裁断机
CN206580383U (zh) 一种织线分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6

Termination date: 201907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