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70750U - 一种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70750U
CN206970750U CN201720305290.XU CN201720305290U CN206970750U CN 206970750 U CN206970750 U CN 206970750U CN 201720305290 U CN201720305290 U CN 201720305290U CN 206970750 U CN206970750 U CN 2069707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rapping wire
wire
winding device
wrapping
hollow fib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0529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美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30529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707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707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7075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ing By Coating Moul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装置,包括绕丝底座、绕丝支撑、绕丝传动机构、绕丝挡板、绕丝装置以及绕丝底板;由绕丝底座和绕丝支撑构成该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装置的支撑体系;绕丝底板用于与绕丝装置承载座固定;绕丝传动机构整体位于绕丝底板上;绕丝装置位于绕丝挡板的侧面,绕丝装置整体位于绕丝中心轴机构上;当绕丝传动机构带动绕丝中心轴机构转动的同时,绕丝中心轴机构带动绕丝装置转动实现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结构的绕丝装置,整体结构简单,可实现自动绕丝,并且能有效避免丝束松弛或断裂;所收到的丝束均匀、规则、美观;整个收丝过程省人工,丝排列很整齐无须后续梳理。

Description

一种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心纤维收集领域,具体讲是一种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空心滤膜应用于医疗血透,家用水净化领域,净水器的应用随处可见;众所周知,净水器也叫净水机、过滤器,是按对水的使用要求对水质进行深度净化处理的小型水处理设备。净水器中的过滤膜实质是空心纤维膜,目前的空心纤维超滤膜主要采用浸渍凝胶法制备,制膜过程包括:将制膜材料溶入特定的溶剂中,并根据需要加入相应致孔添加剂;通过搅拌使膜材料充分溶解,而成为均匀的制膜液;过滤去掉未溶解的其他杂质;脱除溶液中微细的气泡;在纺丝机中用特制的喷丝头挤出形成中空状原纤;使原纤中部分溶剂蒸发;将原纤渍于对膜材料是非溶剂的凝固浴中(通常是水或水溶液),液态原纤立即凝固成固态中空纤维;后处理使中空纤维具备某种固有性能。
制备出来的空心纤维(丝束状)通过特殊的收丝设备进行收集、整理后可用于净水器中;然而现有的制备环节中,通过出丝机挤出形成中空状原纤通常需要在水中凝固,同时在水中部分化学原料也会被清洗出来;之后还需要晾干或烘干,最终才能形成中空纤维丝。
经过检索发现,专利号CN201120455402.2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空心纤维膜的绕丝机构,包括机座和绕丝轮,所述的绕丝轮安装在连接轴上,连接轴通过带座轴承安装在机座的顶部,伺服电机安装在机座上,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同步带与连接轴连接,所述的连接轴上安装有感应件,且机座上安装有与感应件对应的电磁传感器,电磁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变频器信号输入端连接,变频器的信号控制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绕丝轮外周设有五个以上的线座,且各线座呈U形。
专利号CN201510224200.X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边平绕式收丝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缓冲储丝系统、丝恒定张紧及张紧力控制系统、丝平移排列绕丝系统、切换的收丝系统。缓冲储丝系统同丝恒定张紧及张紧力控制系统配合使用可与其他任意产丝设备对接,同时能够起到对丝保持恒定张紧的作用又能解决丝束松脱及短时的丝束缓冲存储作用;所述丝平移排列绕丝系统位于收丝系统之前,配合收丝系统收丝。
然而,经过分析发现,现有的各种收丝设备实施起来较为困难,并且在收丝过程中,现有的这些收丝系统对丝束的张紧把控不好,会使丝束难以自动收集,而且收丝过程中纤维也极易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结构之后,整体结构简单,可实现自动绕丝,并且能有效避免丝束松弛或断裂;所收到的丝束均匀、规则、美观;整个收丝过程省人工,丝排列很整齐无须后续梳理。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装置,该装置包括绕丝底座、绕丝支撑、绕丝传动机构、绕丝挡板、绕丝装置以及绕丝底板;由绕丝底座和绕丝支撑构成该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装置的支撑体系;绕丝底板用于与绕丝装置承载座固定;绕丝传动机构整体位于绕丝底板上,为绕丝提供动力;绕丝装置位于绕丝挡板的侧面,绕丝装置整体位于绕丝中心轴机构上;当绕丝传动机构带动绕丝中心轴机构转动的同时,绕丝中心轴机构带动绕丝装置转动实现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结构的绕丝装置,整体结构简单,可实现自动绕丝,并且能有效避免丝束松弛或断裂;所收到的丝束均匀、规则、美观;整个收丝过程省人工,丝排列很整齐无须后续梳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装置,所述绕丝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轴、主动轴支撑轴承、传动带、传动带松紧调节装置、传动主齿轮;主动轴外端与电机连接,主动轴的内端置于主动轴支撑轴承中,主动轴通过传动带连接并带动主齿轮转动;由传动主齿轮带动绕丝中心轴机构转动;传动带的上方设置有传动带松紧调节装置。运行时外端电机带动主动轴转动,主动轴通过传动带连接并带动主齿轮转动;由传动主齿轮带动绕丝中心轴转动;由于中心轴和绕丝中心座形成整体结构;因此,当中心轴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绕丝中心座一起转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带松紧调节装置包括调节固定座、调节杆、调节滚轮、调节螺母、调节滚轮支座;调节固定座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在绕丝底板上;调节杆设置在调节固定座上,通过调节螺母固定;调节滚轮支座固定在调节杆的下端,调节滚轮设置在调节滚轮支座上;调节滚轮对应于传动带上用于将传动带压紧。当传动带出现松弛时,通过调节传动带上方设置的传动带松紧调节装置对传动带重新张紧,具体操作为;拧松调节螺母,然后下调整调节杆的位置,使其下方的调节滚轮离传动带的距离变小,使其对传动带重新张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装置,所述绕丝装置包括四组绕丝机构;四组绕丝机构分布在绕丝中心轴机构四周;每个绕丝机构包括绕丝板、绕丝弹性支撑,绕丝板外部为厚度5-10mm的海绵层;绕丝板通过绕丝板固定座固定,绕丝板固定座与绕丝弹性支撑之间通过销轴活动连接;绕丝板的外部设置厚度5-10mm的海绵层的好处是利用海绵层侧柔软对丝束纤维进行保护,防止丝束纤维在绕丝中断裂。
所述绕丝中心轴机构包括绕丝中心轴和绕丝中心座;中心轴和绕丝中心座形成整体结构;绕丝中心轴的一端穿过绕丝挡板和绕丝装置承载座,在绕丝装置承载座内设置有轴承;绕丝中心座上固定有多个卡口;绕丝中心座通过多个卡口与绕丝弹性支撑之间实现销轴活动连接。
运行过程中,可在绕丝中心轴的另一端处增设支撑装置,用于对绕丝中心轴机构和绕丝装置的尾部支撑。
本实用新型实施时,由于绕丝中心座通过多个卡口与绕丝弹性支撑之间实现销轴活动连接;因此当中心轴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绕丝装置整体缓慢转动;实现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装置,绕丝挡板上开有四个通孔;绕丝板固定座的端部伸出通孔。
在自动绕丝过程中,如果绕丝装置上的绕丝机构之间的间距过大或过小时,会造成丝束纤维绷断或松弛,均不利于丝束状空心纤维收集;此时,可在绕丝挡板对应的通孔处手动搬动绕丝板固定座的端部,能够调节该绕丝机构与绕丝中心座的间距,使其四个绕丝机构组成的收丝外圆周变大或变小,解决在自动绕丝过程中根据丝束纤维出现绷断或松弛的现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装置,绕丝板为圆弧形。采用圆弧形的绕丝板5a,其好处是减少丝束纤维在绕丝中断裂。
一种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方法,按照如下方式运行:外端电机带动主动轴转动,主动轴通过传动带连接并带动主齿轮转动;由传动主齿轮带动绕丝中心轴转动;由于中心轴和绕丝中心座形成整体结构;因此,当中心轴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绕丝中心座一起转动;
同时,由于绕丝中心座通过多个卡口与绕丝弹性支撑之间实现销轴活动连接;因此当中心轴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绕丝装置整体缓慢转动;实现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
当传动带出现松弛时,通过调节传动带上方设置的传动带松紧调节装置对传动带重新张紧,具体操作为;拧松调节螺母,然后下调整调节杆的位置,使其下方的调节滚轮离传动带的距离变小,使其对传动带重新张紧;
在自动绕丝过程中,如果绕丝装置上的绕丝机构之间的间距过大或过小时,会造成丝束纤维绷断或松弛,均不利于丝束状空心纤维收集;此时,可在绕丝挡板对应的通孔处手动搬动绕丝板固定座的端部,能够调节该绕丝机构与绕丝中心座的间距,使其四个绕丝机构组成的收丝外圆周变大或变小,解决在自动绕丝过程中根据丝束纤维出现绷断或松弛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优点1:包括绕丝底座、绕丝支撑、绕丝传动机构、绕丝挡板、绕丝装置以及绕丝底板;改进之后,绕丝底座、绕丝支撑构成该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装置的支撑体系;绕丝底板与绕丝装置承载座固定;绕丝传动机构整体位于绕丝底板上;绕丝装置位于绕丝挡板的侧面,绕丝装置整体位于绕丝中心轴机构上;绕丝传动机构带动绕丝中心轴机构转动,绕丝中心轴机构带动绕丝装置转动实现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结构的绕丝装置,整体结构简单,可实现自动绕丝,并且能有效避免丝束松弛或断裂;所收到的丝束均匀、规则、美观;整个收丝过程省人工,丝排列很整齐无须后续梳理。
优点2:本实用新型所述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装置,绕丝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轴、主动轴支撑轴承、传动带、传动带松紧调节装置、传动主齿轮;主动轴外端与电机连接,主动轴的内端置于主动轴支撑轴承中,主动轴通过传动带连接并带动主齿轮转动;由传动主齿轮带动绕丝中心轴机构转动;传动带的上方设置有传动带松紧调节装置。运行时外端电机带动主动轴转动,主动轴通过传动带连接并带动主齿轮转动;由传动主齿轮带动绕丝中心轴转动;由于中心轴和绕丝中心座形成整体结构;因此,当中心轴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绕丝中心座一起转动。
优点3:本实用新型所述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装置,传动带松紧调节装置包括调节固定座、调节杆、调节滚轮、调节螺母、调节滚轮支座;调节固定座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在绕丝底板上;调节杆设置在调节固定座上,通过调节螺母固定;调节滚轮支座固定在调节杆的下端,调节滚轮设置在调节滚轮支座上;调节滚轮对应于传动带上用于将传动带压紧。
当传动带出现松弛时,通过调节传动带上方设置的传动带松紧调节装置对传动带重新张紧,具体操作为;拧松调节螺母,然后下调整调节杆的位置,使其下方的调节滚轮离传动带的距离变小,使其对传动带重新张紧。
优点4:本实用新型所述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装置,绕丝装置包括四组绕丝机构;四组绕丝机构分布在绕丝中心轴机构四周;每个绕丝机构包括绕丝板、绕丝弹性支撑,绕丝板外部为厚度5-10mm的海绵层;绕丝板通过绕丝板固定座固定,绕丝板固定座与绕丝弹性支撑之间通过销轴活动连接。绕丝板的外部设置厚度5-10mm的海绵层的好处是利用海绵层侧柔软对丝束纤维进行保护,防止丝束纤维在绕丝中断裂。
绕丝中心轴机构包括绕丝中心轴和绕丝中心座;中心轴和绕丝中心座形成整体结构;绕丝中心轴的一端穿过绕丝挡板和绕丝装置承载座,在绕丝装置承载座内设置有轴承;绕丝中心座上固定有多个卡口;绕丝中心座通过多个卡口与绕丝弹性支撑之间实现销轴活动连接。
运行过程中,可在绕丝中心轴的另一端处增设支撑装置,用于对绕丝中心轴机构和绕丝装置的尾部支撑。
本实用新型实施时,由于绕丝中心座通过多个卡口与绕丝弹性支撑之间实现销轴活动连接;因此当中心轴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绕丝装置整体缓慢转动;实现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
优点5:本实用新型所述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装置,绕丝挡板上开有四个通孔;绕丝板固定座的端部伸出通孔。
在自动绕丝过程中,如果绕丝装置上的绕丝机构之间的间距过大或过小时,会造成丝束纤维绷断或松弛,均不利于丝束状空心纤维收集;此时,可在绕丝挡板对应的通孔处手动搬动绕丝板固定座的端部,能够调节该绕丝机构与绕丝中心座的间距,使其四个绕丝机构组成的收丝外圆周变大或变小,解决在自动绕丝过程中根据丝束纤维出现绷断或松弛的现象。
优点6:本实用新型所述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装置,绕丝板为圆弧形;采用圆弧形的绕丝板,其好处是减少丝束纤维在绕丝中断裂。
附图说明
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图4是本实用新型支撑体系示意图
图5是图4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图8是本实用新型绕丝装置示意图
图9是绕丝装置中绕丝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图9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装置,如图1-图9所示,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予以实施;包括绕丝底座1、绕丝支撑2、绕丝传动机构3、绕丝挡板4、绕丝装置5以及绕丝底板6;绕丝底座1、绕丝支撑2构成该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装置的支撑体系;绕丝底板6与绕丝装置承载座13固定;绕丝传动机构3整体位于绕丝底板6上;绕丝装置5位于绕丝挡板4的侧面,绕丝装置5整体位于绕丝中心轴机构12上;绕丝传动机构3带动绕丝中心轴机构12转动,绕丝中心轴机构12带动绕丝装置5转动实现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结构的绕丝装置之后,整体结构简单,可实现自动绕丝,并且能有效避免丝束松弛或断裂;所收到的丝束均匀、规则、美观;整个收丝过程省人工,丝排列很整齐无须后续梳理。
本实用新型所述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装置,绕丝传动机构3包括主动轴7、主动轴支撑轴承8、传动带9、传动带松紧调节装置10、传动主齿轮11;主动轴7外端与电机连接,主动轴7的内端置于主动轴支撑轴承8中,主动轴7通过传动带9连接并带动主齿轮11转动;由传动主齿轮11带动绕丝中心轴机构12转动;传动带9的上方设置有传动带松紧调节装置10。运行时外端电机带动主动轴7转动,主动轴7通过传动带9连接并带动主齿轮11转动;由传动主齿轮11带动绕丝中心轴12a转动;由于中心轴12a和绕丝中心座12b形成整体结构;因此,当中心轴12a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绕丝中心座12b一起转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装置,传动带松紧调节装置10包括调节固定座10a、调节杆10b、调节滚轮10c、调节螺母10d、调节滚轮支座10e;调节固定座10a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在绕丝底板6上;调节杆10b设置在调节固定座10a上,通过调节螺母10d固定;调节滚轮支座10e固定在调节杆10b的下端,调节滚轮10c设置在调节滚轮支座10e上;调节滚轮10c对应于传动带9上用于将传动带9压紧。
当传动带9出现松弛时,通过调节传动带9上方设置的传动带松紧调节装置10对传动带9重新张紧,具体操作为;拧松调节螺母10d,然后下调整调节杆10b的位置,使其下方的调节滚轮10c离传动带9的距离变小,使其对传动带9重新张紧。
本实用新型所述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装置,绕丝装置5包括四组绕丝机构;四组绕丝机构分布在绕丝中心轴机构12四周;每个绕丝机构包括绕丝板5a、绕丝弹性支撑5b,绕丝板5a外部为厚度5-10mm的海绵层5c;绕丝板5a通过绕丝板固定座5d固定,绕丝板固定座5d与绕丝弹性支撑5b之间通过销轴5e活动连接。绕丝板5a的外部设置厚度5-10mm的海绵层5c 的好处是利用海绵层侧柔软对丝束纤维进行保护,防止丝束纤维在绕丝中断裂。
绕丝中心轴机构12包括绕丝中心轴12a和绕丝中心座12b;中心轴12a和绕丝中心座12b形成整体结构;绕丝中心轴12a的一端穿过绕丝挡板4和绕丝装置承载座13,在绕丝装置承载座13内设置有轴承14;绕丝中心座12b上固定有多个卡口12c;绕丝中心座12b通过多个卡口12c与绕丝弹性支撑5b之间实现销轴12d活动连接。
运行过程中,可在绕丝中心轴12a的另一端12e处增设支撑装置,用于对绕丝中心轴机构12和绕丝装置5的尾部支撑。
本实用新型实施时,由于绕丝中心座12b通过多个卡口12c与绕丝弹性支撑5b之间实现销轴12d活动连接;因此当中心轴12a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绕丝装置5整体缓慢转动;实现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
本实用新型所述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装置,绕丝挡板4上开有四个通孔4a;绕丝板固定座5d的端部5f伸出通孔4a。
在自动绕丝过程中,如果绕丝装置5上的绕丝机构之间的间距过大或过小时,会造成丝束纤维绷断或松弛,均不利于丝束状空心纤维收集;此时,可在绕丝挡板4对应的通孔4a处手动搬动绕丝板固定座5d的端部5f,能够调节该绕丝机构与绕丝中心座12b的间距,使其四个绕丝机构组成的收丝外圆周变大或变小,解决在自动绕丝过程中根据丝束纤维出现绷断或松弛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所述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装置,绕丝板5a为圆弧形;采用圆弧形的绕丝板5a,其好处是减少丝束纤维在绕丝中断裂。
本实用新型按照如下方式运行:外端电机带动主动轴7转动,主动轴7通过传动带9连接并带动主齿轮11转动;由传动主齿轮11带动绕丝中心轴12a转动;由于中心轴12a和绕丝中心座12b形成整体结构;因此,当中心轴12a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绕丝中心座12b一起转动;
同时,由于绕丝中心座12b通过多个卡口12c与绕丝弹性支撑5b之间实现销轴12d活动连接;因此当中心轴12a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绕丝装置5整体缓慢转动;实现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
当传动带9出现松弛时,通过调节传动带9上方设置的传动带松紧调节装置10对传动带9重新张紧,具体操作为;拧松调节螺母10d,然后下调整调节杆10b的位置,使其下方的调节滚轮10c离传动带9的距离变小,使其对传动带9重新张紧;
在自动绕丝过程中,如果绕丝装置5上的绕丝机构之间的间距过大或过小时,会造成丝束纤维绷断或松弛,均不利于丝束状空心纤维收集;此时,可在绕丝挡板4对应的通孔4a处手动搬动绕丝板固定座5d的端部5f,能够调节该绕丝机构与绕丝中心座12b的间距,使其四个绕丝机构组成的收丝外圆周变大或变小,解决在自动绕丝过程中根据丝束纤维出现绷断或松弛的现象。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绕丝底座(1)、绕丝支撑(2)、绕丝传动机构(3)、绕丝挡板(4)、绕丝装置(5)以及绕丝底板(6);由绕丝底座(1)和绕丝支撑(2)构成该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装置的支撑体系;绕丝底板(6)用于与绕丝装置承载座(13)固定;绕丝传动机构(3)整体位于绕丝底板(6)上,为绕丝提供动力;绕丝装置(5)位于绕丝挡板(4)的侧面,绕丝装置(5)整体位于绕丝中心轴机构(12)上;当绕丝传动机构(3)带动绕丝中心轴机构(12)转动的同时,绕丝中心轴机构(12)带动绕丝装置(5)转动实现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丝传动机构(3)包括主动轴(7)、主动轴支撑轴承(8)、传动带(9)、传动带松紧调节装置(10)、传动主齿轮(11);主动轴(7)外端与电机连接,主动轴(7)的内端置于主动轴支撑轴承(8)中,主动轴(7)通过传动带(9)连接并带动主齿轮(11)转动;由传动主齿轮(11)带动绕丝中心轴机构(12)转动;传动带(9)的上方设置有传动带松紧调节装置(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带松紧调节装置(10)包括调节固定座(10a)、调节杆(10b)、调节滚轮(10c)、调节螺母(10d)、调节滚轮支座(10e);调节固定座(10a)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在绕丝底板(6)上;调节杆(10b)设置在调节固定座(10a)上,通过调节螺母(10d)固定;调节滚轮支座(10e)固定在调节杆(10b)的下端,调节滚轮(10c)设置在调节滚轮支座(10e)上;调节滚轮(10c)对应于传动带(9)上用于将传动带(9)压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丝装置(5)包括四组绕丝机构;四组绕丝机构分布在绕丝中心轴机构(12)四周;每个绕丝机构包括绕丝板(5a)、绕丝弹性支撑(5b),绕丝板(5a)外部为厚度5-10mm的海绵层(5c);绕丝板(5a)通过绕丝板固定座(5d)固定,绕丝板固定座(5d)与绕丝弹性支撑(5b)之间通过销轴(5e)活动连接;
所述绕丝中心轴机构(12)包括绕丝中心轴(12a)和绕丝中心座(12b);中心轴(12a)和绕丝中心座(12b)形成整体结构;绕丝中心轴(12a)的一端穿过绕丝挡板(4)和绕丝装置承载座(13),在绕丝装置承载座(13)内设置有轴承(14);绕丝中心座(12b)上固定有多个卡口(12c);绕丝中心座(12b)通过多个卡口(12c)与绕丝弹性支撑(5b)之间实现销轴(12d)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装置,其特征在于:绕丝挡板(4)上开有四个通孔(4a);绕丝板固定座(5d)的端部(5f)伸出通孔(4a)。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装置,其特征在于:绕丝板(5a)为圆弧形。
CN201720305290.XU 2017-03-27 2017-03-27 一种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707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05290.XU CN206970750U (zh) 2017-03-27 2017-03-27 一种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05290.XU CN206970750U (zh) 2017-03-27 2017-03-27 一种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70750U true CN206970750U (zh) 2018-02-06

Family

ID=61415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05290.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70750U (zh) 2017-03-27 2017-03-27 一种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707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42683B (zh) 双层复合中空纤维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专用工具
CN207483046U (zh) 一种化纤绕线装置
CN107434179A (zh) 一种化纤细丝均匀绕线装置
CN110295404A (zh) 一种平面接收式离心纺自动生产设备及方法
CN110327787A (zh) 一种增强型中空纤维膜、制备方法及装置
CN206970750U (zh) 一种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装置
CN107857161A (zh) 一种化纤细丝均匀绕线装置
CN104862795B (zh) 多边平绕式收丝系统及其收丝方法
CN213232611U (zh) 一种提升绕线质量的并线加捻机
CN202296570U (zh) 一种缠纱机的传动机构
CN207827546U (zh) 一种新型纺织机的收卷装置
CN106835311A (zh) 一种丝束状空心纤维自动绕丝装置及自动绕丝方法
CN210884647U (zh) 化纤丝加工用换卷装置
CN203999952U (zh) 一种用于干喷湿法工艺制备纤维的凝固浴导丝装置
CN216235299U (zh) 生产化纤用缠绕机
CN216237491U (zh) 一种用于纤维束牵引辊出口处的拍打装置
CN210964668U (zh) 一种变直径喷丝头、中空纤维膜丝束及膜组件的加工装置
CN213447434U (zh) 一种人造草丝在线合股加捻装置
CN208803180U (zh) 一种收丝机
CN211283221U (zh) 一种新型高效的氨纶纱线卷绕机
CN207756814U (zh) 一种自动切线送线装置
CN110685048B (zh) 一种化纤长丝的整经设备
CN220392931U (zh) 一种带张力调节的中空纤维膜卷丝装置
CN216105284U (zh) 一种新型弹力丝抽丝装置
CN216549026U (zh) 一种软线绳生产用浸胶机收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6

Termination date: 2019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