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69500U - 河底淤泥固化制硅装置 - Google Patents

河底淤泥固化制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69500U
CN206969500U CN201720699662.1U CN201720699662U CN206969500U CN 206969500 U CN206969500 U CN 206969500U CN 201720699662 U CN201720699662 U CN 201720699662U CN 206969500 U CN206969500 U CN 2069695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installed
guide wheel
wheel group
bottom plate
b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9966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晓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outhern Chin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outhern Chin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outhern Chin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outhern Chin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9966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695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695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695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河底淤泥固化制硅装置,包括底板、主动轮、第一导向轮组、第二导向轮组、传送带和反应槽,所述底板的上面一侧固定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主动轮,所述底板的上面靠近电机的位置固定设置有支杆,所述第一导向轮组固定设置在支杆顶端,所述底板的上面靠近支杆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一侧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导向轮组,所述支架的另一侧的顶端转动设置有从动轮,所述传送带分别与主动轮、第一导向轮组、第二导向轮组和从动轮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主动轮与从动轮已经第一导向轮组和第二导向轮组带动传送带的运行,从而使得河底淤泥在固化制硅的输料过程能通过传送带进行输送,便于使用。

Description

河底淤泥固化制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淤泥固化制硅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河底淤泥固化制硅装置。
背景技术
湖泊与河底淤泥含水量大,其中除含大量的有机物和丰富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还存在重金属、致病菌和寄生虫(卵)等有毒有害成分;如果淤泥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极易带来严重的二次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污染土壤、水源甚至食物链,因此淤泥处置显得尤其重要。现有一种主流的淤泥处理方法是通过在高含水量的淤泥中搅拌混合固化剂,在淤泥固化池中经过一段时间的絮凝与沉淀反应,最后固化为含水量少的浓稠泥浆,这种泥浆可以进行填埋、或转化为农田或建筑用土,最终实现变废为宝、循环利用的绿色环保目的。,通常是将其进行固化,然后用于制硅等用途。
现有技术中的河底淤泥的固化制硅过程存在以下问题:
1、淤泥的传送过程中通常采用螺杆传送,容易引起传送机构的堵塞,影响装置的持续运行。
2、运用传送带运送的机构淤泥容易滑落,影响运送效率,而且增加了体力劳动是投入,耗时耗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河底淤泥固化制硅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河底淤泥固化制硅装置,包括底板、主动轮、第一导向轮组、第二导向轮组、传送带和反应槽,所述底板的上面一侧固定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皮带轮,所述底板的上面靠近主动轮的位置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皮带轮与皮带与主动轮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底板的上面靠近电机的位置固定设置有支杆,所述第一导向轮组固定设置在支杆顶端,所述底板的上面靠近支杆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一侧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导向轮组,所述第一导向轮组和第二导向轮组均包括两个导向轮和转动连接导向轮的支板,所述支架的另一侧的顶端转动设置有从动轮,所述传送带分别与主动轮、第一导向轮组、第二导向轮组和从动轮转动连接,所述支架的一端靠近从动轮的位置固定设置有反应槽,所述反应槽的底端开设有导出口,所述底板的上面在反应槽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收集槽。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槽的内部放置有用于淤泥固化制硅的固化剂。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的外侧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凸起,所述传送带的中间均匀的固定设置有多个折线条。
进一步的,所述折线条的夹角设置为130-150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向轮组与第二导向轮组的连线与地面的夹角设置为60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利用主动轮与从动轮已经第一导向轮组和第二导向轮组带动传送带的运行,从而使得河底淤泥在固化制硅的输料过程能通过传送带进行输送,运送过程高效流畅,便于使用。
2、通过在传送带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凸起,在其中间均匀的固定设置有多个折线条,从而使得河底淤泥在倾斜的传送带上能平稳的运行,减少了人力的投入,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传送带结构俯视图。
图中:1-底板;2-立柱;3-主动轮;4-皮带轮;5-电机;6-第一导向轮组;7-支杆;8-支架;9-第二导向轮组;10-导向轮;11-支板; 12-从动轮;13-传送带;14-反应槽;15-导出口;16-收集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河底淤泥固化制硅装置,包括底板1、主动轮3、第一导向轮组6、第二导向轮组9、传送带13和反应槽14,所述底板1的上面一侧固定设置有立柱2,所述立柱2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主动轮3,所述主动轮3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皮带轮4,所述底板1的上面靠近主动轮3的位置固定设置有电机5,所述电机5通过皮带轮4与皮带与主动轮3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底板1的上面靠近电机的位置固定设置有支杆7,所述第一导向轮组6固定设置在支杆7顶端,所述底板1的上面靠近支杆7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支架8,所述支架8一侧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导向轮组9,所述第一导向轮组6和第二导向轮组9均包括两个导向轮10 和转动连接导向轮10的支板11,所述支架8的另一侧的顶端转动设置有从动轮12,所述传送带13分别与主动轮3、第一导向轮组6、第二导向轮组9和从动轮12转动连接,所述支架8的一端靠近从动轮12的位置固定设置有反应槽14,所述反应槽14的底端开设有导出口15,所述底板1的上面在反应槽14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收集槽16。
为了便于淤泥的固化制硅,所述反应槽14的内部放置有用于淤泥固化制硅的固化剂。
为了避免淤泥在传送带13上滑动,所述传送带13的外侧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凸起17,所述传送带13的中间均匀的固定设置有多个折线条18,所述折线条18的夹角设置为130-150度。
为了便于运送淤泥,所述第一导向轮组6与第二导向轮组9的连线与地面的夹角设置为60度。
工作原理:使用时,开动电机5,使得皮带轮4带动主动轮3转动,主动轮3带动传送带13转动,传送带13绕过第一导向轮组6和第二导向轮组9,在从动轮12处形成循环,然后将淤泥放到靠近主动轮3的传送带13上进行运送,运送上去后进入反应槽14内与固化剂相互作用进行固化制硅反应,反应结束后通过导出口15进入收集槽16进行收集备用,整个装置简单方便,经济实用,便于推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河底淤泥固化制硅装置,包括底板(1)、主动轮(3)、第一导向轮组(6)、第二导向轮组(9)、传送带(13)和反应槽(1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面一侧固定设置有立柱(2),所述立柱(2)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主动轮(3),所述主动轮(3)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皮带轮(4),所述底板(1)的上面靠近主动轮(3)的位置固定设置有电机(5),所述电机(5)通过皮带轮(4)与皮带与主动轮(3)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底板(1)的上面靠近电机(5)的位置固定设置有支杆(7),所述第一导向轮组(6)固定设置在支杆(7)顶端,所述底板(1)的上面靠近支杆(7)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支架(8),所述支架(8)一侧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导向轮组(9),所述第一导向轮组(6)和第二导向轮组(9)均包括两个导向轮(10)和转动连接导向轮(10)的支板(11),所述支架(8)的另一侧的顶端转动设置有从动轮(12),所述传送带(13)分别与主动轮(3)、第一导向轮组(6)、第二导向轮组(9)和从动轮(12)转动连接,所述支架(8)的一端靠近从动轮(12)的位置固定设置有反应槽(14),所述反应槽(14)的底端开设有导出口(15),所述底板(1)的上面在反应槽(14)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收集槽(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底淤泥固化制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槽(14)的内部放置有用于淤泥固化制硅的固化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底淤泥固化制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3)的外侧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凸起(17),所述传送带(13)的中间均匀的固定设置有多个折线条(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河底淤泥固化制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线条(18)的夹角设置为130-15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底淤泥固化制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轮组(6)与第二导向轮组(9)的连线与地面的夹角设置为60度。
CN201720699662.1U 2017-06-16 2017-06-16 河底淤泥固化制硅装置 Active CN2069695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99662.1U CN206969500U (zh) 2017-06-16 2017-06-16 河底淤泥固化制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99662.1U CN206969500U (zh) 2017-06-16 2017-06-16 河底淤泥固化制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69500U true CN206969500U (zh) 2018-02-06

Family

ID=61408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99662.1U Active CN206969500U (zh) 2017-06-16 2017-06-16 河底淤泥固化制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695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22108A (zh) * 2018-03-23 2018-06-29 美丽国土(北京)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移动清淤设备及移动清淤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22108A (zh) * 2018-03-23 2018-06-29 美丽国土(北京)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移动清淤设备及移动清淤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69500U (zh) 河底淤泥固化制硅装置
CN207567848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淤泥清理装置
CN203359380U (zh) 污泥专用提升机
CN102817340A (zh) 河道流动垃圾清理机
CN208531608U (zh) 一种指接机的自动下料装置
CN203255626U (zh) 一种渔港传送装置
CN204919645U (zh) 污泥清理装置
CN203728161U (zh) 一种散存物料出仓输送系统
CN114197624A (zh) 一种城市污水管道防堵用漂浮垃圾清除处理装置
CN206827481U (zh) 一种卧式刮板输送机
CN208660531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重金属废水处理装置
CN201842752U (zh) 淤泥固化处理机的翻板过滤装置
CN202208504U (zh) 简易物料提升装置
CN206645428U (zh) 加速式传送带装置
CN205708477U (zh) 冲床废料输送装置
CN206294721U (zh) 一种集蛋机选蛋装置
CN214058863U (zh) 一种污泥物料输送用刮板装置
CN219662955U (zh) 一种污水处理沉沙装置
CN219003197U (zh) 市政垃圾处理装置
CN219751991U (zh) 一种海水淡化预处理浮渣收集装置
CN213114573U (zh) 一种河道漂浮垃圾打捞装置
CN217247393U (zh) 一种农村污水用斜板沉淀处理装置
CN215401056U (zh) 一种分体式的输送带
CN212531686U (zh) 一种口罩下料码垛装置
CN219128386U (zh) 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沉淀池抛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