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52917U - 一种钻杆内孔管线穿引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钻杆内孔管线穿引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52917U
CN206952917U CN201720352472.2U CN201720352472U CN206952917U CN 206952917 U CN206952917 U CN 206952917U CN 201720352472 U CN201720352472 U CN 201720352472U CN 206952917 U CN206952917 U CN 2069529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lling rod
drill pipe
pipe bore
bar segment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5247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衍福
史宏江
李铁军
杨文景
路平
路一平
王志国
张勇
陈超
张春华
闫国兴
陈睿
见立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NPC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D Co Ltd
Beijing Petroleum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NPC Drill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Beijing Petroleum Machinery Fac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NPC Drill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Beijing Petroleum Machinery Factory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riority to CN20172035247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529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529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529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钻杆内孔管线穿引工具,安装于钻杆上,所述钻杆内沿轴向设有一供穿设管线的内孔,钻杆内孔管线穿引工具包括:定位卡盘,其内端嵌设于钻杆一端的端口处,其外端沿径向凸设有耳部,耳部的内侧面与钻杆一端的端面相接触,定位卡盘上沿轴向设有一偏心孔,耳部上设有一定位孔,定位孔与钻杆的内孔的位置相对应;压紧端帽,其外端的端口处形成有一环挡,其内端通过内螺纹套接于钻杆的一端,环挡对应压合耳部的外侧面;引导杆,放置于钻杆内,其前段穿设于偏心孔,并位于定位卡盘的前端面上形成的防转套内,引导杆的后段设有供管线穿设的导槽部。本实用新型的钻杆内孔管线穿引工具,能方便快捷的穿引电缆,节省了作业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钻杆内孔管线穿引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钻井装备制造和装配过程中的辅助工具,具体涉及一种钻杆内孔管线穿引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石油作业中对于管线穿孔的解决方案多为牵引方式,首先用一根牵引线穿过孔,然后将牵引线与装配管线连接,通过拉拽牵引线将管线导入孔内。该技术适合于孔的入口外露的工况,对于孔口在钻杆内部的情况无法完成,因为孔口在钻杆内部无法完成牵引线与穿管的连接。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根据从事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经验,研制出一种钻杆内孔管线穿引工具,以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钻杆内孔管线穿引工具,能方便快捷的穿引电缆,节省了作业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钻杆内孔管线穿引工具,安装于钻杆上,所述钻杆内沿轴向设有一供穿设管线的内孔,所述钻杆内孔管线穿引工具包括:
定位卡盘,其内端嵌设于所述钻杆一端的端口处,其外端沿径向凸设有耳部,所述耳部的内侧面与所述钻杆一端的端面相接触,所述定位卡盘上沿轴向设有一偏心孔,所述耳部上设有一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钻杆的内孔的位置相对应;
压紧端帽,其外端的端口处形成有一环挡,其内端通过内螺纹套接于所述钻杆的一端,所述环挡对应压合所述耳部的外侧面;
引导杆,放置于所述钻杆内,其前段穿设于所述偏心孔,并位于所述定位卡盘的前端面上形成的防转套内,所述引导杆的后段设有供所述管线穿设的导槽部。
如上所述的钻杆内孔管线穿引工具,其中,所述引导杆前至后依次包括有一防转杆段、一主杆段以及一引导杆段,所述防转杆段穿设于所述偏心孔,并位于所述防转套内,所述导槽部凹设于所述引导杆段的外侧面上,并沿所述引导杆的轴向延伸。
如上所述的钻杆内孔管线穿引工具,其中,所述导槽部包括由前至后依次设置在所述引导杆段上的限位通槽及引导槽,所述引导槽的前端开口宽度与所述限位通槽的开口宽度相同,其后端为一喇叭形开口。
如上所述的钻杆内孔管线穿引工具,其中,所述防转杆段的自由端进一步形成有一螺纹杆段,所述螺纹杆段凸伸出所述定位卡盘的前侧,一锁紧套对应套接在所述螺纹杆段上。
如上所述的钻杆内孔管线穿引工具,其中,所述主杆段的外径大于所述防转杆段的外径,并小于所述引导杆段的外径。
如上所述的钻杆内孔管线穿引工具,其中,所述防转杆段的截面为方形,所述防转套内腔的形状与所述防转杆段的形状相匹配。
如上所述的钻杆内孔管线穿引工具,其中,一定位销对应插接于所述定位孔及所述钻杆的内孔处,以将所述定位卡盘及所述钻杆连接定位。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钻杆内孔管线穿引工具,结构简单灵巧,操作方便快捷,能很好的解决钻杆的水眼内孔太长难以将细长的电缆或细管从钻杆的一穿引至钻杆另一端接箍内细长孔中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能节省钻杆内细长细管穿引作业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避免电缆或细管在钻杆内穿引过程中受损或挤压等,能方便快捷的穿引电缆,节省了作业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钻杆内孔管线穿引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线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钻杆内孔管线穿引工具的定位卡盘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钻杆内孔管线穿引工具的导向杆的立体示意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21 定位卡盘 211 耳部
212 偏心孔 213 定位孔
214 防转套 22 压紧端帽
221 环挡
3 引导杆 30 螺纹杆段
31 防转杆段 32 主杆段
33 引导杆段 34 限位通槽
35 引导槽 4 锁紧套
5 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钻杆内孔管线穿引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线的剖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钻杆内孔管线穿引工具的定位卡盘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钻杆内孔管线穿引工具的导向杆的立体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钻杆内孔管线穿引工具,安装于钻杆1上,如图所示,该钻杆1前段的内壁上沿轴向设有一内孔(细长孔)11,以供穿设管线使用,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该钻杆1为现有技术,对其结构及具体工作过程不再赘述,所述钻杆内孔管线穿引工具包括:
请一并参见图3,定位卡盘21,其内端嵌设于所述钻杆1一端的端口处,其外端沿径向凸设有耳部211,所述耳部211的内侧面与所述钻杆1一端的端面相接触,所述定位卡盘21上沿轴向设有一偏心孔212,由图可知,该偏心孔212的中心与钻杆1的中心线有偏心距离,其具体数值根据需要而定,在此不做限定,所述耳部211上设有一定位孔213,所述定位孔213与所述钻杆的内孔11的位置相对应,在具体工作时,管线依次通过内孔11及定位孔213,能从钻杆1内引出,从而完成了牵引线与穿管的连接;
压紧端帽22,其外端的端口处形成有一环挡221,其内端通过内螺纹套接于所述钻杆1的一端,所述环挡221对应压合所述耳部211的外侧面,使得所述定位卡盘21能稳固的设置于所述钻杆1的一端处,避免出现活动,确保工作的可靠性;
引导杆3,放置于所述钻杆1内,其前段穿设于所述偏心孔212,并位于所述定位卡盘21的前端面上形成的防转套214内,以防止所述导引杆3转动,所述引导杆3的后段设有供所述管线穿设的导槽部。
在具体工作时,先转动所述引导杆3的导槽部,使之位于钻杆1的内孔11后侧,并与该内孔11相对,然后,将所述定位卡盘21及压紧端帽22按前述连接关系组装,之后,当管线由钻杆1的另一端进入后,会先进入导槽部中,并在所述导槽部的引导下,向前进入内孔11中,从而完成管线的牵引作业。
请参见图4,所述引导杆3前至后依次包括有一防转杆段31、一主杆段32以及一引导杆段33,所述防转杆段31穿设于所述偏心孔212,并位于所述防转套214内,所述导槽部凹设于所述引导杆段33的外侧面上,并沿所述引导杆3的轴向延伸。其中,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杆段32的外径大于所述防转杆段31的外径,并小于所述引导杆段33的外径。
较佳地,所述导槽部包括由前至后依次设置在所述引导杆段上的限位通槽34及引导槽35,所述引导槽35的前端开口宽度与所述限位通槽34的开口宽度相同,其后端为一喇叭形开口,以利用喇叭形开口的结构特点,更便于管线引入所述引导槽35内,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其中,在实际制造时,优选根据不同管线直径,设计所述限位通槽34的开口宽度,以与与所引导的管线尺寸相当,具体数值在此不做限定。
如图4所示,所述防转杆段31的自由端进一步形成有一螺纹杆段30,所述螺纹杆段30凸伸出所述定位卡盘21的前侧,一锁紧套4对应套接在所述螺纹杆段30上。在实际工作时,工作者可以握持在所述锁紧套4上,便于操作。
请一并参见图2,所述防转杆段31的截面为方形(长方形或正方形),所述防转套214内腔的形状与所述防转杆段31的形状相匹配,通过两者的相互配合,当所述防转杆段31插入防转套214后,不会出现转动的情形,确保导槽部与钻杆1的内孔位置始终相对,使管线穿引作业顺利进行。
其中,在实际工作时,优先用一定位销5对应插接于所述定位孔213及所述钻杆1的内孔11处,以将所述定位卡盘21及所述钻杆1连接定位。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钻杆内孔管线穿引工具,在实际工作中,是先将所述引导杆3伸入钻杆1的内腔中,并使所述限位通槽34及引导槽35与内孔11的位置相对应,之后,按前述连接关系此次组装所述压紧端盖22以及所述定位卡盘21,通过所述压紧端盖22将定位卡盘21压紧在钻杆1的端面上,并将定位销5装在定位卡盘2下部的定位孔213与钻杆1内的内孔11处,以配合进行压紧定位;当管线(电缆或细管)在钻杆1内进入引导杆3一端的引导槽35后,便可以顺着引导槽35过渡到限位通槽34,进而穿引至所述钻杆1的内孔11中,从而完成作业。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钻杆内孔管线穿引工具,节省了作业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有效避免管线在钻杆内穿引过程中受损或挤压等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钻杆内孔管线穿引工具,安装于钻杆上,所述钻杆内沿轴向设有一供穿设管线的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杆内孔管线穿引工具包括:
定位卡盘,其内端嵌设于所述钻杆一端的端口处,其外端沿径向凸设有耳部,所述耳部的内侧面与所述钻杆一端的端面相接触,所述定位卡盘上沿轴向设有一偏心孔,所述耳部上设有一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钻杆的内孔的位置相对应;
压紧端帽,其外端的端口处形成有一环挡,其内端通过内螺纹套接于所述钻杆的一端,所述环挡对应压合所述耳部的外侧面;
引导杆,放置于所述钻杆内,其前段穿设于所述偏心孔,并位于所述定位卡盘的前端面上形成的防转套内,所述引导杆的后段设有供所述管线穿设的导槽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杆内孔管线穿引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杆前至后依次包括有一防转杆段、一主杆段以及一引导杆段,所述防转杆段穿设于所述偏心孔,并位于所述防转套内,所述导槽部凹设于所述引导杆段的外侧面上,并沿所述引导杆的轴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钻杆内孔管线穿引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槽部包括由前至后依次设置在所述引导杆段上的限位通槽及引导槽,所述引导槽的前端开口宽度与所述限位通槽的开口宽度相同,其后端为一喇叭形开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钻杆内孔管线穿引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转杆段的自由端进一步形成有一螺纹杆段,所述螺纹杆段凸伸出所述定位卡盘的前侧,一锁紧套对应套接在所述螺纹杆段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钻杆内孔管线穿引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段的外径大于所述防转杆段的外径,并小于所述引导杆段的外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钻杆内孔管线穿引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转杆段的截面为方形,所述防转套内腔的形状与所述防转杆段的形状相匹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钻杆内孔管线穿引工具,其特征在于,一定位销对应插接于所述定位孔及所述钻杆的内孔处,以将所述定位卡盘及所述钻杆连接定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杆内孔管线穿引工具,其特征在于,一定位销对应插接于所述定位孔及所述钻杆的内孔处,以将所述定位卡盘及所述钻杆连接定位。
CN201720352472.2U 2017-04-06 2017-04-06 一种钻杆内孔管线穿引工具 Active CN2069529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52472.2U CN206952917U (zh) 2017-04-06 2017-04-06 一种钻杆内孔管线穿引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52472.2U CN206952917U (zh) 2017-04-06 2017-04-06 一种钻杆内孔管线穿引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52917U true CN206952917U (zh) 2018-02-02

Family

ID=61373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52472.2U Active CN206952917U (zh) 2017-04-06 2017-04-06 一种钻杆内孔管线穿引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529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52917U (zh) 一种钻杆内孔管线穿引工具
CN104533344A (zh) 一种液压式滑套开关工具
CN208330213U (zh) 用于连接内置电缆的复合连续油管的金属管接头
CN207436950U (zh) 连续油管过电缆液压丢手工具
CN104405334B (zh) 分级注水泥器
CN210152621U (zh) 一种柔性筛管和防砂完井管柱
CN203603763U (zh) 可解封裸眼侧钻工具
CN203022674U (zh) 一种打捞井下脱扣钻杆用的公锥
CN204663449U (zh) 一种液压释放的连续油管打捞筒
CN105140717A (zh) 用于矿井随钻测量短节的盲插式连接装置
CN204040936U (zh) 石油管直连型内螺纹接头
CN209212173U (zh) 连续油管连接器
CN208137929U (zh) 一种防止管线磨损的钻孔探测推进杆
CN103775017B (zh) 一种断杆的打捞方法及所用的侧捞器
CN204476346U (zh) 过光缆插入密封装置
CN202910603U (zh) 筒夹延长装置
CN205478880U (zh) 一种带电作业用通用型万向转接头
CN207715640U (zh) 一种快速线缆连接器
CN204591168U (zh) 可正反转螺纹连接的螺旋钻杆
CN203547595U (zh) 一种机械化修井作业机用快换导向对扣装置
CN204716172U (zh) 一种四爪钢球打捞器
CN210483585U (zh) 穿管器及连续油管
CN203161150U (zh) 一种打捞井下断杆用的侧捞器
CN203879400U (zh) 小孔径钻机的钻杆变径结构
CN205185168U (zh) 吊卡导向板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07 Dongzhimen North Street, Dongcheng District,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Co-patentee after: Drill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atentee after: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Co-patentee after: Beijing Petroleum Machine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07 Dongzhimen North Street, Dongcheng District,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Co-patentee before: Drill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atentee befor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Co-patentee before: Beijing Petroleum Machinery pl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