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48131U - 一种电机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48131U
CN206948131U CN201720622035.8U CN201720622035U CN206948131U CN 206948131 U CN206948131 U CN 206948131U CN 201720622035 U CN201720622035 U CN 201720622035U CN 206948131 U CN206948131 U CN 2069481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cooling pipe
controller
motor body
mosf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2203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晓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BYD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BYD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BYD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BYD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2203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481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481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481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机,所述电机包括电机本体、控制器和第一冷却管道,所述控制器位于所述电机本体的端部,所述控制器设有多个莫斯管,所述莫斯管与所述电机本体之间设有第一冷却管道。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所述莫斯管为所述控制器主要发热部件,所述莫斯管与所述电机本体之间设有第一冷却管道,使控制器得到有效冷却,从而提高了电机冷却效率。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汽车。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及汽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控制器电驱动系统,电机控制器的外壳设有用于电源输入的直流母线进线插座和用于信号输出的信号输出插座,电机上设有与信号输出插座连接的旋变信号线束,电机控制器三相高压输出端与电机的三相电源高压输入端连接,电机控制器三相高压输出端连接有电机控制器铜排,电机的三相电源高压输入端连接有电机铜排。
电机控制器上安装有系统冷却进水管和控制器冷却出水管,电机上安装有系统冷却出水管和电机冷却出水管,系统内部冷却时,冷却液从电机冷却出水管,经控制器冷却出水管流出,系统外部冷却时,冷却液从系统冷却进水管流入,经系统冷却出水管流出。
上述系统的电机布线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而且铜排裸露,铜排容易损坏。并且系统各个部位的散热量不均,各个部位的冷却结构一致,冷却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机,提高电机与控制器的冷却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汽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机,所述电机包括电机本体、控制器和第一冷却管道,所述控制器位于所述电机本体的端部,所述控制器设有多个莫斯管,所述莫斯管与所述电机本体之间设有第一冷却管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所述莫斯管为所述控制器主要发热部件,所述莫斯管与所述电机本体之间设有第一冷却管道,使控制器得到有效冷却,从而提高了电机冷却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器设有所述莫斯管的安装块,所述莫斯管的安装块朝向所述电机本体的正投影区域设有所述第一冷却管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机本体的端部设有所述第一冷却水道的沟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莫斯管与所述电机本体之间设有至少两段第一冷却管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机本体设有第二冷却管道,所述第二冷却管道与所述第一冷却管道连接。
所述电机包括壳体,所述电机本体与所述控制器位于所述壳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表面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第一冷却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冷却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却管道连接,所述第二冷却管道与所述出水口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电机本体的安装腔与所述控制器的安装腔隔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机本体还包括定子三相线和旋变线束,所述隔板上设有控制器连接端子,所述定子三相线穿过所述隔板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端连接;所述旋变线束包括引脚,所述旋变线束的引脚穿过所述隔板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端连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电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汽车的电机的控制器设有多个莫斯管,莫斯管与电机本体之间设有第一冷却管道,可以使控制器得到有效冷却,进而使电机可靠地工作,为汽车提供充足的驱动力,从而使汽车正常行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机的控制器的部分结构的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机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机的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机的侧面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机的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机的端面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机100,电机100包括电机本体1、控制器6和第一冷却管道14,控制器6位于电机本体1的一端,控制器6设有多个莫斯管20,莫斯管20与电机本体1之间设有第一冷却管道14。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100,控制器6设有至少一个莫斯管20,莫斯管20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莫斯管20为控制器6的主要发热部件,莫斯管20与电机本体1之间设有第一冷却管道14,可以使莫斯管20得到有效冷却,从而使控制器6得到有效冷却,从而提高了电机100的冷却效率。
具体地,控制器6设有莫斯管20的安装块,莫斯管20的安装块朝向电机本体1的正投影区域设有第一冷却管道14。莫斯管20的安装块朝向电机本体1的正投影区域设有第一冷却管道14即第一冷却管道14集中分布于莫斯管20的安装块的有效散热区域,可以提高莫斯管20的冷却效率。
优选地,莫斯管20与电机本体1之间设有至少两段第一冷却管道14。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冷却管道14迂回形成两段管道,可以增大莫斯管20的冷却面积,提高莫斯管20的冷却效率。莫斯管20与电机本体1之间还可以设有三段或四段第一冷却管道14,只要可以使莫斯管20有效冷却即可。
进一步地,电机本体1的端部设有第一冷却水道14的沟槽。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机本体1的端部设有两段第一冷却管道14的沟槽,控制器6位于电机本体1的端部,控制器6设有莫斯管20的安装块,第一冷却管道14位于莫斯管20的安装块朝向电机本体1的正投影区域内,可以有效冷却莫斯管20从而提高控制器6的冷却效率。
优选地,如图6和图7所示,电机本体1设有第二冷却管道15,第二冷却管道15与第一冷却管道14连接。第一冷却管道14用于冷却控制器6,第二冷却管道15用于冷却电机本体1。如图5和图7所示,电机本体1的定子24是电机本体1的主要发热部件,第二冷却管道15主要用于冷却电机本体1的定子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冷却管道15环绕在定子周围,以冷却定子24,第二冷却管道15的形状有多种,还可以是螺旋状的,不限于本实施例。第一冷却管道14与第二冷却管道15连接,节约了电机100的布置空间,构成一套冷却系统,为电机本体1和控制器6冷却,提高了冷却效率。
优选地,电机100包括壳体22,电机本体1与控制器6位于壳体内22。壳体22可以为一体式的,也可以是分离式的。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22是分离式的,壳体22包括电机本体外壳21和控制器外壳19,电机本体1外壳21与控制器6外壳19通过螺纹连接(通过螺栓18与螺孔23连接)。壳体22为分离式,便于电机本体1与控制器6的安装、拆卸、故障检测和维修。电机本体外壳21和控制器外壳19也可以一体成型即壳体22为一体成型。
具体地,如图6和图7所示,壳体22表面设有进水口2和出水口3,第一冷却管道14的一端与进水口2连接,第一冷却管道14的另一端与第二冷却管道15连接,第二冷却管道15与出水口3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冷却管道14的另一端与第二冷却管道15通过第三冷却管道16连接,第二冷却管道15与出水口3通过第四冷却管道17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二冷却管道15也可以与出水口3直接连接,第二冷却管道15也可以通过出水口3与第四冷却管道17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冷却液从进水口2进入,经过第一冷却管道14,流经第三冷却管道16,再流经第二冷却管道15,从出水口3流出或者从第二冷却管道15进入第四冷却管道17后再从出水口3流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进水口2与第一冷却管道14连接,出水口3与第二冷却管道15连接,冷却液先经过第一冷却管道14再经过第二冷却管道15,先冷却控制器6(莫斯管20)再冷却电机本体1(定子24),由于电机本体1的发热量大于控制器6,这样设置的冷却效果好。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些实施例,进水口2与第一冷却管道15连接,出水口3与第二冷却管道14连接,冷却液先经过第一冷却管道15再经过第二冷却管道14,先冷却电机本体1(定子24)再冷却控制器6(莫斯管20)。
优选地,壳体内设有隔板12,隔板12将电机本体1的安装腔与控制器6的安装腔隔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4、5所示,控制器6与电机本体1位于同一壳体22内,隔板12限定出控制器6与电机本体1各自的空间,使电机本体1的空间可以布置定子24、转子25和电机转轴26。
具体地,电机本体1还包括定子三相线10和旋变线束13,隔板12上设有控制器连接端子,定子三相线10穿过隔板12与控制器连接端连接;旋变线束13包括引脚,旋变线束13的引脚穿过隔板与控制器连接端连接。如图4和图5所示,定子三相线10连接到隔板12上,简化了布线结构,提高了定子三相线10与控制器三相线连接的可靠性,使电机100的结构更紧凑。如图4和图5所示,旋变线束13为旋转变压器的线束,旋变线束13通过引脚与隔板12连接,提高了旋变线束13与控制器6连接的可靠性,提高了信号传递的稳定性。
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定子线包温度传感器11与隔板12连接,简化了布线结构。
具体地,如图4所示,壳体22末端设有皮带轮27,发动机通过皮带轮27带动电机100转动。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的隔板12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隔12可以为三个。隔板12包括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如图2所示,电机端盖5表面设有低压线束4,低压线束4与隔板12的控制电路连接,为信号输出线,控制器外壳19表面设有高压线束7,高压线束7为与隔板12的驱动电路连接,为电源输出线。
此外,如图3所示,电机外壳21还设有第一悬位置8和第二悬位置9,第一悬位置8和第二悬位置9用于在整车上固定电机100。第一悬位置8、第二悬位置9也可以设于控制器外壳19的表面,只要起到固定电机100作用即可。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汽车1000,如图8所示,一种汽车1000包括上述的电机100。上述电机100包括电机本体1、控制器6和第一冷却管道14,控制器6位于电机本体1的一端,控制器6设有多个莫斯管20,莫斯管20与电机本体1之间设有第一冷却管道14。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1000,电机100的控制器6设有至少一个莫斯管20,莫斯管20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莫斯管20为控制器6的主要发热部件,莫斯管20与电机本体1之间设有第一冷却管道14,可以使莫斯管20得到有效冷却即使控制器6得到有效冷却,提高了电机100的冷却效率即汽车1000的冷却效率,进而使电机100可靠地工作,为汽车1000提供充足的驱动力,从而使汽车1000正常行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 “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 “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电机本体、控制器和第一冷却管道,所述控制器位于所述电机本体的端部,所述控制器设有多个莫斯管,所述莫斯管与所述电机本体之间设有第一冷却管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设有所述莫斯管的安装块,所述莫斯管的安装块朝向所述电机本体的正投影区域设有所述第一冷却管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本体的端部设有所述第一冷却水道的沟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莫斯管与所述电机本体之间设有至少两段第一冷却管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本体设有第二冷却管道,所述第二冷却管道与所述第一冷却管道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壳体,所述电机本体与所述控制器位于所述壳体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表面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第一冷却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冷却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却管道连接,所述第二冷却管道与所述出水口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电机本体的安装腔与所述控制器的安装腔隔开。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本体还包括定子三相线和旋变线束,所述隔板上设有控制器连接端子,所述定子三相线穿过所述隔板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端连接;所述旋变线束包括引脚,所述旋变线束的引脚穿过所述隔板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端连接。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
CN201720622035.8U 2017-05-31 2017-05-31 一种电机及汽车 Active CN2069481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22035.8U CN206948131U (zh) 2017-05-31 2017-05-31 一种电机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22035.8U CN206948131U (zh) 2017-05-31 2017-05-31 一种电机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48131U true CN206948131U (zh) 2018-01-30

Family

ID=61362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22035.8U Active CN206948131U (zh) 2017-05-31 2017-05-31 一种电机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4813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7520A (zh) * 2018-03-09 2019-09-17 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电机控制系统
CN112448542A (zh) * 2019-08-30 2021-03-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总成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7520A (zh) * 2018-03-09 2019-09-17 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电机控制系统
CN110247520B (zh) * 2018-03-09 2024-05-10 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电机控制系统
CN112448542A (zh) * 2019-08-30 2021-03-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总成
CN112448542B (zh) * 2019-08-30 2022-02-0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13001U (zh) 旋转电机和车辆
US9849791B2 (en) Vehicle drive device
CN107078595B (zh) 旋转电机系统
CN101187364B (zh) 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
CN103427522B (zh) 电机转子冷却方法
CN103250331B (zh) 电机冷却系统和方法
US10233942B2 (en) Fluid device
CN206948131U (zh) 一种电机及汽车
US20120068656A1 (en) Switch module for an electric machine having switchable stator windings
DE112013005577T5 (de) Vorrichtung mit Wärmesenke
CN105932830A (zh) 马达单元
CN105317655A (zh) 电动压缩机
JP2009247119A (ja) 駆動装置
US20150246619A1 (en) Power converter and motor vehicle
KR20140126761A (ko) 전기 모터 구동 펌프
WO2008076514A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oling an electric motor
CN106134062A (zh) 电动压缩机
CN109367376A (zh) 一种电机和控制器的集成系统
JP2022061801A (ja) 車両用駆動装置
CN104115373A (zh) 旋转电机
CN106030996B (zh) 具有框架和外套的电机器
CN110417309A (zh) 新型电机控制器、电机控制器制造方法及电动汽车
CN106898592A (zh) 功率转换器和旋转电机
CN103032351B (zh) 通风机装置
CN206432821U (zh) 电机壳体和具有其的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