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44224U - 一种焚烧炉二次风供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焚烧炉二次风供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44224U
CN206944224U CN201720839571.3U CN201720839571U CN206944224U CN 206944224 U CN206944224 U CN 206944224U CN 201720839571 U CN201720839571 U CN 201720839571U CN 206944224 U CN206944224 U CN 2069442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ondary air
air channel
incinerator
channel
ar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3957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岩韦
宫臣
胡利华
邵哲如
王婷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rbright Envirotech China Ltd
Everbrigh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Nanjing Co Ltd
Everbrigh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henzhen Co Ltd
Everbrigh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 C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erbright Envirotech China Ltd
Everbrigh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Nanjing Co Ltd
Everbrigh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henzhen Co Ltd
Everbrigh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rbright Envirotech China Ltd, Everbrigh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Nanjing Co Ltd, Everbrigh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henzhen Co Ltd, Everbrigh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 C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Everbright Envirotech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83957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442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442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442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焚烧炉二次风供风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焚烧炉前拱上的前二次风管和设置在所述焚烧炉后拱上的后二次风管,所述前二次风管和所述后二次风管均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二次风管和第二二次风管;其中,所述第一二次风管与所述第二二次风管具有不同的倾斜角度。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焚烧炉二次供风装置,并列排布的二次风管具有不同的倾斜方向,从而形成交错布置形成的二次风喷管,喷入的二次风形成具有一定交错角度的扇形射流,一方面,有效减弱了射流根部的卷吸作用,从而有效保护了锅炉的前后拱;另一方面,增大了二次风与炉内挥发分的接触面积,从而更好地促进炉内燃烧过程的进行。

Description

一种焚烧炉二次风供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焚烧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焚烧炉二次风供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城镇垃圾的产生量和堆积量逐年增加。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由于对生活垃圾减量化明显,又能够利用余热发电实现资源化,同时能够控制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利用。
由于垃圾的种类不同,可以将其分为生活垃圾、高热值生活垃圾、工业垃圾以及医疗垃圾等几种,对垃圾进行焚烧过程中因为每种垃圾的含水量以及焚烧后产生的热值不同,往往需要不同的焚烧炉进行处理,针对高热值生活垃圾、工业垃圾以及医疗垃圾通常选用水冷振动炉排的焚烧炉进行处理。典型的垃圾焚烧炉如图1所示,包括进料口101、给料炉排102、位于炉膛内用于垃圾焚烧的炉排103、位于焚烧炉排下部的一次风供风系统104、位于炉喉部的二次风供风系统105以及排渣机106。焚烧炉排整体构成用于焚烧垃圾的炉床,所述炉床沿纵向分为干燥段、燃烧段和燃尽段,焚烧炉排整体沿纵向分为多个焚烧单元,通常为5个单元,每一焚烧单元由多个滑动炉排片、翻动炉排片和固定炉排片组成。垃圾从进料口倒入所述垃圾焚烧炉,通过给料炉排的往复推动作用所述垃圾进入所述焚烧炉内的炉床上进行焚烧,在所述干燥段所述垃圾被烘干、脱水,所述垃圾主要在所述燃烧段进行燃烧,经过燃尽段的垃圾已经燃烧殆尽,之后剩余的炉渣进入排渣机,由排渣机排出炉外。其中所述一次风从所述焚烧炉排底部的风室送入,所述二次风从所述垃圾焚烧炉的炉喉部送入。
现有二次风供风系统采用的风管,使二次风以一定的角度从前拱及后拱喷入炉膛,相邻风管之间形成同向射流,依靠射流之间的扰动来促进炉内未燃尽气体的燃烧。然而,形成的射流具有较强的射流刚性,射流根部容易卷吸高温烟气,造成生物质炉排炉或水冷振动炉排炉的前后拱具有较高的高温腐蚀风险。同时,较强刚性的射流有可能造成炉内火焰直冲炉排,造成炉排片或水冷振动炉排上大面积结焦的风险。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焚烧炉二次风供风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焚烧炉二次风供风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设置在所述焚烧炉前拱上的前二次风管和设置在所述焚烧炉后拱上的后二次风管,所述前二次风管和所述后二次风管均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二次风管和第二二次风管;
其中,所述第一二次风管与所述第二二次风管具有不同的倾斜角度。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二次风管和所述第二二次风管沿列向前后设置。
示例性地,所述前二次风管和所述后二次风管还包括沿所述第一二次风管和所述第二二次风管延伸方向并列排布的第三二次风管,其中,所述第一二次风管、所述第二二次风管和所述第三二次风管中相邻的二次风管具有不同的倾斜方向。
示例性地,所述第三二次风管和所述第一二次风管分别排列于所述第二二次风管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一二次风管和所述第三二次风管相对于所述第二二次风管向相反的方向倾斜。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二次风管和所述第三二次风管分别向左和向右两个方向倾斜。
示例性地,所述前二次风管与所述后二次风管位于所述焚烧炉炉膛的同一高度并且相对设置。
示例性地,所述前二次风管与所述后二次风管均向下倾斜设置。
示例性地,所述前二次风管和所述后二次风管均包括多列的所述第一二次风管和所述第二二次风管。
示例性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二次风管上方的三次风管。
示例性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焚烧炉炉膛顶部的屏式过热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焚烧炉二次供风装置,并列排布的二次风管具有不同的倾斜方向,从而形成交错布置形成的二次风喷管,喷入的二次风形成具有一定交错角度的扇形射流,一方面,有效减弱了射流根部的卷吸作用,从而有效保护了锅炉的前后拱;另一方面,增大了二次风与炉内挥发分的接触面积,从而更好地促进炉内燃烧过程的进行。同时,交错布置减少了同向射流之间的协同作用,降低了射流刚性,避免炉内主燃区的高温火焰在二次风的作用下对炉排或层料进行直接冲刷,使炉排片能够更加安全稳定地运行,并防止生物质在炉排片上结焦结渣。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附图中:
图1为一种垃圾焚烧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A、图2B、图2C和图2D为一种焚烧炉二次风供风装置的风管排布示意图;
图3A、图3B、图3C和图3D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焚烧炉二次风供风装置的风管排布及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描述,以说明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用于生物质气化炉。显然,本实用新型的施行并不限于生物质焚烧烟气处理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应予以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夸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现有二次风供风系统采用的风管,使二次风以一定的角度从前拱及后拱喷入炉膛,如图2A、图2B、图2C和图2D示出了一种典型的二次风供风系统采用的风管的排布方式示意图。图2A中二次风供风系统采用二次风管201排布在焚烧炉202炉膛的候部,其中风管采用三排并列排布的风管构成,其中图2B示出了沿A-A方向观察的二次风管201的排布示意图,图2C示出了二次风管201为沿B-B方向观察的排布方式,图2D示出了为二次风管201为沿C-C方向观察的排布方式。可见,所有排布的风管沿着一个方向排布,从而二次风在喷入炉膛时相邻风管之间形成同向射流,从而具有较强的协同作用,从而形成的射流具有较强的射流刚性,射流根部容易卷吸高温烟气,造成生物质炉排炉或水冷振动炉排炉的前后拱具有较高的高温腐蚀风险。同时,较强刚性的射流有可能造成炉内火焰直冲炉排,造成炉排片或水冷振动炉排上大面积结焦的风险。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焚烧炉二次风供风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设置在所述焚烧炉前拱上的前二次风管和设置在所述焚烧炉后拱上的后二次风管,所述前二次风管和所述后二次风管均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二次风管和第二二次风管;
其中,所述第一二次风管与所述第二二次风管具有不同的倾斜角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焚烧炉二次供风装置,并列排布的二次风管具有不同的倾斜方向,从而形成交错布置形成的二次风喷管,喷入的二次风形成具有一定交错角度的扇形射流,一方面,有效减弱了射流根部的卷吸作用,从而有效保护了锅炉的前后拱;另一方面,增大了二次风与炉内挥发分的接触面积,从而更好地促进炉内燃烧过程的进行。同时,交错布置减少了同向射流之间的协同作用,降低了射流刚性,避免炉内主燃区的高温火焰在二次风的作用下对炉排或层料进行直接冲刷,使炉排片能够更加安全稳定地运行,并防止生物质在炉排片上结焦结渣。
实施例一
下面参考图3A、图3B、图3C和图3D对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焚烧炉二次风供风装置进行示意性说明。
垃圾从进料口倒入所述垃圾焚烧炉,通过给料炉排的往复推动作用所述垃圾进入所述焚烧炉内的炉床上进行焚烧,在所述干燥段所述垃圾被烘干、脱水,所述垃圾主要在所述燃烧段进行燃烧,经过燃尽段的垃圾已经燃烧殆尽,之后剩余的炉渣进入排渣机,由排渣机排出炉外。其中所述一次风从所述焚烧炉排底部的风室送入,所述二次风从所述垃圾焚烧炉的炉喉部送入。如图3A所焚烧炉301左侧为进料,右侧出渣,炉膛进料端通常被称作前拱,出料端被称作后拱。
如图3A所示,在焚烧炉301的前拱上设置有前二次风管303,在焚烧炉301的后拱上设置有后二次风管302。所述前二次风管和所述后二次风管分别包括多个并列排布的第一二次风管和第二二次风管。下面,以后拱上设置的二次风管为示例,以对本发明的二次风管的排布进行说明。示例性地,所述第一二次风管和所述第二二次风管沿列向前后设置。参看图3B、图3C和图3D示出了在后拱上设置的二次风管的由不同方向观测的排布示意图,图3B示出了,二次风管沿后拱A-A方向观察的平面排布示意图,其中,二次风管包括并列排布的第一二次风管302-1和第二二次风管302-2。图3C,示出了沿后拱C-C方向观察的二次风管排布示意图,二次风管排布在焚烧炉喉部具有倾斜角度的倾斜斜面上,图3D,示出了后拱B-B方向观察的二次风管排布示意图,第一二次风管302-1和第二二次风管302-2具有不同的倾斜角度。从而在焚烧炉内形成扇形喷射气流,这种扇形喷射气流一方面,有效减弱了射流根部的卷吸作用,从而有效保护了锅炉的前后拱;另一方面,增大了二次风与炉内挥发分的接触面积,从而更好地促进炉内燃烧过程的进行。第一二次风管302-1和第二二次风管302-2具有不同的倾斜角度,形成第一二次风管与第二二次风管的交错布置,相较于同向布置的二次风管进一步减少了同向射流之间的协同作用,降低了射流刚性,避免炉内主燃区的高温火焰在二次风的作用下对炉排或层料进行直接冲刷,使炉排片能够更加安全稳定地运行,并防止生物质在炉排片上结焦结渣。需要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以列向前后设置的第一二次风管和第二二次风管为示例进行说明,仅仅是示例性地,任何方向并列设置的第一二次风管和第二二次风管具有不同的倾斜方向,均适用于本发明。
示例性地,所述前二次风管和所述后二次风管还包括沿所述第一二次风管和所述第二二次风管延伸方向并列排布的第三二次风管,其中,所述第一二次风管、所述第二二次风管和所述第三二次风管中相邻的二次风管具有不同的倾斜方向。继续参看图3B,设置在后拱上的二次风管还包括第三二次风管302-3,所述第三二次风管302-3与所述第一二次风管302-1和所述第二二次风管302-2并列排布,并且,相邻的二次风管具有不同的倾斜方向,示例性地,在第一二次风管302-1与第二二次风管302-2相邻且具有不同倾斜方向的情况下,第二二次风管302-2与第三二次风管302-3相邻且具有不同的倾斜方向。这样的布置,避免了相邻风管具有相同的射流方向,进一步减少了同向射流之间的协同作用,降低了射流刚性,避免炉内主燃区的高温火焰在二次风的作用下对炉排或层料进行直接冲刷,使炉排片能够更加安全稳定地运行,并防止生物质在炉排片上结焦结渣。
示例性地,所述第三二次风管与所述第一二次风管分别排列于所述第二二次风管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一二次风管和所述第三二次风管相对于所示第二二次风管向相反的方向倾斜。示例性地,所述第一二次风管和所述第三二次风管分别向左和向右两个方向倾斜。继续参看图3B、图3C和图3D,所述第三二次风管302-3与所述第一二次风管302-1分别排列于所述第二二次风管302-2的两侧,其中,如图3C所示,所述第一二次风管302-1和所述第三二次风管302-3相对于所述第二二次风管302-2向相反的方向倾斜,其中,第一二次风管302-1向右倾斜、第三二次风管302-3向左倾斜,从而形成由左到右的扇形射流,增加扇形射流的喷射面积,进一步有效减弱了射流根部的卷吸作用,从而有效保护了锅炉的前后拱;另一方面,进一步增大了二次风与炉内挥发分的接触面积,从而更好地促进炉内燃烧过程的进行。需要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以第一二次风管和第三二次风管分别向左和向右两个方向倾斜为示例进行说明仅仅是示例性地,任何相对于第二二次风管向相反的方向倾斜的第一二次风管和第三二次风管,均适用于本发明。
示例性地,所述前二次风管和所述后二次风管均包括多列的所述第一二次风管和所述第二二次风管。在焚烧炉的前拱和后拱上设置多列第一二次风管和第二二次风管,一方面增强二次风补入,另一方面进一步增大了扇形射流的面积,增加二次风与炉内挥发分的接触面积,从而更好地促进炉内燃烧过程的进行。
示例性地,所述前二次风管与所述后二次风管位于所述焚烧炉炉膛的同一高度并且相对设置。继续参看图1,所述前二次风管303与所述后二次风管302位于所述焚烧炉炉膛的同一高度并且相对设置。从而在前后墙之间形成对冲布置,前墙的每根二次风管对应后墙相应的二次风管,形成二次风射流在焚烧炉中形成空气幕墙,进一步促进空气与可燃气体的混合,从而促进燃烧。
示例性地,所述前二次风管与所述后二次风管均向下倾斜设置。继续参看图1,所述前二次风管303与所述后二次风管302均向下倾斜设置。从而降低焚烧炉喉部空气的集中度,抑制高温火焰的生成,从而有效降低NOx的生成和进一步防止避免结焦。
示例性地,所述焚烧炉二次风供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二次风管上方的三次风管。继续参看图1,焚烧炉前后拱上的二次风管302和303上分别设置有三次风管303和304,所述三次风管一方面在二次风管的上方进一步补入空气达到逐级补入空气的效果,使得燃烧区域扩大,进一步燃烧二次风燃烧过程中未燃尽燃气,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降低焚烧炉喉部空气的集中度,抑制高温火焰的生成,从而有效降低NOx的生成和进一步防止避免结焦。
示例性地,所述焚烧炉二次风供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焚烧炉炉膛顶部的屏式过热器。继续参看图1,焚烧炉301炉膛顶部还设置有屏式过热器305,一方面吸收炉内火焰的辐射热,另一方面吸收屏间烟气的辐射和对流传热的热量。既保证过热蒸汽温度高的要求,又可使烟气降到一定的温度,进一步防止对流受热面过热结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焚烧炉二次供风装置,并列排布的二次风管具有不同的倾斜方向,从而形成交错布置形成的二次风喷管,喷入的二次风形成具有一定交错角度的扇形射流,一方面,有效减弱了射流根部的卷吸作用,从而有效保护了锅炉的前后拱;另一方面,增大了二次风与炉内挥发分的接触面积,从而更好地促进炉内燃烧过程的进行。同时,交错布置减少了同向射流之间的协同作用,降低了射流刚性,避免炉内主燃区的高温火焰在二次风的作用下对炉排或层料进行直接冲刷,使炉排片能够更加安全稳定地运行,并防止生物质在炉排片上结焦结渣。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10)

1.一种焚烧炉二次风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设置在所述焚烧炉前拱上的前二次风管和设置在所述焚烧炉后拱上的后二次风管,所述前二次风管和所述后二次风管均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二次风管和第二二次风管;
其中,所述第一二次风管与所述第二二次风管具有不同的倾斜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次风管和所述第二二次风管沿列向前后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二次风管和所述后二次风管还包括沿所述第一二次风管和所述第二二次风管延伸方向并列排布的第三二次风管,其中,所述第一二次风管、所述第二二次风管和所述第三二次风管中相邻的二次风管具有不同的倾斜方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二次风管和所述第一二次风管分别排列于所述第二二次风管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一二次风管和所述第三二次风管相对于所述第二二次风管向相反的方向倾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次风管和所述第三二次风管分别向左和向右两个方向倾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二次风管与所述后二次风管位于所述焚烧炉炉膛的同一高度并且相对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二次风管与所述后二次风管均向下倾斜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二次风管和所述后二次风管均包括多列的所述第一二次风管和所述第二二次风管。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二次风管上方的三次风管。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焚烧炉炉膛顶部的屏式过热器。
CN201720839571.3U 2017-07-11 2017-07-11 一种焚烧炉二次风供风装置 Active CN2069442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39571.3U CN206944224U (zh) 2017-07-11 2017-07-11 一种焚烧炉二次风供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39571.3U CN206944224U (zh) 2017-07-11 2017-07-11 一种焚烧炉二次风供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44224U true CN206944224U (zh) 2018-01-30

Family

ID=61368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39571.3U Active CN206944224U (zh) 2017-07-11 2017-07-11 一种焚烧炉二次风供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442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58629A (zh) * 2018-07-10 2018-11-06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低氮氧化合物燃气燃烧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58629A (zh) * 2018-07-10 2018-11-06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低氮氧化合物燃气燃烧器
CN108758629B (zh) * 2018-07-10 2024-04-12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低氮氧化合物燃气燃烧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37975B (zh) 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及其污染控制系统
CN201688552U (zh) 一种燃生物质组装水管锅炉
CN106224974B (zh) 垃圾焚烧处理系统
CN201652438U (zh) 秸秆燃料飞燃炉
CN101818892B (zh) 秸秆燃料飞燃炉
CN106352343B (zh) 适用于高热值生活垃圾的气化焚烧炉
CN105698186A (zh) 垃圾焚烧锅炉
CN104764022A (zh) 摆动焚烧床、多焚烧室式的生活垃圾焚烧炉
CN207122902U (zh) 一种垃圾焚烧系统
CN206944224U (zh) 一种焚烧炉二次风供风装置
CN106090942A (zh) 采用炉渣风冷工艺的危废物焚烧系统
CN110068009A (zh) 水冷旋转炉排秸秆捆烧半气化直燃常压热水锅炉
CN206929792U (zh) 适用于生物质焚烧炉膛的三次风配风系统
CN105698183A (zh) 用于处理垃圾的焚烧炉
CN202546734U (zh) 带碎渣功能的新型高效气化燃烧复合炉排装置
CN205481017U (zh) 一种能抑制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未燃烧物的焚烧系统
CN106765123A (zh) 大容量垃圾高温气化喷燃系统
CN107448952A (zh) 一种安全充分燃烧的焚化装置
CN200986211Y (zh) 采用交叉水冷壁保护锅壳的锅炉
CN109855102B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及其建造方法
CN206320752U (zh) 大容量垃圾高温气化喷燃系统
CN106287686A (zh) 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装置
CN207316897U (zh) 一种双炉排对置式生物质锅炉
CN205535840U (zh) 一种用于处理垃圾的焚烧炉
CN102563668A (zh) 污泥与生活垃圾混合燃烧的炉排型锅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