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42805U - 一种煤矿安全救生舱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煤矿安全救生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42805U
CN206942805U CN201720666135.0U CN201720666135U CN206942805U CN 206942805 U CN206942805 U CN 206942805U CN 201720666135 U CN201720666135 U CN 201720666135U CN 206942805 U CN206942805 U CN 2069428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ommodation
transfer chamber
pair
equipment compartment
nacel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6613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宏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66613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428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428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4280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矿安全救生舱,包括圆柱状舱体、底座、安全气囊、自动跟进机构和可收纳脚踏机构,圆柱状舱体包括依次连接的过渡舱、生活舱和设备舱,过渡舱和设备舱上均设有防爆门,相邻两个舱之间设有隔离封闭门,底座固定设置在圆柱状舱体的底部,安全气囊设置在底座的底部,自动跟进机构包括一对主动行走轮、一对从动行走轮、轮轴和行走电机,每个行走轮包括两个陆地轮和一个轨道轮,轨道轮设置在两个陆地轮之间,可收纳脚踏机构包括多节伸缩杆,每节伸缩杆的末端均设有一个踏板,且相邻两节伸缩杆上的踏板相反侧设置,防爆门门口底部设有有可收纳脚踏机构的铰接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自动跟进、使用方便,安全性好,便于逃生。

Description

一种煤矿安全救生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安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煤矿安全救生舱。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煤矿能源需求量逐年加大,煤矿的价格上涨致使许多煤矿加大了开采的力度,高强度生产开采的同时也导致煤矿的灾害事故频发。煤矿开采属于高危行业,井下作业包含许多不安全因素:瓦斯、煤尘、顶板、火、水。矿井内的温度、湿度、风速等,随时威胁到人员的生命健康,往往夺取了不少人的生命,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目前常见的煤矿安全救生舱的外形主要采用方形箱体结构,这种救生设备外壁一般为一层金属材料制成,隔热、保温效果不佳,同时在二次矿难引起的煤矿坍塌等事故中,箱体结构易在顶部堆积下落的土石,整个箱体易被损毁,不能可靠地保证逃生人员的人身安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煤矿安全救生舱,结构简单、自动跟进、使用方便,安全性好,便于逃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煤矿安全救生舱,包括圆柱状舱体底座、安全气囊、自动跟进机构和可收纳脚踏机构,所述的圆柱状舱体包括过渡舱、生活舱和设备舱,所述的过渡舱的一端与生活舱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的过渡舱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防爆门,所述的过渡舱和生活舱之间设有第一隔离封闭门,所述的生活舱的另一端与设备舱的一端连接,所述的设备舱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防爆门,所述的生活舱和设备舱之间设有第二隔离封闭门;
所述的底座固定设置在圆柱状舱体的底部,所述的安全气囊设置在底座的底部,所述的自动跟进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底座两侧的一对主动行走轮和一对从动行走轮,所述的一对主动行走轮和一对从动行走轮均通过轮轴连接,所述的一对主动行走轮之间的轮轴通过传动机构与行走电机连接,所述的每个行走轮包括两个陆地轮和一个轨道轮,所述的轨道轮设置在两个陆地轮之间;
所述的可收纳脚踏机构包括与防爆门门口底部铰接的多节伸缩杆,所述的每节伸缩杆的末端均设有一个踏板,且相邻两节伸缩杆上的踏板相反侧设置,所述的防爆门门口底部设有有可收纳脚踏机构的铰接座。
进一步的,所述过渡舱和生活舱之间、所述生活舱和设备舱之间均通过法兰盘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过渡舱和设备舱内均设有气幕装置和空气喷淋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生活舱内设有环境检测和监测装置、供氧装置、通信装置、座椅及生活必需品。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煤矿安全救生舱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煤矿安全救生舱,圆柱状舱体的设置,能够减小二次矿难带来的伤害;安全气囊的设置,井下在遇到渗水时,通过气泵向安全气囊充气,整个煤矿安全救生舱浮起,有效保护矿井工作人员安全,避免人员伤亡;自动跟进机构的设置,能够实现救生舱随时跟进,始终保持在工作点附近,使井下工作人员能够保证在最快的时间内进入救生仓逃生,该救生仓不仅能在陆地上行走,还能在矿井下的轨道上行走,适用范围广;可收纳脚踏机构的设置,能够方便工人进入救生舱内,不使用时,折叠收纳即可,占地空间小,实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煤矿安全救生舱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煤矿安全救生舱中可收纳脚踏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圆柱状舱体;11-过渡舱;12-生活舱;13-设备舱;14-第一防爆门; 15-第二防爆门;16-法兰盘;2-底座;3-安全气囊;4-自动跟进机构;41- 主动行走轮;42-从动行走轮;43-轮轴;44-行走电机;5-可收纳脚踏机构; 51-伸缩杆;52-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煤矿安全救生舱,包括圆柱状舱体1、底座2、安全气囊3、自动跟进机构4和可收纳脚踏机构5,所述的圆柱状舱体1包括过渡舱11、生活舱12和设备舱13,所述的过渡舱11的一端与生活舱12 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的过渡舱11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防爆门14,所述的过渡舱11和生活舱12之间设有第一隔离封闭门,所述的生活舱12的另一端与设备舱13的一端连接,所述的设备舱13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防爆门15,所述的生活舱12和设备舱13之间设有第二隔离封闭门;
所述的底座2固定设置在圆柱状舱体1的底部,所述的安全气囊3设置在底座2的底部,所述的自动跟进机构4包括对称设置在底座2两侧的一对主动行走轮41和一对从动行走轮42,所述的一对主动行走轮41和一对从动行走轮42均通过轮轴43连接,所述的一对主动行走轮41之间的轮轴43通过传动机构与行走电机44连接,所述的每个行走轮包括两个陆地轮和一个轨道轮,所述的轨道轮设置在两个陆地轮之间;
所述的可收纳脚踏机构5包括与防爆门门口底部铰接的多节伸缩杆51,所述的每节伸缩杆51的末端均设有一个踏板52,且相邻两节伸缩杆51上的踏板52相反侧设置,所述的防爆门门口底部设有有可收纳脚踏机构5的铰接座。
过渡舱11和生活舱12之间、所述生活舱12和设备舱13之间均通过法兰盘16连接,救生舱舱体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便于运输和移动,可根据井下空间及避难人数的不同需求,任意组合成不同大小、不同规格的救生舱。
过渡舱11和设备舱13内均设有气幕装置和空气喷淋装置。生活舱12 内设有环境检测和监测装置、供氧装置、通信装置、座椅及生活必需品。当井下发生火灾、爆炸等突发性灾害事故时,逃生人员可从一个防爆门进入对应的过渡舱,过渡舱中的气幕装置能够有效隔离救生舱外的有害气体进入过渡舱,空气喷淋装置用于冲洗救援人员进仓时可能带入的有害有毒气体;环境检测和监测装置可实时检测和监测生存舱内的环境温湿度、气体浓度并将检测值上报至站外接收台,当检测到的气体浓度超限时环境检测和监测装置还可进行报警通知,救护人员通过通信装置与外界时刻保持联系,供氧装置为生存舱的逃生人员提供必要氧气,生活必需品可保证逃生人员在救生舱中的基本需要,延长救援时间。
圆柱状舱体1的设置,能够减小二次矿难带来的伤害;安全气囊3的设置,井下在遇到渗水时,通过气泵向安全气囊3充气,整个煤矿安全救生舱浮起,有效保护矿井工作人员安全,避免人员伤亡;自动跟进机构4的设置,能够实现救生舱随时跟进,始终保持在工作点附近,使井下工作人员能够保证在最快的时间内进入救生仓逃生,该救生仓不仅能在陆地上行走,还能在矿井下的轨道上行走,适用范围广;可收纳脚踏机构5的设置,能够方便工人进入救生舱内,不使用时,折叠收纳即可,占地空间小,实用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创造,凡在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煤矿安全救生舱,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状舱体(1)、底座(2)、安全气囊(3)、自动跟进机构(4)和可收纳脚踏机构(5),所述的圆柱状舱体(1)包括过渡舱(11)、生活舱(12)和设备舱(13),所述的过渡舱(11)的一端与生活舱(1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的过渡舱(11)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防爆门(14),所述的过渡舱(11)和生活舱(12)之间设有第一隔离封闭门,所述的生活舱(12)的另一端与设备舱(13)的一端连接,所述的设备舱(13)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防爆门(15),所述的生活舱(12)和设备舱(13)之间设有第二隔离封闭门;
所述的底座(2)固定设置在圆柱状舱体(1)的底部,所述的安全气囊(3) 设置在底座(2)的底部,所述的自动跟进机构(4)包括对称设置在底座(2)两侧的一对主动行走轮(41)和一对从动行走轮(42),所述的一对主动行走轮(41)和一对从动行走轮(42)均通过轮轴(43)连接,所述的一对主动行走轮(41)之间的轮轴(43)通过传动机构与行走电机(44)连接,所述的每个行走轮包括两个陆地轮和一个轨道轮,所述的轨道轮设置在两个陆地轮之间;
所述的可收纳脚踏机构(5)包括与防爆门门口底部铰接的多节伸缩杆(51),所述的每节伸缩杆(51)的末端均设有一个踏板(52),且相邻两节伸缩杆(51)上的踏板(52)相反侧设置,所述的防爆门门口底部设有有可收纳脚踏机构(5)的铰接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安全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舱(11)和生活舱(12)之间、所述生活舱(12)和设备舱(13)之间均通过法兰盘(1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煤矿安全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舱(11)和设备舱(13)内均设有气幕装置和空气喷淋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煤矿安全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活舱(12)内设有环境检测和监测装置、供氧装置、通信装置、座椅及生活必需品。
CN201720666135.0U 2017-05-27 2017-05-27 一种煤矿安全救生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428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66135.0U CN206942805U (zh) 2017-05-27 2017-05-27 一种煤矿安全救生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66135.0U CN206942805U (zh) 2017-05-27 2017-05-27 一种煤矿安全救生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42805U true CN206942805U (zh) 2018-01-30

Family

ID=61362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66135.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42805U (zh) 2017-05-27 2017-05-27 一种煤矿安全救生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428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71038B (zh) 一种可移动的救生舱
CN101617094B (zh) 避难室及方法
CN206903687U (zh) 一种矿用应急救生舱
CN201738951U (zh) 一种可移动的救生舱
CN101353968A (zh) 一种煤矿用可移动式应急救生舱
CN201027547Y (zh) 一种矿山井下折叠式气囊救生仓
CN102003206A (zh) 一种可移动分体式避难舱
CN105840232A (zh) 一种被动式隧道施工救生系统
CN105909304B (zh) 一种自行式隧道施工救生系统
CN101922305A (zh) 一种密封型易拆解有源保障的救生舱
CN103075184A (zh) 一种矿用升降仓体
CN202086968U (zh) 带逃生舱的高楼火灾安全逃生器
CN206942805U (zh) 一种煤矿安全救生舱
CN201851154U (zh) 一种可移动分体式避难舱
CN101392658B (zh) 矿用移动式井下救援侦察基站
CN201460963U (zh) 矿用移动式避灾指挥舱
CN203962032U (zh) 煤矿井下隧道式避难通道系统
CN104179526A (zh) 煤矿井下隧道式避难通道系统
CN205400801U (zh) 一种煤矿安全救生舱
CN205779002U (zh) 一种被动式隧道施工救生系统
CN213016441U (zh) 一种用于快速提供隧道施工人员避难的救生舱
CN106917633A (zh) 一种矿井灾害避难逃生用救生球
CN102080566B (zh) 一种避难硐室结构
CN204238975U (zh) 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
CN201843636U (zh) 矿井救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30

Termination date: 201805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