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00801U - 一种煤矿安全救生舱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煤矿安全救生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00801U
CN205400801U CN201620208218.0U CN201620208218U CN205400801U CN 205400801 U CN205400801 U CN 205400801U CN 201620208218 U CN201620208218 U CN 201620208218U CN 205400801 U CN205400801 U CN 2054008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
survival
coal mine
layer
mine safe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0821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永明
杨玉亮
徐祝贺
程虹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Da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Da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Da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xi Da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2020821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008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008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0080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安全救生舱,舱体外壁的横截面为“人”字型,救生舱舱体外壁共为四层,外层和第三层均为双层钢结构,在外层和第三层之间设置绝缘、隔热层,内层为保温层;救生舱包括第一过渡舱和生存舱,第一过渡舱一端与生存舱一端相连接,第一过渡舱另一端设有第一防爆门,第一过渡舱和生存舱之间设有第一隔离密闭门;第一过渡舱舱体外壁和生存舱舱体外壁上均间隔设置有若干减震抗压钢板。该救生舱的“人”字型舱体外壁与舱体底板构成三角形结构,可避免舱体顶部土石堆积过多给舱体带来的损害,减震抗压钢板可降低土石对舱体的破坏,四层舱体外壁使得整个救生舱强度高,防护性能更好,可有效保证逃生人员和救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煤矿安全救生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用救生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安全救生舱。
背景技术
随着煤炭资源的多年开采导致矿井规模越来越大,矿难事故时有发生,同时,煤矿安全事故中,还经常会发生二次瓦斯爆炸、矿井火灾及煤矿坍塌等情况,严重威胁着井下矿工及救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煤矿救生舱成了减小矿难危害的常用救生设备。
目前常见的矿用救生舱的外形主要采用方形箱体结构,这种救生设备外壁一般为一层金属材料制成,隔热、保温效果不佳,同时在二次矿难引起的煤矿坍塌等事故中,箱体结构易在顶部堆积下落的土石,整个箱体易被损毁,不能可靠地保证逃生人员的人身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矿安全救生舱,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矿安全救生舱,所述救生舱舱体外壁的横截面为“人”字型,所述救生舱舱体外壁共为四层,外层和第三层均为双层钢结构,在外层和第三层之间设置绝缘、隔热层,内层为保温层;
所述救生舱包括第一过渡舱和生存舱,所述第一过渡舱一端与所述生存舱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过渡舱另一端设有第一防爆门,所述第一过渡舱和所述生存舱之间设有第一隔离密闭门;
所述第一过渡舱舱体外壁和所述生存舱舱体外壁上均间隔设置有若干减震抗压钢板。
优选地,所述救生舱还包括第二过渡舱,所述第二过渡舱一端与所述生存舱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过渡舱另一端设有第二防爆门,所述第二过渡舱和所述生存舱之间设有第二隔离密闭门,所述第二过渡舱舱体外壁间隔设置有若干减震抗压钢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渡舱和所述生存舱之间、所述生存舱和所述第二过渡舱之间均通过法兰盘连接。
优选地,所述救生舱舱体外壁涂覆有反光材料。
优选地,所述第一防爆门和所述第二防爆门上均开设有观察窗口,所述观察窗口上设置有防爆玻璃。
优选地,所述观察窗口和所述防爆玻璃之间设置有耐高温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救生舱舱体顶部间隔设置有若干吊环。
优选地,所述救生舱体下方设有滚轮机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渡舱和所述第二过渡舱内均设有气幕装置和空气喷淋装置。
优选地,所述生存舱内设有环境检测和监测装置、供氧装置、通信装置、座椅及生活必需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煤矿安全救生舱从整体上对煤矿救生舱进行结构创新,“人”字型舱体外壁与舱体底板构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构成了矿难中的安全三角区,提高救生舱的安全系数,同时“人”字型舱体外壁可避免舱体顶部土石堆积过多给舱体带来的损害,减震抗压钢板的设置可较小矿难发生时下落的土石对舱体的破坏,四层舱体外壁的设置使得整个救生舱强度高,隔热、保温效果佳,防护性能更好,可有效保证逃生人员和救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煤矿安全救生舱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矿安全救生舱,如图1和图2所示,救生舱舱体外壁的横截面为“人”字型,“人”字型舱体外壁与地板构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构成了矿难中的安全三角区,提高救生舱的安全系数,同时“人”字型舱体外壁可避免舱体顶部土石堆积过多给舱体带来的损害;救生舱舱体外壁共为四层,外层11和第三层13均为双层钢结构,在外层11和第三层13之间设置绝缘、隔热层12,内层为保温层14,四层舱体外壁的设置使得整个救生舱强度高,隔热、保温效果佳,防护性能更好,可有效保证逃生人员和救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救生舱包括第一过渡舱1、生存舱3和第二过渡舱6,第一过渡舱1一端与生存舱3一端相连接,第一过渡舱1另一端设有第一防爆门8,第一过渡舱1和生存舱3之间设有第一隔离密闭门;第二过渡舱6一端与生存舱3另一端相连接,第二过渡舱6另一端设有第二防爆门,第二过渡舱6和生存舱3之间设有第二隔离密闭门,第一过渡舱1舱体外壁、生存舱3舱体外壁及第二过渡舱6舱体外壁上均间隔设置有若干减震抗压钢板4,减震抗压钢板的设置可较小矿难发生时下落的土石对舱体的破坏。
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渡舱1和第二过渡舱6内均设有气幕装置和空气喷淋装置,生存舱3内设有环境检测和监测装置、供氧装置、通信装置、座椅及生活必需品。当井下发生火灾、爆炸等突发性灾害事故时,逃生人员可从一个防爆门进入对应的过渡舱,过渡舱中的气幕装置能够有效隔离救生舱外的有害气体进入过渡舱,空气喷淋装置用于冲洗救援人员进仓时可能带入的有害有毒气体;环境检测和监测装置可实时检测和监测生存舱内的环境温湿度、气体浓度并将检测值上报至站外接收台,当检测到的气体浓度超限时环境检测和监测装置还可进行报警通知,救护人员通过通信装置与外界时刻保持联系,供氧装置为生存舱的逃生人员提供必要氧气,生活必需品可保证逃生人员在救生舱中的基本需要,延长救援时间。
本实施中中,第一过渡舱1和生存舱3之间、生存舱3和第二过渡舱6之间均通过法兰盘2连接,操作简单方便,分体装配成本低效率高。
为了协助逃生人员能够在矿难发生时已最短的时间进入救生舱,本实施例在救生舱舱体外壁涂覆有反光材料。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在第一防爆门8和第二防爆门上均开设有观察窗口,观察窗口上设置有防爆玻璃10,观察窗口和防爆玻璃10之间设置有耐高温密封圈9,逃生人员可通过观察窗口查看舱外情况,适时逃离矿难发生地,耐高温密封圈9能够较好的隔绝舱室外面的有害气体。
本实施例在救生舱舱体顶部间隔设置有若干吊环5,救生舱体下方设有滚轮机构7,吊环5设置均匀使得各舱室吊装更加平稳,受力均匀,滚轮机构7可方便补给站的组装和移动。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煤矿安全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舱舱体外壁的横截面为“人”字型,所述救生舱舱体外壁共为四层,外层(11)和第三层(13)均为双层钢结构,在外层(11)和第三层(13)之间设置绝缘、隔热层(12),内层为保温层(14);
所述救生舱包括第一过渡舱(1)和生存舱(3),所述第一过渡舱(1)一端与所述生存舱(3)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过渡舱(1)另一端设有第一防爆门(8),所述第一过渡舱(1)和所述生存舱(3)之间设有第一隔离密闭门;
所述第一过渡舱(1)舱体外壁和所述生存舱(3)舱体外壁上均间隔设置有若干减震抗压钢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安全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舱还包括第二过渡舱(6),所述第二过渡舱(6)一端与所述生存舱(3)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过渡舱(6)另一端设有第二防爆门,所述第二过渡舱(6)和所述生存舱(3)之间设有第二隔离密闭门,所述第二过渡舱(6)舱体外壁间隔设置有若干减震抗压钢板(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矿安全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舱(1)和所述生存舱(3)之间、所述生存舱(3)和所述第二过渡舱(6)之间均通过法兰盘(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安全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舱舱体外壁涂覆有反光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矿安全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爆门(8)和所述第二防爆门上均开设有观察窗口,所述观察窗口上设置有防爆玻璃(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矿安全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窗口和所述防爆玻璃(10)之间设置有耐高温密封圈(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安全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舱舱体顶部间隔设置有若干吊环(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安全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舱体下方设有滚轮机构(7)。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矿安全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舱(1)和所述第二过渡舱(6)内均设有气幕装置和空气喷淋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安全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存舱(3)内设有环境检测和监测装置、供氧装置、通信装置、座椅及生活必需品。
CN201620208218.0U 2016-03-11 2016-03-11 一种煤矿安全救生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008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08218.0U CN205400801U (zh) 2016-03-11 2016-03-11 一种煤矿安全救生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08218.0U CN205400801U (zh) 2016-03-11 2016-03-11 一种煤矿安全救生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00801U true CN205400801U (zh) 2016-07-27

Family

ID=56423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08218.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00801U (zh) 2016-03-11 2016-03-11 一种煤矿安全救生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0080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8215A (zh) * 2018-11-22 2019-03-12 贵州大学 一种避难硐室用恒温仓
CN111042856A (zh) * 2019-12-06 2020-04-21 安徽雄峰矿山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矿用避难硐室
CN111561347A (zh) * 2020-05-07 2020-08-21 山东黄金金创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矿用安全救生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8215A (zh) * 2018-11-22 2019-03-12 贵州大学 一种避难硐室用恒温仓
CN111042856A (zh) * 2019-12-06 2020-04-21 安徽雄峰矿山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矿用避难硐室
CN111042856B (zh) * 2019-12-06 2021-04-09 安徽雄峰矿山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矿用避难硐室
CN111561347A (zh) * 2020-05-07 2020-08-21 山东黄金金创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矿用安全救生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00801U (zh) 一种煤矿安全救生舱
CN105822200A (zh) 一种用于建筑物的防火抗爆窗
CN202627858U (zh) 一种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外开启式应急逃生门
CN205078299U (zh) 一种可移动式应急救援专用井下基地补给站
CN105525944A (zh) 一种矿井逃生系统
CN201884053U (zh) 矿山移动式救生舱
CN105201549B (zh) 一种可移动式应急救援专用井下基地补给站
CN201843638U (zh) 一种煤矿安全救生舱
CN2928140Y (zh) 巷道安全逃生装置
CN211343009U (zh) 一种矿用井下避险装置
CN109866234B (zh) 一种井下巡检机器人的防爆结构
CN208686426U (zh) 一种避难硐室的整体防护密闭舱室
CN202300048U (zh) 一种密封的矿用救生舱舱门
CN102042029A (zh) 全防型煤矿用移动救生舱
CN202866588U (zh) 一种民用灾难避险安全舱舱门
CN2917689Y (zh) 矿井紧急避险救生仓
CN206000397U (zh) 一种用于建筑物的防火抗爆窗
Nagarajapandian et al. Health & Environment Monitoring and Alerting System for Mine Workers: From Proof of Concept to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CN205277488U (zh) 一种矿井逃生系统
CN205154242U (zh) 具有防震功能的救生舱
CN202947018U (zh) 矿用救生舱信号灯保护装置
CN202250208U (zh) 井下安全逃生通道
CN203035242U (zh) 一种救生舱
CN205013040U (zh) 一种矿用井下防震隔音救生舱体
CN106640186A (zh) 一种用于煤矿井下无氧掘进面的本安型运输装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7

Termination date: 201703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