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40227U - 一种耐磨防割吊装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磨防割吊装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40227U
CN206940227U CN201720822599.6U CN201720822599U CN206940227U CN 206940227 U CN206940227 U CN 206940227U CN 201720822599 U CN201720822599 U CN 201720822599U CN 206940227 U CN206940227 U CN 2069402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ar
layer
hanging belt
suspension ring
flexible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2259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洪宇
李亮
张楠
王占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Battle Hing Rigg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Battle Hing Rigg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Battle Hing Rigg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Battle Hing Rigg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82259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402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402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402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耐磨防割吊装带,包括带体和设置在带体两端的吊环,所述带体的顶部均匀的设置有若干段聚氨酯减震层,聚氨酯减震层顶部设置有PVC防切割层,所述吊环的内表面设置有柔性金属网层,柔性金属网层的表面设置有尼龙编织层。本实用新型设置的PVC防切割层、尼龙编层均起到耐磨防切割的作用,柔性金属网层起到加强抗拉强度的作用;通过指示灯可以及时的发现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耐磨防割吊装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装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磨防割吊装带。
背景技术
由于合成纤维的抗拉强度高,使用寿命久,同时便于储存,目前不少起重吊装设备的吊装绳索采用合成纤维吊装带代替传统的钢丝绳,但是当吊装有粗糙表面或锋利边缘的货物时,吊装带的表面容易被磨损割伤,这不仅影响吊装带的使用寿命,而且作业时吊装带有可能会突然断裂,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耐磨防割吊装带,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耐磨防割吊装带,包括带体和设置在带体两端的吊环,所述带体的顶部均匀的设置有若干段聚氨酯减震层,聚氨酯减震层顶部设置有PVC防切割层,所述吊环的内表面设置有柔性金属网层,柔性金属网层的表面设置有尼龙编织层;
所述聚氨酯减震层与PVC防切割层之间设置有U型电线,U型电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接线头与第二接线头,所述带体的底部在与所述U型电线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指示灯,指示灯与所述第一接线头、第二接线头电连接,U型电线上还设置有电源。
进一步,所述带体和吊环由一条平板形的条带弯折缝制而成,中部缝合的部分形成所述带体,两端未缝合的部分形成所述吊环。
进一步,所述条带由涤纶纺织制成。
进一步,所述吊环处的条带的两侧向内翻折形成加强结构并通过缝制工艺固定,所述柔性金属网层设置在所述加强结构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的PVC防切割层、尼龙编层均起到耐磨防切割的作用,柔性金属网层起到加强抗拉强度的作用;通过指示灯可以及时的发现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耐磨防割吊装带,包括带体1和设置在带体1两端的吊环2,带体1的顶部均匀的设置有若干段聚氨酯减震层3,聚氨酯减震层3顶部设置有PVC防切割层4,吊环2的内表面设置有柔性金属网层5,柔性金属网层5的表面设置有尼龙编织层6,PVC防切割层4、尼龙编层6均起到耐磨防切割的作用,柔性金属网层5起到加强抗拉强度的作用。
聚氨酯减震层3与PVC防切割层4之间设置有U型电线7,U型电线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接线头7a与第二接线头7b,带体1的底部在与U型电线7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指示灯8,指示灯8与第一接线头7a、第二接线头7b电连接,U型电线7上还设置有电源,电源为电池等。
在进行吊装工作的时候,将吊环2挂在提升装置上,带体1进行承载重物,PVC防切割层4与重物直接接触,一旦PVC防切割层4损坏,U型电线7也会被切断,这时候处于长亮状态的指示灯8会灭掉,这时候就提醒操作人员要检查吊装带是不是已经磨损严重,提高安全系数,当然为了避免电源没电导致指示灯8灭掉,在使用之前应检查电源电量,聚氨酯减震层3的设置不仅减轻了吊装带整体上受到的冲击力,也避免了U型电线7在PVC防切割层4未损坏的情况下发生断裂的尴尬情况,保证了指示灯8的正常工作。
带体1和吊环2由一条平板形的条带弯折缝制而成,中部缝合的部分形成带体1,两端未缝合的部分形成吊环2,条带由涤纶纺织制成。
吊环2处的条带的两侧向内翻折形成加强结构9并通过缝制工艺固定,柔性金属网层5设置在加强结构9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4)

1.一种耐磨防割吊装带,包括带体和设置在带体两端的吊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的顶部均匀的设置有若干段聚氨酯减震层,聚氨酯减震层顶部设置有PVC防切割层,所述吊环的内表面设置有柔性金属网层,柔性金属网层的表面设置有尼龙编织层;
所述聚氨酯减震层与PVC防切割层之间设置有U型电线,U型电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接线头与第二接线头,所述带体的底部在与所述U型电线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指示灯,指示灯与所述第一接线头、第二接线头电连接,U型电线上还设置有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防割吊装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和吊环由一条平板形的条带弯折缝制而成,中部缝合的部分形成所述带体,两端未缝合的部分形成所述吊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磨防割吊装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带由涤纶纺织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磨防割吊装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环处的条带的两侧向内翻折形成加强结构并通过缝制工艺固定,所述柔性金属网层设置在所述加强结构的内侧。
CN201720822599.6U 2017-07-10 2017-07-10 一种耐磨防割吊装带 Active CN2069402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22599.6U CN206940227U (zh) 2017-07-10 2017-07-10 一种耐磨防割吊装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22599.6U CN206940227U (zh) 2017-07-10 2017-07-10 一种耐磨防割吊装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40227U true CN206940227U (zh) 2018-01-30

Family

ID=61368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22599.6U Active CN206940227U (zh) 2017-07-10 2017-07-10 一种耐磨防割吊装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402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99749A1 (zh) * 2020-11-14 2022-05-19 昆山普瑞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酸洗吊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99749A1 (zh) * 2020-11-14 2022-05-19 昆山普瑞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酸洗吊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40227U (zh) 一种耐磨防割吊装带
CN203634684U (zh) 一种一体式缓冲连接装置
CN204823867U (zh) 一种电动葫芦防撞装置
CN205555850U (zh) 一种高纤无接头刚性吊索
CN204823969U (zh) 一种电葫芦用自限位装置
CN204311271U (zh) 半开放结构钢帘线
CN202687753U (zh) 一种盘头起吊装置
CN103441453A (zh) 一种吊线器
CN113186642B (zh) 智能高弹性布料
CN207738310U (zh) 一种多用途吊装带
CN208932252U (zh) 一种防断裂矿用带芯
CN202296839U (zh) 一种风电塔筒吊钩装置
CN203568673U (zh) 一种扁平环眼吊索
CN207738309U (zh) 一种柱状体专用吊装带
CN208485504U (zh) 一种杠杆式起重量限制器
CN203284100U (zh) 自动更换钢丝绳的塔机
CN206126721U (zh) 一种电动提升机的安全提升装置
CN201620320U (zh) 道岔梁梁体翻转装置
CN202729565U (zh) 钢丝绳板带索具
CN209259499U (zh) 一种钩机用具有防脱钩功能的起重吊钩
CN102755720B (zh) 一种沙滩排球网
CN204763364U (zh) 一种编烟机
CN204624990U (zh) 剪刀式远调抱杆器
CN204080258U (zh) 一种蓬松型短纤维
CN206035369U (zh) 一种承力式软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