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33552U - 一种注塑金属结合件及具有该结合件的拉链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塑金属结合件及具有该结合件的拉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33552U
CN206933552U CN201720713623.2U CN201720713623U CN206933552U CN 206933552 U CN206933552 U CN 206933552U CN 201720713623 U CN201720713623 U CN 201720713623U CN 206933552 U CN206933552 U CN 2069335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hole
engaging member
moulding
metalwork
metal enga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1362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益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Weix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Weix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Weix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Weix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Weix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1362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335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335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335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金属结合件,包括金属件和注塑件,金属件设有连接孔,连接孔的内部设有弯折部;注塑件注塑于连接孔中,并与弯折部卡接固定。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注塑金属结合件通过在金属件上设置连接孔,并将注塑件注塑于连接孔上,使注塑件与连接孔内部的弯折部卡接连接,保证了二者连接的紧密性和稳定性,另外,由于注塑件通常为透明的结构,以注塑件插入金属件中,不会影响注塑金属结合件的外形的美观,相比起现有技术中,透过注塑件能够看到金属件的伸出端而言,本申请所提供的注塑件设于金属件的方式,更加具有美观性。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注塑金属结合件的拉链。

Description

一种注塑金属结合件及具有该结合件的拉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品辅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注塑金属结合件。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注塑金属结合件的拉链。
背景技术
针对日用品中较为常见的金属与注塑结构,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在金属上设置伸出端,在注塑结构上设置盲孔,通过将伸出端伸入盲孔中,实现注塑与金属的结合。
现有技术中采用金属件凸出伸入注塑内部的方式,二者仅具有单向的插入连接,主要缺点是不能防止转动和脱落,另外,在注塑采用透明材料时会透露出金属件的构造,影响产品外观,破坏透明效果。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连接效果稳定的注塑金属结合件,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塑金属结合件,该注塑金属结合件连接稳定,且造型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注塑金属结合件的拉链。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注塑金属结合件,包括金属件和注塑件,所述金属件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部设有弯折部;所述注塑件注塑于所述连接孔中,并与所述弯折部卡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金属件为多面体,所述多面体的至少两个相邻面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注塑件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中,且所述注塑件的接头端部伸入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并与所述第二连接孔卡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孔为端口面积大于内部面积的具有坡度的孔,所述接头端部为与所述第二连接孔配合卡接的具有坡度的端部。
优选地,设有所述第一连接孔的表面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孔,所述注塑件具有至少两个接头端部。
优选地,所述接头端部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一端面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端面共面。
优选地,所述多面体设有一个所述第一连接孔与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连接为L形孔;
所述多面体设置的若干个所述第一连接孔与若干个所述第二连接孔连通为T形孔或曲线孔。
优选地,所述多面体为六面体;
和/或,所述金属件的边缘为具有倒角或圆角的圆滑边缘,所述注塑件上用于与所述金属件贴合的一侧为与所述圆滑边缘配合嵌合的圆滑结构。
一种拉链,包括注塑金属结合件,所述注塑金属结合件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注塑金属结合件。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注塑金属结合件通过在金属件上设置连接孔,并将注塑件注塑于连接孔上,使注塑件与连接孔内部的弯折部卡接连接,保证了二者连接的紧密性和稳定性,另外,由于注塑件通常为透明的结构,以注塑件设于金属件中,不会影响注塑金属结合件的外形的美观,相比起现有技术中,透过注塑件能够看到金属件的伸出端而言,本申请所提供的注塑件设于金属件的方式,更加具有美观性。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注塑金属结合件的拉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注塑金属结合件中金属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金属件的前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金属件的侧视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金属件的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注塑金属结合件中注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注塑件的前视图。
图1-6中:
1为金属件、11为第一连接孔、12为第二连接孔、2为注塑件、21为接头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注塑金属结合件,该注塑金属结合件连接稳定,且造型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注塑金属结合件的拉链。
请参考图1至图6,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注塑金属结合件中金属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金属件的前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金属件的侧视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金属件的后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注塑金属结合件中注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注塑件的前视图。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注塑金属结合件,包括金属件1和注塑件2,金属件1设有连接孔,连接孔的内部设有弯折部;注塑件2注塑于所述连接孔中,并与弯折部卡接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连接孔为设置在金属件1表面的、孔的延伸方向朝向金属件1内部的连接孔,连接孔内部设有弯折部,注塑件2注塑于连接孔中,并与连接孔实现卡接,具体可以为与孔的弯折部的卡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注塑金属结合件通过在金属件1上设置连接孔,并将注塑件2注塑在连接孔中,为与孔的弯折部的卡接连接,保证了二者连接的紧密性和稳定性,另外,由于注塑件2通常为透明的结构,以注塑件2插入金属件1中,不会影响注塑金属结合件的外形的美观,相比起现有技术中,透过注塑件能够看到金属件的伸出端而言,本申请所提供的注塑件2插入金属件的方式,更加具有美观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金属件1的端部为多面体,多面体的至少两个相邻面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孔11和第二连接孔12,注塑件2设于第一连接孔11中,且注塑件2的接头端部21伸入于第二连接孔12,并与第二连接孔21卡接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注塑件2的卡接头具有端部,即的接头端部21,接头端部21设于第一连接孔11,并与第二连接孔12卡接固定。
第一连接孔11即为第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连接孔,第二连接孔12即为第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连接孔的弯折部,本实施例与第一个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第二连接孔12具有设于金属件1表面的孔,所以在金属件1上注塑注塑件2的时候,便于注塑的进行。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第二连接孔12为端口面积大于内部面积的具有坡度的孔,接头端部21为与第二连接孔12配合卡接的具有坡度的端部。
请参考图1和图3,由图1和图3可以得到第二连接孔12为具有扩张端口的孔,接头端部21为具有扩张端部的结构,接头端部21可以与第二连接孔12的端口实现卡接,并防止接头端部21与第二连接孔12的分离。
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设有第一连接孔11的表面的两侧面分别设有一个第二连接孔12,注塑件2具有至少两个接头端部21。由于金属件1可以为多面体等结构,因此金属件1的端部可以具有多个面,任意相邻的面上均可以设置第一连接孔11或第二连接孔12。以六面体为例,在一个面上设置第一连接孔11,并可以在相邻的两个面上均设置第二连接孔12,所有的第一连接孔11和所有第二连接孔12在金属件1端部内均为连通状态,这样的结构提升了注塑件2与金属件1的结合的多样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提供的多面体包括四面体、三角锥体、四角锥体、三角柱、以及五面体等具有多个面的体结构。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接头端部21设于第二连接孔12的端部与第二连接孔12的端面共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注塑金属结合件通常使用在产品配件、机械零件等方面,外部表面的平整性较为重要,因此,上述实施例中,将端部21伸出于第二连接孔12的端部设置为与第二连接孔12的端面共面,能够避免外表面的不平整,提升结合件的使用便捷性。
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多面体设有一个第一连接孔11与一个第二连接孔12,第一连接孔11与第二连接孔12连接为L形孔;和/或,多面体设置的若干个第一连接孔11与若干个第二连接孔12连通为T形孔或曲线孔。
请参考图3,图3所提供的金属件1中由第一连接孔11与第二连接孔12形成的中孔即为L形孔,当然,这是仅设有一个第一连接孔11与一个第二连接孔12的情况,若设置两个第二连接孔12则可能存在若干个第一连接孔11与若干个第二连接孔12连通为T形孔的情况,可选的,本实施例并不局限于孔的具体形状,还可以为曲线孔或其他形状的孔形。
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多面体可以为六面体或者其他具有多面的结构;和/或,为了提升金属件1与注塑件2结合后的匹配度,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金属件1的边缘为具有倒角或圆角的圆滑边缘,相配合地,注塑件2上用于与金属件1贴合的一侧为与圆滑边缘配合嵌合的圆滑结构。
除了上述各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注塑金属结合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实施例公开的注塑金属结合件的拉链,该拉链的其他各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注塑金属结合件及具有该结合件的拉链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注塑金属结合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件(1)和注塑件(2),所述金属件(1)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部设有弯折部;所述注塑件(2)注塑于所述连接孔中,并与所述弯折部卡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金属结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件(1)为多面体,所述多面体的至少两个相邻面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孔(11)和第二连接孔(12),所述注塑件(2)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11)中,且所述注塑件(2)的接头端部(21)伸入于所述第二连接孔(12)并与所述第二连接孔(12)卡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金属结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孔(12)为端口面积大于内部面积的具有坡度的孔,所述接头端部(21)为与所述第二连接孔(12)配合卡接的具有坡度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金属结合件,其特征在于,设有所述第一连接孔(11)的表面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孔(12),所述注塑件具有至少两个接头端部(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金属结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端部(21)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12)的一端面与所述第二连接孔(12)的端面共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塑金属结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面体设有一个所述第一连接孔(11)与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孔(12),所述第一连接孔(11)与所述第二连接孔(12)连接为L形孔;
所述多面体设置的若干个所述第一连接孔(11)与若干个所述第二连接孔(12)连通为T形孔或曲线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塑金属结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面体为六面体;
和/或,所述金属件(1)的边缘为具有倒角或圆角的圆滑边缘,所述注塑件(2)上用于与所述金属件(1)贴合的一侧为与所述圆滑边缘配合嵌合的圆滑结构。
8.一种拉链,包括注塑金属结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金属结合件为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注塑金属结合件。
CN201720713623.2U 2017-06-19 2017-06-19 一种注塑金属结合件及具有该结合件的拉链 Active CN2069335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13623.2U CN206933552U (zh) 2017-06-19 2017-06-19 一种注塑金属结合件及具有该结合件的拉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13623.2U CN206933552U (zh) 2017-06-19 2017-06-19 一种注塑金属结合件及具有该结合件的拉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33552U true CN206933552U (zh) 2018-01-30

Family

ID=61365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13623.2U Active CN206933552U (zh) 2017-06-19 2017-06-19 一种注塑金属结合件及具有该结合件的拉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335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33552U (zh) 一种注塑金属结合件及具有该结合件的拉链
US20160265268A1 (en) Corner for a screen frame
CN106390480B (zh) 拼接式积木构件
JP3215038U (ja) スライダー組合せ構造及びそのピン状部品
CN208875703U (zh) 一种硬质皮拉篮
CN205663366U (zh) 原木门扇组装榫接结构、原木门
CN209634959U (zh) 一种手袋结构
CN210857614U (zh) 一种可折叠的环保节能板房墙面板
CN206844455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适配性高的龙骨
CN206440903U (zh) 镜框与镜脚组合结构
CN208018155U (zh) 一种可连接的等腰直角三棱柱玩具构件
CN206933545U (zh) 一种四合扣
CN206454278U (zh) 拼接式中空积木构件
CN205649282U (zh) 一种筷子
TWM501481U (zh) 折疊梯
CN207707519U (zh) 一种拼接桌的连接组件
WO2015188651A1 (zh) 正圆球体
CN209523960U (zh) 一种膨胀连接件
CN216664867U (zh) 一种角码连接的踢脚板
CN206850755U (zh) 一种卡托
CN203040963U (zh) 无拼接无褶皱一体伞
CN206852988U (zh) 一种跳绳
CN207270193U (zh) 转向连接件及包含其的屏风组件
CN211114353U (zh) 一种覆膜吊顶阳角龙骨
CN206539124U (zh) 一种铝型材拉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