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22831U - 一种手机听筒结构及手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机听筒结构及手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922831U CN206922831U CN201720601147.5U CN201720601147U CN206922831U CN 206922831 U CN206922831 U CN 206922831U CN 201720601147 U CN201720601147 U CN 201720601147U CN 206922831 U CN206922831 U CN 20692283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ceiver
- cellphone
- sound chamber
- installation cavity
- vibrating diaphrag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手机听筒结构及手机,包括安装壳及听筒,安装壳围成一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具有一开口,所述听筒安装在安装腔之内,所述听筒包括听筒振膜及听筒磁缸,所述听筒振膜远离所述开口而设置。该听筒结构能够使得听筒对外界的磁吸附力降低,从而有效的防止金属铁屑等杂质受磁性吸引而进入到听筒音腔并吸附在听筒振膜的表面,乃至影响到听筒振膜的振动,从而提高手机的发音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机听筒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手机听筒均为正面放置,为防止从听筒出音孔进入灰尘,在出音孔处设置了听筒网纱;而听筒本身具有磁性,这会导致手机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听筒吸附铁屑等的情况,当少数的铁屑穿过防尘网进入到听筒音腔之后,接打电话时出现杂音的情况,从而影响到消费者的用户体验,严重时甚至会出现通话听不清楚的情况。
基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手机听筒进行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提供一种手机听筒结构及手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手机听筒容易吸附铁屑等金属碎片而导致的出现杂音或者听不清楚等状况。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手机听筒结构。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手机听筒结构的手机。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手机听筒结构,包括:
安装壳,所述安装壳围成一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具有一开口;
听筒,所述听筒安装在安装腔之内,所述听筒包括听筒振膜及听筒磁缸,所述听筒振膜远离所述开口而设置。
根据本申请所述的听筒结构,可选的,所述听筒倒装于所述安装腔之内。
根据本申请所述的听筒结构,可选的,所述听筒的至少一侧与壳体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根据本申请所述的听筒结构,可选的,所述壳体安装在PCBA板之上,所述安装壳、听筒与PCBA板围成听筒音腔,用于将听筒所发声音传递出去。
根据本申请所述的听筒结构,可选的,所述听筒音腔位于所述听筒的一侧。
根据本申请所述的听筒结构,可选的,所述听筒音腔的首端连接于听筒振膜,末端连接于开口。
根据本申请所述的听筒结构,可选的,所述听筒音腔包括前音腔、侧音腔及后音腔,所述前音腔、侧音腔及后音腔的体积依次增大。
根据本申请所述的听筒结构,可选的,所述壳体与PCBA板之间设有密封件。
根据本申请所述的听筒结构,可选的,所述密封件为密封泡棉。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所述的手机,包括壳体及盖设在壳体上的触摸屏,所述触摸屏上设有出音口,还包括本申请第一方面的手机听筒结构,所述手机听筒结构安装在壳体内部并与出音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听筒振膜远离安装腔的开口而设置,使得听筒对外界的磁吸附力降低,能够有效的防止金属铁屑等杂质受磁性吸引而进入到听筒音腔内部并吸附在听筒振膜的表面,乃至影响到听筒振膜的振动,从而提高手机的发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对比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实施例
请参阅图1-2,本实施方式中的手机听筒结构包括安装壳100与听筒200,安装壳100围成一安装腔110,安装腔110具有一开口111。可以理解,该开口111与手机正面上的触摸屏的出音孔连通。听筒200安装在安装腔110之内,听筒200包括听筒振膜210及听筒磁缸220,其中听筒振膜210远离上述开口111而设置。
如此,通过将听筒振膜210远离开口111而设置,使得听筒振膜210与开口111之间的距离被拉长,进而使得听筒200对外界的磁吸附力降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防止金属铁屑等杂质受磁性吸引而进入到听筒音腔之内并吸附在听筒振膜210的表面,乃至影响到听筒振膜210的振动,从而提高手机的发音效果。
另一方面,由于听筒振膜210与开口111之间的距离被拉长,能够增加杂质的到听筒振膜210的有效路径,此时就算有杂质等进入到听筒音腔,也能减少其吸附在听筒振膜210表面的可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例中,可将听筒200倒装于安装腔110之内。此时,听筒振膜210到开口111的距离最长,且听筒振膜210与开口111之间还具有听筒磁缸220,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杂质吸附在听筒振膜210的可能。
另一方面,对于听筒200来说,听筒振膜210的磁性比听筒磁缸220要高,此时,当将听筒200倒装于安装腔110之内后,使得听筒振膜210从靠近开口111的位置变成远离开口111的位置,相反的,听筒磁缸220从远离开口111的位置变成靠近开口111的位置,如此,针对整个听筒200来说,其对外界的磁吸附力变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进入听筒音腔的杂质。当极少数的杂质通过开口111进入到听筒音腔之后,能够被靠近开口111的听筒磁缸220所吸收,至此,能够吸附在听筒振膜210上的杂质的量可以忽略不计。
在其它一些实施方式中,听筒200也可以以介于传统正装与倒装的方式而装设在安装腔110之内。例如,在不考虑手机厚度的情况下,可以将听筒200倾斜设置在安装腔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听筒200在安装腔110内的位置应当保证听筒200的至少一侧与安装壳100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的存在即为了形成听筒音腔300,为了防止声音的泄漏,该听筒音腔300处于封闭状态,换言之,除了上述开口111之外,听筒200所发声音不能从其它任何地方泄露出去,即听筒200所发声音只能从发音端(听筒振膜)经过听筒音腔300最终从出音端(开口)出来。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安装壳100安装在PCBA板400上,安装壳100、听筒200与该PCBA板400围成听筒音腔300,用于将听筒200所发声音传递出去。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听筒200的左右两侧与安装壳100的内壁之间都具有间隙,此时,听筒音腔300分布在听筒200的左右两侧,听筒200所发声音可通过分布在听筒200左右两侧的听筒音腔300而传递出去。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声音效果,可采用单一听筒音腔300的形式,将听筒音腔300设置在听筒200的一侧。具体的,可将听筒200的左侧或右侧紧贴在安装壳100的内壁,而右侧或左侧与安装壳100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此时,PCBA板400、安装壳100与听筒200之间就围成了一个单一的听筒音腔300,该听筒音腔300处于听筒200的右侧或左侧,单一音腔的存在能够优化声音的集中率,避免由于多个音腔而可能引起的声音不和谐或者重音的缺陷。
在只有单一听筒音腔300的实施方式中,该听筒音腔300可分为听筒振膜210与PCBA板400之间的前音腔310、听筒200侧壁与安装壳100侧壁的侧音320腔以及听筒磁缸220与安装壳100顶壁之间的后音腔330,声音从听筒振膜210发出途经前音腔310、侧音腔320与后音腔330而传递出去,在上述过程中,为了提高声音的效果,可将前音腔310、侧音腔320与后音腔330的体积按照依次增大的方式设置,如此当声音产生后,该听筒音腔300的构造与功能类似于喇叭,经过该听筒音腔300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声音进行加大,从而提高听筒200的发音效果。
接之前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听筒音腔300的首端连接于听筒振膜210,末端连接于开口111。而此时听筒振膜210是远离开口111而设置的,致使本实施方式中的听筒音腔300的长度较大,结合听筒音腔300的上述体积的变化,此时不难理解,将听筒200倒装于安装腔110之内,除了可以降低金属铁屑等杂质进入到听筒音腔300而影响发音效果之外,还可以增大听筒音腔300的体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声音进行加大,从而提高听筒200的发音效果。在以上正反两种作用效果之下,能够很明显的提高听筒200的发音效果,极大的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上述听筒音腔300的密封效果,进一步提高发音效果,在安装壳100与PCBA板400之间还设有密封件500,该密封件500能够有效的杜绝声音从安装壳100与PCBA板400之间的缝隙中泄漏出去。
在一些更加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密封件500可选用密封泡棉。
本实施例同时还提供了一种手机,该手机包括壳体及盖设在壳体上的触摸屏600、手机听筒结构,触摸屏600上设有出音口610,手机听筒结构安装在壳体内部并与出音口610连通。
如此,使用上述听筒结构的手机能够提高手机的发音效果,从而提高消费者的用户体验。
对比例
请参阅图3,在该对比例中,听筒200正装于安装腔之内,此时,听筒振膜210靠近开口111而设置,由于听筒振膜210的磁性较大,这势必会增大听筒200对外界金属铁屑等杂质的吸附作用,长期使用下,会损害听筒200的发音效果,影响用户的体验。
另外,该对比例的听筒振膜210与开口111之间即为听筒音腔300,该听筒音腔300体积较小,不具备上述实施例中的增大声音的效果,一定程度上影响发音效果。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Claims (10)
1.一种手机听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壳,所述安装壳围成一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具有一开口;
听筒,所述听筒安装在安装腔之内,所述听筒包括听筒振膜及听筒磁缸,所述听筒振膜远离所述开口而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听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听筒倒装于所述安装腔之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机听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听筒的至少一侧与壳体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机听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安装在PCBA板之上,所述安装壳、听筒与PCBA板围成听筒音腔,用于将听筒所发声音传递出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机听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听筒音腔位于所述听筒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机听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听筒音腔的首端连接于听筒振膜,末端连接于开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机听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听筒音腔包括前音腔、侧音腔及后音腔,所述前音腔、侧音腔及后音腔的体积依次增大。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机听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PCBA板之间设有密封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机听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为密封泡棉。
10.一种手机,包括壳体及盖设在壳体上的触摸屏,所述触摸屏上设有出音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机听筒结构,所述手机听筒结构安装在壳体内部并与出音口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601147.5U CN206922831U (zh) | 2017-05-26 | 2017-05-26 | 一种手机听筒结构及手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601147.5U CN206922831U (zh) | 2017-05-26 | 2017-05-26 | 一种手机听筒结构及手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922831U true CN206922831U (zh) | 2018-01-23 |
Family
ID=61308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601147.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22831U (zh) | 2017-05-26 | 2017-05-26 | 一种手机听筒结构及手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922831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02256A (zh) * | 2018-12-06 | 2019-05-03 | 东莞捷荣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听筒槽体加工方法 |
CN111800531A (zh) * | 2019-04-09 | 2020-10-20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听筒模组和电子设备 |
-
2017
- 2017-05-26 CN CN201720601147.5U patent/CN20692283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02256A (zh) * | 2018-12-06 | 2019-05-03 | 东莞捷荣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听筒槽体加工方法 |
CN111800531A (zh) * | 2019-04-09 | 2020-10-20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听筒模组和电子设备 |
CN111800531B (zh) * | 2019-04-09 | 2022-09-30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听筒模组和电子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055366B2 (en) | Multi-driver earbud | |
WO2020077782A1 (zh) | 一种移动终端设备 | |
US20190349669A1 (en) | Speaker box | |
CN205754738U (zh) | 一种防风降噪耳机麦克风 | |
CN206713019U (zh) | 主动降噪装置和耳机 | |
CN206922831U (zh) | 一种手机听筒结构及手机 | |
CN206596162U (zh) | 电子设备 | |
CN107360516B (zh) | 扬声器箱 | |
WO2018157516A1 (zh) | 麦克风防风噪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
CN103401966A (zh) | 一种兼容麦克风功能的耳机接口 | |
CN104705957A (zh) | 一种带蓝牙音箱的手机保护套 | |
WO2023280089A1 (zh) | 电子设备 | |
CN211720724U (zh) | 一种通话降噪无线耳机 | |
CN201438738U (zh) | 有源消噪系统 | |
CN202979074U (zh) | 一种手机麦克风音腔密封结构 | |
CN210609653U (zh) | 一种前腔音嘴内置麦克风降噪耳机 | |
CN207304842U (zh) | 一种用于耳机前腔的排气结构 | |
CN106454567A (zh) | 耳机麦克风 | |
CN201063832Y (zh) | 新型入耳式耳机 | |
CN207802030U (zh) | 一种受话器与屏幕发声器复用的移动通讯设备 | |
WO2017161748A1 (zh) | 一种用户终端 | |
CN204993830U (zh) | 一种喇叭模块及移动终端 | |
CN209072691U (zh) | 一种耳机声学腔体结构 | |
CN207053733U (zh) | 一种多麦克风拾音降噪耳机 | |
CN212139659U (zh) | 一种加强扬声器输出与麦克风输入声音的手机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23 Termination date: 2019052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