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17992U - 一种锁止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锁止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17992U
CN206917992U CN201720687436.1U CN201720687436U CN206917992U CN 206917992 U CN206917992 U CN 206917992U CN 201720687436 U CN201720687436 U CN 201720687436U CN 206917992 U CN206917992 U CN 2069179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pansion link
drive shaft
locking structure
limit mechanism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8743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金良
林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Zhi Q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XIL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XIL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XIL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8743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179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179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179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锁止结构,其包括:壳体,限位机构,驱动转轴,壳体内部中空,容设置有限位槽的伸缩杆穿过;限位机构中具有与伸缩杆上限位槽相对应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机构安置在壳体内,其上的限位凸起可相对于伸缩杆进行移动;驱动转轴安插在壳体中,通过轴向转动驱动限位机构中的限位凸起面向伸缩杆移动,并插入伸缩杆上限位槽中,对伸缩杆形成锁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止结构稳定可靠性,通过简单的单向转动驱动转轴即可完成对伸缩杆的锁止或解锁,操作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锁止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伸缩结构,具体涉及伸缩机构的锁止方案。
背景技术
在某些机械系统中,会使用到大量的伸缩杆,这些伸缩杆一般包括相互插装连接的多段套管,相邻套管之间设置有锁止结构。这些伸缩杆在使用时,伸缩杆的两端与机械系统中的其它部件固定连接且随着其它部件的移动进行伸开,并在到达设计长度后进行锁定,防止伸缩杆在使用过程中收缩。
这种伸缩杆的锁定功能和锁定距离是通过一个锁止结构同时实现的。为了能够有效对伸缩杆进行锁定,人们针对不同的机械系统中的伸缩杆设计了大量的锁止结构。
例如,申请号;201410814278.2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伸缩式锁止装置;
申请号:201410717605.2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伸缩杆的锁止机构方案;
专利号:CN201620306563.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拖把伸缩杆的限位锁止结构方案;
申请号:201611084070.5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伸缩杆方案;专利
号:CN 201621103856.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伸缩锁止扣装置。
如上所述,现有的伸缩杆锁止结构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可靠性差,操作不方便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伸缩杆锁止结构所存在的问题,需要一种可靠性高且操作便捷的锁止结构方案。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锁止结构,所述锁止结构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部中空,容设置有限位槽的伸缩杆穿过;
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中具有与伸缩杆上限位槽相对应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机构安置在壳体内,其上的限位凸起可相对于伸缩杆进行移动;
驱动转轴,所述驱动转轴安插在壳体中,通过轴向转动驱动限位机构中的限位凸起面向伸缩杆移动,并插入伸缩杆上限位槽中,对伸缩杆形成锁止。
在一优选实例中,所述限位机构上具有复位单元,在驱动转轴未对限位机构形成锁止驱动时,自动驱动限位机构上的限位凸起脱离伸缩杆上限位槽。
在一优选实例中,所述壳体中容两根伸缩杆穿过,所述限位机构中具有两个分别设置限位凸起的限位单元,所述两个限位单元相对于的分布在两根伸缩杆之间,在驱动转轴的驱动下两者同步分别面向两根伸缩杆移动,并使得其上的限位凸起同步插入到对应伸缩杆上限位槽中。
在一优选实例中,所述两限位单元在复位单元的驱动下同步背向两根伸缩杆移动,并使得其上的限位凸起同步脱离对应伸缩杆上限位槽。
在一优选实例中,所述复位单元为拉簧。
在一优选实例中,所述限位单元上还设置有驱动力缓存部件,该驱动力缓存部件与驱动转轴配合,通过弹性形变在驱动转轴驱动限位单元移动且限位单元没有足够行程时吸收驱动转轴的驱动力,并转换成同向的弹性驱动力。
在一优选实例中,所述驱动力缓存部件由压簧或弹片构成。
在一优选实例中,所述驱动转轴上设置有驱动段,所述驱动段由对称分布在两侧的平面部和对称分布在平面部两端的圆弧部配合构成。
在一优选实例中,所述驱动转轴上还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对驱动转轴至少在轴向、径向或周向上的一种运动进行限位。
在一优选实例中,所述锁止结构中还包括一把手,所述把手驱动连接驱动转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止结构稳定可靠性,通过简单的单向转动驱动转轴即可完成对伸缩杆的锁止或解锁,操作简单。
再者,本锁止结构能够同步对两根伸缩杆进行锁止或解锁,可靠稳定性大大提高,实用性强。
另外,本锁止结构可应用于各种需要长度调节的机械系统中,如折叠车等。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例提供的锁止结构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例提供的锁止结构中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例提供的锁止结构中限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例提供的锁止结构中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例提供的锁止结构中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例提供的锁止结构后视轴测图;
图7为本实例提供的锁止结构前视轴测图;
图8为本实例提供的锁止结构处于解锁状态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转轴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实例提供的锁止结构进行锁止操作时伸缩杆处于非锁止状态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例提供的锁止结构处于锁止状态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转轴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作为举例,本实例提供一种基于上述方案形成的可同步对两根伸缩杆进行锁止和解锁操作的锁止结构。
参见图1,其所示为本实例提供的锁止结构的爆炸图。由图可知,该锁止结构主要由把手3,限位卡片4,转轴5,挡板7,异型弹簧8,压簧9,伸缩杆限位块10,挤压块11,限位块12,挤压块挡片13,拉簧14,及外壳15配合构成。
本结构中的外壳15构成整个锁止结构本体,用于安置其它组成部件,以及与其它应用部件进行连接。
该外壳15的内部中空,设置有与由伸缩杆限位块10与挤压块11配合构成的限位单元的安置腔。该外壳15上还是设置有与转轴5配合的转轴孔15a,容转轴5穿设在其中,并可进行轴向转动。
另外,该外壳15的两端对称的设置有伸缩杆安置孔15b,容伸缩杆1竖直穿设在其中,并可在竖直方向进行运动。
参见图2,这里的伸缩杆1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的限位槽1a,该限位槽1a采用长圆形,沿伸缩杆长度方向匀距分布。
由此结构的伸缩杆1通过外壳15两端的安置孔,相互对称的竖直穿设在外壳15中。
本结构中的压簧9,伸缩杆限位块10,挤压块11,挤压块挡片13以及拉簧14配合构成相应的限位机构,整体安置在外壳15内,并与外壳15配合,在转轴5的旋转驱动下,对安插在外壳15两端的两伸缩杆1同步进行锁止或解锁,使得伸缩杆1相对于外壳固定或可移动。
针对两个伸缩杆1,本结构中具体采用若干的压簧9、两个伸缩杆限位块10、两个挤压块11、两个挤压块挡片13以及一个拉簧14,配合构成相应的限位机构。
其中,两个伸缩杆限位块10分别嵌设在两个挤压块11中,以形成两个具有限位凸起的限位单元。
参见图3,每个伸缩杆限位块10的前端设置有若干的限位凸起10a,该限位凸起10a与伸缩杆上的限位槽1a相配合,可整体插入该限位槽1a中。对于该限位凸起10a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
而挤压块11作为伸缩杆限位块10承载部件,其顶端开设有伸缩杆限位块10安置槽;并后端开设有压簧9安置槽11a。
另外,作为替换方案,伸缩杆限位块10和挤压块11之间还可设计为一体。
据此构成的两个限位单元,对应于外壳两端竖直分布的伸缩杆,水平相对的设置在外壳15内,并分布在两伸缩杆之间,使得其上的限位凸起10a分别对应于两缩杆上的安置槽;同时这两个限位单元还可以沿水平方向进行相对或背向移动,以使得其上的限位凸起10a可插入到对应的伸缩杆上的限位槽1a中,或脱离该限位槽。
再者,若干的压簧9和两个挤压块挡片13配合构成两个驱动力缓存部件。这两个驱动力缓存部件分别安置在两个限位单元上,用于驱动转轴5配合。
在每个驱动力缓存部件中,相应的压簧9安置在挤压块11上的安置槽11a中,在受到挤压时可被压缩产生弹力。而挤压块挡片13罩设在压簧9上,与驱动转轴5接触配合,在驱动转轴5的驱动下可压缩压簧9。
对于每个驱动力缓存部件中压簧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
另外,作为替换方案,这里的驱动力缓存部件可采用相应的弹片来构成。
据此构成的两个驱动力缓存部件相对的设置在水平相对设置的限位单元上,两者的挤压块挡片13水平相对分布,并同时与驱动转轴5配合,通过弹性形变在驱动转轴旋转驱动限位单元移动且限位单元没有足够行程时(如伸缩杆上限位槽1a与限位凸起10a处于非对应状态,限位凸起10a无法插入到限位槽1a中)吸收驱动转轴的驱动力,并转换成同向的弹性驱动力。由此,将驱动转轴旋转驱动的刚性驱动转换成同向的弹性驱动,大大提高整个结构的可靠性。
再者,本结构中的拉簧14形成复位单元,用于在驱动转轴5转向解锁状态时(为对限位单元形成锁止驱动),自动驱动水平分布的限位单元同步相对水平移动(即同步背向两根伸缩杆移动),使得其上的限位凸起同步脱离对应伸缩杆上限位槽,使得整个结构处于解锁状态。
具体的,该拉簧14的两端分别连接水平分布的限位单元中的挤压块11,并对两挤压块11始终形成向中的拉力T(参见图8),在该拉力T作用下,使得两相对挤压块挡片13从两侧始终与驱动转轴5压紧接触;同时,该向中的拉力T在驱动转轴5转向解锁状态时,还作为恢复力,对两限位单元进行同步操作。
由此构成的限位机构中具有两个对称分布且同步移动的限位单元,这两个限位单元在驱动转轴5转向锁止状态时(对限位单元形成锁止驱动),在其驱动下两者同步分别面向两根伸缩杆移动,并使得其上的限位凸起同步插入到对应伸缩杆上限位槽中,使得两个伸缩杆相对于壳体锁止;这个过程同时向两侧拉伸拉簧14;在驱动转轴5转向解锁状态时(未对限位单元形成锁止驱动),在拉簧14恢复力的作用下,自动驱动水平分布的限位单元同步相对水平移动(即同步背向两根伸缩杆移动),使得其上的限位凸起同步脱离对应伸缩杆上限位槽,使得两个伸缩杆相对于壳体解锁,可伸缩移动。
本结构中的把手3、驱动转轴5、限位卡片4、限位块12以及异型弹簧8构成转动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上述水平分布的两限位单元同步移动。
其中,驱动转轴5作为驱动机构中的驱动力产生部件,其可转动的穿设壳体15的转轴孔中,并位于壳体内两挤压块挡片13之间,分别与两限位单元中的挤压块挡片13接触配合。该驱动转轴5通过轴向转动驱动力向两侧同步驱动与其接触的挤压块挡片13。
参见图4,本驱动转轴5整体为圆柱形,其顶端设置有转向角度限位凸起5a,用于与限位块12配合形成径向限位机构。
如图5所示,该限位块12上设有与转向角度限位凸起5a相配合的限位孔12a,由此可以防止驱动转轴5径向运动和对旋转角度限位。。
该驱动转轴5在转向角度限位凸起5a后设置有驱动段,该驱动段与两相对的挤压块挡片13接触,并在驱动转轴5绕轴向转动时对分布在其两侧的挤压块挡片13同步产生驱动力。
该驱动段整体为横截面呈长圆形的柱形结构,且该长圆形的柱形结构由对称分布在两侧的平面部5b和对称分布在平面部两端的圆弧部5c配合构成;两平面之间的距离小于两圆弧面顶点之间的距离,由此通过轴向旋转对两侧形成不同的驱动距离,继而实现锁止驱动或解锁驱动,在解锁状态下平面两侧与挤压块挡片贴合,锁止状态下圆弧面顶点与挤压块挡片贴合。
该驱动转轴5在驱动段后设置若干的限位平面部5d,用于与异型弹簧8配合形成周向限位结构,对驱动转轴5的周向运行进行限位。具体的,通过异型弹簧8压紧相应的限位平面部5d,在解锁状态和锁定状态时可以防止驱动转轴5随意旋转。
该驱动转轴5在限位平面部5d后设置限位槽5e,用于与限位卡片4配合,构成轴向限位机构,防止驱动转轴5轴向运动。
该驱动转轴5的后端连接把手3,用于对驱动转轴5进行轴向旋转操作。
根据方案构成的锁止结构,其具体组装过程如下(参见图6和图7):
先将伸缩杆限位块10装入挤压块11中,再将压簧9装在挤压块11上,然后将挤压块挡片卡13在挤压块11上,再将拉簧14装在挤压块11上,形成相应的限位机构,然后将其一起装入15伸缩结构外壳中。
接着将限位块12装入结构外壳15中,然后将转轴5从结构外壳15上的转轴孔穿过,并将转轴5上的转向角限位凸起伸入到限位块12的限位孔内(防止径向运动和对旋转角度限位),再将限位卡片4装在转轴5的限位槽内(防止转轴5轴向运动),接着将异型弹簧8装在结构外壳15中,使得异型弹簧8压在5转轴的限位平面上(用于在解锁状态和锁定状态时可以防止转轴5随意旋转),用螺钉6将挡板7固定在结构外壳15中,然后用螺钉2将把手3固定在转轴5上,最后将伸缩杆1装入到结构外壳15中,
如此安装形成的锁止结构中,挤压块11在拉簧14的作用下,始终有一个T方向上的力,转轴5在图8中的位置时(即解锁状态),在拉簧14的作用下,固定在挤压块11上的伸缩杆限位块10上的限位凸起没有插入到伸缩杆1上的限位槽内,此时为解锁状态(参见图9)。
在如图8所示的状态下,将转轴5逆时针旋转,此时与转轴5相贴合的挤压块挡片13会在转轴5特殊结构的作用下向力T方向的相反方向运动,转轴5在限位块12的限位孔的作用下转过90°(如图12所示)就达到如图11的状态(锁止状态)。此时异型弹簧8会压在转轴5上设有的限位平面上(如图7所示),以防止在震动过程中转轴5随意旋转而导致自动解锁。
在转轴5逆时针转动的同时N个压簧9会在挤压块挡片13的作用下对挤压块11有一个F方向上的力(N≥0,当N=0的时候,将挤压块挡片13换为弹片),则伸缩杆限位块10也会在力F方向上运动,由于在伸缩杆限位块10运动时不能确定伸缩杆1上的限位槽与伸缩杆限位块10上的限位凸起完全匹配,则达到了如图10所示的状态,现在伸缩杆1还未达到锁定状态;此时将伸缩杆1向上拉或者向下按,伸缩杆1杆在运动时,其上面的限位槽正好对准伸缩杆限位块10上的限位凸起,此时挤压块11和伸缩杆限位块10会在压簧9的作用下继续向F方向运动,直至伸缩杆限位块10上的限位凸起完全插入伸缩杆1上的限位槽中完成对伸缩杆1的锁定(如图11所示)。
解锁时,只需将转轴5顺时针旋转90°,挤压块11和伸缩杆限位块10会在拉簧14的作用下向T方向运动,使得其上的限位凸起完全脱离伸缩杆1上的限位槽,达到解锁状态,如图8所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锁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结构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部中空,容设置有限位槽的伸缩杆穿过;
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中具有与伸缩杆上限位槽相对应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机构安置在壳体内,其上的限位凸起可相对于伸缩杆进行移动;
驱动转轴,所述驱动转轴安插在壳体中,通过轴向转动驱动限位机构中的限位凸起面向伸缩杆移动,并插入伸缩杆上限位槽中,对伸缩杆形成锁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上具有复位单元,在驱动转轴未对限位机构形成锁止驱动时,自动驱动限位机构上的限位凸起脱离伸缩杆上限位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中容两根伸缩杆穿过,所述限位机构中具有两个分别设置限位凸起的限位单元,所述两个限位单元相对于的分布在两根伸缩杆之间,在驱动转轴的驱动下两者同步分别面向两根伸缩杆移动,并使得其上的限位凸起同步插入到对应伸缩杆上限位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限位单元在复位单元的驱动下同步背向两根伸缩杆移动,并使得其上的限位凸起同步脱离对应伸缩杆上限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单元为拉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单元上还设置有驱动力缓存部件,该驱动力缓存部件与驱动转轴配合,通过弹性形变在驱动转轴驱动限位单元移动且限位单元没有足够行程时吸收驱动转轴的驱动力,并转换成同向的弹性驱动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力缓存部件由压簧或弹片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转轴上设置有驱动段,所述驱动段由对称分布在两侧的平面部和对称分布在平面部两端的圆弧部配合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转轴上还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对驱动转轴至少在轴向、径向或周向上的一种运动进行限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结构中还包括一把手,所述把手驱动连接驱动转轴。
CN201720687436.1U 2017-06-14 2017-06-14 一种锁止结构 Active CN2069179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87436.1U CN206917992U (zh) 2017-06-14 2017-06-14 一种锁止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87436.1U CN206917992U (zh) 2017-06-14 2017-06-14 一种锁止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17992U true CN206917992U (zh) 2018-01-23

Family

ID=61314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87436.1U Active CN206917992U (zh) 2017-06-14 2017-06-14 一种锁止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179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05590U (zh) 一种具有持久减震功能的底座
CN204739394U (zh) 一种带有支脚的自拍杆
CN208240278U (zh) 一种市政广告牌
CN206917992U (zh) 一种锁止结构
CN108298108A (zh) 一种基于扭转弹簧的展开锁定机构
CN106643302B (zh) 一种防暴盾牌
CN109102757B (zh) 一种提高安装效率的标识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
CN206942362U (zh) 双簧双杆一轮一球电子锁离合器
CN103932502B (zh) 一种翻转装置及使用该翻转装置的翻转机构
CN109487729A (zh) 一种市政工程使用的特定宽度范围内车辆通过的装置
CN215003224U (zh) 一种红外仿真模拟器的靶标装置
CN105632368B (zh) 一种广告牌安装装置
CN208651354U (zh) 横管与竖管旋转式装拆结构
CN209385895U (zh) 一种直埋式波纹补偿器
CN208272352U (zh) 一种夜视装置激光器角度调节装置
CN208616201U (zh) 一种用于无人机的云台相机保护罩
CN106627448B (zh) 一种客车后部防护装置
CN207851691U (zh) 带固定架的ar显示器
CN112240059A (zh) 一种可装卸式建筑结构及构件
CN206805384U (zh) 基于光存储容灾备份的防尘散热机箱
CN206971975U (zh) 一种锁体
CN104925176B (zh) 支架及使用该支架的运载工具
CN107630918A (zh) 一种全周转动转轴
CN110173491B (zh) 一种计算机机箱快速伸缩装置
CN215922087U (zh) 安装架、显示设备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718

Address after: 226400 the north side of Fang Quan Road, the west side of the rainbow road, Rudong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antong, Jiangsu.

Patentee after: Nantong Zhi Q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006, Building 2, 2388 Xiupu Road, Pudong New District, Shanghai, 201315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XIL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