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10227U - 一种虹吸壶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虹吸壶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10227U
CN206910227U CN201621052547.7U CN201621052547U CN206910227U CN 206910227 U CN206910227 U CN 206910227U CN 201621052547 U CN201621052547 U CN 201621052547U CN 206910227 U CN206910227 U CN 2069102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chamber
heating
beverage making
making cavity
kett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5254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毅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Kongho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Kongho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Kongho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Kongho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5254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102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102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1022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一种虹吸壶体,主体包括:壳体、加热腔、把手、传导加热底板、出水管、上盖、第一密封环,其特征是:所述一个壳体上部连接第一密封环和上盖,底部连接传导加热底板组合成一个加热腔;一个出水管设置在加热腔内部,出水管下部设置进水口,上部设置出水嘴与第二密封环或上盖密封连接,或者,出水管与上盖一体设置,通过第一密封环与 一个壳体上部紧密连接;加热腔的热水至少一部分沿出水管下部进水口进入出水管内部由下至上流出出水嘴;一个出水嘴与冲泡腔密封贯通连接,致使加热腔相对密封连接产生微压力加热腔;一个传导加热底板,通过与外部加热装置贴合传热给加热腔内部液体加热。

Description

一种虹吸壶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咖啡机,特别涉及一种虹吸壶体。
背景技术
市面上的虹吸咖啡壶在冲泡腔的底部设置进水管,进水管必须插入到加热腔内部下方,每次加热咖啡后必须将冲泡腔与冲泡腔分离,进水管从加热腔内部抽出分离方可拿取加热腔到咖啡液体,而且,冲泡腔与加热腔分离后放置不方便,咖啡液体容易洒落到台面,由于冲泡腔多为玻璃制品导致容易破碎性能不可靠,使用寿命短。
普通的磨豆咖啡壶使用时无压力冲泡,温度偏低,咖啡口感差,因此,有必要做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经久耐用、方便清洗、性能可靠的压力水咖啡壶,本咖啡机能够实现相对密封-微压冲泡-清洗方便,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一种虹吸壶体,主体包括:壳体、加热腔、把手、传导加热底板、出水管、上盖、第一密封环,其特征是:所述壳体上部连接第一密封环和上盖,底部连接传导加热底板组合成一个加热腔;
一个出水管设置在加热腔内部,出水管下部设置进水口,上部设置出水嘴与第二密封环或上盖密封连接,或者,出水管与上盖一体设置,通过第一密封环与壳体上部紧密连接;加热腔的热水至少一部分沿出水管下部进水口进入出水管内部由下至上流出出水嘴;
一个出水嘴与冲泡腔密封贯通连接,致使加热腔相对密封连接产生微压力加热腔;
一个把手与加热腔固定连接或一体设置,用于将加热腔和出水管任意移动;
一个传导加热底板,通过与外部加热装置贴合传热给加热腔内部液体加热;
所述加热腔开口至少设置一个第一密封环,第一密封环至少下部或侧部与加热腔开口的内壁或外壁密封连接。
所述壳体上部开口大于底部开口,壳体底部开口设置向下折边或向内翻边或向内的台阶;
所述传导加热底板由壳体上部开口由上至下放入壳体底部开口内,传导加热底板外部侧壁与壳体底部开口内侧壁对应设置,传导加热底板外部侧壁与壳体底部开口内侧壁之间设置第三密封环或胶水;
所述传导加热底板外围底部设置连接环,连接环与传导加热底板焊接或铆接或扣接或打螺丝连接;
所述传导加热底板与连接环将第三密封环或胶水夹持。
所述加热腔的开口与冲泡腔下部之间设置第二密封环,第二密封环通加热腔与冲泡腔相对运动挤压密封连接;
所述加热腔为一个导流加热腔。
所述出水管设置在加热腔的支架或上盖上,支架或上盖将出水管支撑固定或悬挂固定在加热腔内或口部。
所述出水管与支架或上盖一体设置;或者,支架或上盖与出水管固定连接设置;或者,支架或上盖与出水管分离连接设置。
所述出水管下部进水口端设置防撞环,防撞环下部设置凹凸位与传导加热底板内壁形成进水口。
所述出水管上部或支架上或上盖上设置第一密封环或第二密封环,第一密封环或第二密封环两侧分别与冲泡腔下部和加热腔开口挤压密封连接;或者,第一密封环或第二密封环一侧与加热腔开口挤压密封连接。
所述冲泡腔下部与出水管分离式密封连接;或者,所述冲泡腔下部与加热腔开口分离式密封连接;或者,所述冲泡腔下部与支架分离式密封连接;或者,所述冲泡腔下部与加热腔的上盖分离式密封连接。
所述加热腔开口与出水管分离式密封连接;或者,所述加热腔开口与支架分离式密封连接;或者,所述加热腔开口与上盖分离式密封连接。
所述传导加热底板加热底部外壁外围设置向上的环形第一台阶,环形第一台阶的外围设置环形第二台阶或凹槽,环形第二台阶或凹槽上设置第三密封环或胶水与壳体底部开口内侧壁密封连接;
所述传导加热底板的环形第一台阶外壁与连接环内侧固定连接;
连接环外围设置向上的翻边,该翻边与传导加热底板的环形第二台阶或凹槽将第三密封环或胶水与壳体底部开口内侧壁密封连接包裹形成一个底部传导加热防漏的加热腔;
所述传导加热底板和连接环为金属材料,第一密封环、第二密封环、第三密封环为硅胶材料,防撞环为硅胶材料或塑料。
所述壳体为玻璃材料或透明塑料,出水管为玻璃材料或透明塑料或金属材料,出水管为玻璃材料或透明塑料时可以观察加热水的流动状况。
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嘴上部设置水阀或者冲泡腔底部设置水阀。
所述出水管与上盖组合的横截面为“T”字形或“Y”字形或倒“L”字形或倒“T”字形。
所述出水管底部与加热腔内侧底部之间的间隙至少毫米排出微压力热水到冲泡腔。
所述出水管将加热后的水快速沿出水管下部进水口由下至上通过冲泡腔底部的过滤网进入冲泡腔内侧溶解食物。
所述加热腔底部的传导加热底板与大身内的加热装置贴合传导加热。
所述加热腔底部为金属材料传导加热底板;
所述加热腔外壁上部设置钢带和把手将加热腔固定连接。
所述加热腔底部开口设置第三密封环、传导加热底板、连接环;
所述加热腔底部开口内侧壁与传导加热底板侧部夹持,通过连接环与传导加热底板焊接或挤压固定将第三密封环挤压密封连接形成一个防漏的加热腔体。
所述冲泡腔上下开口,下部开口处设置过滤网,过滤网上设置向上延伸的提手,过滤网下部外围设置过滤网密封圈,过滤网密封圈与冲泡腔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冲泡腔上设置定位或定位扣与大身上的定位或定位扣相适应连接定位;大身内部设置驱动装置固定连接;驱动装置为手动驱动装置或电机驱动装置。
所述手动驱动装置通过设置转轴或压杆或旋杆或撬杠驱动大身上的冲泡腔与加热腔相对运动密封连接;或者,手动驱动装置通过驱动大身上的冲泡腔旋转与加热腔相对运动密封连接;
或者,手动驱动装置通过设置转轴或压杆或旋杆或撬杠驱动大身上的加热腔与冲泡腔相对运动密封连接;或者,手动驱动装置通过驱动大身上的加热腔旋转与冲泡腔相对运动密封连接。
所述手动驱动装置通过转轴转动带动驱动冲泡腔向下移动或向下转动与加热腔开口相对运动密封连接;所述手动驱动装置通过压杆驱动冲泡腔向下移动或向下转动与加热腔开口相对运动密封连接;
或者,手动驱动装置通过旋杆驱动冲泡腔向下旋转移动或向下旋杆转动与加热腔开口相对运动密封连接;
或者,手动驱动装置通过撬杠驱动加热腔向上移动与冲泡腔底部开口或过滤网相对运动密封连接;
或者,手动驱动装置通过撬杠驱动冲泡腔向下移动与加热腔相对运动密封连接。
所述电机驱动装置设置电机、升降杆或旋轴或旋转件。
所述电机驱动装置通过电机和升降杆驱动冲泡腔向下移动或向下转动与加热腔开口相对运动密封连接;
或者,电机驱动装置通过电机轴偏心侧压驱动冲泡腔向下移动或向下转动与加热腔开口相对运动密封连接;
或者,电机驱动装置通过电机和旋轴的偏心侧压或旋压驱动加热腔或加热组件向上移动或向上转动与冲泡腔底部开口或过滤网相对运动密封连接;
或者,电机驱动装置通过电机和旋转件的偏心侧压驱动加热腔或加热组件向上移动或向上转动与冲泡腔底部开口或过滤网相对运动密封连接;
电机单向或双向转动与控制板电连接。
所述手动驱动装置的压杆主体上设置压手位、转动位、驱动位,压手位设置在大身的外部,转动位与大身相适应配合转动,驱动位带动冲泡腔与加热腔密封连接配合,冲泡腔的升降杆设置在大身内部,升降杆上设置第一弹簧将升降杆驱动冲泡腔与加热腔分离。
所述冲泡腔与大身之间设置锁;手动驱动装置的旋杆主体上设置旋钮位、旋轴、旋转件,旋钮位设置大身的外部,旋轴与大身相适应配合转动,旋压位带动冲泡腔与加热腔密封连接配合。
所述手动驱动装置的撬杠主体上设置下压位、转动位、驱动位,下压位设置大身的外部,转动位与大身相适应配合转动,驱动位橇动加热组件和加热腔与冲泡腔密封连接配合;撬杠主体与大身之间设置扣锁。
所述手动驱动装置或电机驱动装置设置在加热腔或冲泡腔的底部或侧部或上部。
所述手动驱动装置或电机驱动装置驱动或连动加热腔或冲泡腔移动或转动。
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底座内固定连接或移动连接。
所述加热组件由加热板、发热件、移动部件、弹簧、温控器;
或者,加热组件由加热板、发热件、移动部件、弹簧、温控器、固定支架;
或者,加热组件由加热块、移动部件、弹簧、温控器、密封圈;
所述弹簧与电机的驱动力相反驱动加热组件向下移动复位。
所述冲泡腔与立柱转动连接或旋转连接或套接或插接或扣接或滑动连接;大身包括底座、立柱,立柱设置在底座侧部与冲泡腔活动连接。
所述冲泡腔与立柱连接处设置锁扣将冲泡腔锁定;锁扣一端设置第二弹簧驱动锁扣转动运动或升降运动与冲泡腔相适应配合。
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加热组件的下部一侧或两侧与加热组件的下壁或侧壁活动连接;加热组件下部或一侧设置驱动装置。
所述加热腔底部与加热组件的向上加热面传导加热;加热组件在底座上升降移动,
或者,加热装置设置在加热腔底部通过电源耦合器与加热装置电耦合连接。
所述升降杆设置在大身上,升降杆一端与电机传动连接,电机轴上设置偏心旋转件的外围驱动升降杆上下移动,升降杆另一端与冲泡腔连接上下移动与加热腔密封连接;
或升降杆一端齿条与电机齿轮传动连接驱动升降杆上下移动,升降杆另一端与冲泡腔连接上下移动与加热腔密封连接。
所述冲泡腔与加热腔连接处设置水阀,水阀外围设置密封装置,水阀被顶块驱动开启,冲泡腔与加热腔连接处通过水阀将热水和溶解液体上下来回流动,冲泡腔与加热腔分离时,水阀自动将冲泡腔内的液体至少一部分关闭不外泄。
所述冲泡腔与大身活动连接,冲泡腔开口设置盖,冲泡腔上设置握手位冲泡腔内设置过滤网,过滤网上设置向上延伸的把手位。
所述冲泡腔与大身之间设置插孔和插头相适应配合;或者,冲泡腔与大身之间设置滑槽位和滑块位相适应配合;或者,冲泡腔与大身之间设置旋扣位相适应配合;或者,冲泡腔与大身之间设置螺纹位相适应配合。
所述加热腔上设置把手、壳体、第三密封环或胶水、传导加热底板、出水管、上盖、第一密封环组合成一个导流加热腔。
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装置,使冲泡腔与加热腔相对运动产生相对密封可以自动连续和循环进行,实现全自动相对密封要求。即:加热腔下部的加热装置对加热腔内的液体加热澎涨产生压力水,压力水沿加热腔的出水管下部进水口流经进入冲泡腔内对咖啡粉冲泡溶解;加热腔内至少一部分的热水流入到冲泡腔后,加热器停止加热工作,加热腔内冷却后产生负压将冲泡腔内的冲泡液体吸回加热腔完成咖啡粉与液体分离。
使上述工序可以循环进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无需将出水管和冲泡腔一起与加热腔分离。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经久耐用、自动清洗、性能可靠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盛装水和咖啡粉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虹吸壶体主体的装配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虹吸壶体主体的上盖分离装配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加热组件下降、冲泡腔与过滤网分离的分解结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虹吸壶体主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加热腔分离主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虹吸壶体主体另一的装配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第一实施例(参见图1-图7)
本一种虹吸壶体,主体包括:壳体211、加热腔2、把手6、传导加热底板202、出水管3、上盖8、第一密封环88,其特征是:所述壳体211上部连接第一密封环88和上盖8,底部连接传导加热底板202组合成一个加热腔2;
一个出水管3设置在加热腔2内部,出水管3下部设置进水口34,上部设置出水嘴35与第二密封环81或上盖8密封连接,或者,出水管3与上盖8一体设置,通过第一密封环88与壳体211上部紧密连接;加热腔2的热水至少一部分沿出水管3下部进水口34进入出水管3内部由下至上流出出水嘴35;
一个出水嘴35与冲泡腔1密封贯通连接,致使加热腔2相对密封连接产生微压力加热腔2;
一个把手6与加热腔2固定连接或一体设置,用于将加热腔2和出水管3任意移动;
一个传导加热底板202,通过与外部加热装置401贴合传热给加热腔2内部液体加热;
所述加热腔2开口至少设置一个第一密封环88,第一密封环88至少下部或侧部与加热腔2开口的内壁或外壁密封连接。
所述壳体211上部开口大于底部开口,壳体211底部开口设置向下折边或向内翻边或向内的台阶;
所述传导加热底板202由壳体211上部开口由上至下放入壳体211底部开口内,传导加热底板202外部侧壁与壳体211底部开口内侧壁对应设置,传导加热底板202外部侧壁与壳体211底部开口内侧壁之间设置第三密封环201或胶水;
所述传导加热底板202外围底部设置连接环203,连接环203与传导加热底板202焊接或铆接或扣接或打螺丝连接;
所述传导加热底板202与连接环203将第三密封环201或胶水夹持。
所述加热腔2的开口与冲泡腔1下部之间设置第二密封环81,第二密封环81通加热腔2与冲泡腔1相对运动挤压密封连接;
所述出水管3设置在加热腔2的支架204或上盖8上,支架204或上盖8将出水管3支撑固定或悬挂固定在加热腔2内或口部;
支架204或上盖8与出水管3一体设置;或者,支架204或上盖8与出水管3固定连接设置;或者,支架204或上盖8与出水管3分离连接设置;出水管3下部进水口34端设置防撞环33,防撞环33下部设置凹凸位与传导加热底板202内壁形成进水口34;
所述出水管3上部或支架204上或上盖8上设置第一密封环88或第二密封环81,第一密封环88或第二密封环81两侧分别与冲泡腔1下部和加热腔2开口挤压密封连接;
或者,第一密封环88或第二密封环81一侧与加热腔2开口挤压密封连接。
所述冲泡腔1下部与出水管3分离式密封连接;或者,所述冲泡腔1下部与加热腔2开口分离式密封连接;或者,所述冲泡腔1下部与支架分离式密封连接;或者,所述冲泡腔1下部与加热腔2的上盖8分离式密封连接;
所述加热腔2开口与出水管3分离式密封连接;或者,所述加热腔2开口与支架分离式密封连接;或者,所述加热腔2开口与上盖8分离式密封连接;
所述加热腔2外壁上部设置钢带801和把手6将加热腔2固定连接;
所述传导加热底板202加热底部外壁外围设置向上的环形第一台阶,环形第一台阶的外围设置环形第二台阶或凹槽,环形第二台阶或凹槽上设置第三密封环201或胶水与壳体211底部开口内侧壁密封连接;
所述传导加热底板202的环形第一台阶外壁与连接环203内侧固定连接;
连接环203外围设置向上的翻边,该翻边与传导加热底板202的环形第二台阶或凹槽将第三密封环201或胶水与壳体211底部开口内侧壁密封连接包裹形成一个底部传导加热防漏的加热腔2;
所述传导加热底板202和连接环203为金属材料,第一密封环88、第二密封环81、第三密封环201为硅胶材料,防撞环33为硅胶材料或塑料,壳体211为玻璃材料或透明塑料,出水管3为玻璃材料或透明塑料或金属材料,出水管3为玻璃材料或透明塑料时可以观察加热水的流动状况,出水管3的出水嘴35上部设置水阀或者冲泡腔1底部设置水阀。
所述出水管3与上盖8组合的横截面为“T”字形或“Y”字形或倒“L”字形或倒“T”字形;
所述出水管3底部与加热腔2内侧底部之间的间隙至少1毫米排出微压力热水到冲泡腔1;
所述加热腔2底部为金属材料传导加热底板202,加热后的水快速沿出水管3下部进水口由下至上通过冲泡腔1底部的过滤网83进入冲泡腔1内侧溶解食物;
所述加热腔2底部的传导加热底板202与大身101内的加热装置401贴合传导加热;
所述加热腔2底部开口设置第三密封环201、传导加热底板202、连接环203;
所述加热腔2底部开口内侧壁与传导加热底板202侧部夹持,通过连接环203与传导加热底板202焊接或挤压固定将第三密封环201挤压密封连接形成一个防漏的加热腔体;
所述冲泡腔1上下开口,下部开口处设置过滤网83,过滤网83上设置向上延伸的提手,过滤网83下部外围设置过滤网密封圈82,过滤网83密封圈与冲泡腔1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手动驱动装置通过设置转轴21或压杆或旋杆或撬杠驱动大身101上的冲泡腔1与加热腔2相对运动密封连接;或者,所述手动驱动装置通过驱动大身101上的冲泡腔1旋转与加热腔2相对运动密封连接;
或者,所述手动驱动装置通过设置转轴21或压杆或旋杆或撬杠驱动大身101上的加热腔2与冲泡腔1相对运动密封连接;或者,所述手动驱动装置通过驱动大身101上的加热腔2 旋转与冲泡腔1相对运动密封连接;
该手动驱动装置通过转轴21转动带动驱动冲泡腔1向下移动或向下转动与加热腔2开口相对运动密封连接;冲泡腔1上设置定位或定位扣110与大身上的定位或定位扣相适应连接定位;
该手动驱动装置通过压杆驱动冲泡腔1向下移动或向下转动与加热腔2开口相对运动密封连接;
或者,手动驱动装置通过旋杆驱动冲泡腔1向下旋转移动或向下旋杆转动与加热腔2开口相对运动密封连接;
或者,手动驱动装置通过撬杠驱动加热腔2向上移动与冲泡腔1底部开口或过滤网83相对运动密封连接;
或者,手动驱动装置通过撬杠驱动冲泡腔1向下移动与加热腔2相对运动密封连接;
所述电机驱动装置设置电机14、升降杆24或旋轴17或旋转件150;
该电机驱动装置通过电机14和升降杆24驱动冲泡腔1向下移动或向下转动与加热腔2开口相对运动密封连接;
或者,电机驱动装置通过电机轴偏心侧压驱动冲泡腔1向下移动或向下转动与加热腔2开口相对运动密封连接;
或者,电机驱动装置通过电机14和旋轴17的偏心侧压或旋压驱动加热腔2或加热组件向上移动或向上转动与冲泡腔1底部开口或过滤网83相对运动密封连接;
或者,电机驱动装置通过电机14和旋转件150的偏心侧压驱动加热腔2或加热组件向上移动或向上转动与冲泡腔1底部开口或过滤网83相对运动密封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15设置在大身101内部固定连接;电机14单向或双向转动与控制板20电连接。
所述手动驱动装置的压杆主体上设置压手位、转动位、驱动位,压手位设置在大身101的外部,转动位与大身101相适应配合转动,驱动位带动冲泡腔1与加热腔2密封连接配合,冲泡腔1的升降杆24设置在大身内部,升降杆24上设置第一弹簧将升降杆24驱动冲泡腔1与加热腔2分离;冲泡腔1与大身101之间设置锁;
手动驱动装置的旋杆主体上设置旋钮位、旋轴17、旋转件150,旋钮位设置大身101的外部,旋轴17与大身101相适应配合转动,旋压位带动冲泡腔1与加热腔2密封连接配合;
手动驱动装置的撬杠主体上设置下压位、转动位、驱动位,下压位设置大身101的外部,转动位与大身101相适应配合转动,驱动位橇动加热组件和加热腔2与冲泡腔1密封连接配合;撬杠主体与大身之间设置扣锁。
所述手动驱动装置或电机驱动装置设置在加热腔2或冲泡腔1的底部或侧部或上部,所述手动驱动装置或电机驱动装置驱动或连动加热腔2或冲泡腔1移动或转动;
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底座5内固定连接或移动连接;加热组件由加热板19、发热件18、移动部件4、弹簧41、温控器181,或者,加热组件由加热板19、发热件18、移动部件4、弹簧41、温控器181、固定支架42,或者,加热组件由加热块、移动部件4、弹簧41、温控器181、密封圈191;
弹簧41与电机的驱动力相反驱动加热组件向下移动复位;
所述大身101包括底座5、立柱13,立柱13设置在底座5侧部与冲泡腔1活动连接,冲泡腔1与立柱13转动连接或旋转连接或套接或插接或扣接或滑动连接;立柱13连接处可设置锁扣11将冲泡腔1锁定;锁扣11一端设置第二弹簧12驱动锁扣11转动运动或升降运动与冲泡腔1相适应配合。
所述加热组件下部或一侧设置驱动装置15;
所述驱动装置15设置在加热组件的下部一侧或两侧与加热组件的下壁或侧壁活动连接,加热组件在底座5上升降移动,加热组件的加热面向上与加热腔2底部传导加热;
或者,加热装置设置在加热腔2底部通过电源耦合器192与加热装置401电耦合连接;
所述升降杆24设置在大身101上,升降杆24一端与电机14传动连接,电机轴上设置偏心旋转件150的外围驱动升降杆24上下移动,升降杆24另一端与冲泡腔1连接上下移动与加热腔2密封连接;
或升降杆24一端齿条与电机齿轮传动连接驱动升降杆24上下移动,升降杆24另一端与冲泡腔1连接上下移动与加热腔2密封连接;
所述冲泡腔1与加热腔2连接处设置水阀84,水阀84外围设置密封装置,水阀84被顶块85驱动开启,冲泡腔1与加热腔2连接处通过水阀84将热水和溶解液体上下来回流动,冲泡腔1与加热腔2分离时,水阀84自动将冲泡腔1内的液体至少一部分关闭不外泄。
所述冲泡腔1与大身活动连接,冲泡腔1开口设置盖10,冲泡腔1上设置握手位9冲泡腔1内设置过滤网83,过滤网83上设置向上延伸的把手位7;
所述冲泡腔1与大身之间设置插孔和插头91相适应配合;或者,冲泡腔1与大身之间设置滑槽位和滑块位相适应配合;或者,冲泡腔1与大身之间设置旋扣位相适应配合;或者,冲泡腔1与大身之间设置螺纹位相适应配合;
所述加热腔2上设置把手6、壳体211、第三密封环201或胶水201、传导加热底板202、出水管3、上盖8、第一密封环88组合成一个导流加热腔2。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40)

1.一种虹吸壶体,主体包括:壳体(211)、加热腔(2)、把手(6)、传导加热底板(202)、出水管(3)、上盖(8)、第一密封环(88),其特征是:所述壳体(211)上部连接第一密封环(88)和上盖(8),底部连接传导加热底板(202)组合成一个加热腔(2);
一个出水管(3)设置在加热腔(2)内部,出水管(3)下部设置进水口(34),上部设置出水嘴(35)与第二密封环(81)或上盖(8)密封连接,或者,出水管(3)与上盖(8)一体设置,通过第一密封环(88)与壳体(211)上部紧密连接;加热腔(2)的热水至少一部分沿出水管(3)下部进水口(34)进入出水管(3)内部由下至上流出出水嘴(35);
一个出水嘴(35)与冲泡腔(1)密封贯通连接,致使加热腔(2)相对密封连接产生微压力加热腔(2);
一个把手(6)与加热腔(2)固定连接或一体设置,用于将加热腔(2)和出水管(3)任意移动;
一个传导加热底板(202),通过与外部加热装置(401)贴合传热给加热腔(2)内部液体加热;
所述加热腔(2)开口至少设置一个第一密封环(88),第一密封环(88)至少下部或侧部与加热腔(2)开口的内壁或外壁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虹吸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11)上部开口大于底部开口,壳体(211)底部开口设置向下折边或向内翻边或向内的台阶;
所述传导加热底板(202)由壳体(211)上部开口由上至下放入壳体(211)底部开口内,传导加热底板(202)外部侧壁与壳体(211)底部开口内侧壁对应设置,传导加热底板(202)外部侧壁与壳体(211)底部开口内侧壁之间设置第三密封环(201)或胶水;
所述传导加热底板(202)外围底部设置连接环(203),连接环(203)与传导加热底板(202)焊接或铆接或扣接或打螺丝连接;
所述传导加热底板(202)与连接环(203)将第三密封环(201)或胶水夹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虹吸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2)的开口与冲泡腔(1)下部之间设置第二密封环(81),第二密封环(81)通加热腔(2)与冲泡腔(1)相对运动挤压密封连接;
所述加热腔(2) 为一个导流加热腔(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虹吸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3)设置在加热腔(2)的支架(204)或上盖(8)上,支架(204)或上盖(8)将出水管(3)支撑固定或悬挂固定在加热腔(2)内或口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虹吸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3)与支架(204)或上盖(8)一体设置;或者,支架(204)或上盖(8)与出水管(3)固定连接设置;或者,支架(204)或上盖(8)与出水管(3)分离连接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虹吸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3)下部进水口(34)端设置防撞环(33),防撞环(33)下部设置凹凸位与传导加热底板(202)内壁形成进水口(3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虹吸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3)上部或支架(204)上或上盖(8)上设置第一密封环(88)或第二密封环(81),第一密封环(88)或第二密封环(81)两侧分别与冲泡腔(1)下部和加热腔(2)开口挤压密封连接;或者,第一密封环(88)或第二密封环(81)一侧与加热腔(2)开口挤压密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虹吸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泡腔(1)下部与出水管(3)分离式密封连接;或者,所述冲泡腔(1)下部与加热腔(2)开口分离式密封连接;或者,所述冲泡腔(1)下部与支架分离式密封连接;或者,所述冲泡腔(1)下部与加热腔(2)的上盖(8)分离式密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虹吸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2)开口与出水管(3)分离式密封连接;或者,所述加热腔(2)开口与支架分离式密封连接;或者,所述加热腔(2)开口与上盖(8)分离式密封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虹吸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加热底板(202)加热底部外壁外围设置向上的环形第一台阶,环形第一台阶的外围设置环形第二台阶或凹槽,环形第二台阶或凹槽上设置第三密封环(201)或胶水与壳体(211)底部开口内侧壁密封连接;
所述传导加热底板(202)的环形第一台阶外壁与连接环(203)内侧固定连接;
连接环(203)外围设置向上的翻边,该翻边与传导加热底板(202)的环形第二台阶或凹槽将第三密封环(201)或胶水与壳体(211)底部开口内侧壁密封连接包裹形成一个底部传导加热防漏的加热腔(2);
所述传导加热底板(202)和连接环(203)为金属材料,第一密封环(88)、第二密封环(81)、第三密封环(201)为硅胶材料,防撞环(33)为硅胶材料或塑料。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虹吸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11)为玻璃材料或透明塑料,出水管(3)为玻璃材料或透明塑料或金属材料,出水管(3)为玻璃材料或透明塑料时可以观察加热水的流动状况。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虹吸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3)的出水嘴(35)上部设置水阀或者冲泡腔(1)底部设置水阀。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虹吸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3)与上盖(8)组合的横截面为“T”字形或“Y”字形或倒“L”字形或倒“T”字形。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虹吸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3)底部与加热腔(2)内侧底部之间的间隙至少1毫米排出微压力热水到冲泡腔(1)。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虹吸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3)将加热后的水快速沿出水管(3)下部进水口由下至上通过冲泡腔(1)底部的过滤网(83)进入冲泡腔(1)内侧溶解食物。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虹吸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2)底部的传导加热底板(202)与大身(101)内的加热装置(401)贴合传导加热。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虹吸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2)底部为金属材料传导加热底板(202);
所述加热腔(2)外壁上部设置钢带(801)和把手(6)将加热腔(2)固定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虹吸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2)底部开口设置第三密封环(201)、传导加热底板(202)、连接环(203);
所述加热腔(2)底部开口内侧壁与传导加热底板(202)侧部夹持,通过连接环(203)与传导加热底板(202)焊接或挤压固定将第三密封环(201)挤压密封连接形成一个防漏的加热腔体。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虹吸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泡腔(1)上下开口,下部开口处设置过滤网(83),过滤网(83)上设置向上延伸的提手,过滤网(83)下部外围设置过滤网密封圈(82),过滤网(83)密封圈与冲泡腔(1)内壁固定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虹吸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泡腔(1)上设置定位或定位扣(110)与大身上的定位或定位扣相适应连接定位;大身(101)内部设置驱动装置(15)固定连接;驱动装置(15)为手动驱动装置或电机驱动装置。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虹吸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驱动装置通过设置转轴(21)或压杆或旋杆或撬杠驱动大身(101)上的冲泡腔(1)与加热腔(2)相对运动密封连接;或者,手动驱动装置通过驱动大身(101)上的冲泡腔(1)旋转与加热腔(2)相对运动密封连接;
或者,手动驱动装置通过设置转轴(21)或压杆或旋杆或撬杠驱动大身(101)上的加热腔(2)与冲泡腔(1)相对运动密封连接;或者,手动驱动装置通过驱动大身(101)上的加热腔(2) 旋转与冲泡腔(1)相对运动密封连接。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虹吸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驱动装置通过转轴(21)转动带动驱动冲泡腔(1)向下移动或向下转动与加热腔(2)开口相对运动密封连接;所述手动驱动装置通过压杆驱动冲泡腔(1)向下移动或向下转动与加热腔(2)开口相对运动密封连接;
或者,手动驱动装置通过旋杆驱动冲泡腔(1)向下旋转移动或向下旋杆转动与加热腔(2)开口相对运动密封连接;
或者,手动驱动装置通过撬杠驱动加热腔(2)向上移动与冲泡腔(1)底部开口或过滤网(83)相对运动密封连接;
或者,手动驱动装置通过撬杠驱动冲泡腔(1)向下移动与加热腔(2)相对运动密封连接。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虹吸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装置设置电机(14)、升降杆(24)或旋轴(17)或旋转件(150)。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虹吸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装置通过电机(14)和升降杆(24)驱动冲泡腔(1)向下移动或向下转动与加热腔(2)开口相对运动密封连接;
或者,电机驱动装置通过电机轴偏心侧压驱动冲泡腔(1)向下移动或向下转动与加热腔(2)开口相对运动密封连接;
或者,电机驱动装置通过电机(14)和旋轴(17)的偏心侧压或旋压驱动加热腔(2)或加热组件向上移动或向上转动与冲泡腔(1)底部开口或过滤网(83)相对运动密封连接;
或者,电机驱动装置通过电机(14)和旋转件(150)的偏心侧压驱动加热腔(2)或加热组件向上移动或向上转动与冲泡腔(1)底部开口或过滤网(83)相对运动密封连接;
电机(14)单向或双向转动与控制板(20)电连接。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虹吸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驱动装置的压杆主体上设置压手位、转动位、驱动位,压手位设置在大身(101)的外部,转动位与大身(101)相适应配合转动,驱动位带动冲泡腔(1)与加热腔(2)密封连接配合,冲泡腔(1)的升降杆(24)设置在大身内部,升降杆(24)上设置第一弹簧将升降杆(24)驱动冲泡腔(1)与加热腔(2)分离。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虹吸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泡腔(1)与大身(101)之间设置锁;手动驱动装置的旋杆主体上设置旋钮位、旋轴(17)、旋转件(150),旋钮位设置大身(101)的外部,旋轴(17)与大身(101)相适应配合转动,旋压位带动冲泡腔(1)与加热腔(2)密封连接配合。
27.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虹吸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驱动装置的撬杠主体上设置下压位、转动位、驱动位,下压位设置大身(101)的外部,转动位与大身(101)相适应配合转动,驱动位橇动加热组件和加热腔(2)与冲泡腔(1)密封连接配合;撬杠主体与大身之间设置扣锁。
28.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虹吸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驱动装置或电机驱动装置设置在加热腔(2)或冲泡腔(1)的底部或侧部或上部。
29.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虹吸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驱动装置或电机驱动装置驱动或连动加热腔(2)或冲泡腔(1)移动或转动。
30.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一种虹吸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底座(5)内固定连接或移动连接。
31.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一种虹吸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由加热板(19)、发热件(18)、移动部件(4)、弹簧(41)、温控器(181);
或者,加热组件由加热板(19)、发热件(18)、移动部件(4)、弹簧(41)、温控器(181)、固定支架(42);
或者,加热组件由加热块、移动部件(4)、弹簧(41)、温控器(181)、密封圈(191);
所述弹簧(41)与电机的驱动力相反驱动加热组件向下移动复位。
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虹吸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泡腔(1)与立柱(13)转动连接或旋转连接或套接或插接或扣接或滑动连接;大身(101)包括底座(5)、立柱(13),立柱(13)设置在底座(5)侧部与冲泡腔(1)活动连接。
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虹吸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泡腔(1)与立柱(13)连接处设置锁扣(11)将冲泡腔(1)锁定;锁扣(11)一端设置第二弹簧(12)驱动锁扣(11)转动运动或升降运动与冲泡腔(1)相适应配合。
3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虹吸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15)设置在加热组件的下部一侧或两侧与加热组件的下壁或侧壁活动连接;加热组件下部或一侧设置驱动装置(15)。
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虹吸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2)底部与加热组件的向上加热面传导加热;加热组件在底座(5)上升降移动;
或者,加热装置设置在加热腔(2)底部通过电源耦合器(192)与加热装置(401)电耦合连接。
3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一种虹吸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24)设置在大身(101)上,升降杆(24)一端与电机(14)传动连接,电机轴上设置偏心旋转件(150)的外围驱动升降杆(24)上下移动,升降杆(24)另一端与冲泡腔(1)连接上下移动与加热腔(2)密封连接;
或升降杆(24)一端齿条与电机齿轮传动连接驱动升降杆(24)上下移动,升降杆(24)另一端与冲泡腔(1)连接上下移动与加热腔(2)密封连接。
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虹吸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泡腔(1)与加热腔(2)连接处设置水阀(84),水阀(84)外围设置密封装置,水阀(84)被顶块(85)驱动开启,冲泡腔(1)与加热腔(2)连接处通过水阀(84)将热水和溶解液体上下来回流动,冲泡腔(1)与加热腔(2)分离时,水阀(84)自动将冲泡腔(1)内的液体至少一部分关闭不外泄。
3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虹吸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泡腔(1)与大身活动连接,冲泡腔(1)开口设置盖(10),冲泡腔(1)上设置握手位(9)冲泡腔(1)内设置过滤网(83),过滤网(83)上设置向上延伸的把手位(7)。
3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虹吸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泡腔(1)与大身之间设置插孔和插头(91)相适应配合;或者,冲泡腔(1)与大身之间设置滑槽位和滑块位相适应配合;或者,冲泡腔(1)与大身之间设置旋扣位相适应配合;或者,冲泡腔(1)与大身之间设置螺纹位相适应配合。
4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虹吸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2)上设置把手(6)、壳体(211)、第三密封环(201)或胶水、传导加热底板(202)、出水管(3)、上盖(8)、第一密封环(88)组合成一个导流加热腔(2)。
CN201621052547.7U 2016-09-13 2016-09-13 一种虹吸壶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102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52547.7U CN206910227U (zh) 2016-09-13 2016-09-13 一种虹吸壶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52547.7U CN206910227U (zh) 2016-09-13 2016-09-13 一种虹吸壶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10227U true CN206910227U (zh) 2018-01-23

Family

ID=61309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52547.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10227U (zh) 2016-09-13 2016-09-13 一种虹吸壶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102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4000A (zh) * 2016-09-13 2016-12-14 张毅蔚 一种虹吸壶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4000A (zh) * 2016-09-13 2016-12-14 张毅蔚 一种虹吸壶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24658U (zh) 一种压力水咖啡壶
CN106136903A (zh) 一种压力水咖啡壶的工作方法
CN105496209B (zh) 一种磨豆咖啡壶的变流装置的工作方法
CN106235884A (zh) 一种压力水咖啡壶
WO2017181584A1 (zh) 一种防漏磨豆咖啡壶及其工作方法
CN204274163U (zh) 一种电压力锅活塞进水和出水的冲泡机器
CN206403624U (zh) 便携式胶囊饮品冲调杯及便携式饮品冲调杯
CN103356068A (zh) 多功能水壶旋泡食物的方法
CN206324659U (zh) 一种虹吸咖啡壶
CN206910227U (zh) 一种虹吸壶体
CN106175447A (zh) 一种利用胶囊杯进行虹吸式冲调的方法及冲调杯
CN106037529A (zh) 真空搅拌机
CN106136904A (zh) 一种虹吸咖啡壶
CN106214000A (zh) 一种虹吸壶体
CN105342467B (zh) 一种全自动调奶器
CN106388594A (zh) 一种虹吸壶体的工作方法
CN205379221U (zh) 料理机
CN206080181U (zh) 一种虹吸式冲调杯
CN106136905A (zh) 一种虹吸咖啡壶的工作方法
CN108851977B (zh) 一种智能引水泡茶烧水壶
CN217885721U (zh) 一种烧水壶自动注水套装及注水盖
CN208319050U (zh) 牛奶发泡器
CN111067796A (zh) 单端转动式蒸汽回收型中药煎药桶
CN111068557A (zh) 旋转升降搅拌式中药煎桶及旋转升降搅拌式煎中药方法
CN206079981U (zh) 一种虹吸式冲调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23

Termination date: 202009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