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05585U - 一种制冷系统余热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冷系统余热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05585U
CN206905585U CN201720729993.5U CN201720729993U CN206905585U CN 206905585 U CN206905585 U CN 206905585U CN 201720729993 U CN201720729993 U CN 201720729993U CN 206905585 U CN206905585 U CN 2069055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exchange box
heat
refrigeration system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2999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士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Woerda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Woerda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Woerda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Woerda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2999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055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055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055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冷系统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换热箱、分流框、导流管、集流框、输出管、风轮、转轴、立柱、发电机、蓄电池以及底板,分流框设置在换热箱内部,导流管左端与分流框相连接,导流管右端与集流框相连接,集流框设置在换热箱体内部,输出管左端与集流框相连接,输出管右端穿过换热箱,并延伸至换热箱右侧,该设计简化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风轮设置在输出管正右方,风轮装配在转轴环形侧面,转轴装配在立柱前端面,发电机设置在立柱右侧,蓄电池设置在发电机右侧,蓄电池与发电机电性连接,该设计实现了对制冷系统换热出口风力的利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推广,节省能源,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制冷系统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制冷系统余热回收装置,属于制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工业领域内的余热资源,特别是高温和中温余热资源的利用取得显著效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工业领域内的低温余热资源的利用还有一定的差距,且行业内不同企业之间也很不均衡,随着节能工作的不断深入,低温余热资源的利用日益成为节能工作的一个热点难点。
现有技术中,制冷系统余热回收设备结构复杂,推广困难,现有技术中的制冷系统余热回收设备不能对经余热回收处理过的气流进行利用,造成资源浪费,所以需要一种制冷系统余热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冷系统余热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推广,节省能源,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制冷系统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安装板、集风筒、连接管、换热组件、保温箱以及发电组件,所述集风筒安装在安装板右端面,所述连接管左端与集风筒相连接,所述连接管右端与换热组件相连接,所述保温箱设置在换热组件下侧,所述保温箱与换热组件相连接,所述发电组件设置在换热组件左侧,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换热箱、分流框、导流管、集流框以及输出管,所述换热箱连接在连接管右端,所述分流框设置在换热箱内部,所述导流管左端与分流框相连接,所述导流管右端与集流框相连接,所述集流框设置在换热箱体内部,所述输出管左端与集流框相连接,所述输出管右端穿过换热箱,并延伸至换热箱右侧,所述换热箱下端与保温箱相连接,所述发电组件包括风轮、转轴、立柱、发电机、蓄电池以及底板,所述风轮设置在输出管正右方,所述风轮装配在转轴环形侧面,所述转轴装配在立柱前端面,所述立柱固定在底板上端面,所述发电机设置在立柱右侧,所述发电机安装在底板上端面,所述蓄电池设置在发电机右侧,所述蓄电池安装在底板上端面,所述蓄电池与发电机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左端面开设有连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左端面安装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箱内部安装有水泵。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通过轴承与立柱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发电机通过传动带与转轴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箱通过管道与换热箱相连接,且管道上安装有水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冷系统余热回收装置,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换热箱、分流框、导流管以及集流框,该设计简化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提高了制冷系统余热的利用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制冷系统余热回收设备结构复杂,推广困难,且余热回收效率低的问题。
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风轮、转轴、立柱、发电机、蓄电池以及底板,该设计实现了对制冷系统换热出口风力的利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实现对制冷系统换热出口风力的利用,导致资源浪费的问题。
因添加了连接孔,该设计便于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因添加了密封圈,该设计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性,因添加了水泵,该设计便于保温箱内部水流的输送,因添加了轴承,该设计提高了转轴转动的稳定性,因添加了传动带,该设计便于发电机与转轴的连接,因添加了管道以及水阀,该设计便于将换热箱内部温度合适的水流输送至保温箱内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推广,节省能源,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制冷系统余热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制冷系统余热回收装置中换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制冷系统余热回收装置中发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板、2-集风筒、3-连接管、4-换热组件、5-保温箱、6-发电组件、41-换热箱、42-分流框、43-导流管、44-集流框、45-输出管、61-风轮、62-转轴、63-立柱、64-发电机、65-蓄电池、66-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制冷系统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安装板1、集风筒2、连接管3、换热组件4、保温箱5以及发电组件6,集风筒2安装在安装板1右端面,连接管3左端与集风筒2相连接,连接管3右端与换热组件4相连接,保温箱5设置在换热组件4下侧,保温箱5与换热组件4相连接,发电组件6设置在换热组件4左侧。
换热组件4包括换热箱41、分流框42、导流管43、集流框44以及输出管45,换热箱41连接在连接管3右端,分流框42设置在换热箱41内部,导流管43左端与分流框42相连接,导流管43右端与集流框44相连接,集流框44设置在换热箱41体内部,输出管45左端与集流框44相连接,输出管45右端穿过换热箱41,并延伸至换热箱41右侧,换热箱41下端与保温箱5相连接,该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制冷系统余热回收设备结构复杂,推广困难,且余热回收效率低的问题。
发电组件6包括风轮61、转轴62、立柱63、发电机64、蓄电池65以及底板66,风轮61设置在输出管45正右方,风轮61装配在转轴62环形侧面,转轴62装配在立柱63前端面,立柱63固定在底板66上端面,发电机64设置在立柱63右侧,发电机64安装在底板66上端面,蓄电池65设置在发电机64右侧,蓄电池65安装在底板66上端面,蓄电池65与发电机64电性连接,该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实现对制冷系统换热出口风力的利用,导致资源浪费的问题。
安装板1左端面开设有连接孔,安装板1左端面安装有密封圈,保温箱5内部安装有水泵,转轴62通过轴承与立柱63相连接,发电机64通过传动带与转轴62相连接,保温箱5通过管道与换热箱41相连接,且管道上安装有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使用人员安装本实用新型时,将安装板1放置在制冷系统热风出口位置,并通过螺钉将安装板1固定,使用人员在换热箱41中注入适量自来水,在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中,制冷系统排出热风,热风通过集风筒2进行汇集,并通过连接管3输入分流框42中,热风在分流框42中分散,并通过导流管43流入集流框44中,此过程中,换热箱41中的自来水通过导流管43吸收热风中的热量,从而使自来水变热,使热风中的热量被利用,当换热箱41中的水流温度合适后,使用人员打开水阀,将水流输送至保温箱5中,该设计便于热量的回收使用。
热量被吸收的气流通过输出管45输出,对风轮61产生推力,从而使风轮61转动,风轮61转动带动转轴62转动,转轴62转动带动发电机64运行,发电机64工作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将电能输送到蓄电池65,蓄电池65接收电能并将电能转化我化学能进行储存,该设计便于制冷系统热风的风力利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制冷系统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安装板、集风筒、连接管、换热组件、保温箱以及发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风筒安装在安装板右端面,所述连接管左端与集风筒相连接,所述连接管右端与换热组件相连接,所述保温箱设置在换热组件下侧,所述保温箱与换热组件相连接,所述发电组件设置在换热组件左侧;
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换热箱、分流框、导流管、集流框以及输出管,所述换热箱连接在连接管右端,所述分流框设置在换热箱内部,所述导流管左端与分流框相连接,所述导流管右端与集流框相连接,所述集流框设置在换热箱体内部,所述输出管左端与集流框相连接,所述输出管右端穿过换热箱,并延伸至换热箱右侧,所述换热箱下端与保温箱相连接;
所述发电组件包括风轮、转轴、立柱、发电机、蓄电池以及底板,所述风轮设置在输出管正右方,所述风轮装配在转轴环形侧面,所述转轴装配在立柱前端面,所述立柱固定在底板上端面,所述发电机设置在立柱右侧,所述发电机安装在底板上端面,所述蓄电池设置在发电机右侧,所述蓄电池安装在底板上端面,所述蓄电池与发电机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系统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左端面开设有连接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系统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左端面安装有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系统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内部安装有水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系统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通过轴承与立柱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系统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通过传动带与转轴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系统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通过管道与换热箱相连接,且管道上安装有水阀。
CN201720729993.5U 2017-06-21 2017-06-21 一种制冷系统余热回收装置 Active CN2069055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29993.5U CN206905585U (zh) 2017-06-21 2017-06-21 一种制冷系统余热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29993.5U CN206905585U (zh) 2017-06-21 2017-06-21 一种制冷系统余热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05585U true CN206905585U (zh) 2018-01-19

Family

ID=61283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29993.5U Active CN206905585U (zh) 2017-06-21 2017-06-21 一种制冷系统余热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055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5055119A1 (zh) 一种新型无源的超重力旋转床装置
CN201705564U (zh) 变风速筒式风力发电机
CN101915475A (zh) 液体热能循环系统及其应用
CN105114266B (zh) 利用热泵技术的动力装置
CN206023489U (zh) 空心轴散热内转子电机和外转子电机
CN203879750U (zh) 用于输送高温液体的屏蔽泵
CN206905585U (zh) 一种制冷系统余热回收装置
CN103438615B (zh) 一种旋转电磁热泵系统
CN208620883U (zh) 一种可转动的夹套式相变储能蓄热器
CN206379424U (zh) 一种钒液流电池电解液的回收再利用设备
CN203321845U (zh) 水动风力推进器及冷却塔风力系统
CN207348919U (zh) 一种磁悬浮余热发电系统
CN201731673U (zh) 液体热能循环系统
CN202280489U (zh) 一种低温余热回收的发电装置
CN206513496U (zh) 一种高效耐用的冷却塔专用水轮机
CN207922569U (zh) 一种杀菌锅余热循环利用装置
CN203116302U (zh) 光磁电互补快速热水炉
CN203037416U (zh) 一种发电机冷却系统的氢气泄露检测系统
CN201417418Y (zh) 服务器集成模块式冷却装置
CN206688546U (zh)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发电系统用稳流调节器
CN202692542U (zh) 一种利用旋片与多孔表面热管强化的吸收式制冷发生器
CN207674816U (zh) 一种血液冷却罐
CN205372710U (zh) 一种节能装置
CN101706181A (zh) 一种地源热泵
CN105066423A (zh) 一种电磁搅拌阻尼型风力致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