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98332U - 一种用于板坯中间包铸余测量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板坯中间包铸余测量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98332U
CN206898332U CN201720753915.9U CN201720753915U CN206898332U CN 206898332 U CN206898332 U CN 206898332U CN 201720753915 U CN201720753915 U CN 201720753915U CN 206898332 U CN206898332 U CN 2068983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oxygen pipe
tundish
bending operation
operation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5391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学成
李宁
成天兵
毕泽阳
马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houg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oug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oug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oug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5391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983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983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983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And Analyzing Materials By Characteristic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板坯中间包铸余测量的装置,至少包括:折弯操作杆、圆筒、烧氧管及带外螺纹杆;将圆筒设置在折弯操作杆的一端;在圆筒的侧壁上有通孔;烧氧管插入圆筒;带外螺纹杆旋入通孔将烧氧管压紧。在使用时,操作人员站在中间包的一侧对中间包内的铸余进行测量,避免了站在炙热的包盖上,从而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另外,基于折弯操作杆的竖直部分,本实用新型节省了烧氧管的使用量,从而避免了烧氧管的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板坯中间包铸余测量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连铸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板坯中间包铸余测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板坯连铸生产中,在每浇次浇注的末期,检测中间包铸余及渣厚是控制中间包剩钢和保障浇注安全的重要措施。过多的铸余量会造成中间包内剩钢的增加,从而影响金属收得率;过少的铸余量会造成中间包内的覆盖剂液渣卷入结晶器内,从而容易产生尾坯漏钢。传统的测量方法是岗位操作人员站在中间包包盖上用直烧氧管插入中间包内,拿出后通过粘附在烧氧管上的钢水量和渣量来判断实际铸余量以确定停浇时间。由于中间包包盖温度较高,且距离地面有接近2m的高度,因此,这种操作安全系数较低。同时,每次停浇需要测量3-5次,每次测量时,烧氧管的长度至少要保持在1.6m以上,因此,对于烧氧管的使用也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用于板坯中间包铸余测量的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操作人员必须站在中间包包盖上用直烧氧管插入中间包内进行铸余量测量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节省烧氧管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板坯中间包铸余测量的装置,至少包括:折弯操作杆、圆筒、烧氧管及带外螺纹杆;所述圆筒设置在所述折弯操作杆的一端;在所述圆筒的侧壁上有通孔;所述烧氧管插入所述圆筒;所述带外螺纹杆旋入所述通孔将所述烧氧管压紧。
进一步地,所述圆筒与所述折弯操作杆的一端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折弯操作杆的材料为中碳钢或高碳钢。
进一步地,所述圆筒的材料为中碳钢或高碳钢。
进一步地,所述带外螺纹杆的材料为碳钢或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将圆筒设置在折弯操作杆的一端;在圆筒的侧壁上有通孔;烧氧管插入圆筒;带外螺纹杆旋入通孔将烧氧管压紧。在使用时,操作人员站在中间包的一侧对中间包内的铸余进行测量,避免了站在炙热的包盖上,从而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另外,基于折弯操作杆的竖直部分,本实用新型节省了烧氧管的使用量,从而避免了烧氧管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板坯中间包铸余测量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折弯操作杆,2-圆筒,3-带外螺纹杆,4-烧氧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用于板坯中间包铸余测量的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操作人员必须站在中间包包盖上用直烧氧管插入中间包内进行铸余量测量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节省烧氧管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将圆筒设置在折弯操作杆的一端;在圆筒的侧壁上有通孔;烧氧管插入圆筒;带外螺纹杆旋入通孔将烧氧管压紧。在使用时,操作人员站在中间包的一侧对中间包内的铸余进行测量,避免了站在炙热的包盖上,从而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另外,基于折弯操作杆的竖直部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节省了烧氧管的使用量,从而避免了烧氧管的浪费。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板坯中间包铸余测量的装置,至少包括:折弯操作杆1、圆筒2、烧氧管4及带外螺纹杆3;圆筒2设置在折弯操作杆1的一端;在圆筒2的侧壁上有通孔;烧氧管4插入圆筒2;带外螺纹杆3旋入通孔将烧氧管4压紧。
具体地,圆筒2与折弯操作杆1的一端焊接。
进一步具体地,折弯操作杆1的横杆部分长度为1.2m,竖杆部分长度为100mm,竖杆末端与圆筒2一端焊接。圆筒2的直径为25mm,长度为800mm,在距离与折弯操作杆1的竖杆连接处400mm的位置进行侧开孔。带外螺纹杆3的直径为10mm。烧氧管4的直径为20mm。
在本实施例中,折弯操作杆1的材料为中碳钢或高碳钢;圆筒2的材料为中碳钢或高碳钢;带外螺纹杆3的材料为碳钢或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包括:
将烧氧管4插入到圆筒2内,将带外螺纹杆3旋入圆筒2的通孔将烧氧管4压紧固定。操作人员站在中间包一侧手持折弯操作杆1的横端。将烧氧管4插入中间包,对中间包内的铸余进行垂直测量。测量完毕后,通过旋松带外螺纹杆3将烧氧管4卸下。再更换新的烧氧管4继续下一轮的测量。
【技术效果】
1、将圆筒2设置在折弯操作杆1的一端;在圆筒2的侧壁上有通孔;烧氧管4插入圆筒2;带外螺纹杆3旋入通孔将烧氧管4压紧。在使用时,操作人员站在中间包的一侧对中间包内的铸余进行测量,避免了站在炙热的包盖上,从而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另外,基于折弯操作杆1的竖直部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节省了烧氧管4的使用量,从而避免了烧氧管4的浪费。
2、由于折弯操作杆1的材料为中碳钢或高碳钢,因而具有一定强度,避免了折弯操作杆1在测量过程中受力变形。
3、由于圆筒2的材料为中碳钢或高碳钢,因而具有耐高温性,避免了圆筒2在测量过程中受热变形。
4、由于带外螺纹杆3的材料为碳钢或不锈钢,因而具有耐高温性,避免了带外螺纹杆3在测量过程中受热变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充分考虑了中间包平台的测量位置以及铸余测量的高度要求,能够在中间包的一侧实现铸余的测量,从而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还可以避免烧氧管4的浪费。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5)

1.一种用于板坯中间包铸余测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折弯操作杆、圆筒、烧氧管及带外螺纹杆;所述圆筒设置在所述折弯操作杆的一端;在所述圆筒的侧壁上有通孔;所述烧氧管插入所述圆筒;所述带外螺纹杆旋入所述通孔将所述烧氧管压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与所述折弯操作杆的一端焊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操作杆的材料为中碳钢或高碳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的材料为中碳钢或高碳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外螺纹杆的材料为碳钢或不锈钢。
CN201720753915.9U 2017-06-26 2017-06-26 一种用于板坯中间包铸余测量的装置 Active CN2068983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53915.9U CN206898332U (zh) 2017-06-26 2017-06-26 一种用于板坯中间包铸余测量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53915.9U CN206898332U (zh) 2017-06-26 2017-06-26 一种用于板坯中间包铸余测量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98332U true CN206898332U (zh) 2018-01-19

Family

ID=61284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53915.9U Active CN206898332U (zh) 2017-06-26 2017-06-26 一种用于板坯中间包铸余测量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9833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72279A (zh) * 2018-04-13 2018-08-07 东北大学 一种连铸浇注过程中间包浇余量的测量方法
CN108515156A (zh) * 2018-04-13 2018-09-11 东北大学 一种连铸浇注过程大包浇余量的测量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72279A (zh) * 2018-04-13 2018-08-07 东北大学 一种连铸浇注过程中间包浇余量的测量方法
CN108515156A (zh) * 2018-04-13 2018-09-11 东北大学 一种连铸浇注过程大包浇余量的测量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98332U (zh) 一种用于板坯中间包铸余测量的装置
CN105234365B (zh) 重轨钢铸坯的铸造方法
CN201322613Y (zh) 连铸结晶器保护渣渣层厚度测量装置
CN203862975U (zh) 一种连铸机尾坯封顶用的冷却架
CN101554650A (zh) 一种大方坯连铸机轻压下拉矫辊辊缝在线标定的控制方法
CN107363252A (zh) 一种提高浇注过程中钢水洁净度的控流装置及方法
CN201008961Y (zh) 一种100吨级以上复合材质超大型铸钢支承辊的铸造装置
CN102865842A (zh) 钢包熔渣层厚度测量装置、其制备方法及其测量方法
CN101543882A (zh) 钢包自动引流装置
CN201935677U (zh) 一种测量钢水连铸结晶器保护渣液渣层厚度的装置
CN205183722U (zh) 一种新型连铸机
CN203393182U (zh) 炼钢用钢包铝脱氧复合块
CN207026469U (zh) 一种提高浇注过程中钢水洁净度的控流装置
CN207668450U (zh) 一种连铸机中间包浸入式水口插入深度的测量装置
CN202984648U (zh) 一种带有拉力感应称重系统的铁水包
CN204535681U (zh) 连铸机中间包渣子的厚度测量装置
CN206276726U (zh) 卷取炉卷筒整体匀速冷却控制装置
CN111039143A (zh) 一种吊运连铸机中包塞棒的吊具
CN220887586U (zh) 一种铁水测渣器
CN204329577U (zh) 钛渣炉炉底铁水层厚度测量装置
CN205027330U (zh) 一种测量钢包顶渣渣厚的装置
CN218910419U (zh) 用于转炉前挡渣的金属挡渣帽
CN108435793A (zh) 一种耐磨球用钢的带液芯轧制生产工艺
CN220132261U (zh) 一种具有新型安全标的弥散透气砖
CN203409209U (zh) 一种引流砂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