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71666U - 产品夹 - Google Patents

产品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71666U
CN206871666U CN201720458071.5U CN201720458071U CN206871666U CN 206871666 U CN206871666 U CN 206871666U CN 201720458071 U CN201720458071 U CN 201720458071U CN 206871666 U CN206871666 U CN 2068716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
product
snap fastener
engaging body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5807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45807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716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716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716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产品夹,该产品夹包括:具有识别标记的夹体和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夹体包括: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其中,连接机构用于将第一夹体与第二夹体相连接,并在第一夹体与第二夹体相分离时进行自身破坏;识别标记用于标记产品的直接来源、溯源或者商家来源。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连接机构将第一夹体、第二夹体与待夹设产品相连接,实现了产品夹与待夹设产品的连接,便于消费者根据识别标记识别产品的相关信息,并且连接机构在第一夹体与第二夹体相分离时自身破坏,则连接机构无法继续使用,防止了产品夹的二次利用,保证了识别标记与待夹设产品的统一,避免了对产品夹二次利用导致不合格产品的销售,确保了消费者的利益和健康。

Description

产品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产品夹。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消费者在挑选鱼类等水产品时均是凭借经验来判断水产品的新鲜情况,有些水产品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新鲜,但是实际上并不符合国家的食品卫生养殖标准,这样,就容易损坏消费者的利益,甚至危害到消费者的健康。为此,在水产品上夹设水产品夹,水产品夹上设置有表明该水产品实际养殖情况的标识,消费者根据水产品夹上的标识能够了解该水产品的相关信息,进而有效地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
然而,现有的水产品夹从水产品上拆卸下来之后,水产品夹的夹设机构并没有损坏,使得水产品夹还可以继续夹设于其他的同类水产品上,并且,由于水产品夹上依然保留原有的标识,所以,就会给不法销售者可乘之机,对拆卸下来的水产品夹进行二次利用,将水产品夹夹设在不新鲜或者不符合国家食品卫生养殖标准的水产品上,并在市场上进行销售。消费者查阅标识后会将不新鲜或者不合格的水产品当做新鲜的、合格的水产品进行购买,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和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产品夹,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水产品夹二次利用导致危害消费者利益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产品夹,该产品夹包括:具有识别标记的夹体和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夹体包括: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其中,连接机构用于将第一夹体与第二夹体相连接,并在第一夹体与第二夹体相分离时进行自身破坏;识别标记用于标记产品的直接来源、溯源或者商家来源。
进一步地,上述产品夹中,连接机构包括:第一卡合机构和第二卡合机构;其中,第一夹体设置有第一卡合机构,第二夹体设置有与第一卡合机构相连接的第二卡合机构,第一卡合机构在第一卡合机构与第二卡合机构相分离时发生破坏。
进一步地,上述产品夹中,第一卡合机构包括:连接杆、锥形的卡合体和切断件;其中,连接杆的第一端与第一夹体的第一表面相连接,连接杆的第二端与卡合体的锥底端相连接,卡合体的锥底端的径向距离大于连接杆的径向距离,并且,卡合体与第二卡合机构相卡合;切断件连接于连接杆,用于在卡合体与第二卡合机构相分离时切断连接杆。
进一步地,上述产品夹中,第二卡合机构包括:卡爪组件;其中,第二夹体开设有通孔,卡爪组件连接于第二夹体且置于通孔处,卡合体穿设于通孔且与卡爪组件相卡合;切断件用于在卡合体与卡爪组件相分离时切断连接杆。
进一步地,上述产品夹中,切断件为连接杆沿周向开设的凹槽,并且,连接杆具有预设强度,以使连接杆在卡合体与卡爪组件相分离时由凹槽处折断。
进一步地,上述产品夹中,卡爪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卡爪;其中,各卡爪的第一端均与第二夹体的第二表面相连接,各卡爪的第二端为自由端且置于通孔处,各卡爪的第二端沿通孔呈周向均匀分布,并且,各卡爪的第二端之间的间隙形成卡合插孔,卡合体穿设且卡合于卡合插孔;卡合插孔的径向距离小于卡合体的锥底端的外径,以使卡合体与卡合插孔相卡合并在卡合体与卡合插孔相分离时阻止卡合体脱离卡合插孔。
进一步地,上述产品夹中,每个卡爪均为连接片,并且,每个连接片的第二端均为弧形。
进一步地,上述产品夹中,第二卡合机构还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其中,壳体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壳体的开口端与第二夹体的第二表面相连接且置于通孔处;卡爪组件连接于壳体的内壁且置于通孔处。
进一步地,上述产品夹中,第一夹体与第二夹体可转动地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产品夹中,第一夹体与第二夹体为一体成型,并且,第一夹体与第二夹体的连接处设置有折痕。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连接机构将第一夹体、第二夹体与待夹设产品相连接,实现了产品夹与待夹设产品的连接,从而便于消费者根据产品夹上的识别标记识别产品的相关信息,并且,连接机构在第一夹体与第二夹体相分离时进行自身破坏,使得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由待夹设产品拆卸下来之后连接机构无法继续使用,防止了产品夹的二次利用,有效地保证了识别标记与待夹设产品的统一,避免了不法销售者对产品夹二次利用导致不合格产品的销售,确保了消费者的利益和健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水产品夹二次利用导致危害消费者的利益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产品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产品夹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产品夹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产品夹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产品夹的处于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至图7,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产品夹的优选结构。产品夹可以用于水产品,也可以用于食品,还可以用于动物产品,当然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的方面,本实施例对于该产品夹的应用领域不做任何限制。
如图所示,产品夹可以包括:夹体1和连接机构。其中,夹体1具有识别标记11,该识别标记11用于标记产品的直接来源、产品的溯源、产品的商家标记和产品的商家来源等,当然,该识别标记11也可以用于标记产品的作用、使用方法等,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该识别标记11标记的内容,本实施例对于识别标记11标记的产品的内容不做任何限制。该识别标记11可以为二维码、条形码、商标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夹体1可以包括:第一夹体12和第二夹体13。其中,连接机构用于将第一夹体12与第二夹体13相连接,并在第一夹体12与第二夹体13相分离时进行自身破坏。具体地,第一夹体12和第二夹体13分别置于待夹设产品的两侧,连接结构将第一夹体12、第二夹体13和待夹设产品相连接,从而使得该产品夹与待夹设产品相连接。当第一夹体12与第二夹体13相分离时,在外力作用下连接机构就会自身破坏,从而使得第一夹体12和第二夹体13无法连接,实现了第一夹体12、第二夹体13与夹设产品的分离。
具体实施时,识别标记11可以设置于第一夹体12,也可以设置于第二夹体13,还可以在第一夹体12和第二夹体13均设置识别标记11。识别标记11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于夹体1的便于消费者识别的位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使用时,将第一夹体12和第二夹体13分别放置于待夹设产品的待夹设位置的两侧,连接机构将第一夹体12、第二夹体13和待夹设产品相连接,从而使得该产品夹与待夹设产品相连接。消费者根据产品夹上的识别标记11,即可得出该产品的相关信息,进而确定是否购买该待夹设产品。消费者将该待夹设产品买回后,将产品夹由待夹设产品上拆卸下来,这时,对第一夹体12和/或第二夹体13施加外力,在外力作用下,第一夹体12与第二夹体13进行分离,连接机构就会自身破坏。由于连接机构的自身破坏,所以连接机构无法继续保持第一夹体12、第二夹体13和待夹设产品相连接,则第一夹体12、第二夹体13和待夹设产品会分离,第一夹体12和第二夹体13可以由待夹设产品上拆卸下来。并且,由于连接机构的自身破坏,所以连接机构也就无法继续使用,也就无法继续将第一夹体12、第二夹体13和待夹设产品连接在一起。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连接机构将第一夹体12、第二夹体13与待夹设产品相连接,实现了产品夹与待夹设产品的连接,从而便于消费者根据产品夹上的识别标记11识别产品的相关信息,并且,连接机构在第一夹体12与第二夹体13相分离时进行自身破坏,使得第一夹体12和第二夹体13由待夹设产品拆卸下来之后连接机构无法继续使用,防止了产品夹的二次利用,有效地保证了识别标记11与待夹设产品的统一,避免了不法销售者对产品夹二次利用导致不合格产品的销售,确保了消费者的利益和健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水产品夹二次利用导致危害消费者的利益的问题。
参见图1至图7,上述实施例中,连接机构可以包括:第一卡合机构2和第二卡合机构3。其中,第一夹体12设置有第一卡合机构2,第二夹体13设置有第二卡合机构3,第一卡合机构2与第二卡合机构3相卡合连接。第一卡合机构2在第一卡合机构2与第二卡合机构3相分离时发生破坏。具体地,第一卡合机构2在第一夹体12的位置可以与第二卡合机构3在第二夹体13的位置相对应。第一卡合机构2可以穿设待夹设产品与第二卡合机构3相卡合连接,或者,第二卡合机构3可以穿设待夹设产品与第一卡合机构2相卡合连接。第一卡合机构2在第一卡合机构2与第二卡合机构3相分离时发生破坏的形式,可以为:第二卡合机构3对第一卡合机构2进行破坏,使得第一卡合机构2破坏;也可以为:第一卡合机构2自身发生破坏。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卡合机构2与第二卡合机构3卡合连接,实现了产品夹与待夹设产品的连接,并且,在第一卡合机构2与第二卡合机构3相分离时第一卡合机构2发生破坏,使得第一卡合机构2与第二卡合机构3无法再次进行卡合连接,有效地防止了产品夹的二次利用,确保了消费者的利益和健康。
参见图1、图5和图6,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产品夹中,第一卡合机构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卡合机构2可以包括:连接杆21、卡合体22和切断件。其中,卡合体22为锥形的卡合体。连接杆21的第一端(图6所示的上端)与第一夹体12的第一表面121相连接,连接杆21的第二端(图6所示的下端)与卡合体22的锥底端(图6所示的上端),卡合体22的锥顶端(图6所示的下端)为自由端。卡合体22的锥底端的径向距离大于连接杆21的径向距离,并且,卡合体22与第二卡合机构3相卡合连接。具体地,连接杆21与第一夹体12的第一表面121为垂直设置。卡合体22的锥底端的径向距离大于连接杆21的径向距离,以使卡合体22更好地与第二卡合机构3相卡合。卡合体22呈锥形,这样,卡合体22的锥顶端较为尖锐,便于穿设待夹设产品;卡合体22的锥底端便于与第二卡合机构3相卡合连接。连接杆21可以为柱状体。
切断件连接于连接杆21,即切断件位于第一夹体12的第一表面121与卡合体22的锥底端之间,切断件用于在卡合体22与第二卡合机构3相分离时切断连接杆21,以使连接杆21破坏,进而使得第一卡合机构2发生破坏。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锥形的卡合体22的锥底端的径向距离大于连接杆21的径向距离,便于卡合体22与第二卡合机构3相卡合,实现了第一卡合机构2与第二卡合机构3的卡合连接,结构简单,并且,切断件在卡合体22与第二卡合机构3相分离时切断连接杆21,使得连接杆21发生破坏,卡合体22与连接杆21相分离,使得第一卡合机构2无法继续使用,也就无法与第二卡合机构3相卡合连接,有效地防止了产品夹的二次利用。
参见图1至图4,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产品夹中,第二卡合机构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上述实施例中,第二卡合机构3可以包括:卡爪组件31。其中,第二夹体13开设有通孔133,卡爪组件31连接于第二夹体13且置于通孔133处,卡合体22穿设于通孔133且与卡爪组件31相卡合。具体地,第二夹体13开设有贯穿第二夹体13的通孔133,优选的,通孔133对应于第一卡合机构2的连接杆21的位置处。将第二夹体13与第一夹体12的第一表面121相对应的一面记为第二夹体13的第一表面131,即第二夹体13的第一表面131与第一夹体12的第一表面121相对应。将第二夹体13的与第一表面131相对的一面记为第二夹体13的第二表面132。卡爪组件31可以与第二夹体13的第一表面131相连接,也可以是,卡爪组件31与第二夹体13的第二表面132相连接。卡爪组件31对应于通孔133处,以使卡合体22穿设通孔133后与卡爪组件31相卡合。
具体实施时,通孔133的内径可以与连接杆21的径向距离相匹配,也可以是,通孔133的内径可以大于连接杆21的径向距离,只要能够使得连接杆21和卡合体22穿设通孔133,进而使得卡合体22与卡爪组件31相卡合即可,本实施例对于通孔133的内径不做任何限制。
切断件用于在卡合体22与卡爪组件31相分离时切断连接杆21,以使连接杆21破坏,进而使得第一卡合机构2发生破坏。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夹体13开设通孔133,卡合体22穿设通孔133且与卡爪组件31相卡合,实现了第一卡合机构2与第二卡合机构3的卡合连接,结构简单,便于实施。
参见图1、图5和图6,上述各实施例中,切断件可以为连接杆21沿周向开设的凹槽23,并且,连接杆21具有预设强度,以使连接杆21在卡合体22与卡爪组件31相分离时由凹槽23处折断,也就是说,连接杆21的预设强度应能够使得在卡合体22与卡爪组件31相分离时连接杆21由凹槽23处折断,以实现切断件切断连接杆21。具体地,切断件为在连接杆21上沿连接杆21的周向开设的一圈凹槽23,该凹槽23与卡合体22具有预设距离,以使连接杆21更好地由凹槽23处折断。具体实施时,预设距离和预设强度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连接杆21开设凹槽23,在卡合体22与卡爪组件31相分离时,连接杆21可以从凹槽23处折断,实现了对连接杆21的切断,结构简单,便于实施。
参见图2和图3,上述各实施例中,卡爪组件31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卡爪311。其中,各卡爪311的第一端(图中被通孔133遮挡,使得各卡爪311的第一端在图中未示出)均与第二夹体13的第二表面132相连接,各卡爪311的第二端3111均为自由端且置于通孔133处,各卡爪311的第二端3111沿通孔133呈周向均匀分布,并且,各卡爪311的第二端3111之间的间隙形成卡合插孔312,卡合体22穿设且卡合于卡合插孔312。卡合插孔312的径向距离小于卡合体22的锥底端的外径,以使卡合体22与卡合插孔312相卡合并在卡合体22与卡合插孔312相分离时阻止卡合体22脱离卡合插孔312。具体地,每个卡爪311的第二端3111均为自由端,每个卡爪311的第二端3111均延伸至第二夹体13的通孔133处,并且,每个卡爪311的第二端3111之间均具有间隙,该间隙形成了卡合插孔312,该卡合插孔312对应于通孔133处。卡合插孔312的径向距离小于通孔133的直径且小于卡合体22的锥底端的外径,便于卡合体22与卡合插孔312相卡合。
为了使得卡合插孔312更好地与卡合体22相卡合,各卡爪311沿通孔133呈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当卡爪311为两个时,两个卡爪311的第二端3111相对设置,以形成卡合插孔312;当卡爪311为三个、四个或者五个以上时,各卡爪311沿通孔133呈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才能更好地形成卡合插孔312,便于卡合体22与卡合插孔312相卡合。
具体实施时,每个卡爪311均可以为连接片,并且,每个连接片的第一端均与第二夹体13的第二表面132相连接,每个连接片的第二端均为自由端且置于通孔133处,并且,每个连接片的第二端均为弧形(图中未示出)。每个连接片的第二端均为弧形,能够使得形成的卡合插孔312更圆滑,便于卡合插孔312与卡合体的卡合。当然,每个卡爪311也可以为其他的结构,卡爪311第二端3111的形状也可以为方形(参见图3),还可以为其他的形状,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各卡爪311第二端之间的间隙形成卡合插孔312,卡合体22穿设于且卡合连接于卡合插孔312,实现了卡合体22与卡爪组件31的卡合连接,结构简单,便于加工。由于卡合插孔312的径向距离小于卡合体22的锥底端的外径,所以,卡合体22依次穿设通孔133和卡合插孔312后,卡合体22的锥底端与卡合插孔312相接触,卡合插孔312对卡合体22起到限制作用,阻止卡合体22与卡合插孔312的分离,有效地防止了卡合体22脱离卡合插孔312,并且,当在外力作用下卡合体22与卡合插孔312分离时,卡合插孔312对卡合体22起到的阻止限制作用,使得连接杆21由凹槽23处折断,实现连接杆21的破坏。
参见图1、图4、图5和图7,上述实施例中,第二卡合机构3还可以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32。其中,壳体32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壳体32的开口端与第二夹体13的第二表面132相连接且置于通孔133处。具体地,壳体32的内部中空,使得壳体32的内部形成了一个中空的容置腔,壳体32将卡爪组件31均包裹在内,通孔133与壳体32的开口端相连通,便于卡合体22穿设通孔133后进入壳体32内与卡爪组件31相卡合。
卡爪组件31置于壳体32内,并且,卡爪组件31连接于壳体32的内壁且置于通孔133处。具体地,各卡爪311的第一端均可以与壳体32的内侧壁相连接,各卡爪311的第二端3111均为自由端且置于通孔133处。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壳体32,将卡爪组件31包裹在内,有效地保护了卡爪组件31,避免卡爪组件31的损坏,并能够使得卡合体22与卡爪组件31卡合连接结构均置于壳体32内,还起到了对卡合体22与卡爪组件31连接后结构的保护。
上述各实施例中,第一夹体12与第二夹体13可以为分体结构,也可以是,第一夹体12与第二夹体13可转动地相连接,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当第一夹体12与第二夹体13可转动地相连接时,可以在第一夹体12与第二夹体13的连接处设置连接转轴。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可转动连接的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参见图1,上述各实施例中,第一夹体12与第二夹体13为一体成型,并且,第一夹体12与第二夹体13的连接处设置有折痕4,第一夹体12与第二夹体13可沿折痕4进行弯折以实现第一卡合机构2与第二卡合机构3的卡合连接。具体地,折痕4可以为在第一夹体12与第二夹体13的连接处设置的凹槽,该凹槽沿第一夹体12与第二夹体13相弯折的方向设置,以使第一夹体12与第二夹体13的连接处较为薄弱,便于第一夹体12与第二夹体13的弯折,进而实现第一卡合机构2与第二卡合机构3的卡合连接。
优选的,第一夹体12和第二夹体13均可以由可弯折的材质制成,这样,第一夹体12和第二夹体13在弯折后折痕处会发生破坏,使得第一夹体12与第二夹体13相分离,起到了第一夹体12与第二夹体13无法二次利用的目的。
下面结合图1至图7,并以一个最确切的结构来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产品夹的使用过程:第一夹体12的第一表面121设置有第一卡合机构2,第一夹体12的第二表面122设置有识别标记11。第二夹体13的第一表面131与第一夹体12的第一表面121相对设置,第二夹体13的与第一表面131相对的另一面为第二表面132。卡爪组件31和壳体32均设置于第二夹体13的第二表面132。
使用时,将第一夹体12和第二夹体13分别放置于待夹设产品的待夹设位置的两侧,并且,第一夹体12的第一表面121和第二夹体13的第一表面131均朝向待夹设产品。第一夹体12的第一表面121的卡合体22穿设于待夹设产品,相应的连接杆21也会穿设于待夹设产品。卡合体22穿设待夹设产品后再依次穿设第二夹体13的通孔133和卡合插孔312,并且,卡合体22与卡合插孔312相卡合。由于卡合体22呈锥形,并且,卡合插孔312的径向距离小于卡合体22的锥底端的外径,所以,卡合体22穿设卡合插孔312后,卡合体22的锥底端与卡合插孔312相接触,卡合插孔312对卡合体22起到了限制作用,防止卡合体22的脱离。第一夹体12、第二夹体13与待夹设产品连接在一起后,第一夹体12的第二表面122暴露在外面,消费者可以根据识别标记11获取该待夹设产品的相关信息。当消费者将该待夹设产品买回后,准备将产品夹由待夹设产品上拆卸下来时,消费者对第一夹体12和/或第二夹体13施加外力,以使第一夹体12和第二夹体13相分离,即使得卡合体22与卡合插孔312相分离。在外力作用下,卡合体22与卡合插孔312有相分离的趋势,但是由于卡合插孔312的径向距离小于卡合体22的锥底端的外径,所以,卡合插孔312阻止卡合体22脱离。逐渐增加外力,当外力达到一定值时,由于连接杆21具有预设强度,所以连接杆21在外力的作用下由凹槽23处折断,即第一卡合机构2发生破坏,使得卡合体22与连接杆21相分离,则卡合体22掉落至壳体32内,卡合插孔312不再对卡合体22起到限制作用,即卡合插孔312不再对第一卡合机构2起到卡合限制作用,实现了第一卡合机构2与第二卡合机构3的分离。第一夹体12和第二夹体13可以由待夹设产品拆卸下来,由于连接杆21的折断,所以第一卡合机构2发生破坏,无法继续与第二卡合机构3相卡合,则该产品夹失去了再次利用的价值。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通过连接机构将第一夹体12、第二夹体13与待夹设产品相连接,实现了产品夹与待夹设产品的连接,从而便于消费者根据产品夹上的识别标记11识别产品的相关信息,并且,连接机构在第一夹体12与第二夹体13相分离时进行自身破坏,使得第一夹体12和第二夹体13由待夹设产品拆卸下来之后连接机构无法继续使用,防止了产品夹的二次利用,有效地保证了识别标记11与待夹设产品的统一,避免了不法销售者对产品夹二次利用导致不合格产品的销售,确保了消费者的利益和健康。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产品夹,包括:具有识别标记(11)的夹体(1)和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体(1)包括:第一夹体(12)和第二夹体(13);其中,
所述连接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夹体(12)与所述第二夹体(13)相连接,并在所述第一夹体(12)与所述第二夹体(13)相分离时进行自身破坏;
所述识别标记(11)用于标记产品的直接来源、溯源或者商家来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卡合机构(2)和第二卡合机构(3);其中,
所述第一夹体(12)设置有所述第一卡合机构(2),所述第二夹体(13)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合机构(2)相连接的所述第二卡合机构(3),所述第一卡合机构(2)在所述第一卡合机构(2)与所述第二卡合机构(3)相分离时发生破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产品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机构(2)包括:连接杆(21)、锥形的卡合体(22)和切断件;其中,
所述连接杆(2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夹体(12)的第一表面(121)相连接,所述连接杆(21)的第二端与所述卡合体(22)的锥底端相连接,所述卡合体(22)的锥底端的径向距离大于所述连接杆(21)的径向距离,并且,所述卡合体(22)与所述第二卡合机构(3)相卡合;
所述切断件连接于所述连接杆(21),用于在所述卡合体(22)与所述第二卡合机构(3)相分离时切断所述连接杆(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产品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合机构(3)包括:卡爪组件(31);其中,
所述第二夹体(13)开设有通孔(133),所述卡爪组件(31)连接于所述第二夹体(13)且置于所述通孔(133)处,所述卡合体(22)穿设于所述通孔(133)且与所述卡爪组件(31)相卡合;
所述切断件用于在所述卡合体(22)与所述卡爪组件(31)相分离时切断 所述连接杆(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产品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件为所述连接杆(21)沿周向开设的凹槽(23),并且,所述连接杆(21)具有预设强度,以使所述连接杆(21)在所述卡合体(22)与所述卡爪组件(31)相分离时由所述凹槽(23)处折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产品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组件(31)包括:至少两个卡爪(311);其中,
各所述卡爪(311)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二夹体(13)的第二表面(132)相连接,各所述卡爪(311)的第二端为自由端且置于所述通孔(133)处,各所述卡爪(311)的第二端沿通孔(133)呈周向均匀分布,并且,各所述卡爪(311)的第二端之间的间隙形成卡合插孔(312),所述卡合体(22)穿设且卡合于所述卡合插孔(312);
所述卡合插孔(312)的径向距离小于所述卡合体(22)的锥底端的外径,以使所述卡合体(22)与所述卡合插孔(312)相卡合并在所述卡合体(22)与所述卡合插孔(312)相分离时阻止所述卡合体(22)脱离所述卡合插孔(3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产品夹,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卡爪(311)均为连接片,并且,每个所述连接片的第二端均为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产品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合机构(3)还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32);其中,
所述壳体(32)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所述壳体(32)的开口端与所述第二夹体(13)的第二表面(132)相连接且置于所述通孔(133)处;
所述卡爪组件(31)连接于所述壳体(32)的内壁且置于所述通孔(133)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体(12)与所述第二夹体(13)可转动地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体(12)与 所述第二夹体(13)为一体成型,并且,所述第一夹体(12)与所述第二夹体(13)的连接处设置有折痕(4)。
CN201720458071.5U 2017-04-27 2017-04-27 产品夹 Active CN2068716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58071.5U CN206871666U (zh) 2017-04-27 2017-04-27 产品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58071.5U CN206871666U (zh) 2017-04-27 2017-04-27 产品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71666U true CN206871666U (zh) 2018-01-12

Family

ID=61343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58071.5U Active CN206871666U (zh) 2017-04-27 2017-04-27 产品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716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Islam et al. Antibiotic usage patterns in selected broiler farms of Bangladesh and their public health implications
US2014037702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dor holding keys during the cutting process
US2012028505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intaining Animal Ear Tags
CN206871666U (zh) 产品夹
DE69504644T2 (de) Ohrmarke zur identifizierung von tieren
CN107140317A (zh) 产品夹
CN209467548U (zh) 产品夹
EP1690451A1 (en) A method of provisionally joining livestock tag parts together, a livestock tag part and strip of livestock tags
Maclennan The four harms of harmless therapies
CN106071130A (zh) 一种肉驴用饲料
CN201986519U (zh) 家禽脚环
CN211884620U (zh) 一种蜈蚣、白花蛇或蛤蚧的中药材制品
Nasser et al. Switch‐over from Pharmalgen to Alutard Bee and Wasp venom in the UK.
CASE templates
Overstreet Some Aspects of Implied Warranties in the Supreme Court of Missouri
CN208624366U (zh) 可调式动物颈圈
CN206324200U (zh) 一种米糠膨化机
JP2001225400A (ja) 筋押し装置
Smith DIY Halloween Costumes
Kochetov et al. The practic application of traceability principles
Greenberg The Effect of Patent Expiration on Trade-Mark Rights-II-Decisions of the Federal District Courts and Circuit Courts of Appeals
US2158719A (en) Lapel fastener
Nash et al. A self-guide to HACCP management for small seafood dealers, packers and processors: reassessing your HACCP plan.
Landeck Feeding plant Spectrum of the Hairy Flower wasp Scolia hirta in Lusatia (central Europe) with special Focus on flower color, Morphology of Flowers and Inflorescences (Hymenoptera: Scoliidae)
TAKEHARA et al. IS-006 Acetylcholinesterase activity in neorectum after laparoscopic endorectal pull-through method for Hirschsprungs diseas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