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66762U - 智能穿戴设备及其表带 - Google Patents

智能穿戴设备及其表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66762U
CN206866762U CN201720631292.8U CN201720631292U CN206866762U CN 206866762 U CN206866762 U CN 206866762U CN 201720631292 U CN201720631292 U CN 201720631292U CN 206866762 U CN206866762 U CN 2068667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chband
wire
underlying band
epipelagic zone
contain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3129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剑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ity Huasheng Technology Industry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ity Huasheng Technology Industry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ity Huasheng Technology Industry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ity Huasheng Technology Industry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3129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667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667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667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及其表带。表带包括表带本体以及设于所述表带本体内的至少一根导线,各所述导线沿所述表带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各所述导线均呈往复回折结构;所述表带本体内设有用于嵌设所述导线的容置凹槽,所述容置凹槽的形状与各所述导线的形状相匹配。由于各导线均呈往复回折结构,那么导线的实际长度大于导线两端点之间的长度,进而当拉伸表带本体时,往复回折结构设置的导线跟随着表带本体被拉伸而不会因为受力而断裂,而且,往复回折结构设置的导线被拉伸过程中,不会出现弯曲拱起,也就避免了表带本体被撑破,从而可以有效延长和提高导线和表带本体的使用寿命和使用灵活性。

Description

智能穿戴设备及其表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及其表带。
背景技术
近年来,移动通讯设备发展迅猛,而智能穿戴设备因其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及便捷性而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通过表带可轻便地佩戴在人体的手腕上、手臂上或手指上,可实现人们对时间日期的快捷读取、无线通讯以及浏览互联网信息等。该种智能穿戴设备的表带一般在表带里面设有导线,以便实现电流或者信号传输。市面上智能穿戴设备的表带的常规做法普遍是将一条导线摆直埋在表带里面。然而因表带的软胶是具有弹性的,可以拉长,但埋在表带里面的导线基本不具有伸缩性或伸缩性极小。因导线与表带之间的伸缩弹性的差异,会导致两种现象的出现:1)在拉伸表带时,会把内部的导线拉断;2)在拉伸表带然后松开后,因为线与表带在内部错位,会导致导线在内部弯曲拱起,在表带表面出现拱包,拉伸次数越多拱起部分越大直到所包的表带软胶破裂。如此造成现有的可穿戴设备使用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及其表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可穿戴设备的表带因与导线之间伸缩弹性存在差异而易因为拉伸表带时导致导线拉断或者表带破损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表带,包括表带本体以及设于所述表带本体内的至少一根导线,各所述导线沿所述表带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各所述导线均呈往复回折结构;所述表带本体内设有容置凹槽,所述容置凹槽的形状与各所述导线的形状相匹配,各所述导线嵌设于所述容置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属表带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层带体和下层带体,所述容置凹槽设于所述上层带体上或者所述下层带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带体设有若干个贯穿所述上层带体并沿所述上层带体的长度方向并排间隔布置的上层孔,所述下层带体设有若干个贯穿所述下层带体并沿所述下层带体的长度方向并排间隔布置的下层孔,各所述上层孔与个所述下层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容置凹槽绕经相邻的两所述上层孔之间或相邻的两所述上层孔之间或相邻的两所述下层孔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下层带体朝向所述上层带体表面设有位于各所述下层孔周缘的环形凸起,所述上层代替与所述下层带体连接时,各所述上层孔与各所述下层孔周缘的所述环形凸起嵌接,且所述容置凹槽绕经相邻的两所述环形凸起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带体与所述下层带体一体注塑形成所述表带本体。
优选地,所述上层带体为硅胶上层带体或PU上层带体;所述下层带体为硅胶下层带体或PU下层带体。
进一步地,所述导线包括若干个S型线段,各所述S型线段首尾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导线为天线或者信号电子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表带,通过在表带本体上设置容置凹槽,并将设置的至少一根导线容置在容置凹槽内,这样可以确保稳定固定各导线,且由于各导线均呈往复回折结构,那么导线的实际长度大于导线两端点之间的长度,如此,当拉伸表带本体时,往复回折结构设置的导线跟随着表带本体被拉伸而不会因为受力而断裂,而且,往复回折结构设置的导线被拉伸过程中,不会出现弯曲拱起,也就避免了表带本体被撑破,从而可以有效延长导线和表带本体的使用寿命,进而使得表带的使用更加灵活实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其包括上述的表带。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戒指或电话手表等。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穿戴设备,由于使用有上述的表带,那么智能穿戴设备在穿戴使用过程中,即时有外力作用在表带上对表带进行拉伸时,也可以避免表带本体内的导线被拉断以及避免表带本体因为导线的拱起而撑破,延长表带的使用寿命,使得智能穿戴设备的使用更加灵活实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穿戴设备所用表带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穿戴设备所用表带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层带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层带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表带本体 11—上层带体 12—下层带体
13—容置凹槽 111—上层孔 121—环形凸起
122—下层孔 20—导线 21—往复回折结构
22—伸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5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所用表带,包括,表带本体10和导线20;导线20由至少一个往复回折结构21构成,并沿表带长度方向设于表带内。表带本体10内设有与所述导线20形状相对应的容置凹槽13,导线20嵌设于所述容置凹槽13内。
具体地,通过在表带本体10上设置容置凹槽13,并将设置的至少一根导线20容置在容置凹槽13内,这样可以确保稳定固定各导线20,且由于各导线20均呈往复回折结构21,那么导线20的实际长度大于导线20两端点之间的长度,如此,当拉伸表带本体10时,往复回折结构21设置的导线20跟随着表带本体10被拉伸而不会因为受力而断裂,而且,往复回折结构21设置的导线20被拉伸过程中,不会出现弯曲拱起,也就避免了表带本体10被撑破,从而可以有效延长导线20和表带本体10的使用寿命,进而使得表带的使用更加灵活实用。
也即是说通过将导线20设置为往复回折结构21,使得导线20在表带发生弯折的过程中能够沿表带长度方向发生适度的弹性变形,降低了处于表带长度方向上的导线20所承受的拉应力,进而显著降低了导线20整体承受的拉力。通过在表带本体10内设置与所属导线20形状相对应的容置凹槽13,使得所述导线20可嵌设于所述容置凹槽13内,大大减少了导线20周向所受到的压力,也消除了导线20在表带本体10内产生的明显空隙,消除了裂纹易在与表带本体10导线20结合处萌生并扩展的隐患。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表带本体10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层带体11和下层带体12,上层带体11和下层带体12的相互连接关系可以是胶粘粘合,缝线连接,也可以是卡扣连接或者是螺扣连接。
当上层带体11和下层带体12通过胶粘粘合时,可使得上层带体11和下层带体12实现密封连接,使得表带本体10整体性更强,使用寿命增加。
当上层带体11和下层带体12通过缝线连接时,可以实现上层带体11和下层带体12的拆合,即为当表带本体10需要进行拆分时,可通过拆除用于缝合上层带体11和下层带体12的缝合线,实现表带本体10的拆分,以对设于表带内的导线20进行更换、维修、保养等。
当上层带体11和下层带体12通过卡扣连接或者是钉扣连接时,也可以实现上层带体11和所述下层带体12的拆合,其优点在于卡扣连接或者是钉扣连接可实现对上层带体11和下层带体12的快速拆合,简化了拆合上层带体11和下层带体12的步骤,大大缩短了拆合上层带体11和下层带体12所需的时间。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容置凹槽13设置在上层带体11和/或下层带体12上,当导线20相对上层带体11或下层带体12较细或较薄时,容置凹槽13可设置在上层带体11或下层带体12上,以简化开槽工艺。当导线20相对于上层带体11下层带体12较粗或较厚时,容置凹槽13可设置上层带体11和下层带体12上,即在上层带体11和下层带体12上开设对称或者不对称的容置凹槽13,以容置较粗或较厚的导线20,避免了导线20占用上层带体11和下层带体12的空间过大,而降低了表带本体10的抗拉伸和弯折性能。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上层带体11设有若干个贯穿上层带体11并沿上层带体11的长度方向并排间隔布置的上层孔111。与此对应的,下层带体12也设有若干个贯穿下层带体12并沿下层带体12的长度方向并排间隔布置的下层孔122,各上层孔111与各下层孔122一一对应设置,这样,当上层带体11与下层带体12相互连接时,上层孔111与下层孔122一一对应的合并在一起。同时,容置凹槽13还绕经相邻的两上层孔111之间或相邻的两下层孔122之间。这样,容置凹槽13与上层孔111和下层孔122可充分利用表带本体10内的空间,而不会发生位置相互冲突。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下层带体12朝向上层带体11的表面设有位于各下层孔122周缘的环形凸起121,上层带体11与下层带体12连接时,各上层孔111的环形凹陷(图中未示出)与各下层孔122周缘的环形凸起121嵌接,且容置凹槽13绕经相邻的两环形凸起121之间。这样,由于各上层孔111的环形凹陷与各下层孔122周缘环形凸起121嵌接配合,从而进一步减小了上层孔111与下层孔122的相对位置偏差,使得上层孔111与下层孔122配合的整体性更强。当然,环形凸起121也可连同容置凹槽13一并设置在上层表带。同时,也可不必设置环形凹陷来配合环形凸起121使用,当环形凸起121单独使用时,其可配合上层孔111或下层孔122,发挥作用。
本实施例中,上层带体11与下层带体12一体注塑形成表带本体10。具体地,采用一体注塑成型可以使得形成的表带本体10整体结构更加稳定性,且在大批量生产时还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施例中,上层带体11可以为硅胶上层带体11或PU(Polyurethane,聚氨基甲酸酯)上层带体11;下层带体12可以为硅胶下层带体12或PU下层带体12。由于硅胶或PU材料的柔软度大于塑胶,导线20在由硅胶或PU材质制成的表带本体10内可更容易发生弹性变形,从而降低了由于表带频繁弯折而引发所述导线20拱起或断裂的几率。当导线20设于上层带体11时,上层带体11可选用相较于下层带体12更为柔软的硅胶或PU材质,反之亦然。这样,当所述表带本体10发生弯折时,处于上层或下层带体12内的导线20能够更易的发生弹性变形,进一步降低了所述导线20发生拱起和断裂的几率。当然,未设置导线20的上层或下层带体12的材质也可以选用为塑胶材质,而设置导线20的上层或下层带体12的材质可以选用为硅胶或PU材质,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可以节省成本更高的硅胶或PU材质,从而降低表带的生产成本。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导线20包括若干个S型线段,各所述S型线段首尾相接。其中,所述S型导线20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直线型导线20,可在延长导线20长度的同时,大大降低其在表带本体10中占用的空间,从而降低其随所述表带本体10的弯折而出现的弯折度,进而有效的降低了导线20的拱起和断裂的几率。
本实施例中,导线20根据其实际需求可以为天线或者信号电子线。当导线20为天线时,其可设置于表带本体10内,在有效实现其接收或发射信号功能的同时,还可以降低其受损的几率,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将天线集成于表壳中,而造成的天线受到表壳内金属部件的干扰,同时增加制造难度等问题。当导线20为信号电子线时,其可根据实际需求而表现出多功能用途。比如,当信号电子线为USB连接线时,其可连接表带本体10外设有的USB接口端(图中未示出),实现外部设备通过USB接口与所述表带所属设备的信息交互,也可连接于充电装置,实现对表带所属设备的充电。
本实施例中,导线20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或椭圆形,也可以为矩形。当导线20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时,其可减小导线20对与其相配合的容置凹槽13的磨损现象,使得容置凹槽13的拐角处不易形成裂纹,延长了表带本体10的使用寿命。当导线20的横截面为矩形时,其可在不改变导线20横截面面积的情况下,可显著减小所述导线20的厚度,进而可减小设有容置凹槽13的上层带体11或下层带体12的厚度,最终减小整体表带的厚度,同时由于导线20的厚度较小,可仅在上层带体11或下层带体12上开设容置凹槽13,而不用顾虑开设有容置凹槽13的上层带体11或下层带体12可能出现的强度不足现象。
本实施例中,容置凹槽13的深度大于或等于导线20的厚度或粗度,和/或所述容置凹槽13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导线20的宽度或粗度,这样设置的优点在于可使导线20拥有较为宽松的容置环境,以避免因表带的频繁弯折而导致导线20受循环应力作用而萌生疲劳裂纹。当然,容置凹槽13的深度也可以小于或等于所述导线20的厚度或粗度,和/或所述容置凹槽13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导线20的宽带或粗度,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可实现所述导线20与所述表带本体10相对位置的固定,避免因外力的骤然介入而导致导线20位置突然发生移动而拉断所述与表体内部元件相连接的导线20伸出部22。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其包括上述的表带,具体地,由于该智能穿戴设备使用有上述的表带,那么智能穿戴设备在穿戴使用过程中,即时有外力作用在表带上对表带进行拉伸时,也可以避免表带本体10内的导线20被拉断以及避免表带本体10因为导线20的拱起而撑破,延长表带的使用寿命,使得智能穿戴设备的使用更加灵活实用。
进一步地,智能穿戴设备可以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戒指或电话手表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表带,包括表带本体以及设于所述表带本体内的至少一根导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导线沿所述表带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各所述导线均呈往复回折结构;所述表带本体内设有容置凹槽,所述容置凹槽的形状与各所述导线的形状相匹配,各所述导线嵌设于所述容置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层带体和下层带体,所述容置凹槽设于所述上层带体上或者所述下层带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带体设有若干个贯穿所述上层带体并沿所述上层带体的长度方向并排间隔布置的上层孔,所述下层带体设有若干个贯穿所述下层带体并沿所述下层带体的长度方向并排间隔布置的下层孔,各所述上层孔与各所述下层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容置凹槽绕经相邻的两所述上层孔之间或相邻的两所述下层孔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带体朝向所述上层带体表面设有位于各所述下层孔周缘的环形凸起,所述上层带体与所述下层带体连接时,各所述上层孔与各所述下层孔周缘的所述环形凸起嵌接,且所述容置凹槽绕经相邻的两所述环形凸起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带体与所述下层带体一体注塑形成所述表带本体。
6.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带体为硅胶上层带体或PU上层带体;所述下层带体为硅胶下层带体或PU下层带体。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包括若干个S型线段,各所述S型线段首尾相接。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为天线或者信号电子线。
9.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表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或者电话手表。
CN201720631292.8U 2017-06-01 2017-06-01 智能穿戴设备及其表带 Active CN2068667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31292.8U CN206866762U (zh) 2017-06-01 2017-06-01 智能穿戴设备及其表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31292.8U CN206866762U (zh) 2017-06-01 2017-06-01 智能穿戴设备及其表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66762U true CN206866762U (zh) 2018-01-12

Family

ID=61337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31292.8U Active CN206866762U (zh) 2017-06-01 2017-06-01 智能穿戴设备及其表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6676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48959A (zh) * 2018-06-26 2018-11-06 东莞万德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双色硅胶表带及其制作工艺
CN110495689A (zh) * 2019-08-13 2019-11-26 广东星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腕带内嵌天线的手表
CN111387654A (zh) * 2020-04-01 2020-07-10 广州灵森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表带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48959A (zh) * 2018-06-26 2018-11-06 东莞万德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双色硅胶表带及其制作工艺
CN110495689A (zh) * 2019-08-13 2019-11-26 广东星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腕带内嵌天线的手表
CN110495689B (zh) * 2019-08-13 2021-04-27 广东星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腕带内嵌天线的手表
CN111387654A (zh) * 2020-04-01 2020-07-10 广州灵森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表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66762U (zh) 智能穿戴设备及其表带
US9918541B2 (en) Wearable device
CN105825165B (zh)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终端设备及装配方法
CN206866760U (zh) 手表及其表带组件
CN208523936U (zh) 一种穿戴设备
CN202454722U (zh) 一种带有天线的表带
CN206137393U (zh) 具有稳定连接件的智能手环
CN205547676U (zh) 可穿戴设备及智能手环
CN206101834U (zh) 一种智能手表表带和智能手表
CN205356427U (zh) 用于终端设备的按压模组及终端设备
CN105892275A (zh) 智能手表
CN105554191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前壳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04570713A (zh) 手表
CN209995502U (zh) 用于连接表盘的智能表带
CN206596735U (zh) 电子穿戴设备
CN210721047U (zh) 一种具有隐藏式充电结构的智能手表
CN210468248U (zh) 一种硅胶方式的防水Type C连接器
CN205004438U (zh) 具有天线的液态硅胶表带
CN205353860U (zh) 腕戴式电子装置
CN201656076U (zh) 弹性端子及使用该弹性端子的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
CN207380454U (zh) 一种防水按键及手表
CN210248690U (zh) 一种双色硅胶智能手环
CN220987854U (zh) 一种内置柔性电池的腕带
CN109889641A (zh) 一种用于折叠屏移动终端的保护套
CN207301666U (zh) 一种高通讯性能智能手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