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96735U - 电子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96735U
CN206596735U CN201720080652.XU CN201720080652U CN206596735U CN 206596735 U CN206596735 U CN 206596735U CN 201720080652 U CN201720080652 U CN 201720080652U CN 206596735 U CN206596735 U CN 2065967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arable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layer body
connecting hole
electronics wear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8065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言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8065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967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967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967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子穿戴设备的结构技术领域,提供了电子穿戴设备,其包括电子设备主体和与电子设备主体连接的连接带,电子设备主体的端部设有连接孔,连接带的端部设有两个可分别置于连接孔上方与下方的分支,其中一个分支上设有扣孔,另一个分支上设有可穿设于连接孔内并可与扣孔卡扣配合的凸扣。本实用新型在组装连接带与电子设备主体时,可将两分支分别置于连接孔的上、下两侧,然后将凸扣穿于连接孔内并使凸扣的端部从连接孔内穿出扣紧于扣孔内;而在拆卸连接带与电子设备主体时,只需将凸扣从扣孔、连接孔内拔出。其在连接带与电子设备主体的组装和拆卸过程中,不需要借助任何辅助工具,可徒手操作完成,组装和拆卸方便、快捷。

Description

电子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穿戴设备的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子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智能手表的表带与表体连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生耳连接方式,即表体与表带通过生耳(生耳是一种用于穿设连接表体与表带的钢棒)连接;另一种是嵌套连接方式,这种连接方式的特点是,表带为一个由软性材料制成的整体结构,表体通过外力强压于表带的框架内部。这两种连接方式在具体应用中普遍存在表带拆装不便、维护不便、更换不便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不足之处,提供了电子穿戴设备,其解决了现有智能手表存在表带拆装不便、维护不便、更换不便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子穿戴设备,包括电子设备主体和与所述电子设备主体连接的连接带,所述电子设备主体的端部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带的端部设有两个可分别置于所述连接孔上方与下方的分支,其中一个所述分支上设有扣孔,另一个所述分支上设有可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内并可与所述扣孔卡扣配合的凸扣。
可选地,所述连接带包括两个分别与所述电子设备主体连接的分带体,两所述分带体的一端可相互连接、另一端都设有两所述分支,两所述分支上分别设有所述凸扣和所述扣孔,所述电子设备主体的两端部都设有所述连接孔。
可选地,所述分带体包括第一层体和第二层体,所述第一层体和所述第二层体具有相互叠压连接的层叠部分和相互分离的分离部分,所述分离部分形成两所述分支。
可选地,所述第一层体为由硬性材料制成的硬质层体,所述第二层体为由软性材料制成的软质层体,所述凸扣形成于所述硬质层体上,所述扣孔形成于所述软质层体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层体和所述第二层体采用双色注塑工艺一体注塑成型。
可选地,所述凸扣包括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内的穿设部和卡扣于所述扣孔内的卡位部,所述穿设部位于所述分支与所述卡位部之间。
可选地,所述穿设部为柱体,所述卡位部为凸设于所述柱体上且外廓径向尺寸大于所述柱体之外径的凸帽。
可选地,所述凸帽卡插于所述扣孔内并与所述扣孔过盈配合。
可选地,所述电子设备主体包括主模组和设于所述主模组端部的连接耳,所述连接孔贯穿设于所述连接耳上。
可选地,该电子穿戴设备为智能手表或者智能手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穿戴设备,通过在电子设备主体的端部设置连接孔,在连接带的端部设置两个分支,并在两分支上分别设置凸扣和扣孔,这样,在组装连接带与电子设备主体时,可将两分支分别置于连接孔的上、下两侧,然后将凸扣穿于连接孔内并使凸扣的端部从连接孔内穿出扣紧于扣孔内,从而实现了连接带与电子设备主体的快速、便捷组装连接;而在拆卸连接带与电子设备主体时,只需将凸扣从扣孔、连接孔内拔出,即实现了连接带与电子设备主体的快速、便捷拆卸。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穿戴设备,在连接带与电子设备主体的组装和拆卸过程中,不需要借助任何辅助工具,可徒手操作完成。当将这种电子穿戴设备的结构应用于手表上时,可有效解决现有手表存在表带拆装不便、维护不便、更换不便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穿戴设备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穿戴设备的主视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穿戴设备的左视装配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分带体的主视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分带体的左视示意图;
图6是图4中分带体的右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主体的主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主体的左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描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描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顶、底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穿戴设备,包括电子设备主体1和与电子设备主体1连接的连接带2,电子设备主体1的端部设有连接孔101,连接带2的端部设有两个可分别置于连接孔101上方与下方的分支201,其中一个分支201上设有扣孔203,另一个分支201上设有可穿设于连接孔101内并可与扣孔203卡扣配合的凸扣202。电子设备主体1的端部,具体为电子设备主体1之沿连接带2长度方向延伸的极限部位。具体应用中,在组装连接带2与电子设备主体1时,可先将两分支201分别置于连接孔101的上、下两侧,然后将凸扣202穿于连接孔101内并使凸扣202的端部从连接孔101内穿出扣紧于扣孔203内,从而实现了连接带2与电子设备主体1的快速、便捷组装连接;而在拆卸连接带2与电子设备主体1时,可将凸扣202从扣孔203、连接孔101内拔出,进而实现了连接带2与电子设备主体1的快速、便捷拆卸。这种连接带2与电子设备主体1的连接结构新颖、实用性强;且在连接带2与电子设备主体1的组装和拆卸过程中,不需要借助任何辅助工具,可徒手操作完成。
优选地,一并参照图1-3所示,连接带2包括两个分别与电子设备主体1连接的分带体21,两分带体21的一端可相互连接、另一端都设有两分支201,两分支201上分别设有凸扣202和扣孔203,电子设备主体1的两端部都设有连接孔101。两分带体21可分别连接于电子设备主体1的两端,且两分带体21的自由端可相互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电子穿戴设备在人臂体上的穿戴。
优选地,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两分带体21相互连接的位置可调节,具体地,一个分带体21上设有第一连接部204,另一个分带体21上设有若干个第二连接部205,各第二连接部205沿其所在分带体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连接部204可与任一个第二连接部205连接,这样,使得电子设备主体1可佩戴于不同大小的臂体上,从而利于扩大产品的适用范围。
优选地,一并参照图1-6所示,分带体21包括第一层体211和第二层体212,第一层体211和第二层体212具有相互叠压连接的层叠部分和相互分离的分离部分,分离部分形成两分支201,两分支201大致呈V型设置于层叠部分的一端,两分支201上分别设有凸扣202和扣孔203。此处,分带体21分为两层,利于两分支201的形成,并利于保证两分支201相互连接的牢固可靠性。
优选地,第一层体211为由硬性材料制成的硬质层体,第二层体212为由软性材料制成的软质层体,硬质层体和软质层体具有叠压连接的层叠部分和相互分离的分离部分,凸扣202形成于硬质层体上,扣孔203形成于软质层体上。软性层体和硬质层体的设置,可使得分带体21具有一定的可弯曲性,同时可利于防止分带体21产生过度弯曲,从而利于电子穿戴设备的佩戴和利于保证电子穿戴设备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分带体21可采用硅胶材质,其中,硬质层体和凸扣202为硬胶材质,软性层体和扣孔203的壁体为软胶材质,其材料成本低。
优选地,第一层体211和第二层体212采用双色注塑工艺一体注塑成型。双色注塑工艺是指将两种颜色的材质一体注塑成型的工艺。此处,第一层体211和第二层体212采用一体注塑成型的工艺,可使得第一层体211与第二层体212之间的连接非常紧密可靠,进而可使得分带体21与电子设备主体1之间的连接更为牢固可靠。
优选地,一并参照图1、图3、图4、图6和图7所示,凸扣202包括穿设于连接孔101内的穿设部2021和卡扣于扣孔203内的卡位部2022,穿设部2021位于分支201与卡位部2022之间,即:穿设部2021的一端与分支201连接、另一端与卡位部2022连接。具体安装时,将卡位部2022穿过连接孔101并扣紧于扣孔203内,即实现了分带体21与电子设备主体1的连接。
优选地,穿设部2021为柱体,卡位部2022为凸设于柱体上且外廓径向尺寸大于柱体之外径的凸帽。当围合形成连接孔101的壁体为硬性材质时,连接孔101的内廓径向尺寸优选等于或大于卡位部2022的外廓径向尺寸,这样,利于卡位部2022穿过连接孔101;而当围合形成连接孔101的壁体为软性材质时,连接孔101的内廓径向尺寸可小于或等于或大于卡位部2022的外廓径向尺寸。凸帽具体可为柱状或者锥状或者多边形体状或者球体状或者其它不规则形状。凸帽之背对柱体的顶部表面优选为光滑弧面,这样,利于防止装、拆凸扣202时凸扣202刮伤连接孔101和扣孔203的壁体。
优选地,凸帽卡插于扣孔203内并与扣孔203过盈配合。扣孔203的内廓尺寸小于凸帽的外廓尺寸。此处,通过过盈配合方式达到凸扣202与扣孔203扣合的目的,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连接可靠。当然了,具体应用中,凸扣202与扣孔203也可通过其它方式实现扣合,如使凸帽穿过扣孔203卡于扣孔203外等。
具体应用中,在安装连接带2时,只需将连接带2上的凸扣202通过电子设备主体1的连接孔101,用手按压连接带2,使连接带2的凸扣202扣合于连接带2的扣孔203内,这样即完成了连接带2的安装,其安装方便、快捷。
优选地,一并参照图1、图2、图3、图7和图8所示,电子设备主体1包括主模组11和设于主模组11端部的连接耳12,连接孔101贯穿设于连接耳12上,主模组11包括主壳体、显示屏和电控组件等。主模组11用于实现电子设备主体1的电子功能,连接耳12及其上的连接孔101用于实现电子设备与连接带2的连接。此处,连接耳12和连接孔101都设有两个,两连接耳12分别设于主模组11的两端部,两连接孔101分别设于两连接耳12上。两连接耳12分别用于与两分带体21连接。其通过设置连接耳12来实现连接孔101的分布设置,可使得连接孔101的设置不会影响主模组11的设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方便、快捷更换连接带2的电子穿戴设备结构,其在满足其连接功能的基础上,通过连接带2与电子设备主体1的巧妙连接,让连接带2的更换体验更好、更方便快捷、更牢固可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穿戴设备,优选适用于智能手表,电子设备主体1对应为智能手表的表体,连接带2对应为智能手表的表带。将上述电子穿戴设备的结构应用于智能手表上,可有效解决现有智能手表存在表带拆装不便、维护不便、更换不便的技术问题,使得表带的更换和佩戴更方便快捷;且由于采用一体成型的注塑工艺,可使得表带与表体的连接更为牢固可靠。当然了,具体应用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穿戴设备,也可适用于其它可穿戴于人臂上的电子穿戴产品,如智能手环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电子穿戴设备,包括电子设备主体和与所述电子设备主体连接的连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主体的端部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带的端部设有两个可分别置于所述连接孔上方与下方的分支,其中一个所述分支上设有扣孔,另一个所述分支上设有可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内并可与所述扣孔卡扣配合的凸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包括两个分别与所述电子设备主体连接的分带体,两所述分带体的一端可相互连接、另一端都设有两所述分支,两所述分支上分别设有所述凸扣和所述扣孔,所述电子设备主体的两端部都设有所述连接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带体包括第一层体和第二层体,所述第一层体和所述第二层体具有相互叠压连接的层叠部分和相互分离的分离部分,所述分离部分形成两所述分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体为由硬性材料制成的硬质层体,所述第二层体为由软性材料制成的软质层体,所述凸扣形成于所述硬质层体上,所述扣孔形成于所述软质层体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体和所述第二层体采用双色注塑工艺一体注塑成型。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扣包括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内的穿设部和卡扣于所述扣孔内的卡位部,所述穿设部位于所述分支与所述卡位部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穿设部为柱体,所述卡位部为凸设于所述柱体上且外廓径向尺寸大于所述柱体之外径的凸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帽卡插于所述扣孔内并与所述扣孔过盈配合。
9.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主体包括主模组和设于所述主模组端部的连接耳,所述连接孔贯穿设于所述连接耳上。
10.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电子穿戴设备为智能手表或者智能手环。
CN201720080652.XU 2017-01-20 2017-01-20 电子穿戴设备 Active CN2065967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80652.XU CN206596735U (zh) 2017-01-20 2017-01-20 电子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80652.XU CN206596735U (zh) 2017-01-20 2017-01-20 电子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96735U true CN206596735U (zh) 2017-10-31

Family

ID=60148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80652.XU Active CN206596735U (zh) 2017-01-20 2017-01-20 电子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9673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49379A (zh) * 2020-05-28 2020-07-28 周小兰 一种便于更换表带的智能手表
CN111887550A (zh) * 2020-07-30 2020-11-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穿戴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49379A (zh) * 2020-05-28 2020-07-28 周小兰 一种便于更换表带的智能手表
CN111449379B (zh) * 2020-05-28 2020-10-13 周小兰 一种便于更换表带的智能手表
CN111887550A (zh) * 2020-07-30 2020-11-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穿戴设备
CN111887550B (zh) * 2020-07-30 2024-05-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穿戴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18680U (zh) 硅胶表带及可穿戴设备
CN206596735U (zh) 电子穿戴设备
CN204143168U (zh) 穿戴式设备
CN206791839U (zh) 电子穿戴设备
CN205390586U (zh) 一种智能手臂佩戴设备
CN102413299B (zh) 平板电视装配结构及平板电视机
CN205608585U (zh) 一种面盖固定结构及终端
CN206596736U (zh) 电子穿戴设备
CN208923337U (zh) 移动终端设备的壳体及移动终端设备
CN203911996U (zh) 一种手机防滑侧边框
CN203870924U (zh) 显示屏
CN207867075U (zh) 一种upc快速光纤连接器
CN111641745A (zh) 一种电子产品外壳及制备方法
CN206962804U (zh) 一种分体式卡托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5583231U (zh) 一种汽车穿缸连接器
CN206075022U (zh) 电话手表
CN204462580U (zh) 一种新型液晶玻璃固定结构
CN103426622B (zh) 非晶质铁心通用型活动模具
CN208549100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单片机放置装置
CN205283619U (zh) 通讯设备前盖
CN207232578U (zh) 液晶玻璃安装组件及显示设备
CN203674024U (zh) 一种按键结构
CN201741612U (zh) 控制开关按键结构
CN216893875U (zh) 一种新型智能锁
CN207055006U (zh) 穿戴设备及其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