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56529U - 汽车座椅 - Google Patents

汽车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56529U
CN206856529U CN201720605289.9U CN201720605289U CN206856529U CN 206856529 U CN206856529 U CN 206856529U CN 201720605289 U CN201720605289 U CN 201720605289U CN 206856529 U CN206856529 U CN 2068565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piece
fixed
lifting assembly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0528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Wodek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Wodek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Wodek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Wodek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0528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565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565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5652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坐垫支撑架、升降组件和自锁组件,所述坐垫支撑架下端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可带动所述坐垫支撑架进行上升和下降运动;所述自锁组件包括控制件、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所述第一锁定件可对所述升降组件的下降后的状态进行锁定,所述第二锁定件可对所述升降组件的上升后的状态进行锁定,所述控制件控制所述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的锁定或非锁定状态;因设置升降组件和自锁组件,座椅是降低状态,成人可以尺寸合适的坐在座椅上并合适的佩戴安全带;当儿童需要坐在座椅上时,可以将座椅调整为上升状态,使得座椅在高度上符合儿童的身量,安全带也对儿童进行安全保护。

Description

汽车座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座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座椅均不具备儿童乘坐并基本保护的功能,现有的汽车座椅均是根据成人的身高进行设计的,儿童的身形相对成人的身形较小,儿童不能真诚尺寸下依靠垫坐,并且座椅上设计的安全带也不能对儿童正常佩戴,并不能较好的对儿童的身形起到保护作用;虽然现有市场上有可以单独放置在汽车原有座椅上的儿童安全座椅,但是使用不方便,而且儿童在坐上儿童座椅后脚没地方放置,两脚只能晃在空中,也会产生不安全的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可以在高度上进行变化,针对成人和儿童的不同身高和体型的大小,进行座椅自身的调节,使得无论是大人还是儿童均可舒适正常座靠的同时安全带均可对人进行安全的佩戴,保护人身安全。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坐垫支撑架、升降组件和自锁组件,所述坐垫支撑架下端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可带动所述坐垫支撑架进行上升和下降运动,所述自锁组件可对所述升降组件进行锁定控制;所述自锁组件包括控制件、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所述第一锁定件可对所述升降组件的下降后的状态进行锁定,所述第二锁定件可对所述升降组件的上升后的状态进行锁定,所述控制件控制所述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的锁定或非锁定状态。
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上支撑板、前支架、后支架、底板构件和限位杆;
所述前支架的上端与所述上支撑板下端面的前端铰接,所述前支架的下端与所述底板构件上端面的前端铰接;
所述后支架的上端与所述上支撑板下端面的后端铰接,所述后支架的下端与所述底板构件上端面的后端铰接;
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后支架上;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上支撑板的下端;
所述自锁组件可对所述限位杆的滑动进行锁定;
所述上支撑板的上端面固定设有坐垫支撑架。
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扭簧、扭簧上压板和扭簧下压板;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扭簧上压板上,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扭簧的下压板上;
所述扭簧上压板的两侧端与所述后支架相固定;所述扭簧下压板固定在所述底板构件上。
优选的,所述自锁组件还包括轨道板,所述轨道板开设有贯通的轨道,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轨道且可滑动的在轨道内运动;
所述控制件包括第一控制板部和第二控制板部,所述第一控制板部的后端设置有第一锁定件,所述第一控制板部的前端与所述第二控制板部的后端固定成一体结构,所述第二控制板部的前端下端面设置有锯齿;
所述第一锁定件包括第一挂钩,所述第一挂钩可对所述底板构件进行钩挂锁定;
所述第二锁定件包括主动轮和第二挂钩;所述第二挂钩包括钩挂部和转动部,所述转动部设置有锯齿,且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轨道板上;所述主动轮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轨道板上,且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第一挂钩转动部锯齿啮合;
所述主动轮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控制板部前端的锯齿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底板构件包括底板钩挂板,所述底板钩挂板上端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挂钩可钩挂在所述通孔内。
优选的,所述上支撑板上开设有第一控制通道和第二控制通道;
所述控制件还包括第一控制块和第二控制块,所述第一控制块的下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控制板部的上端面,且所述第一控制块的上端穿过第一控制通道;
所述第二控制块的下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控制板部的上端面,且所述第二控制块的上端穿过所述第二控制通道。
优选的,所述控制件还包括控制线、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设置在所述上支撑板上,且所述第一固定件位于所述第一控制通道和第二控制通道之间;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在所述坐垫支撑架上,且与儿童座椅外界相通;
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控制块之间设置有弹簧;
所述控制线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控制块上,且穿过第一固定件,所述控制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固定件穿出。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转接扣,所述转接扣的一端与所述控制线的另一端相固定,所述转接扣的另一端向外延伸设有皮带,所述皮带向外延伸与外界相通。
优选的,所述坐垫支撑架包括由多个支撑管组成,所述坐垫支撑架后端成三角状,所述坐垫支撑架的前端形成一平台。
优选的,还包括脚踏组件,所述脚踏组件设置在所述汽车座椅的下端;
所述脚踏组件包括容纳槽、第一脚踏件和第二脚踏件;所述容纳槽固定在所述汽车座椅下部,所述第一脚踏件后端的两侧端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上,且所述第一脚踏件可旋转收纳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第一脚踏件前端与所述第二脚踏件后端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二脚踏件可被收纳在所述第一脚踏件内。
优选的,所述脚踏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撑踏板和第二支撑踏板;
所述第二脚踏件包括多个第二子踏板,所述第一脚踏件包括多个第一子踏板;
所述多个第二子踏板排列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踏板上,且所述多个第一子踏板的后端通过固定板固定;
所述多个第一子踏板排列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踏板上,所述多个第一子踏板的前端依次交错与多个第二子踏板铰接;且所述彼此相邻的第一子踏板之间的空隙可容纳一个第二子踏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因设置升降组件和自锁组件,在常态下,座椅是降低状态,成人可以尺寸合适的坐在座椅上并合适的佩戴安全带,安全带对人身起到保护作用;当儿童需要坐在座椅上时,可以将座椅调整为上升状态,使得座椅在高度上符合儿童的身量,座靠安全的同时也合适的佩戴安全带,对儿童进行安全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座椅整体为降低后的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座椅整体为上升后的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自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限位杆为下降状态时被自锁组件锁定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上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二固定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脚踏组件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第二支撑踏板收纳到第一支撑踏板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收起的脚踏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示意为:1-坐垫支撑架;2-升降组件;3-自锁组件;4-控制件;5-第一锁定件;6-第二锁定件;7-上支撑板;8-前支架;9-后支架;10-底板构件;11-限位杆;12-扭簧;13-扭簧上压板;14-扭簧下压板;15-轨道板;16-轨道;17-第一控制板部;18-第二控制板部;19-第一挂钩;21-主动轮;22-第二挂钩;23-钩挂部;24-转动部;25-底板钩挂板;26-通孔;27-第一控制通道;28-第二控制通道;29-第一控制块;30-第二控制块;32-第一固定件;33-第二固定件;34-转接扣;35-脚踏组件;36-容纳槽;37-第一脚踏件;38-第二脚踏件;39-第一支撑踏板;40-第二支撑踏板;41-第二子踏板;42-第一子踏板;43-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垫支撑架1、升降组件2和自锁组件3,所述坐垫支撑架1下端设置有升降组件2,所述升降组件2可带动所述坐垫支撑架1进行上升和下降运动,所述自锁组件3可对所述升降组件3进行锁定控制。坐垫支撑架1上端可以铺设棉垫等合适座靠的垫子,这里不受限制。坐垫支撑架1下端设置有升降组件2,升降组件2在降低后的状态时,尺寸适合成人坐在座椅上,并合适的佩戴安全带,人身在座靠的同时可以利用安全带很好的进行保护作用。当儿童需要坐在座椅上时,可以调整升降组件,使得升降组件2带动坐垫支撑架提升高度,使得座椅的尺寸符合儿童的身形,同时也使得安全带也可以正常的对儿童进行佩戴,对儿童也可以做到合适的座靠和安全保护的作用。又因设置自锁组件3,自锁组件3可以对升降组件在升降后,进行锁定控制,确保座椅在升降后,座椅高度的稳定性。这样的设计使得汽车的座椅不再只符合成人身形,也不需要再单独购置儿童座椅放置到汽车原有的座椅上,使得汽车使用多样化,也提高了安全性。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自锁组件3包括控制件4、第一锁定件5和第二锁定件6;所述第一锁定件5可对所述升降组件2的下降后的状态进行锁定,所述第二锁定件6可对所述升降组件2的上升后的状态进行锁定,所述控制件4控制所述第一锁定件5和第二锁定件6的锁定或非锁定状态。设置第一锁定件5和第二锁定件6,对下降状态和上升状态下的两种不同状态的座椅进行不同的位置的锁定,提高安全性和锁定的稳定性。控制件4控制第一锁定件5和第二锁定件6,可以使得控制升降状态并对其锁定时状态更加稳定。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2包括上支撑板7、前支架8、后支架9、底板构件10和限位杆11;
所述前支架8的上端与所述上支撑板7下端面的前端铰接,所述前支架8的下端与所述底板构件10上端面的前端铰接;
所述后支架9的上端与所述上支撑板7下端面的后端铰接,所述后支架9的下端与所述底板构件10上端面的后端铰接;
所述限位杆11的一端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后支架9上;所述限位杆11的另一端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上支撑板7的下端;
所述自锁组件3可对所述限位杆11的滑动进行锁定;
所述上支撑板7的上端面固定设有坐垫支撑架1。
升降组件2在降低状态时,如图1,(根据此图,将图的左侧定义为后端,右侧方定义为前端,下述同理)因前支架8和后支架9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的上支撑板7下端面的前端和后端铰接,所述前支架8和后支架9的下端分别于所述的底板构件10的上端面的前端和后端铰接,所以上支撑板7可相对底板构件10进行旋转和下降运动,此时的下降状态时,前支架8和后支架9均铰接旋转到贴合在底板构件10上或与底板构件10相互平行状态,使得上支撑板7和底板构件10之间的距离缩小或几乎没有距离;因限位杆11的一端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后支架9上,另一端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上支撑板7的下端,所以当前支架8和后支架9旋转时,限位杆11的一端也会随之旋转,限位杆11的另一端会在上支撑板7的下端进行滑动,同时进下降运动;状态稳定后自锁组件3对限位杆11进行锁定,从而对升降组件2进行了锁定,稳定了其状态;
当需要从降低的状态转换成上升状态时,启动自锁组件3,放开对限位杆11的锁定;使得上支撑板7向上抬起,在上支撑板7向上抬起的过程中,前支架8和后支架9同时相对底板构件旋转,限位杆11相对上述的滑动方向的反方向滑动的同时,进行上升运动,当限位杆11滑动到相应的位置,对上支撑板7、前支架8、后支架9起到类似三角形的三个支点的支撑,稳定上支撑板7的上升状态,如图2,自锁组件3对限位杆11进行锁定,稳定上升状态。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2还包括扭簧12、扭簧上压板13和扭簧下压板14;所述扭簧1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扭簧上压板13上,所述扭簧12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扭簧的下压板14上;
所述扭簧上压板13的两侧端与所述后支架9相固定;所述扭簧下压板14固定在所述底板构件10上。
扭簧12对后支架9和前支架8在上升和下降状态之间的转化过程起到了提供扭矩作用,同时保护了前支架8和后支架9旋转的稳定性;扭簧上压板13和扭簧下压板14的设置,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稳固,运动过程中更加稳定。
如图3和图5,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自锁组件3还包括轨道板15,所述轨道板15开设有贯通的轨道16,所述限位杆11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轨道16且可滑动的在轨道16内运动;
所述控制件4包括第一控制板部17和第二控制板部18,所述第一控制板部17的后端设置有第一锁定件,所述第一控制板部17的前端与所述第二控制板部18的后端固定成一体结构,所述第二控制板部18的前端下端面设置有锯齿;
所述第一锁定件包括第一挂钩19,所述第一挂钩19可对所述底板构件10进行钩挂锁定;
所述第二锁定件6包括主动轮21和第二挂钩22;所述第二挂钩22包括钩挂部23和转动部24,所述转动部24设置有锯齿,且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轨道板15上;所述主动轮21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轨道板15上,且所述主动轮21与所述第一挂钩19转动部锯齿啮合;
所述主动轮21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控制板部18前端的锯齿相啮合。
设置轨道板15开设贯通的轨道16,限位杆11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轨道16;这样设置,不仅保证了限位杆11另一端在上支撑板7下端顺利的滑动,也确保了限位杆11另一端的稳定性,不会产生脱轨的情况。现将下降状态定为初始状态,此时第一锁定件的第一挂钩19钩挂在底板构件10上,限定了限位杆11的运动,从而稳定了此时的状态;当需要使限位杆11升起时,由第一控制板部17控制第一挂钩19脱离对底板构件10的钩挂,以图4和图5为实施方式时,可以将第一控制板部17向后移动,从而带动第一挂钩19脱离对底板构件10的钩挂,同时将上支撑板7向上抬起,抬起的过程中,上支撑板7连接固定的轨道板15会相对限位杆11进行移动,也就是说使得限位杆11相对在轨道板15内进行滑动,当限位杆11的另一端升高并移动到第二锁定件6处时,第二挂钩22正好对限位杆11进行钩挂限位。因为第一控制板部17和第二控制板部18成一体结构,当第一控制板部17向后运动时使第一挂钩19脱离底板构件10的钩挂时,第二控制板部18也会同时向后移动,使得第二控制板部18前端下端面的锯齿移动,从而带动主动轮21转动,与主动轮21啮合的第二挂钩22的转动部24的锯齿部分被转动,带动第二挂钩22的钩挂部23抬起为打开状态,当限位杆11的另一端滑动到位时,使得控制件4向前运动,第二控制板部18的前端下端面的锯齿带动主动轮21反方向转动从而带动设有锯齿的第二挂钩22向下运动闭合,闭合过程中对限位杆11的另一端进行钩挂,对限位杆11进行锁定和定位。相同的,需要由上升状态转化到下降状态时可向前移动控制件,从而控制主动轮21和具有锯齿的第二挂钩22进行上升运动的反方向运动,从而第二挂钩22不再对限位杆11的另一端进行钩挂,限位杆11的另一端在轨道16滑动同时上支撑板7下降,限位杆11的另一端运动到初始状态时,第一挂钩19对底板构件顺势钩挂。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底板构件10包括底板钩挂板25,所述底板钩挂板25上端设置有通孔26,所述第一挂钩19可钩挂在所述通孔26内。
这种设置可以更好的配合上述升降状态的自锁过程,操作方便,稳定可靠。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上支撑板7上开设有第一控制通道27和第二控制通道28;
所述控制件4还包括第一控制块29和第二控制块30,所述第一控制块29的下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控制板部17的上端面,且所述第一控制块29的上端穿过第一控制通道27;
所述第二控制块30的下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控制板部17的上端面,且所述第二控制块30的上端穿过所述第二控制通道28。这样设置,在控制件4的第一控制板部17和第二控制板部18在向前运动或向后运动时可控制第一控制块29和第二控制块30,第一控制块29和第二控制块30上端穿过第一控制通道27和第二控制通道28,通过对第一控制通道27和第二控制通道28长度的设置,可以有效的控制第一控制块29和第二控制块30的运动范围,从而有效的控制控制件4的运动范围,保证升降的稳定性。同时利用第一控制块29和第二控制块30对控制件的控制也非常方便有效。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控制件4还包括控制线(图中未示出)、第一固定件32和第二固定件33;所述第一固定件32固定设置在所述上支撑板7上,且所述第一固定件32位于所述第一控制通道27和第二控制通道28之间;所述第二固定件33固定在所述坐垫支撑架1上,且与儿童座椅外界相通;
所述第一固定件32与所述第二控制块30之间设置有弹簧;
所述控制线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控制块30上,且穿过第一固定件32后,所述控制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固定件33穿出。
设置控制线,通过拉动控制线来控制所述第二控制块30的运动,从而控制第一控制板部17和第二控制板部18的运动;控制线通过第二固定件32穿出,当需要第一控制板部17和第二控制板部18向后运动时,拉动穿出的拉线,就可以操作控制件4;因第一固定件32与第二控制块30之间设置有弹簧,第一固定件32是设置在上支撑板上的,所以在钩挂锁定之后,弹簧的作用下回弹力,给第二控制块30和上支撑板7之间一个拉紧的力,来保证自动锁定,手动拉线解锁的实现方式。提高操作的稳定性和方便性。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件33包括转接扣34,所述转接扣34的一端与所述控制线的另一端相固定,所述转接扣34的另一端向外延伸设有皮带,所述皮带向外延伸与外界相通。设置皮带,在拉动控制线时提高实用性,也美观。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坐垫支撑架1包括由多个支撑管组成,所述坐垫支撑架1后端成三角状,所述坐垫支撑架1的前端形成一平台。三角状设置方便座椅在升降过程中更加顺畅,也减少了座椅在变换过程中占用的空间。
本实施例优选的,还包括脚踏组件35,所述脚踏组件35设置在所述汽车座椅的下方;
所述脚踏组件35包括容纳槽36、第一脚踏件37和第二脚踏件38;所述容纳槽36固定在所述汽车座椅下部,所述第一脚踏件37后端的两侧端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容纳槽36的内壁上,且所述第一脚踏件37可旋转收纳在所述容纳槽36内;所述第一脚踏件37前端与所述第二脚踏件38后端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二脚踏件38可被收纳在所述第一脚踏件37内。
设置脚踏组件35,当座椅调整为升降状态后,儿童坐在座椅上,可调出脚踏组件35供儿童踩踏;当然在不需要脚踏组件35时,将第二脚踏件38旋转收纳到第一脚踏件37内,再将第一脚踏件37连同第二脚踏件38旋转收纳到容纳槽36内;当需要使用脚踏组件35时,将第一脚踏件37连同第二脚踏件38旋转出容纳槽36,再将第二脚踏件38旋转处第一脚踏件37,形成可以踩踏的台面。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脚踏组件35还包括第一支撑踏板39和第二支撑踏板40;
所述第二脚踏件38包括多个第二子踏板41,所述第一脚踏件37包括多个第一子踏板42;
所述多个第二子踏板42排列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踏板39上,且所述多个第一子踏板42的后端通过固定板43固定;
所述多个第一子踏板41排列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踏板40上,所述多个第一子踏板42的前端依次交错与多个第二子踏板41铰接;且所述彼此相邻的第一子踏板42之间的空隙可容纳一个第二子踏板41。
这种设置,在脚踏组件35的长度上不会受到空间的限制,而且可以很好的将第二脚踏件38收纳到第一脚踏件37内,方便收纳和取出,稳定性也强。
以上实施例的先后顺序仅为便于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垫支撑架、升降组件和自锁组件,所述坐垫支撑架下端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可带动所述坐垫支撑架进行上升和下降运动,所述自锁组件可对所述升降组件进行锁定控制;
所述自锁组件包括控制件、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所述第一锁定件可对所述升降组件的下降后的状态进行锁定,所述第二锁定件可对所述升降组件的上升后的状态进行锁定,所述控制件控制所述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的锁定或非锁定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上支撑板、前支架、后支架、底板构件和限位杆;
所述前支架的上端与所述上支撑板下端面的前端铰接,所述前支架的下端与所述底板构件上端面的前端铰接;
所述后支架的上端与所述上支撑板下端面的后端铰接,所述后支架的下端与所述底板构件上端面的后端铰接;
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后支架上;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上支撑板的下端;
所述自锁组件可对所述限位杆的滑动进行锁定;
所述上支撑板的上端面固定设有坐垫支撑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扭簧、扭簧上压板和扭簧下压板;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扭簧上压板上,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扭簧的下压板上;
所述扭簧上压板的两侧端与所述后支架相固定;所述扭簧下压板固定在所述底板构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组件还包括轨道板,所述轨道板开设有贯通的轨道,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轨道且可滑动的在轨道内运动;
所述控制件包括第一控制板部和第二控制板部,所述第一控制板部的后端设置有第一锁定件,所述第一控制板部的前端与所述第二控制板部的后端固定成一体结构,所述第二控制板部的前端下端面设置有锯齿;
所述第一锁定件包括第一挂钩,所述第一挂钩可对所述底板构件进行钩挂锁定;
所述第二锁定件包括主动轮和第二挂钩;所述第二挂钩包括钩挂部和转动部,所述转动部设置有锯齿,且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轨道板上;所述主动轮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轨道板上,且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第一挂钩转动部锯齿啮合;
所述主动轮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控制板部前端的锯齿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构件包括底板钩挂板,所述底板钩挂板上端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挂钩可钩挂在所述通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板上开设有第一控制通道和第二控制通道;
所述控制件还包括第一控制块和第二控制块,所述第一控制块的下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控制板部的上端面,且所述第一控制块的上端穿过第一控制通道;
所述第二控制块的下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控制板部的上端面,且所述第二控制块的上端穿过所述第二控制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还包括控制线、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设置在所述上支撑板上,且所述第一固定件位于所述第一控制通道和第二控制通道之间;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在所述坐垫支撑架上,且与儿童座椅外界相通;
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控制块之间设置有弹簧;
所述控制线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控制块上,且穿过第一固定件后,所述控制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固定件穿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转接扣,所述转接扣的一端与所述控制线的另一端相固定,所述转接扣的另一端向外延伸设有皮带,所述皮带向外延伸与外界相通。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脚踏组件,所述脚踏组件设置在所述汽车座椅的下方;
所述脚踏组件包括容纳槽、第一脚踏件和第二脚踏件;所述容纳槽固定在所述汽车座椅下部,所述第一脚踏件后端的两侧端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上,且所述第一脚踏件可旋转收纳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第一脚踏件前端与所述第二脚踏件后端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二脚踏件可被收纳在所述第一脚踏件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撑踏板和第二支撑踏板;
所述第二脚踏件包括多个第二子踏板,所述第一脚踏件包括多个第一子踏板;
所述多个第二子踏板排列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踏板上,且所述多个第一子踏板的后端通过固定板固定;
所述多个第一子踏板排列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踏板上,所述多个第一子踏板的前端依次交错与多个第二子踏板铰接;且所述彼此相邻的第一子踏板之间的空隙可容纳一个第二子踏板。
CN201720605289.9U 2017-05-27 2017-05-27 汽车座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565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05289.9U CN206856529U (zh) 2017-05-27 2017-05-27 汽车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05289.9U CN206856529U (zh) 2017-05-27 2017-05-27 汽车座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56529U true CN206856529U (zh) 2018-01-09

Family

ID=60825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05289.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56529U (zh) 2017-05-27 2017-05-27 汽车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565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2775A (zh) * 2017-06-28 2017-08-15 北京沃德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汽车座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2775A (zh) * 2017-06-28 2017-08-15 北京沃德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汽车座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57131B (zh) 一种汽车儿童安全座椅
CN206856529U (zh) 汽车座椅
CN206141604U (zh) 一种儿童用具
CN1047131C (zh) 汽车用整体儿童座位
CN106379205A (zh) 车辆座椅机构和车辆
JP4383333B2 (ja) 車椅子
CN206914178U (zh) 多功能儿童安全座椅
CN107042775A (zh) 汽车座椅
CN103042957B (zh) 改进的系列座卧两用交通工具及其多用途座卧两用椅
CN207550008U (zh) 具有儿童座椅功能的汽车后排座椅
CN107599905A (zh)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头靠调节机构
CN207311197U (zh) 旋转式可坐可平躺的儿童安全躺坐椅
CN202760666U (zh) 改进的系列座卧两用交通工具及其连排座卧两用椅
CN208278064U (zh) 一种坐垫及安装有该坐垫的车用座椅
CN214607186U (zh) 一种具有可变后排座椅的汽车
CN214230595U (zh) 一种可调节人体工学椅
CN110745041B (zh) 一种汽车可折叠座椅
CN208585124U (zh) 一种可调节的儿童电动童车座椅
CN208813038U (zh) 一种汽车四六分座椅骨架
CN112356746A (zh) 一种具有可变后排座椅的汽车
CN112167866A (zh) 一种可升降的两用椅子
CN117901740A (zh) 一种具有可变托垫的后排座椅的汽车
CN109334524A (zh) 多功能儿童安全座椅
CN205836588U (zh)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头靠升降调节机构
CN215226130U (zh) 一种可调节式办公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9

Termination date: 201905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