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53199U - 一种折伞式活性污泥沉淀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伞式活性污泥沉淀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53199U
CN206853199U CN201720719632.2U CN201720719632U CN206853199U CN 206853199 U CN206853199 U CN 206853199U CN 201720719632 U CN201720719632 U CN 201720719632U CN 206853199 U CN206853199 U CN 2068531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keleton
activated sludge
kuppe
settling vessel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1963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
李星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unip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hunip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unip Hold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hunip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1963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531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531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531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伞式活性污泥沉淀器,包括:倒置且悬浮于水中的伞骨架;其中,伞骨架包括主轴、外壁骨架、导流罩骨架和滑块,所述滑块设在所述主轴上,与所述导流罩骨架相连,所述导流罩骨架与所述外壁骨架通过第一转轴相连,所述外壁骨架与所述主轴通过第二转轴相连;在所述外壁骨架和所述导流罩骨架的表面均设有外壁面料。本实用新型的折伞式活性污泥沉淀器,采用伞型结构,使用时推动主轴上的滑块,带动伞骨架及外壁面料张开,形成沉淀装置,待不用时,可以将滑块上移,使伞型装置整体闭合,便于存放或运输。

Description

一种折伞式活性污泥沉淀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折伞式活性污泥沉淀器。
背景技术
活性污泥是微生物群体及它们所依附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总称,活性污泥是一种好氧生物处理方法,他们对污水长时间曝气会产生污泥,同时水质会得到明显的改善,该方法主要用来处理污废水。在污水处理系统中通常会使用到沉淀池,其作用是通过重力作用,使经过好氧生物的生化处理后的泥水混合物在沉淀中进行泥水分离,沉淀上清液排出处理系统。
目前,生化处理系统中通常设置二沉池(即二次沉淀池),使经过曝气池曝气处理过后的活性污泥在二沉池中沉淀,沉淀后分离形成位于上部的上清液层和位于下部的污染层,其中,上清液层因而变得干净卫生,位于下部的污染层通过外回流污泥泵回流至生化池中。这种利用二沉池处理有机污水的方法,虽然可以较好的处理有机污水,并对活性污泥进行回收利用,但是二沉池需要进行泥水分离外,还进行污泥浓缩,由于水量和水质的变化,还要暂时储存污泥,所以实际需要的池面积大于只进行泥水分离所需的池面积,具有二沉池及外回流污泥泵的活性污泥系统占用空间较大,不易存放和运输,也不便于安装和拆卸,同时该系统的建设和运营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折伞式活性污泥沉淀器,包括:
倒置于水面下的伞骨架;其中,伞骨架包括主轴、外壁骨架、导流罩骨架和滑块,所述滑块设在所述主轴上,与所述导流罩骨架相连,所述导流罩骨架与所述外壁骨架通过第一转轴相连,所述外壁骨架与所述主轴通过第二转轴相连;在所述外壁骨架和所述导流罩骨架的表面均设有外壁面料。
其中,该折伞式活性污泥沉淀器还包括置于水面上的浮筒,所述浮筒与所述伞骨架相连。
其中,该折伞式活性污泥沉淀器还包括第一底进水口、第二底进水口和出气口;
所述第一底进水口设于所述折伞式活性污泥沉淀器的底端,所述第二底进水口设于所述导流罩骨架与所述外壁骨架以及水面所形成的第一沉淀区的底端,所述出气口设于所述导流罩骨架与所述外壁骨架以及所述折伞式活性污泥沉淀器的底端所形成的第二沉淀区的顶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底进水口下方设有挡气板。
其中,所述外壁面料远离水面的一端均设有开口,设置在所述导流罩骨架表面的外壁面料与所述主轴的连接端设有开口。
其中,该折伞式活性污泥沉淀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导流罩骨架与所述外壁骨架以及水面形成的第一沉淀区中的出水穿孔管。
其中,所述出水穿孔管由排水导管连接到排水装置上。
优选地,所述出水穿孔管悬吊于所述浮筒上,所述排水导管与所述排水装置设于所述浮筒上。
优选地,所述外壁骨架远离水面的开口下方设有挡气板。
其中,优选在所述伞骨架的下方设置稳定重锤。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水面为生化池的水面,进一步优选为含有曝气设备的生化池中的水。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折伞式活性污泥沉淀器,采用伞型结构,使用时推动主轴上的滑块,带动伞骨架及外壁面料张开,形成沉淀装置,待不用时,可以将滑块上移,使伞型装置整体闭合,便于存放或运输。本实用新型的沉淀器可以整体用浮筒悬挂,悬浮于水面,其出水装置也可以悬挂于浮筒上,整体与生化池没有连接,因而便于安装和拆卸,尤其适用于在已有的生化池中带水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折伞式活性污泥沉淀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将优选的折伞式活性污泥沉淀器置于含有曝气设备的生化池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轴;2导流罩骨架;3、外壁骨架;4、滑块;5、第二转轴;6、第一转轴;7、浮筒;8、拉结绳;9、外壁面料;10、导流罩面料;11、第一底进水口;12、内沉淀区(也称第二沉淀区);13、第二底进水口;14、导流罩上口(也称出水口);15外沉淀区(也称第一沉淀区);16、出水穿孔管;17、出水管吊绳;18、排水装置;19、排水导管;20、挡气板;21、稳定重锤;22、生化池;23、曝气设备;24、生化池水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内”“外”“顶端”“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机械连接,或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伞式活性污泥沉淀器,包括倒置且悬浮于水中的伞骨架;其中,伞骨架包括主轴1、外壁骨架3、导流罩骨架2和滑块4,滑块4设在主轴1上,与导流罩骨架2相连,导流罩骨架2与外壁骨架3通过第一转轴6相连,外壁骨架3与主轴1通过第二转轴5相连;在外壁骨架3和导流罩骨架2的表面均设有外壁面料。
其中,在外壁骨架3的表面设有外壁面料9,在导流罩骨架2的表面设有外壁面料,也称导流罩面料10。
当该折伞式活性污泥沉淀器需要打开使用时,推动主轴1上的滑块4沿主轴1上的滑块4沿主轴1向下运动,带动导流罩骨架2通过第一转轴6带动外壁骨架3绕第二转轴5向外张开,当滑块4运动到设定位置时,导流罩骨架2、导流罩面料10、外壁骨架3以及外壁面料9即可形成折伞式活性污泥沉淀器的导流罩和外壁,从而实现沉淀器的功能。待不用时,可以将滑块4上移,使伞型装置整体闭合,便于存放或运输。
在伞骨架中,导流罩骨架和外壁骨架优选有多个,由多个导流罩骨架和多个外壁骨架、1个主轴和1个滑块等组成的倒置伞骨架类似于倒置的伞结构。
其中,导流罩将整个沉淀器分为第一沉淀区(外沉淀区15)和第二沉淀区(内沉淀区12)。即,第一沉淀区15为导流罩骨架2与外壁骨架3以及水面所形成的区域;第二沉淀区12为导流罩骨架2与外壁骨架3以及折伞式活性污泥沉淀器的底端所形成的区域。
其中,可以利用任何本领域中已知的手段将上述闭合和张开的沉淀器悬吊在水中,使整体呈悬浮状态。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浮筒7来将沉淀器悬吊在水中,浮筒7与伞骨架相连,以保证所述伞骨架倒置于水面下,使沉淀器呈悬浮状态,使折伞式活性污泥沉淀器成为浮力折伞式活性污泥沉淀器。可以使用多个浮筒。
其中,浮筒可采用充气式橡胶材料制作,也便于运输使用。
其中,可以使浮筒7与伞骨架中导流罩骨架2与外壁骨架3的连接点处相连,优选通过拉结绳8连接。
可以将上述沉淀器置于含有曝气设备的生化池的水面下,来处理生化处理系统中的污泥。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折伞式活性污泥沉淀器还可以包括第一底进水口11、第二底进水口13和出气口14;第一底进水口11设于该折伞式活性污泥沉淀器的底端,第二底进水口13设于导流罩骨架与所述外壁骨架以及水面所形成的第一沉淀区15的底端,出气口14设于导流罩骨架与外壁骨架以及折伞式活性污泥沉淀器的底端所形成的第二沉淀区12的顶端。其中,出气口14也可以称导流罩上口。
将上述沉淀器置于含有曝气设备的生化池的水面下,当沉淀器运行时,曝气池的活性污泥混合液通过第一底进水口11进入沉淀器的第二沉淀区12中,在此区域中,活性污泥开始与水发生分离,同时,也有少量的曝气空气由第一底进水口11进入第二沉淀区12中,在其中与混合液发生分离,向上运动,另外,由于第二沉淀区12处于缺氧状态,该区域中的混合液会返硝化产生一定量的氮气,这些气体均在第二沉淀区中顶端的出气口14溢出。
在第二沉淀区12中沉淀的活性污泥由第一底进水口11下滑回落至含有曝气设备的生化池中,在第二沉淀区12中的上清液及未完全沉淀的少量活性污泥经由第二底进水口13进入第一沉淀区15,少量的活性污泥在第一沉淀区15中进一步沉淀,并沿第一沉淀区15中导流罩面料和外壁面料下滑,经由第二底进水口13回落到第二沉淀区12中,并进一步随第二沉淀区12的活性污泥下滑回落至生化池中。
其中,在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可以在设于外壁骨架2和导流罩骨架3的表面的外壁面料(即外壁面料9和导流罩面料10)远离水平面的一端均设有开口或缝隙,设置在导流罩骨架3表面的外壁面料(即导流罩面料10)与主轴1的连接端设有开口或缝隙。
即外壁面料9的远离水平面的一端即外壁面料9的底端的开口作为沉淀器的第一底进水口11,导流罩面料10远离水平面的一端即导流罩面料10的底端与外壁骨架2之间的开口作为第二底进水口13,即第一沉淀区15的底进水口13,设置在导流罩骨架3表面的外壁面料导流罩面料10与主轴1的连接端(即导流罩面料10的顶端与主轴之间)设有的开口或缝隙,作为出气口14,也称为导流罩上口14。
其中,外壁面料9和导流罩面料10可采用柔韧性的可折叠面料(如塑料膜等),材料轻便,造价低,安装使用方便。
第一沉淀区15中的上清液可以通过本领域中常规的排水装置排出。在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可以在导流罩骨架2与外壁骨架3以及水面形成的第一沉淀区15中设有出水穿孔管16,将上清液排出,可以保证出水均匀稳定。
当沉淀器中含有浮筒时,除了在第一沉淀区15设有出水穿孔管16,还可以设有排水导管19和排水装置18,出水穿孔管16由排水导管连接到排水装置上18,保证出水均匀稳定。
出水穿孔管16可以使用绳等其它常见悬吊介质悬吊于浮筒7上。
其中,可以将排水装置18和排水导管19也设于浮筒7上,该沉淀器整体包括排水装置均用浮筒7悬挂,悬浮于水面,整体与生化池没有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
为了减少曝气空气进入该沉淀器,在沉淀器的第一底进水口11下方设置档气板20,即外壁骨架2远离水平面的开口下方设有挡气板。
为避免本沉淀器在水流作用下不稳定晃动,在沉淀器下方设置稳定重锤21。
本实用新型的沉淀器可以不必与生化池主体部位连接,大大降低安装难度,尤其适用于在已有的生化池中带水施工。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折伞式活性污泥沉淀器,也称浮力折伞式活性污泥沉淀器,该沉淀器呈伞型可折叠形式,伞型结构由伞骨架和面料构成;该沉淀器设置于有曝气设备23的生化池22中,在浮筒7的浮力作用下悬浮在水面24下,如图2所示。
其中,伞骨架包括主轴1、导流罩骨架2、外壁骨架3等,滑块4与导流罩骨架2相连接,导流罩骨架2与外壁骨架3通过第一转轴6连接,外壁骨架与主轴1通过第二转轴5连接。当沉淀器需要打开使用时,推动主轴上的滑块4沿主轴1向下运动,导流罩骨架2通过转轴6带动外壁骨架3绕转轴5向外张开,当滑块4运动到恰当位置时,导流罩骨架2、导流罩面料10和外壁骨架3及外壁面料9即可形成沉淀器的导流罩和外壁。张开的沉淀器由浮筒7,通过拉结绳8悬吊在池水中,使整体呈悬浮状态。
导流罩将整个沉淀器分为内沉淀区12(也称第二沉淀区12)和外沉淀区15(也称第一沉淀区15)。外壁面料的底端留有适当大小的开口或缝隙,作为沉淀器的第一底进水口11,导流罩面料的底端与外壁之间也留有适当大小的开口或缝隙,作为外沉淀区15的第二底进水口13,导流罩面料顶端与主轴1之间留有适当大小的缝隙,作为导流罩上口14;其中外沉淀区15上部设出水穿孔管16,该管通过吊绳17悬吊于浮筒7上;出水穿孔管16由排水导管19连接到排水装置18上。
当沉淀器运行时,曝气池的活性污泥混合液通过第一底进水口11进入沉淀器的内沉淀区12中,在此区域中,活性污泥开始与水发生分离,同时,也有少量的曝气空气由第一底进水口11进入本区域,在此区域内也与混合液发生分离,向上运动,另外,由于本区域内处于缺氧状态,会返硝化产生一定量的氮气,这些气体均在本区域内由导流罩上口14溢出。
在内沉淀区12中沉淀下来的活性污泥经由第一底进水口11下滑,回落至生化池中。在内沉淀区12中的上清液及未完全沉淀的少量活性污泥经由外沉淀区第二底进水口13进入外沉淀区15中,少量的活性污泥在外沉淀区15中进一步沉淀,并沿外导流罩下滑,经由第二底进水口13回落到内沉淀区12中,并进一步随内沉淀区12的活性污泥下滑回落至生化池中。外沉淀区15中的上清液在排水装置18的抽吸作用下,经由出水穿孔管16、排水导管19排出池外。
为减少曝气空气进入本沉淀器,在该沉淀器的第一底进水口11下方设置档气板20。为避免本沉淀器在水流作用下不稳定晃动,在沉淀器下方设置稳定重锤2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伞式活性污泥沉淀器采用折伞型构造,可以在不使用时收缩减少体积,便于存放和运输;构造简单,加工和安装使用方便。将该沉淀器直接放置于生化池中,停留时间短,沉淀效果好,降低造价;沉淀器整体悬浮在生化池内,无须与池体连接,安装拆卸方便;排水管路整体也靠浮筒悬浮,可以不必与生化池主体部位连接,也大大降低安装难度,尤其适用于在已有的生化池中带水施工。
最后,本实用新型的方法仅为较佳的实施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折伞式活性污泥沉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倒置且悬浮于水中的伞骨架;其中,伞骨架包括主轴、外壁骨架、导流罩骨架和滑块,所述滑块设在所述主轴上,与所述导流罩骨架相连,所述导流罩骨架与所述外壁骨架通过第一转轴相连,所述外壁骨架与所述主轴通过第二转轴相连;在所述外壁骨架和所述导流罩骨架的表面均设有外壁面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伞式活性污泥沉淀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置于水面上的浮筒,所述浮筒与所述伞骨架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伞式活性污泥沉淀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底进水口、第二底进水口和出气口;
所述第一底进水口设于所述折伞式活性污泥沉淀器的底端,所述第二底进水口设于所述导流罩骨架与所述外壁骨架以及水平面所形成的第一沉淀区的底端,所述出气口设于所述导流罩骨架与所述外壁骨架以及所述折伞式活性污泥沉淀器的底端所形成的第二沉淀区的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伞式活性污泥沉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面料远离水平面的一端均设有开口,设置在所述导流罩骨架表面的外壁面料与所述主轴的连接端设有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折伞式活性污泥沉淀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导流罩骨架与所述外壁骨架以及水平面形成的第一沉淀区中的出水穿孔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伞式活性污泥沉淀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导流罩骨架与外壁骨架以及水平面形成的第一沉淀区中的出水穿孔管,所述出水穿孔管由排水导管连接到排水装置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伞式活性污泥沉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穿孔管悬吊于所述浮筒上,所述排水导管与所述排水装置设于所述浮筒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伞式活性污泥沉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骨架远离水平面的开口下方设有挡气板。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折伞式活性污泥沉淀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伞骨架的下方设置稳定重锤。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折伞式活性污泥沉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为含有曝气设备的生化池中的水。
CN201720719632.2U 2017-06-20 2017-06-20 一种折伞式活性污泥沉淀器 Active CN2068531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19632.2U CN206853199U (zh) 2017-06-20 2017-06-20 一种折伞式活性污泥沉淀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19632.2U CN206853199U (zh) 2017-06-20 2017-06-20 一种折伞式活性污泥沉淀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53199U true CN206853199U (zh) 2018-01-09

Family

ID=60827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19632.2U Active CN206853199U (zh) 2017-06-20 2017-06-20 一种折伞式活性污泥沉淀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531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52575A (zh) * 2017-06-20 2017-10-17 浦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折伞式活性污泥沉淀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52575A (zh) * 2017-06-20 2017-10-17 浦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折伞式活性污泥沉淀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53224B1 (ko) 처리효율이 개선된 하폐수처리장치
TWI472488B (zh) 污水生物處理裝置和方法
CN107459213A (zh) 一种圆筒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02849848B (zh) 内循环生物滤池反应器及污水处理方法
CN206853199U (zh) 一种折伞式活性污泥沉淀器
CN105481189B (zh) 船用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107252575A (zh) 一种折伞式活性污泥沉淀器
CN101792212A (zh) 一体化空气提升sbr反应器
CN207525100U (zh) 一种圆筒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US2888139A (en) Combination flotation-settling unit
CN207193042U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NO139122B (no) Renseanlegg for behandling av avloepsvann
CN104787968B (zh) 金霉素废水处理系统
KR102058956B1 (ko) 고액분리장치를 이용한 하폐수 처리장치 및 처리방법
CN107473440A (zh) 一种提高多级臭氧气浮工艺中臭氧利用率的装置
CN106116015A (zh) 一种旋流混合废水处理好氧反应器
KR101847927B1 (ko) 처리효율이 향상된 하폐수처리장치
CN201890829U (zh) 集水布水装置
CN205999232U (zh) 污泥污水高效分离装置
CN205999233U (zh) 污水污泥分离净化装置
CN205419912U (zh) 一种循环式充氧生化器
CN105668779B (zh) 一种循环式充氧生化器
US3990967A (en) Positive progressive biochemical digestion of organic waste
CN102557325B (zh) 交替式生化池、污水处理方法及污水处理系统
CN211619973U (zh) 一种胶片生产污水处理搅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