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50649U - 一种振动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振动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50649U
CN206850649U CN201720620843.0U CN201720620843U CN206850649U CN 206850649 U CN206850649 U CN 206850649U CN 201720620843 U CN201720620843 U CN 201720620843U CN 206850649 U CN206850649 U CN 2068506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mass
vibrating motor
joint
holding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2084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士特
于海江
黄浩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long Machinery and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long Machinery and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long Machinery and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long Machinery and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2084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506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506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506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振动电机,包括:壳体,具有容纳空间;质量块,通过弹性件悬挂在所述容纳空间内;磁体,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固定在所述壳体上;线圈,固定设置在所述质量块上,所述线圈与所述磁体间隙设置,所述线圈通电时与所述磁体磁配合,所述线圈带动所述质量块往复振动;容纳槽,沿垂直于所述质量块的振动平面的方向贯穿设置于所述质量块上,所述线圈设于所述容纳槽内,并且所述容纳槽的槽深与所述线圈沿所述槽深方向上的尺寸相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振动电机,整机厚度更小,更有利于产品的轻薄化。

Description

一种振动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线性种振动电机。
背景技术
手机、平板电脑、掌上游戏机等便携式消费电子产品正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上述电子产品一般会用振动信号来做信息反馈,比如手机的来电提醒、掌上游戏机的振动反馈等,振动提醒功能成了振动电机在消费电子领域最重要的应用。
现有的线性振动电机一般采用可通电的线圈作为定子,将悬浮在电机壳体内的安装有磁钢的质量块作为振子,当线圈通交流电后,磁钢受磁场力影响往复振动,为了避免机壳影响磁钢的振动方向,使磁钢向机壳偏转,甚至吸死在机壳上,这种线性振动电机的壳体一般为不导磁材料制成,导致壳体内的磁场利用率下降,影响振子的振动效果,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实用新型人研发了一种“动圈式”线性振动电机,将磁钢固定设置在机壳内作为定子,壳体内通过弹性件悬挂有质量块,质量块上成型有盲槽,可通电的线圈放入盲槽内作为振子,线圈在电磁作用下带动质量块相对于磁体往复振动,盲槽的槽底虽然能为线圈提供支撑,但为了避免在产品掉落或受到撞击时,线圈与磁体发生碰撞受损,通常线圈与磁体之间需要保证一定的间距,也即盲槽的槽底与磁体之间需要保留一定间距,增加了振动电机的厚度,不利于整机轻薄化,不符合产品的发展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振动电机中线圈与质量块的安装方式增加了整机厚度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有利于产品轻薄化的振动电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振动电机,包括:壳体,具有容纳空间;质量块,通过弹性件悬挂在所述容纳空间内;磁体,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固定在所述壳体上;线圈,固定设置在所述质量块上,所述线圈与所述磁体间隙设置,所述线圈通电时与所述磁体磁配合,所述线圈带动所述质量块往复振动;容纳槽,沿垂直于所述质量块的振动平面的方向贯穿设置于所述质量块上,所述线圈设于所述容纳槽内,并且所述容纳槽的槽深与所述线圈沿所述槽深方向上的尺寸相当。
所述线圈通过胶粘剂粘接于所述容纳槽的槽壁上。
所述线圈与所述容纳槽之间的间隙内均填充有胶粘剂。
所述质量块在所述容纳槽的贯穿方向上的至少一侧设置有超出所述槽口设置的防撞结构。
所述质量块上固定设置有第一FPC板,所述第一FPC板具有与所述线圈电连接的动接头,所述第一FPC板封闭所述容纳槽的一个槽口。
所述质量块上还成型有适于所述第一FPC板嵌入的安装槽,所述动接头抵靠所述安装槽的槽壁设置。
所述壳体上固定设置有第二FPC板,所述第二FPC板具有与所述磁体电性连接的静接头,所述动接头与所述静接头一一对应设置,并且每对所述动接头与所述静接头通过导电弹簧电性连接。
所述导电弹簧为鼓形弹簧,所述鼓形弹簧的若干簧环的直径沿轴向从中间向两端逐渐减小。
每对所述动接头与所述静接头之间的最大距离不超过所述导电弹簧的轴向自然长度,使所述导电弹簧始终处于非拉伸状态。
所述振动电机为线性振动电机。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振动电机,包括具有容纳空间的壳体,通过弹性件悬挂在容纳空间内的质量块,设置在容纳空间内,且固定在壳体上的磁体,质量块上还固定设置有与磁体间隙设置的线圈,线圈通电产生磁场,线圈在磁场作用下带动质量块往复振动,质量块上还成型有容纳槽,容纳槽沿垂直于质量块的振动平面的方向贯穿质量块设置,并且容纳槽的槽深与线圈在槽深方向上的尺寸相当,容纳槽贯穿设置且将线圈完全嵌入质量块上的容纳槽内,使得在装配时只需在磁体与线圈之间预留一定间距即可,省去了盲槽的槽底所占用的空间,有利于缩小振动电机的整机厚度,使产品轻薄化。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振动电机,线圈通过胶粘剂粘接连接于容纳槽的槽壁上,粘接牢固,线圈不会在振动过程中发生脱落。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振动电机,线圈与容纳槽之间的间隙内均填充有胶粘剂,增加线圈与容纳槽的粘接面积,增强粘接强度,方便注胶操作;随着振动电机的长期使用,在线圈与容纳槽内填充胶粘剂,还可以有效防止线圈与容纳槽之间发生相对移动,影响振动效果;同时凝结后胶粘剂还能保护线圈上的接线点,提高电连接的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振动电机,质量块上设置有具有动接头的第一FPC板,动接头与线圈电连接,第一FPC板封闭容纳槽的一个槽口设置,可以先将第一FPC板和质量块连接在一起,再将线圈放入容纳槽内,向其中填充胶粘剂,操作方便快捷。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振动电机,质量块上成型有与第一FPC板的形状相适应的安装槽,动接头抵靠安装槽的槽壁设置,在动接头受到导电弹簧的弹性偏压力作用时,槽壁为动接头提供与弹性偏压力相对的支撑力,避免动接头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疲劳形变,增加动接头的使用寿命。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振动电机,导电弹簧为鼓形弹簧,若干簧环的直径沿轴向从中间向两端逐渐减小,使得导电弹簧在压缩的过程中,各个簧环相互嵌套,不发生相互碰撞,不产生碰撞噪音;同时,鼓形弹簧的两端直径小,其与线圈或者电源的接线点的焊点小,便于焊接。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振动电机,导电弹簧的轴向两端分别于动接头和静接头电性连接,动接头和静接头之间的最大距离不超过导电弹簧的轴向自然长度,能够保证导电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或者自由状态,而不被拉伸,在导电弹簧与振子电连接的一端随着振子的振动而往复移动的过程中,无论导电弹簧的轴向两端相互靠近或是相互远离,导电弹簧始终处于非拉伸状态,使得导电弹簧的轴向两端与振子或定子的接线点之间基本没有相对运动,始终处于非拉伸状态下的导电弹簧不会对接线点处形成拉力,接线点不容易出现疲劳,能够有效防止质量块振动过程中接线点被扯断的情况,振动电机的电连接更加稳定,故障少,返修率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提供的振动电机的爆炸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中提供的振动电机的爆炸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中提供的振动电机的爆炸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2-质量块;3-磁体;4-线圈;5-动接头;6-静接头;7-导电弹簧;8-支撑板;9-第一FPC板;10-弹性件;11-壳体顶板;12-壳体底板;13-壳体侧板;14-第二FPC板;15-凹槽;16-折弯部;17-容纳槽;18-胶粘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提供的振动电机的爆炸视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振动电机,包括具有容纳空间的壳体1,通过弹性件10悬挂在容纳空间内的质量块2,壳体上固定有定子,定子包括分别固定设置在壳体1相对设置的两个内表面上的两组磁体3,质量块2位于两组磁体3之间,振子包括固定设置在质量块2上的线圈4,线圈4上覆盖有与线圈4电连接的第一FPC板9,在第一FPC板9沿线圈4的振动方向上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动接头5,两个动接头5朝向第一FPC板9的一侧向外伸出并弯折,使两个动接头5位于第一FPC板9的一侧;壳体1的内表面上还固定设有与电源电连接的第二FPC板14,第二FPC板9上具有两个朝向动接头5弯折形成的静接头6,动接头5与静接头6之间设有导电弹簧,导电弹簧为导电材料制成的可导电弹簧,导电弹簧两端部分别焊接在动接头5和静接头6上,并且动接头5与静接头6上分别设有椭圆形凸起,导电弹簧的轴向两端分别套设在两个椭圆形凸起上,便于弹簧的对准安装。
每对动接头5和静接头6沿质量块2的振动方向相对设置,并且两个动接头5相对设置,使两个静接头6位于两个动接头5之间,有利于缩短第二FPC板14的长度;另外两个动接头5位于与质量块2的振动方向平行的同一直线上,也即两对动接头5和静接头6均位于与质量块2的振动方向平行的同一直线上,使得质量块2在往复振动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导电弹簧的弹性偏压力作用方向相反、大小相当,避免质量块发生偏转。
两个动接头5所在直线经过质量块2的中心。
壳体1包括壳体顶板11,壳体底板12以及连接壳体顶板11和壳体底板12的壳体侧板13,两组磁体3分别设置上壳体顶板11和壳体底板12上。
第二FPC板14具有朝向第一FPC板9伸出的支撑部,支撑部上设有U型部,U型部的开口方向朝向壳体侧板13设置,U型部的两个壁面外侧分别设置有两个静接头6,两个相背设置的静接头6通过共同的支撑部连接在第二FPC板上,这种设置使得第二FPC板14的形状更加简单,加工方便。由于在质量块2带动动接头5相对于静接头6往复振动的过程中,静接头6不断受到导电弹簧7对其施加的弹性偏压力,为了避免静接头6在弹性偏压力的反复作用下产生疲劳形变,在壳体底板12上固定设置支撑结构,支撑结构与静接头6背向动接头5的一侧抵靠设置,当动接头5朝向静接头6运动时,支撑结构为静接头6提供与导电弹簧7的弹性偏压力方向相反的支撑力,能够有效防止静接头6产生疲劳形变,甚至折断,增强静接头6的抗形变能力,增加静接头6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振动电机的产品质量。
支撑结构由部分壳体底板12自身朝向动接头5折弯形成,弯折部16朝向壳体1凸出,并且与支撑结构弯折后在壳体底板12上形成的凹槽15嵌合配合,在实际生产制造中,可以对壳体底板12进行冲切,冲切后的部分并不与壳体底板12断开,而是朝向动接头5弯折形成支撑板8,冲切处形成凹槽,制造成本低,加工方便。
的凹槽15贯穿壳体底板12设置,由于静接头6为第二FPC板14的端部折弯形成,人工折弯操作时误差较大,使得静接头6超出壳体底板12的高度大小不一,产品规格参差不齐,将第二FPC板14的弯折部16与静接头6相邻设置,可以通过控制折弯部16的尺寸补偿人工折弯静接头6时产生的误差,使得静接头6超出壳体底板12的高度可以通过控制折弯部16的深度进行调节,使产品装配更加精准,一致性高;另外,FPC板经过弯折形成折弯部16后产生的内应力能够在凹槽15中得到释放,使FPC板的形状确定,不因振动而变形,从而避免因FPC板变形对振动电机的性能造成影响。
两个静接头6共用一个支撑板8支撑,支撑板8夹设在U型部之间,同时为两个静接头6提供支撑力。
质量块2上还成型有容纳槽17,容纳槽17沿垂直于质量块2的振动平面的方向贯穿质量块2设置,并且容纳槽17的槽深与线圈4在槽深方向上的尺寸相当,容纳槽17贯穿设置且将线圈4完全嵌入质量块2上的容纳槽17内,使得线圈4的安装不占用振动电机的厚度方向上的空间,有利于缩小振动电机的整机厚度,使产品轻薄化。
线圈4与容纳槽17之间的间隙内均填充有胶粘剂18,增加线圈4与容纳槽17的粘接面积,增强粘接强度,方便注胶操作。
质量块2上成型有适于第一FPC板9嵌入的安装槽,动接头5背向静接头6的一侧抵靠在安装槽的槽壁上,在导电弹簧的弹性偏压力作用于动接头5时为动接头5提供支撑力,避免动接头5发生疲劳形变,第一FPC板9可以先粘接在线圈4上,再将线圈4放入容纳槽17内,向其中填充胶粘剂18,操作方便快捷。
在线圈4的空心处也填充胶粘剂18,增加线圈4与第一FPC板9的粘接强度,保护位于空心处的接线点。
质量块2在容纳槽17的贯穿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防撞凸起,即在质量块2与两组磁体3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防撞凸起,防撞凸起高出容纳槽17的槽口设置,当电机遭受撞击时,防撞凸起先与壳体1接触,避免了线圈4撞击受损。
质量块2的具体形状可以根据第一FPC板9的形状,动接头5的位置,以及质量块2的质量进行设计。
FPC板为柔性电路板,体积小,重量轻。
每对动接头5和静接头6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导电弹簧的轴向自然长度,轴向自然长度即弹簧在自由状态下的轴向长度,在导电弹簧与线圈4电连接的一端随着质量块2的振动而往复移动的过程中,无论导电弹簧的轴向两端相互靠近或是相互远离,能够保证导电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使得导电弹簧的轴向两端与线圈4或电源的接线点之间基本没有相对运动,始终处于压缩状态下的导电弹簧不会对接线点处形成拉力,接线点不容易出现疲劳,能够有效防止质量块2振动过程中接线点被扯断的情况,振动电机的电连接更加稳定,故障少,返修率低。
所述导电弹簧7为鼓形弹簧,若干簧环的直径沿轴向从中间向两端逐渐减小,且导电弹簧7的轴向两端对称设置,线圈4通电产生磁场,线圈4在磁场作用下带动质量块2往复振动,鼓形弹簧的轴向两端之间的距离随着动接头5与静接头6之间的相对移动而加大或减小,鼓形弹簧的若干簧环在压缩过程中始终不相互接触,避免了簧环相互接触碰撞产生的噪音,降低了振动电机的整机噪音,有利于改善电子产品的振动手感,符合电子产品高端化的趋势;同时,鼓形弹簧的两端直径小,其与线圈4或者电源的接线点的焊点小,便于焊接。
所述磁体3为磁钢。
所述振动电机为线性振动电机。
作为实施例一的可替换实施方式,质量块在容纳槽的贯穿方向上的一侧分别设置有防撞凸起。
作为实施例一的可替换实施方式,线圈通过胶粘剂粘接连接于容纳槽的槽壁上,但线圈与容纳槽之间的间隙内并未完全填充满胶粘剂。
作为实施例一的可替换实施方式,第二FPC板具有朝向第一FPC板伸出的U型部,U型部的开口方向朝向壳体顶板设置,U型部的两个壁面外侧分别设置有两个静接头,支撑结构呈门框形,架设在壳体底板上,开口方向朝向壳体顶板的U型部将支持结构夹设在两个壁面之间。
作为实施例一的可替换实施方式,第二FPC板具有朝向第一FPC板伸出的U型部,U型部的开口方向朝向壳体底板设置,U型部的两个壁面外侧分别设置有两个静接头。
作为实施例一的可替换实施方式,支撑结构还可以为支撑块。
作为实施例一的可替换实施方式,支撑结构与凹槽分开设置。
作为实施例一的可替换实施方式,壳体上不设置凹槽,第二FPC板上不设置折弯部。
作为实施例一的可替换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两个动接头5分别设置于与质量块2的振动方向平行的两条直线上,也即两个动接头5相互错开的相对设置,第二FPC板14上分别朝向第一FPC板9折弯形成两个静接头6,壳体1上成型有两个凹槽15,每个凹槽15的侧壁上连接一个支撑板8,第二FPC板14对应两个凹槽15处分别成型有折弯部16,折弯部16嵌入凹槽15内。
作为实施例一的可替换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两个动接头5分别设置于与质量块2沿其振动方向的两端,第二FPC板14上分别朝向第一FPC板9折弯形成两个静接头6,壳体1上成型有两个凹槽15,每个凹槽15的侧壁上连接一个支撑板8,第二FPC板14对应两个凹槽15处分别成型有折弯部16,折弯部16嵌入凹槽15内。
作为实施例一的可替换实施方式,两个动接头相背设置,两个静接头相对设置,使两个动接头位于两个静接头之间。
作为实施例一的可替换实施方式,每对动接头和静接头之间的最大距离与导电弹簧的轴向自然长度相当,使导电弹簧始终处于非拉伸状态。
作为实施例一的可替换实施方式,导电弹簧为锥形弹簧,若干个簧环沿弹簧的轴向一端向另一端直径逐渐减小或者增大,使得导电弹簧在压缩的过程中,各个簧环逐层嵌套,不发生相互碰撞,不产生碰撞噪音。
作为实施例一的可替换实施方式,导电弹簧的若干所述簧环的直径沿轴向从中间向两端逐渐增大。
作为实施例一的可替换实施方式,动接头与静接头上具有朝向导电弹簧设置的凸起,凸起为半圆形凸起。
作为实施例一的可替换实施方式,动接头与静接头分别与导电弹簧的轴向两端通过粘接剂粘接连接。
作为实施例一的可替换实施方式,所述振动电机为非线性振动电机。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具有容纳空间;
质量块(2),通过弹性件(10)悬挂在所述容纳空间内;
磁体(3),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固定在所述壳体(1)上;
线圈(4),固定设置在所述质量块(2)上,所述线圈(4)与所述磁体(3)间隙设置,所述线圈(4)通电时与所述磁体(3)磁配合,所述线圈(4)带动所述质量块(2)往复振动;
容纳槽(17),沿垂直于所述质量块(2)的振动平面的方向贯穿设置于所述质量块(2)上,所述线圈(4)设于所述容纳槽(17)内,并且所述容纳槽的槽深与所述线圈(4)沿所述槽深方向上的尺寸相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4)通过胶粘剂(18)粘接于所述容纳槽(17)的槽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4)与所述容纳槽(17)之间的间隙内均填充有胶粘剂(18)。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块(2)在所述容纳槽(17)的贯穿方向上的至少一侧设置有超出所述容纳槽(17)的槽口设置的防撞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块(2)上固定设置有第一FPC板(9),所述第一FPC板(9)具有与所述线圈(4)电连接的动接头(5),所述第一FPC板(9)封闭所述容纳槽(17)的一个槽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块(2)上还成型有适于所述第一FPC板(9)嵌入的安装槽,所述动接头(5)抵靠所述安装槽的槽壁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固定设置有第二FPC板(14),所述第二FPC板(14)具有与所述磁体(3)电性连接的静接头(6),所述动接头(5)与所述静接头(6)一一对应设置,并且每对所述动接头(5)与所述静接头(6)通过导电弹簧(7)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弹簧(7)为鼓形弹簧,所述鼓形弹簧的若干簧环的直径沿轴向从中间向两端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每对所述动接头(5)与所述静接头(6)之间的最大距离不超过所述导电弹簧(7)的轴向自然长度,使所述导电弹簧(7)始终处于非拉伸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电机为线性振动电机。
CN201720620843.0U 2017-05-31 2017-05-31 一种振动电机 Active CN2068506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20843.0U CN206850649U (zh) 2017-05-31 2017-05-31 一种振动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20843.0U CN206850649U (zh) 2017-05-31 2017-05-31 一种振动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50649U true CN206850649U (zh) 2018-01-05

Family

ID=60798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20843.0U Active CN206850649U (zh) 2017-05-31 2017-05-31 一种振动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5064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180148A (ja) * 2018-03-30 2019-10-17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10960345A (zh) * 2019-12-24 2020-04-07 和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腰腹部磁保健按摩垫体及护腰带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180148A (ja) * 2018-03-30 2019-10-17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アクチュエータ
JP7064925B2 (ja) 2018-03-30 2022-05-11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10960345A (zh) * 2019-12-24 2020-04-07 和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腰腹部磁保健按摩垫体及护腰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34962U (zh) 线性振动电机
JP2017034962A (ja) マイクロ振動モーター
CN206775359U (zh) 线性振动电机
CN101860163B (zh) 线性振荡器
CN206850649U (zh) 一种振动电机
CN103138523A (zh) 线性振动电机
CN209170186U (zh)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KR20110028960A (ko) 선형 진동자
CN110994933A (zh) 一种具有四永磁体结构和阻尼结构的线性振动马达
CN204810105U (zh) 线性电机
CN110545022B (zh) 一种环抱形弹片结构的线形马达及其实现方法
CN107196483A (zh) 一种振动电机
CN206775360U (zh) 线性振动电机
CN206759283U (zh) 一种振动电机
CN205319920U (zh) 振动电机
CN111049350A (zh) 一种具有四永磁体结构和阻尼结构的水平线性马达
CN210137273U (zh) 一种振动马达及手机
CN206743082U (zh) 一种振动电机
CN206962676U (zh) 一种振动电机
CN205178821U (zh)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CN107968541A (zh)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CN204810104U (zh) 线性电机
CN206775363U (zh) 一种振动电机
CN107086750A (zh) 一种振动电机
CN106803713A (zh) 线性振动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