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44173U - 一种用于地下室的防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地下室的防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44173U
CN206844173U CN201720517710.0U CN201720517710U CN206844173U CN 206844173 U CN206844173 U CN 206844173U CN 201720517710 U CN201720517710 U CN 201720517710U CN 206844173 U CN206844173 U CN 2068441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ab
precast
moisture
basement
post le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1771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炯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ian Tian Building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ian Tian Building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ian Tian Building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ian Tian Building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1771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441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441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441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地下室的防潮结构,包括多块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和多个柱腿,在多个柱腿上底面形成的平面上,依次铺上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所述多块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多个柱腿和底板形成架空层,该架空层可以用来布置地下管线,该防潮结构还设有检修口;本实用新型不采用回填土,不会吸收大量水分,即使如果有水进入架空层,可以从检修口方便的把水清理出来,地下管线维修时间短、成本低本;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和柱腿采用肋板结构,在保证承力情况下,最大化地减小了构件的用材与重量,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潮、施工简便、周期短、维修成本低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地下室的防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潮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地下室的防潮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土地越发的稀缺,而对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也越来越普遍。目前我国的建筑大量配备了地下室作为车库、储藏室等,甚至地下住房、地下超市等也大量存在,但是现有地下室都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地下室都比较潮湿。地下室潮湿会引发很多问题,比如,放在地下室中的家具与装饰材料易变形腐烂,储藏的物品发霉长毛,造成极大损失。尤其是梅雨季节,地下室墙面经常结露,形成水滴直接打湿室内物品;此外,由于地下管线是直接埋在潮湿的回填层里,地下管线易受潮损坏,尤其是电路管线,受潮、受腐蚀后还有漏电隐患,如果管线有损坏,必须把地面刨开才能找到损坏点进行维修,对室内装修破坏严重,拆除工程量以及后期恢复费用大,维护成本高;当人们使用现有地下室时,都会使用大功率除湿机,虽然长期开着除湿机,但是除湿效果并不明显,而且耗电量大,除湿机噪音大,地下室内也不宜长期使用。
造成现有地下室潮湿的原因主要和现有通行的建筑工艺有关:现有的地下室底板,为了方便排布污水排水管和电气管线,都会在结构底板之上,设置700 毫米至1000毫米的回填层,但是回填层都是使用工地预留的土方直接回填夯实,然后在回填的土方上再浇筑一层混凝土。如果是回填土方比较潮湿,并且在浇筑最后混凝土面层时需要浇水施工与养护,大量的水分会进入回填层,因为建筑外墙已有防水层,那么积累的水分会经久的在地下空间里无法排除,即使长年使用大功率除湿机也无济于事。
此外,现有地下室的结构土方工程量大,占用场地多。因为后期需要对地下室回填层进行土方回填,工地通行做法都是把土方预留在工地现场,或者运输到附近场地存放,造成来回运输成本高,土方露天堆放有扬尘污染环境,苫盖成本大的缺陷;现有地下室的结构回填施工周期长,现场浇筑混凝土污染大,用土方回填需要把预留土方运载到工地现场,回填与运输都需用重型机械,成本高,工地扬尘大,回填周期长,并且在回填后,还需要在回填层上再浇筑一层混凝土,再次增加水气、增加施工成本及工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施工操作简便、周期短、施工和维修成本低的用于地下室的防潮结构,该结构有利于减少大气污染。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地下室的防潮结构,包括多块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和多个柱腿,所述柱腿的上底面和下底面分别与水平面平行,所述柱腿按照与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尺寸相对应的方式均匀地摆放,在摆放后的所述多个柱腿上底面形成的平面上,依次铺上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其中一块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与其相邻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之间不粘结,形成检修口;其余的任意相邻的两块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形成的缝隙用砂浆填满抹平。
优选地,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的横截面为正方形。
优选地,在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的背面,靠近混凝土板四条边缘处设有凸起的肋板,并且以该混凝土板的中心为交叉点设有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所述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呈垂直位置关系,且所述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的两个端点均与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的四个边角重合。
优选地,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的正方形横截面的边长为1000毫米,所述混凝土板总厚度为95毫米,所述混凝土板四条边缘处的肋板厚度为65毫米,宽为40毫米。
优选地,所述柱腿的上底面和下底面的横截面均为正方形。
优选地,所述柱腿的上、下底面通过柱腿中间部分连接,所述柱腿的上、下底面和柱腿中间部分一体成型,所述柱腿中间部分的横截面是对称十字交叉图形。
优选地,所述柱腿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上的所有阴角开口均大于90度。
优选地,所述柱腿的高度为700毫米。
优选地,所述多块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多个柱腿和底板形成架空层,该架空层能够用来布置地下管线。
优选地,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和柱腿均是在工厂流水化生产,生产后运往工地,在工地进行安装。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用于地下室的防潮结构,包括多块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和多个柱腿,所述柱腿的上底面和下底面分别与水平面平行,所述柱腿按照与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尺寸相对应的方式均匀地摆放,在摆放后的所述多个柱腿上底面形成的平面上,依次铺上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所述多块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多个柱腿和底板形成架空层,该架空层可以用来布置地下管线,其中一块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与其相邻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之间不粘结,形成检修口。一方面,由于地下室没有回填土不会吸收水分,即使如果有水进入架空层,可以从检修口方便的把水清理出来,地下管线都在架空层里,不会受潮损坏,即使有损坏,打开局部地面即可快速检查出来并维修,维修时间短、成本低;另一方面,本技术方案由于所有构件都是在工厂进行流水化生产,构件送入工地后即可进行安装,而且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和柱腿采用肋板结构,在保证承力情况下,最大化地减小了构件的用材与重量,构件重量的减少有利于降低物流运输成本,也有利于工人施工安装,有利于缩短地下室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此外,本技术方案不用现场储存大量回填土方,节约了大量土地占用,减少了现场扬尘,不需要再用大型车辆运输土方进行现场回填,减少了运输成本,符合现代施工管理要求,有助于减少大气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地下室的防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地下室的防潮结构的整体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地下室的防潮结构之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地下室的防潮结构之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地下室的防潮结构之柱腿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地下室的防潮结构之柱腿侧视图。
图中:1、预制钢筋混凝土板;2、柱腿;3、检修口;4、肋板;5、第一肋板;6、第二肋板;7、柱腿中间部分;8、架空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地下室的防潮结构,包括多块预制钢筋混凝土板1和多个柱腿2,所述柱腿2的上底面和下底面分别与水平面平行,所述柱腿2按照与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板1尺寸相对应的方式均匀地摆放,在摆放后的所述多个柱腿2上底面形成的平面上,依次铺上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板1,其中一块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板1与其相邻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板1之间不粘结,形成检修口3;其余的任意相邻的两块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板1形成的缝隙用砂浆填满抹平。
具体地,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板1的横截面为正方形。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板1的背面,靠近混凝土板四条边缘处设有凸起的肋板4,并且以该混凝土板的中心为交叉点设有第一肋板5 和第二肋板6,所述第一肋板5和第二肋板6呈垂直位置关系,且所述第一肋板5和第二肋板6的两个端点均与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板1的四个边角重合。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板1的正方形横截面的边长为1000 毫米,所述混凝土板总厚度为95毫米,所述混凝土板四条边缘处的肋板4厚度为65毫米,宽为40毫米。
如图5所示,所述柱腿2的上底面和下底面的横截面均为正方形;
图6是沿着在图5中虚线方向所得到的柱腿2侧视图,所述柱腿2的上、下底面通过柱腿中间部分7连接,所述柱腿2的上、下底面和柱腿中间部分7 一体成型,所述柱腿中间部分7的横截面是对称十字交叉图形。
进一步地,所述柱腿2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板1上的所有阴角开口均大于90 度。
需要进一步补充说明的是,所述柱腿2的高度为700毫米。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多块预制钢筋混凝土板1、多个柱腿2和底板形成架空层8,该架空层8能够用来布置地下管线。
此外,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板1和柱腿2均是在工厂流水化生产,生产后运往工地,在工地进行安装。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用于地下室的防潮结构,包括多块预制钢筋混凝土板1和多个柱腿2,所述柱腿2的上底面和下底面分别与水平面平行,所述柱腿2按照与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板1尺寸相对应的方式均匀地摆放,在摆放后的所述多个柱腿2上底面形成的平面上,依次铺上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板1,所述多块预制钢筋混凝土板1、多个柱腿2和底板形成架空层8,该架空层8可以用来布置地下管线,其中一块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板1与其相邻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板1之间不粘结,形成检修口3。一方面,由于地下室没有回填土不会吸收水分,即使如果有水进入架空层8,可以从检修口3方便的把水清理出来,地下管线都在架空层8里,不会受潮损坏,即使有损坏,打开局部地面即可快速检查出来并维修,维修时间短、成本低。
另一方面,本技术方案由于所有构件都是在工厂进行流水化生产,构件送入工地后即可进行安装,而且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板1和柱腿2 采用肋板结构,在保证承力情况下,最大化地减小了构件的用材与重量,构件重量的减少有利于降低物流运输成本,也有利于工人施工安装,有利于缩短地下室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所述柱腿2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板1上的所有阴角开口均大于90度,可以保证构件在生产时可以快速脱模,提高生产效率。此外,本技术方案不用现场储存大量回填土方,节约了大量土地占用,减少了现场扬尘,不需要再用大型车辆运输土方进行现场回填,减少了运输成本,符合现代施工管理要求,有助于减少大气污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地下室的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块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和多个柱腿,所述柱腿的上底面和下底面分别与水平面平行,所述柱腿按照与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尺寸相对应的方式均匀地摆放,在摆放后的所述多个柱腿上底面形成的平面上,依次铺上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其中一块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与其相邻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之间不粘结,形成检修口;其余的任意相邻的两块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形成的缝隙用砂浆填满抹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下室的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的横截面为正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地下室的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的背面,靠近混凝土板四条边缘处设有凸起的肋板,并且以该混凝土板的中心为交叉点设有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地下室的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呈垂直位置关系,且所述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的两个端点均与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的四个边角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地下室的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的正方形横截面的边长为1000毫米,所述混凝土板总厚度为95毫米,所述混凝土板四条边缘处的肋板厚度为65毫米,宽为40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下室的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腿的上底面和下底面的横截面均为正方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下室的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腿的上、下底面通过柱腿中间部分连接,所述柱腿的上、下底面和柱腿中间部分一体成型,所述柱腿中间部分的横截面是对称十字交叉图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地下室的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腿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上的所有阴角开口均大于90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地下室的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腿的高度为700毫米。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地下室的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块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多个柱腿和底板形成架空层,该架空层能够用来布置地下管线。
CN201720517710.0U 2017-05-10 2017-05-10 一种用于地下室的防潮结构 Active CN2068441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17710.0U CN206844173U (zh) 2017-05-10 2017-05-10 一种用于地下室的防潮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17710.0U CN206844173U (zh) 2017-05-10 2017-05-10 一种用于地下室的防潮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44173U true CN206844173U (zh) 2018-01-05

Family

ID=60795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17710.0U Active CN206844173U (zh) 2017-05-10 2017-05-10 一种用于地下室的防潮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441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20809A (zh) * 2019-11-06 2020-02-21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地面泛潮的施工方法及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20809A (zh) * 2019-11-06 2020-02-21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地面泛潮的施工方法及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44173U (zh) 一种用于地下室的防潮结构
CN112031210A (zh) 一种中空墙体复合保温外墙构造及制备方法
CN204662506U (zh) 一种电缆通信井
CN106638682A (zh) 高效减震的类矩形城市地下综合体
CN206158255U (zh) 预制装配式通信机房结构
CN206205166U (zh) 一种可同步交叉施工的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结构
CN204509937U (zh) 一种拼装塑胶运动地板
CN202598918U (zh) 一种地埋储热集装箱
CN203201172U (zh) 采用轻钢结构直接加层技术的既有砌体结构
CN207228312U (zh) 一种陶粒混凝土的装配式房屋
CN202187329U (zh) 新型高密度聚乙烯排水保护板
CN110552442A (zh) 一种钢筋模板一体化墙体装配式电气系统
CN106193685B (zh) 预制装配式通信机房结构
CN2173809Y (zh) 渗漏水墙导流板
CN217079429U (zh) 一种建筑防水层
CN207079623U (zh) 一种高效减震的类矩形城市地下综合体
CN216892903U (zh) 一种六面封闭式真空绝热板
CN220013248U (zh) 光电组合式透水铺面构造
CN216474308U (zh) 一种带有装饰面层的装配式混凝土园路
CN220928696U (zh) 一种便于运输的石膏模盒
CN208777431U (zh) 一种移动式洗车用集水托盘
JP2017226995A (ja) 発泡スチロールを用いた雨水貯留タンク
CN220013249U (zh) 光电组合型透水砖构造
CN209798468U (zh) 城市建设地面排水结构
CN202706041U (zh) 一种地下车库的排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