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39958U - 扳手 - Google Patents

扳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39958U
CN206839958U CN201720450458.6U CN201720450458U CN206839958U CN 206839958 U CN206839958 U CN 206839958U CN 201720450458 U CN201720450458 U CN 201720450458U CN 206839958 U CN206839958 U CN 2068399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spanner
base
collar
fixed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5045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磊
张绍平
王东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taihua Precision Electronic Jiy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taihua Precision Electronic Jiy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taihua Precision Electronic Jiy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taihua Precision Electronic Jiy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5045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399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399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3995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扳手,包括盖板、底座、套环、第一抵持件和第二抵持件,盖板上设有第一固定柱,底座上设有第二固定柱,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通过螺纹连接,套环套设于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上且位于盖板和底座之间,第一抵持件固定于盖板上且抵持套环的一侧,第二抵持件固定于底座上且抵持套环的另一侧,盖板和/或底座上设有固定槽以安装不同型号的扳手头。扳手利用盖板和底座之间的螺纹连接,使得二者之间的距离可调节,因而调节这个距离就可以调节第一抵持件和抵持件顶紧套环的压力以扳手可承受的扭力在一定范围内的可调节,结构简单。同时扳手利用在盖板和/或底座上设置固定槽,使其可塞入不同型号的扳手头,达到功能多样化的目的。

Description

扳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扳手。
背景技术
目前的市场上的扳手种类繁多,按型号、功能、尺寸、外形又各有不同。但结构简单的扳手功能单一;功能繁多的扳手结构复杂,且制作困难,操作要求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多功能扳手。
一种扳手,包括盖板、底座、套环、第一抵持件和第二抵持件,所述盖板上设有第一固定柱,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和所述第二固定柱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套环套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上且位于所述盖板和所述底座之间,所述第一抵持件固定于所述盖板上且抵持所述套环的一侧,所述第二抵持件固定于所述底座上且抵持所述套环的另一侧,所述盖板和/或所述底座上设有固定槽以安装和固定不同型号的扳手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柱设于所述盖板朝向所述底座的一侧中心,所述第二固定柱设于所述底座朝向所述盖板的一侧中心,所述固定槽设于所述底座背向所述盖板的一侧中心和所述盖板背向所述底座的一侧中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抵持件包括若干球头柱塞,所述盖板上还设有若干第一固定孔,若干所述球头柱塞分别固定于相应的所述第一固定孔内。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第一固定孔均匀地设于所述盖板上靠近周缘的部分,若干所述第一固定孔环绕所述第一固定柱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抵持件包括若干球头柱塞,所述底座上还设有若干第二固定孔,若干所述球头柱塞分别固定于相应的所述第二固定孔内。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第二固定孔均匀地设于所述底座上靠近周缘的部分,若干所述第二固定孔环绕所述第二固定柱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套环包括两个容置槽,两个所述容置槽分别设于所述套环的两个相互背对的侧面上,每一所述容置槽呈环形以定位所述第一抵持件和第二抵持件。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容置槽内还设有若干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套环的侧面齐平。
进一步地,所述扳手还包括轴承,所述轴承套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上,所述套环套设于所述轴承上,所述套环与所述轴承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扳手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固定于所述套环上。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扳手利用所述盖板和所述底座之间的螺纹连接,使得二者之间的距离可调节,因而调节这个距离就可以调节所述第一抵持件和所述抵持件顶紧所述套环的压力,进而实现了所述扳手可承受的扭力在一定范围内的调节,且结构简单,同时,所述扳手利用在所述盖板和/或所述底座上设置固定槽,使其可塞入不同型号的扳手头,达到功能多样化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扳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扳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所示扳手的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所示扳手沿IV-IV线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扳手,包括盖板、底座、套环、第一抵持件和第二抵持件,所述盖板上设有第一固定柱,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和所述第二固定柱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套环套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上且位于所述盖板和所述底座之间,所述第一抵持件固定于所述盖板上且抵持所述套环的一侧,所述第二抵持件固定于所述底座上且抵持所述套环的另一侧,所述盖板和/或所述底座上设有固定槽以安装和固定不同型号的扳手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所述扳手1包括盖板2、底座3、套环4、手柄6、第一抵持件7和第二抵持件8。所述盖板2上设有第一固定柱21。所述底座3上设有第二固定柱31。所述第一固定柱21和所述第二固定柱31通过螺纹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柱21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固定柱31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固定柱21部分螺合于所述第二固定柱31内。所述套环4套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柱21和第二固定柱31上,且位于所述盖板2和所述底座3之间。所述第一抵持件7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盖板2上,所述第一抵持件7的另一端抵持所述套环4的一侧。所述第二抵持件8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3上,所述第二抵持件8的另一端抵持所述套环4的另一侧。所述盖板2和/或所述底座3上设有固定槽9,用以适配安装和固定不同型号的扳手头(图未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2和所述底座3上均设有所述固定槽9。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2大致呈圆柱形平板。所述第一固定柱21设于所述盖板2朝向所述底座3的一侧中心。所述固定槽9设于所述盖板2背向所述底座3的一侧中心。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槽9呈内六边形。
所述盖板2上还设有若干第一固定孔23,用以固定所述第一抵持件7。若干所述第一固定孔23均匀地设于所述盖板2上靠近周缘的部分。若干所述第一固定孔23环绕所述固定槽9和所述第一固定柱21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抵持件7由若干球头柱塞71组成。若干所述球头柱塞71分别一一对应地固定于若干所述第一固定孔23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3大致呈圆柱形平板。所述底座3的尺寸大致与所述盖板2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二固定柱31设于所述底座3朝向所述盖板2的一侧中心。所述固定槽9设于所述底座3背向所述盖板2的一侧中心。
所述底座3上还设有若干第二固定孔33,用以固定所述第二抵持件8。若干所述第二固定孔33均匀地设于所述底座3上靠近周缘的部分。若干所述第二固定孔33环绕所述固定槽9和所述第二固定柱31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抵持件8由若干球头柱塞81组成。若干所述球头柱塞81分别一一对应地固定于若干所述第二固定孔33内。
所述套环4大致呈圆柱环形。所述套环4包括第一侧面41、第二侧面42、内周面43和外周面44。所述第一侧面41和所述第二侧面42相互背对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侧面41和所述第二侧面42均呈圆环。所述内周面43和所述外周面44均连接所述第一侧面41和所述第二侧面42,且分别作为所述套环4的内侧壁和外侧壁。所述内周面43围设形成容置孔45以套设所述第一固定柱21和第二固定柱31,所述外周面44环绕所述内周面43。
所述套环4上还设有两个容置槽46。两个所述容置槽46分别设于所述套环4的第一侧面41和第二侧面42上,且分别自所述第一侧面41和第二侧面42向内凹陷形成。每一所述容置槽46大致呈环形,且位于所述内周面43和所述外周面44之间。两个所述容置槽46分别用于定位所述第一抵持件7和第二抵持件8。优选地,每一所述容置槽46内还设有若干凸起47,用以增加每一所述容置槽46与所述套环4之间的摩擦系数。优选地,所述凸起47与所述第一侧面41或所述第二侧面42齐平。
所述套环4上还设有固定孔48,用以固定所述手柄6。所述固定孔48自所述外周面44沿径向朝所述外周面44凹陷形成。
优选地,所述扳手1还包括轴承5,所述轴承5套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柱21和第二固定柱31上,所述套环4套设于所述轴承5上。所述套环4与所述轴承5过盈配合。
所述手柄6为纵长的杆状。所述手柄6包括固定端61。所述固定端61收容并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套环4的固定孔48内。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手柄6的固定端61设有外螺纹,所述套环4的固定孔48设有与之啮合的内螺纹。所述固定端61螺合于所述固定孔48内。
使用所述扳手1时:将所述盖板2与所述底座3螺接,并根据实际需要调节所述盖板2与所述底座3之间的距离以达到调节所述第一抵持件7和所述第二抵持件8所受到的压力;使用者转动所述手柄6,以使其带动所述套环4转动,所述套环4与所述第一抵持件7和所述第二抵持件8之间产生摩擦力。
当该摩擦力大于待锁紧/拆卸螺母与所述盖板2和/或所述底座3之间的扭力时,所述套环4带动所述盖板2和所述底座3一起转动,进而达到锁紧/拆卸螺母的目的;当待锁紧/拆卸螺母与所述盖板2和/或所述底座3之间的扭力大于所述第一抵持件7和所述第二抵持件8所受摩擦力时,所述套环4和所述轴承5的外套绕其滚子转动,即所述套环4和所述轴承5相对所述盖板2和所述底座3转动,从而避免损坏工作对象或者所述扳手1。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扳手1利用所述盖板2和所述底座3之间的螺纹连接,使得二者之间的距离可调节,因而调节这个距离就可以调节所述第一抵持件7和所述第二抵持件8顶紧所述套环4的压力,进而实现了所述扳手1可承受的扭力在一定范围内的调节,且结构简单,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扳手1利用在所述盖板2和/或所述底座3上设置固定槽9,使其可塞入不同型号的扳手头,达到功能多样化的目的。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扳手1利用所述轴承5的设计,实现了扭力过盈时的自我保护。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包括盖板、底座、套环、第一抵持件和第二抵持件,所述盖板上设有第一固定柱,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和所述第二固定柱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套环套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上且位于所述盖板和所述底座之间,所述第一抵持件固定于所述盖板上且抵持所述套环的一侧,所述第二抵持件固定于所述底座上且抵持所述套环的另一侧,所述盖板和/或所述底座上设有固定槽以安装和固定不同型号的扳手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柱设于所述盖板朝向所述底座的一侧中心,所述第二固定柱设于所述底座朝向所述盖板的一侧中心,所述固定槽设于所述底座背向所述盖板的一侧中心和所述盖板背向所述底座的一侧中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持件包括若干球头柱塞,所述盖板上还设有若干第一固定孔,若干所述球头柱塞分别固定于相应的所述第一固定孔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一固定孔均匀地设于所述盖板上靠近周缘的部分,若干所述第一固定孔环绕所述第一固定柱设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抵持件包括若干球头柱塞,所述底座上还设有若干第二固定孔,若干所述球头柱塞分别固定于相应的所述第二固定孔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二固定孔均匀地设于所述底座上靠近周缘的部分,若干所述第二固定孔环绕所述第二固定柱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包括两个容置槽,两个所述容置槽分别设于所述套环的两个相互背对的侧面上,每一所述容置槽呈环形以定位所述第一抵持件和第二抵持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容置槽内还设有若干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套环的侧面齐平。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还包括轴承,所述轴承套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上,所述套环套设于所述轴承上,所述套环与所述轴承过盈配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固定于所述套环上。
CN201720450458.6U 2017-04-26 2017-04-26 扳手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399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50458.6U CN206839958U (zh) 2017-04-26 2017-04-26 扳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50458.6U CN206839958U (zh) 2017-04-26 2017-04-26 扳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39958U true CN206839958U (zh) 2018-01-05

Family

ID=60794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50458.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39958U (zh) 2017-04-26 2017-04-26 扳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399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94893A (zh) * 2018-12-10 2019-05-24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真空扳手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94893A (zh) * 2018-12-10 2019-05-24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真空扳手
CN109794893B (zh) * 2018-12-10 2020-06-26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真空扳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67321B2 (en) Computer table for a furniture
CN206839958U (zh) 扳手
CN206159772U (zh) 球形头支架
CN201139224Y (zh) 一种可调面板的电脑桌
CN204127591U (zh) 一种平板电视机的壁挂架
RU2530868C2 (ru) Телескопическая стойка для компьютерного стола
CN205191117U (zh) 易于生产、使用方便的显示器支架
CN105832021A (zh) 家具的高低调节装置
CN205625255U (zh) 一种教学板
CN205938392U (zh) 一种云台
CN205781796U (zh) 万向支架
CN204534013U (zh) 调节式平板电脑支架
US20050242265A1 (en) Adjustable hanging device
CN107495690A (zh) 一种智能调节桌子及其控制方法
CN207229537U (zh) 一种快速锁紧可调支座
CN106143248A (zh) 可自动复位的地铁扶手装置
CN205696462U (zh) 一种用于餐桌的调节装置
CN206280777U (zh) 一种可折叠可调节的照明灯手提支架
CN207814818U (zh) 一种燃气调压器上阀盖支撑架
CN204240001U (zh) 一种平板电脑支座
CN205906456U (zh) 一种空心阴极灯存储托盘
CN214156575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画架
CN206831086U (zh) 一种应用于显示器的旋转支架
KR200474864Y1 (ko) 자전거 거치대
CN203939092U (zh) 花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