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26462U - 一种智能公交车用扶手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公交车用扶手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26462U
CN206826462U CN201720685527.1U CN201720685527U CN206826462U CN 206826462 U CN206826462 U CN 206826462U CN 201720685527 U CN201720685527 U CN 201720685527U CN 206826462 U CN206826462 U CN 2068264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and
montant
cross bar
adapter sleeve
armr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8552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劲松
李健
夏银生
黄�俊
李伟
王晓娟
罗静
何瑞峰
李扬
李康汉
程永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Fuhuan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Fuhuan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Fuhuan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Anhui Fuhuan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72068552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264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264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2646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公交车用扶手结构,包括扶手部;扶手部包括竖杆、横杆、多个第一把手机构、第二把手机构,竖杆竖直设置;横杆与竖杆连接,横杆水平布置;多个第一把手机构沿横杆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第一把手机构包括两个连接单元、第一把手单元,两个连接单元沿横杆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连接单元包括第一连接套、连接带,第一连接套安装在横杆上;连接带与第一连接套连接;第一把手单元包括支撑环、多个第一握环,支撑环与两个连接单元内的连接带均连接;多个第一握环环绕在支撑环的四周,多个第一握环均与支撑环连接;第二把手机构包括第二连接套、第二把手单元,第二连接套与竖杆转动连接;第二把手单元与第二连接套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公交车用扶手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交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公交车用扶手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公交车扶手通常使用扶手套环,该扶手套环一般使用软材料制作,因其柔软性,当公交车行驶过程中急刹车时,造成乘客的过度前后晃动,乘客无法着力,无法保持平衡,给乘客带来一定的危险,安全性能较差。且现有的公交车的利用率不够理想,有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智能公交车用扶手结构,使用方便,效果好。
一种智能公交车用扶手结构,包括扶手部;
扶手部包括竖杆、横杆、多个第一把手机构、第二把手机构,竖杆竖直设置;横杆与竖杆连接,横杆水平布置;
多个第一把手机构沿横杆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第一把手机构包括两个连接单元、第一把手单元,两个连接单元沿横杆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连接单元包括第一连接套、连接带,第一连接套安装在横杆上;连接带与第一连接套连接;第一把手单元包括支撑环、多个第一握环,支撑环与两个连接单元内的连接带均连接;多个第一握环环绕在支撑环的四周,多个第一握环均与支撑环连接;
第二把手机构包括第二连接套、第二把手单元,第二连接套与竖杆转动连接;第二把手单元与第二连接套连接。
第二把手单元包括多个第二握环,多个第二握环环绕在第二连接套的四周,多个第二握环均与第二连接套连接。
优选的,横杆为S型。
优选的,竖杆内设有第一连接通道;横杆内设有第二连接通道,第二连接通道与第一连接通道连通;
扶手部还包括鼓风机,鼓风机与第一连接通道连接。
优选的,扶手部还包括底板,底板为环形,底板环绕在竖杆的四周,底板与竖杆连接。
优选的,扶手部还包括多个挡杆,多个挡杆沿底板的周向间隔布置,挡杆沿底板的周向延伸,多个挡杆均与竖杆连接,挡杆置于底板远离竖杆的一侧。
优选的,各挡杆靠近底板的一侧均设有支撑板。
优选的,支撑板上设有弹性层。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多个第一把手机构、第二把手机构,方便乘客使用。
乘客坐车时,可以手握第一握环、第二握环,通过两个连接带与支撑环连接,在公交车停车、启动而导致车辆前后晃动时,前后设置的两个连接带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乘客向前或向后移动,有效的避免乘客晃动,避免危险产生。
通过设置多个第一握环,方便多个乘客紧握第一握环,为乘客提供更多支撑点,同时,在车辆晃动时,多个乘客通过第一握环对支撑环施加不同方向的作用力,多个乘客能够相互配合、照顾,避免个别乘客晃倒。
乘客可以灵活的转动第二连接套,调整站立位置,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的结合;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参照图1: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公交车用扶手结构,包括扶手部。
扶手部包括竖杆2、横杆3、多个第一把手机构、第二把手机构,竖杆2竖直设置;横杆3与竖杆2连接,横杆3水平布置。
多个第一把手机构沿横杆3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第一把手机构包括两个连接单元、第一把手单元,两个连接单元沿横杆3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连接单元包括第一连接套4、连接带5,第一连接套4安装在横杆3上;连接带5与第一连接套4连接;第一把手单元包括支撑环6、多个第一握环7,支撑环6与两个连接单元内的连接带5均连接;多个第一握环7环绕在支撑环6的四周,多个第一握环7均与支撑环6连接;利用两个连接带5连接支撑环6,避免乘客前后晃动。通过设置多个第一握环7,方便多个乘客使用,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人多不方便使用的问题。同时,多个乘客也能够相互照顾,通过紧握第一握环7,避免其他人晃动。
第二把手机构包括第二连接套8、第二把手单元,第二连接套8与竖杆2转动连接;第二把手单元与第二连接套8连接。可以灵活的转动第二连接带5,调整站立方式、位置,使用更加方便。
本实施例中,第二把手单元包括多个第二握环9,多个第二握环9环绕在第二连接套8的四周,多个第二握环9均与第二连接套8连接。可以多个乘客握持第二握环9,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多个乘客紧握竖杆2的不便。
本实施例中,横杆3为S型。便于乘客错位站立,使用更加方便。
本实施例中,竖杆2内设有第一连接通道;横杆3内设有第二连接通道,第二连接通道与第一连接通道连通;本实施例中,扶手部还包括鼓风机1,鼓风机1与第一连接通道连接;在天热时可以利用鼓风机向第一连接通道、第二连接通道内通入冷风;在天冷时,通入热风,提高乘坐舒适度。
本实施例中,扶手部还包括底板10,底板10为环形,底板10环绕在竖杆2的四周,底板10与竖杆2连接;乘客可以坐在底板上休息,有效的节省空间,增加座椅量。
本实施例中,扶手部还包括多个挡杆11,多个挡杆11沿底板10的周向间隔布置,挡杆11沿底板10的周向延伸,多个挡杆11均与竖杆连接,挡杆置于底板远离竖杆的一侧;增加挡杆,在乘车时,乘客可以扶着挡杆,避免从底板上滑落,提高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各挡杆11靠近底板的一侧均设有支撑板12;乘客可以趴在支撑板12上休息,提高乘坐舒适度。
本实施例中,支撑板上设有弹性层;提高舒适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智能公交车用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扶手部;
扶手部包括竖杆、横杆、多个第一把手机构、第二把手机构,竖杆竖直设置;横杆与竖杆连接,横杆水平布置;
多个第一把手机构沿横杆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第一把手机构包括两个连接单元、第一把手单元,两个连接单元沿横杆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连接单元包括第一连接套、连接带,第一连接套安装在横杆上;连接带与第一连接套连接;第一把手单元包括支撑环、多个第一握环,支撑环与两个连接单元内的连接带均连接;多个第一握环环绕在支撑环的四周,多个第一握环均与支撑环连接;
第二把手机构包括第二连接套、第二把手单元,第二连接套与竖杆转动连接;第二把手单元与第二连接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公交车用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把手单元包括多个第二握环,多个第二握环环绕在第二连接套的四周,多个第二握环均与第二连接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公交车用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横杆为S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公交车用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竖杆内设有第一连接通道;横杆内设有第二连接通道,第二连接通道与第一连接通道连通;
扶手部还包括鼓风机,鼓风机与第一连接通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公交车用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扶手部还包括底板,底板为环形,底板环绕在竖杆的四周,底板与竖杆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公交车用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扶手部还包括多个挡杆,多个挡杆沿底板的周向间隔布置,挡杆沿底板的周向延伸,多个挡杆均与竖杆连接,挡杆置于底板远离竖杆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公交车用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挡杆靠近底板的一侧均设有支撑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公交车用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板上设有弹性层。
CN201720685527.1U 2017-06-13 2017-06-13 一种智能公交车用扶手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264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85527.1U CN206826462U (zh) 2017-06-13 2017-06-13 一种智能公交车用扶手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85527.1U CN206826462U (zh) 2017-06-13 2017-06-13 一种智能公交车用扶手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26462U true CN206826462U (zh) 2018-01-02

Family

ID=60775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85527.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26462U (zh) 2017-06-13 2017-06-13 一种智能公交车用扶手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264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15355U (zh) 一种汽车后排座椅
CN206826462U (zh) 一种智能公交车用扶手结构
CN203958408U (zh) 电动车坐垫
CN206826464U (zh) 一种用于智能公交车的组合结构
CN206884823U (zh) 一种用于公交车的扶手组件
CN205113079U (zh) 模块化可自由调节汽车支撑坐垫
CN105691252A (zh) 一种汽车儿童安全座椅
CN204623210U (zh) 一种汽车儿童安全座椅
CN210191262U (zh) 一种汽车电动座椅头枕调节结构
CN209031580U (zh) 坐墩
CN207466443U (zh) 一种观光车座椅
CN205044579U (zh) 一种儿童专用汽车安全座椅
CN207928094U (zh) 一种机场候机区手机充电座椅
CN103690318B (zh) 带护膝的护理椅
CN102038295B (zh) 多功能摩托车雨衣
CN207141248U (zh) 靠背舒适的电动车后备箱
CN206417035U (zh) 一种可搭载安全座椅的折叠便携式儿童手推车
CN104071201A (zh) 一种便携式婴儿推车及使用方法
CN205498698U (zh) 一种可调整可拆装的汽车坐垫
CN205239234U (zh) 可拆式保暖汽车坐垫
CN204774728U (zh) 具有整座调节功能的商务车座椅
CN205327241U (zh) 自行车座位防烫装置
CN205769835U (zh) 一种便于收纳的折叠式双人电动休闲三轮车
CN218400308U (zh) 一种后排座椅
CN205113081U (zh) 汽车座椅头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2

Termination date: 201806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