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18479U - 水样采样器 - Google Patents

水样采样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18479U
CN206818479U CN201720472307.0U CN201720472307U CN206818479U CN 206818479 U CN206818479 U CN 206818479U CN 201720472307 U CN201720472307 U CN 201720472307U CN 206818479 U CN206818479 U CN 2068184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float
sampling container
sleeve pip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7230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潍超
酒江波
尹发波
周超
张婷婷
孙慧
苑文凯
赵东风
路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Oasis Environmental Safety Technology LLC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Oasis Environmental Safety Technology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Oasis Environmental Safety Technology LLC filed Critical Qingdao Oasis Environmental Safety Technology LLC
Priority to CN20172047230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184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184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1847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水样采样器,包括采样容器,所述采样容器设置有用于输入水样的第一连接口以及用于排出采样容器内气体的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连接有密封阀门,所述第二连接口连接有用于吸附挥发性有机物的第一捕集器。水样采集器能够进行封闭采集,在水样注入时气体只能通过捕集器排出,使水样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被捕集器吸附,不会散逸到大气中,避免挥发性有机物的损失,保证采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Description

水样采样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防止挥发性物质外泄的水样采集器。
背景技术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VOCs,以下统称VOCs)作为O3和PM2.5共同前体物,目前已成为我国管控的重点大气污染物。在石化、制药、农药、印染、涂装、化工等行业,废污水集输与处理过程中水中溶解的VOC会挥发出来,从而逸散到大气中,造成污染。有资料显示,污水集输处理和循环冷却水系统逸散的VOCs是石化行业VOCs污染源项的最主要贡献源,占比一般大于40%。
水质中VOCs监测需要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两个环节,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需要两个环节都进行系统地质量控制。目前,国家对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有明确的标准方法:利用一定流量的高纯氦气(或氮气)将水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吹扫至捕集管中,而后将捕集管加热并以高纯氦气反吹,被热脱附出来的组分经气相色谱分离后,用质谱仪进行检测。该测定方法可以保证实验室分析环节的准确性。然而在采样过程中,传统的方法是用一定容量的采样容器,通过管道的外接水龙头等出口,将检测水样直接装到采样容器中,对检测水样进行开放式采集。
但是,该种方法在水样转移到采样容器时,由于物理环境、水样的动态的变化,VOCs在管道中原本的溶解平衡破坏,水中的VOCs物质会通过挥发、闪蒸逸散到空气中,导致样品在采集过程中VOCs物质就已经开始逸散,使最终的检测结果偏小。如果管道带压,则这种闪蒸情况下的逸散会更多,最终的检测结果将会更小。因此,传统的开放式的采样器无法完成对含VOCs废水的精确捕集采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采集方式容易使VOCs物质因挥发、闪蒸而流失,检测结果准确性差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防止挥发性物质外泄、检测准确性高的水样采集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样采集器,包括采样容器,所述采样容器设置有用于输入水样的第一连接口以及用于排出采样容器内气体的第二连接口。
所述第一连接口连接有密封阀门,所述第二连接口连接有用于吸附挥发性有机物的第一捕集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捕集器连接有第二捕集器。
作为优选,所述采样容器内设置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一端与第一连接口相连,另一端位于采样容器的底部。
作为优选,所述采样容器内安装有浮动密封机构,所述的浮动密封机构包括与第二连接口相连的套管,以及位于套管中用于将第二连接口封堵的浮子。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连接口为阶梯孔,分为用于容纳浮子的沉孔段和内径小于沉孔段的连接段,所述套管与沉孔段相连,所述浮子的外径大于连接段的内径。
作为优选,所述套管的侧壁设置有通气口。
作为优选,所述浮子下方的套管内壁上设置有阻挡浮子脱出套管的限位件。
作为优选,进一步包括用于驱动浮子离开第二连接口的驱动杆。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杆位于浮子上方,所述第二连接口通过设置的连接管与第一捕集器相连,所述驱动杆安装在连接管上,一端伸出到连接管外,另一端穿过第二连接口与浮子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杆位于浮子下方,安装在采集容器上,一端伸出到采样容器外,另一端通过牵引绳与浮子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水样采集器能够进行封闭采集,在水样注入时气体只能通过捕集器排出,使水样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被捕集器吸附,不会散逸到大气中,避免挥发性有机物的损失,保证采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安装的另外一个捕集器防止空气中本身存在的挥发性有机物对检测准确性造成影响。
3、设置的输送管能够将水样直接送到采样容器底部,防止水样在采样容器中溅起,避免水样溅入到第二连接口中,造成撒漏,同时保证了水样的稳定性,避免“喷溅式”采样引起的VOCs过多的逸散。输送管也使送入采样容器的吹扫气体能够充分与水样接触,使水样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能够全部被吹脱进入气相,提高检测准确性。
4、设置的浮动密封机构能够对采样容器进行自动定容密封。
附图说明
图1为水样采集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水样采集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水样采集器中第二连接口处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采样容器;2、第一连接口;3、第二连接口;4、密封阀门;5、第一捕集器;6、第二捕集器;7、输送管;8.1、套管;8.2、浮子;8.3、通气口;8.4、限位件;9、驱动杆;10、连接管;11、牵引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至3所示,水样采集器包括采样容器1,采样容器1设置有用于输入水样的第一连接口2以及用于排出采样容器1内气体的第二连接口3。
第一连接口2连接有密封阀门4,第二连接口3连接有用于吸附挥发性有机物的第一捕集器5。
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水的管道上设置有采样管路,采样管路上安装采样阀门,打开采样阀门,管道中正在输送的液体会通过采样管路离开管道。
密封阀门4连接采样管路,开启采样阀门和密封阀门4,管道中的液体通过采样管路、密封阀门4和第一连接口2进入到采样容器1内。采样容器1内逐渐被进入的水样占据,而原先在采样容器1内的气体则被水样排挤,通过第二连接口3和第一捕集器5排出。
采样容器1内装入一定量的水样后,关闭采样阀门和密封阀门4,将水样采样器与采样管路断开,采样结束,同时将第一连接口2密封。由于水样进入采样容器1的过程中,水样中的挥发性有机物一部分会散逸到采样容器1内液面以上的气相空间中,并随之通过第二连接口3进入到第一捕集器5,被第一捕集器5吸附,防止所要检测的挥发性有机物进入到大气,造成损失,保证采样质量。采样容器1顶面倾斜设置,第一连接口2位于采样容器1顶部,倾斜的顶面对气体引流,使气体集中到第一连接口2处,以便更加流畅地从采样容器1中排出。
水样采集完成后,进行吹扫捕集。打开密封阀门4,通过第一连接口2向采样容器1内的水样中鼓入高纯氦气或氮气,对水样进行曝气。由于高纯氦气或氮气的鼓入,使水样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全部进入气相,并随着鼓入的高纯氦气或氮气,通过第二连接口3,进入到第一捕集器5中。第一捕集器5对气相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吸附。
吹扫捕集完成后,进行热脱附检测。将完成吸附的第一捕集器5从水样采集器上拆下,一端连接气相色谱质谱仪,另一端连接热氦气,进行挥发性有机物的热脱附检测。
为了避免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第一捕集器5连接有第二捕集器6。
第一捕集器5一端连接采集容器1,另一端连接大气。大气内的挥发性有机物能够与第一捕集器5接触,而被其吸附。
第二捕集器6将第一捕集器5与大气阻隔,对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吸附,避免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被第一捕集器5,保证第一捕集器5中吸附的挥发性有机物均来自水样,使检测结果准确。
第一捕集器5与第二捕集器6和第二连接口3直接可通过插接等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使第一捕集器5和第二捕集器6便于拆下,便于对第一捕集器5进行后续分析。
为了避免水样在采集容器内溅起,采样容器1内设置有输送管7,输送管7一端与第一连接口2相连,另一端位于采样容器1的底部。
通过第一连接口2进入采样容器1内的水样,通过输送管7直接到达采样容器1的底部,避免水样溅起,保证了水样的稳定性。
同时输送管7也使通过第一连接口2通入的高纯氦气或氮气直接送到采样容器1中水样的底部,对水样进行充分的曝气,将水样中挥发性有机物全部吹出,保证检测准确性。
为了进行自动定容,采样容器1内安装有浮动密封机构。浮动密封机构包括与第二连接口3相连的套管8.1,以及位于套管8.1中用于将第二连接口3封堵的浮子8.2。
当采样容器1内水样的液位逐渐上升,浮子8.2也在套管8.1内随之上浮,直至浮子8.2到达第二连接口3,将第二连接口3封堵。浮子8.2通过封堵第二连接口3,对第二连接口3进行密封,此时采样容器1内的气体无法排出,水样也无法继续进入,采样容器1内承载水样的容量被固定。套管8.1使浮子8.2上浮到顶端时,都能够对齐第二连接口3,使浮子8.2能够准确地将第二连接口3密封。
浮动密封机构使每次采集水样的容量都相同,对水样采集器的采样量进行定容,便于挥发性有机物的测量和计算。
水样采集器的采样量定容后,将浮子8.2从第二连接口3移开,以便对采样容器1内的水样进行曝气后,水样中脱出并进入气相的挥发性有机物,能够通过第二连接口3,进入到第一捕集器5中。
为了保证浮子的密封效果,如图3所示,第二连接口3为阶梯孔,分为用于容纳浮子8.2的沉孔段3.1和内径小于沉孔段3.1的连接段3.2。套管8.1与沉孔段3.1相连,浮子8.2的外径大于连接段3.2的内径。
浮子8.2密封第二连接口3时,位于沉孔段3.1内,并将连接段3.2封堵。浮子8.2进入沉孔段3.1内,即可完成第二连接口3的密封。
为了保证浮子8.2顺利进入沉孔段3.2,套管8.1的内径与沉孔段3.1的内径相同,并同轴设置。
为了使浮子8.2在套管8.1内流畅升降,浮子8.2的外径等于所述套管8.1的内径,避免浮子8.2在径向窜动,保证上浮后对齐第二连接口3。
为了在吹扫过程中,采集容器1内气体能够更多且流畅地排出,增加定容的容积,套管8.1侧壁设置有通气口8.3。
当水样的液位上升到套管8.1底端时,套管8.1的底端则被水样密封,采样容器1中位于套管8.1外的气体将无法通过套管8.1排出,而仅能使套管8.1内的剩余气体排出,直至浮子8.2上升到第二连接口3,并将其封堵。此时采样容器1内一部分空间扔被无法排出的气体占据,使采样容器1无法装入更多的水样。
设置的通气口8.3使套管8.1底端被水样密封后,采样容器1中位于套管8.1外的气体仍然能够通过通气口8.3进入套管8.1,并接着通过第二连接口3排出,直至浮子8.2将通气口8.3封堵或将第二连接口3封堵。此时采样容器1中位于套管8.1外的水样的液面与通气口8.3对齐,进一步利用采样容器1内的空间。
为了使采样容器1的容积最大化利用,通气口8.3设置在套管8.1顶端。
通气口8.3的宽度小于浮子8.2的厚度,防止浮子8.2通过通气口8.3离开套管8.1。
为了避免液位下降后,浮子从套管中脱出,浮子8.2下方的套管8.1内壁上设置有阻挡浮子8.2脱出套管8.1的限位件8.4。限位件8.4为限位块、限位环等在套管8.1内壁上凸起的结构,支撑和阻挡浮子8.2,避免浮子8.2下落到套管8.1底端并脱出。
为了在定容密封后,将第二连接口3打开,对水样进行曝气,将从液体中脱出的挥发性有机物送到第一捕集器5中,水样采集器进一步包括用于驱动浮子8.2离开第二连接口3的驱动杆9。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驱动杆9位于浮子8.2下方,安装在采集容器1上,一端伸出到采样容器1外,另一端通过牵引绳11与浮子8.2相连。
操作驱动杆9向下移动,通过牵引绳11将浮子8.2向下拉动,从而将第二连接口3打开。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驱动杆9位于浮子8.2上方,第二连接口3通过设置的连接管10与第一捕集器5相连。驱动杆9安装在连接管10上,一端伸出到连接管10外,另一端穿过第二连接口3与浮子8.2接触。
操作驱动杆9向下移动,推顶浮子8.2向下移动,从而使第二连接口3打开。
为了使驱动杆9的升降便于调节,驱动杆9为螺纹杆,安装在密封螺纹孔中,通过旋动安装在驱动杆9外端的手柄或手轮,使驱动杆9内端在水样采集器内进行升降,从而对浮子8.2进行操作,打开第二连接口3。

Claims (10)

1.一种水样采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样容器(1),所述采样容器(1)设置有用于输入水样的第一连接口(2)以及用于排出采样容器(1)内气体的第二连接口(3),
所述第一连接口(2)连接有密封阀门(4),所述第二连接口(3)连接有用于吸附挥发性有机物的第一捕集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样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捕集器(5)连接有第二捕集器(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样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容器(1)内设置有输送管(7),所述输送管(7)一端与第一连接口(2)相连,另一端位于采样容器(1)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样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容器(1)内安装有浮动密封机构,所述的浮动密封机构包括与第二连接口(3)相连的套管(8.1),以及位于套管(8.1)中用于将第二连接口(3)封堵的浮子(8.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样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口(3)为阶梯孔,分为用于容纳浮子(8.2)的沉孔段(3.1)和内径小于沉孔段(3.1)的连接段(3.2),所述套管(8.1)与沉孔段(3.1)相连,所述浮子(8.2)的外径大于连接段(3.2)的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样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8.1)的侧壁设置有通气口(8.3)。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样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8.2)下方的套管(8.1)内壁上设置有阻挡浮子(8.2)脱出套管(8.1)的限位件(8.4)。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样采集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驱动浮子(8.2)离开第二连接口(3)的驱动杆(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样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9)位于浮子(8.2)上方,所述第二连接口(3)通过设置的连接管(10)与第一捕集器(5)相连,所述驱动杆(9)安装在连接管(10)上,一端伸出到连接管(10)外,另一端穿过第二连接口(3)与浮子(8.2)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样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9)位于浮子(8.2)下方,安装在采集容器(1)上,一端伸出到采样容器(1)外,另一端通过牵引绳(11)与浮子(8.2)相连。
CN201720472307.0U 2017-04-28 2017-04-28 水样采样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184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72307.0U CN206818479U (zh) 2017-04-28 2017-04-28 水样采样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72307.0U CN206818479U (zh) 2017-04-28 2017-04-28 水样采样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18479U true CN206818479U (zh) 2017-12-29

Family

ID=60754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72307.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18479U (zh) 2017-04-28 2017-04-28 水样采样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1847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7929A (zh) * 2019-12-25 2020-05-12 江苏蓝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工艺验证判定方法及其末端排放监测传感器
CN111504720A (zh) * 2020-05-29 2020-08-07 山东君成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水环保检测用取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7929A (zh) * 2019-12-25 2020-05-12 江苏蓝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工艺验证判定方法及其末端排放监测传感器
CN111504720A (zh) * 2020-05-29 2020-08-07 山东君成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水环保检测用取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1504720B (zh) * 2020-05-29 2022-10-21 山东君成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水环保检测用取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78754B2 (en) Adsorbed gas content measuring instrument and its testing method
CN206818479U (zh) 水样采样器
EP3605111B1 (en) Automated analyzer
WO2019127560A1 (zh) 废液池、废液处理装置以及样本分析仪
CN108303292A (zh) 一种双泵清罐仪及控制方法
CN107907644B (zh) 具有防氧化和排除空气干扰的cod水样计量装置及方法
WO2019127561A1 (zh) 废液处理装置、方法以及样本分析仪
JPH11211630A (ja) ガス試料捕集装置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CN106053144A (zh) 一种含氧化还原敏感元素水的采样及前处理装置
CN215768552U (zh) 一种水环境集成化同步检测装置
CN206818455U (zh) 水样采样器
CN201503357U (zh) 一种液体或流体的取样装置
CN105806660A (zh) 润滑油无污染无浪费在线自动采样装置
CN206848005U (zh) 水样采样器
CN103760004B (zh) 一种溶剂解吸装置及方法
CN218766964U (zh) 一种多点位多元素全自动取样送样采样检测系统
CN108489773B (zh) 样品采集装置、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CN206296276U (zh) 一种进样针清洗系统
CN104749002B (zh) 一种水体和沉积物中挥发性物质的提取装置
CN107971303A (zh) 一种进样针清洗系统
CN207923763U (zh) 一种氟化氢的密闭取样及水分检测装置
CN206945351U (zh) 高压水样采集器
CN221038826U (zh) 一种碳纳米管导电浆料水分测定仪
CN217033779U (zh) 挥发性有机物吹扫装置及在线检测装置
CN206177903U (zh) 多功能气体检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9

Termination date: 202004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