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设备用减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械设备用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制造业所需的机械设备也是朝着大型化、重量化发展。大型机械设备由于体积大、重量大,工厂或者企业在购买大型机械设备之后需要考虑到其摆放的问题,大多数情况下,大型机械设备均是直接摆放在地面,其底部一般直接与地面接触,或简单地在脚架下方添加垫片,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机床将地面压坏压裂,现有的机械设备的减震或者与地面接触的保护措施过于简单,效果不好,从而加快了机床本身及内部零件的损坏,给生产企业造成了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机械设备用减震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机械设备用减震装置,包括U型安装架,所述U型安装架下方与其平行的设置有底板,所述U型安装架底面四角与底板顶面四角均固定有安装板,位于上端的所述安装板底面固定有套筒,位于下端的所述安装板顶面固定有油缸,在所述油缸外壁并沿其周向固定有储油管,所述储油管外径小于套筒内径,且所述储油管上端容置在套筒内,所述套筒顶面内壁固定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下端贯穿油缸并延伸至其内部,所述活塞杆端部固定有活塞头,所述活塞头容置在油缸内,所述活塞头底面和油缸底面内壁均设有磁体,且两组所述磁体同极相对,所述油缸上下两端侧壁上均开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与储油管内连通。
优选的,所述底板两侧均通过支架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与底板平行设置,每侧所述滑杆两端均套有套管和弹簧,且所述套管通过弹簧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贯穿滑杆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U型安装架底面两侧中部和套管上均固定有连接耳,所述U型安装架上的连接耳通过转轴连接有两个连接杆,每个所述连接杆分别通过转轴与其对应套管上的连接耳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油缸顶端开口处设有密封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面四角固定有防滑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机械设备用减震装置,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传统机械设备放置用的减震橡胶垫片改为用活塞与油缸组合而成的减震缓冲装置,且两侧设置辅助弹性减震装置,大大增强的减震效果,从而解决了现有的机械设备减震措施过于简单,效果不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机械设备用减震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机械设备用减震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机械设备用减震装置的套筒与油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U型安装架1、安装板2、套筒3、储油管4、油缸5、底板6、套管 7、连接杆8、转轴9、连接耳10、滑杆11、弹簧12、限位块13、活塞杆14、磁体15、出油口16、活塞头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机械设备用减震装置,包括U型安装架1,U型安装架1 下方与其平行的设置有底板6,底板6底面四角固定有防滑橡胶垫,使用此装置时,将U型安装架1固定安装在机械设备底部即可。
U型安装架1底面四角与底板6顶面四角均固定有安装板2,位于上端的安装板2底面固定有套筒3,位于下端的安装板2顶面固定有油缸5,油缸5顶端开口处设有密封橡胶垫,在油缸5外壁并沿其周向固定有储油管4,储油管4外径小于套筒3内径,且储油管4上端容置在套筒3内,套筒3顶面内壁固定有活塞杆14,活塞14杆下端贯穿油缸5并延伸至其内部,活塞杆14端部固定有活塞头17,活塞头17容置在油缸5内,活塞头17底面和油缸5底面内壁均设有磁体15,且两组磁体15同极相对,油缸5上下两端侧壁上均开有出油口16,出油口16与储油管4内连通。
当有大的震动或压力落在U型安装架1上时,套筒3和活塞杆14一同下压,油缸5中的油受到压力由下端出油口16流入储油管4中,储油管4中多余油由上端出油口16流回油缸5中,当活塞头17靠近油缸5底面磁体15时,由于同极相斥,活塞头17受到排斥力会反向移动,此时会带动油缸5中的油反向流动,油缸5中的油的流动起到了缓冲作用,如此循环,达到减震作用。
底板6两侧均通过支架连接有滑杆11,滑杆11与底板6平行设置,每侧滑杆11两端均套有套管7和弹簧12,且套管7通过弹簧12连接有限位块13,限位块13贯穿滑杆11并与其固定连接,U型安装架1底面两侧中部和套管7上均固定有连接耳10,U型安装架1上的连接耳10通过转轴9连接有两个连接杆8,每个连接杆8分别通过转轴9与其对应套管7上的连接耳10转动连接,当U型安装架1受到压力时,滑杆11会带动套管7挤压弹簧12,随后弹簧12在自身弹力下复位,如此循环,进一步提高设备减震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