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09837U - 一种带有浮动式出水堰的沉淀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浮动式出水堰的沉淀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809837U CN206809837U CN201720431841.7U CN201720431841U CN206809837U CN 206809837 U CN206809837 U CN 206809837U CN 201720431841 U CN201720431841 U CN 201720431841U CN 206809837 U CN206809837 U CN 2068098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nd body
- effluent weir
- bottom plate
- water inlet
- sedimentation bas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带有浮动式出水堰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池体及连接在池体下方的集泥斗,所述池体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及位于所述进水口上方的出水口,所述池体内部在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设有出水堰,所述出水堰与所述池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上清液收集槽,所述出水口与所述上清液收集槽连通;所述出水堰与所述池体的内壁之间保持有浮动间隙,所述出水堰能够在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之间上下浮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带有浮动式出水堰的沉淀池,其出水堰能够在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自由浮动,从而保证沉淀池内的液面产生变化后,出水堰仍然能够保持有效工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浮动式出水堰的沉淀池。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泥水分离尤为重要,污水沉淀池是一种常用的泥水分离装置,污水在沉淀池内静置分层,上层为上清液,下层为污泥。此时,将上清液导出,并输送至下道处理装置。
为了防止液面上的浮泥被同时导出,一般需要在沉淀池的上部设置专门的出水堰,在收集上清液的同时隔挡浮泥。如图1所示,其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带有出水堰的沉淀池,其包括池体1及连接在池体1下部的集泥斗2,池体1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3及设置在进水口3上方的出水口4,集泥斗2的下部设有排泥口5,特别的,池体1内部在进水口3与出水口4之间设置有出水堰6,出水堰6与池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集水槽。
其具体工作原理如下:污水从进水口3进入池体1内,在重力的作用下,大颗粒污泥向下沉降至集泥斗2内,清水上升至出水堰6处并流入集水槽内,打开出水口4即能将集水槽内的上清液导出,从而实现泥水分离的目的。
现有的带有出水堰的沉淀池存在如下显著缺陷:出水堰焊接或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池体内,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为了保证出水堰的有效工作,必须控制好进水口3和出水口4的流速,保证池体内的液面始终保持在出水堰的位置。此外,由于出水堰的上边沿为齐平结构,液面上的浮泥很容易随着上清液一同进入集水槽内,从而降低了泥水分离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带有浮动式出水堰的沉淀池,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有浮动式出水堰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池体及连接在池体下方的集泥斗,所述池体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及位于所述进水口上方的出水口,所述池体内部在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设有出水堰,所述出水堰与所述池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上清液收集槽,所述出水口与所述上清液收集槽连通;所述出水堰与所述池体的内壁之间保持有浮动间隙,所述出水堰能够在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之间上下浮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水堰包括底板及垂直连接在所述底板上的挡泥板,其中:所述底板的中部形成有通孔,所述挡泥板与所述底板的外周沿保持有第一间距,所述挡泥板与所述底板的内周沿保持有第二间距,所述底板的形状与所述池体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所述底板的尺寸小于所述池体的横截面尺寸,以使得所述底板的外周沿与所述池体的内壁之间保持有所述浮动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口的上方靠近所述进水口处设有下限位环,所述出水口的下方靠近所述出水口处设有上限位环,所述出水堰仅能在所述下限位环及所述上限位环之间上下浮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泥板的顶端为锯齿状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池体为圆筒状结构,所述底板为圆环形形状,所述底板的直径比所述池体的横截面的直径小5-1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池体为正方体结构,所述底板为回形形状,所述底板的边长比所述池体的横截面的边长小5-10mm。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带有浮动式出水堰的沉淀池,该沉淀池的出水堰能够在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自由浮动,从而保证沉淀池内的液面产生变化后,出水堰仍然能够保持有效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带有出水堰的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具体实施例中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实施例中的出水堰的俯视图;
图4为图2实施例中的出水堰的右视图;
图5为另一实施例中的出水堰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考图2所示,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有浮动式出水堰的沉淀池,包括池体1及连接在池体1下部的集泥斗2。
池体1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3和出水口4,进水口3的竖直方向的高度低于出水口4在竖直方向的高度。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进水口3和进水口3分别设置在池体1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
池体1内部在进水口3和出水口4之间设有出水堰6。本实施例中,出水堰6包括底板61及垂直连接在所述底板61上的挡泥板62,其中:底板61的中部形成有通孔63,所述挡泥板62与所述底板61的外周沿保持有第一间距,所述挡泥板62与所述底板61的内周沿保持有第二间距。
挡泥板62、底板61和池体1的内壁合围形成与出水口4连通的环状的上清液收集槽9。所述上清液收集槽9的高度大致为所述挡泥板62的高度,其宽度大致为所述第一间距的尺寸。
底板61的形状与池体1的横截面形状相同,底板61的尺寸略小于池体1的横截面尺寸,使得底板61的周沿与池体1的内壁之间保持有浮动间隙。
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所要处理的污水的具体情况,调整底板61的具体尺寸来调整浮动间隙的尺寸,使得底板61即能实现上下浮动,又能防止污水中的浮泥经所述浮动间隙向上进入上清液收集槽9内。
由于底板61与池体1的内壁之前保留有浮动间隙,因此出水堰6能够随着池体1内的液位变化实现竖直方向上的上下浮动,从而实现出水堰6在竖直方向上的自动位置调节。
请继续参考图2,如果出水堰6的底板61低于进水口3,则污水可能直接经过进水口3进入上清液收集槽9,而如果出水堰6的底板61高于出水口4,则液面上的浮泥能够经出水口4流出池体1。
因此,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中,进水口3的上方设有下限位环7,出水口4的下方设有上限位环8,其中:下限位环7防止出水堰6的底板61向下浮动至进水口3的下方,上限位环8防止出水堰6的底板61向上浮动至出水口4的上方。
下限位环7和上限位环8使得出水堰6的底板61在下限位环7和上限位环8之间的区域内进行浮动,从而保证出水堰6始终处于有效工作状态。
本实施例中的沉淀池的大致工作原理如下:污水从进水口3进入池体1内,在重力的作用下,大颗粒污泥向下沉降至集泥斗2内,清水上升并经通孔63进入出水堰6内,随后从挡泥板62的上端溢出至上清液收集槽9,随后从出水口4流出池体1。
定期打开排泥口5,能够排出集泥斗2内的积聚的污泥。
如图4所示,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挡泥板62的顶端为锯齿状结构。相邻锯齿之间的缝隙具有良好的导流作用,其使得上清液能够顺利溢出至上清液收集槽9中。同时,锯齿对浮泥产生过滤阻挡作用,能阻止浮泥进入上清液收集槽9内。
本实用新型中,池体1为圆筒状结构,相应的,如图3所示,出水堰6的底板61为圆环形形状。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底板61的直径比所述池体1的横截面的直径小5-10mm,底板61与池体1的内壁之间的浮动间隙不超过10mm,液面上的浮泥难以经所述浮动间隙向上流入至上清液收集槽9内。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池体为正方体结构,相应的,如图5所示,底板为回形形状。该实施例中出水堰的底板的边长比池体的横截面的边长小5-10mm。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池体也可以为其他的形状结构,只需保证出水堰的底板的形状与之匹配即可。
上文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足够详细的具有一定特殊性的描述。所属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实施例中的描述仅仅是示例性的,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真实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做出所有改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是由所述的权利要求书进行限定的,而不是由实施例中的上述描述来限定的。
Claims (6)
1.一种带有浮动式出水堰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池体及连接在池体下方的集泥斗,
所述池体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及位于所述进水口上方的出水口,所述池体内部在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设有出水堰,所述出水堰与所述池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上清液收集槽,所述出水口与所述上清液收集槽连通;
所述出水堰与所述池体的内壁之间保持有浮动间隙,所述出水堰能够在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之间上下浮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浮动式出水堰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堰包括底板及垂直连接在所述底板上的挡泥板,其中:
所述底板的中部形成有通孔,所述挡泥板与所述底板的外周沿保持有第一间距,所述挡泥板与所述底板的内周沿保持有第二间距,所述底板的形状与所述池体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所述底板的尺寸小于所述池体的横截面尺寸,以使得所述底板的外周沿与所述池体的内壁之间保持有所述浮动间隙;
所述挡泥板、所述底板和所述池体的内壁合围成环状的所述上清液收集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浮动式出水堰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的上方靠近所述进水口处设有下限位环,所述出水口的下方靠近所述出水口处设有上限位环,所述出水堰仅能在所述下限位环及所述上限位环之间上下浮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浮动式出水堰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泥板的顶端为锯齿状结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浮动式出水堰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为圆筒状结构,所述底板为圆环形形状,所述底板的直径比所述池体的横截面的直径小5-10mm。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浮动式出水堰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为正方体结构,所述底板为回形形状,所述底板的边长比所述池体的横截面的边长小5-10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431841.7U CN206809837U (zh) | 2017-04-24 | 2017-04-24 | 一种带有浮动式出水堰的沉淀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431841.7U CN206809837U (zh) | 2017-04-24 | 2017-04-24 | 一种带有浮动式出水堰的沉淀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809837U true CN206809837U (zh) | 2017-12-29 |
Family
ID=60753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43184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09837U (zh) | 2017-04-24 | 2017-04-24 | 一种带有浮动式出水堰的沉淀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80983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75250A (zh) * | 2017-04-24 | 2017-07-25 | 江苏大湖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浮动式出水堰的沉淀池 |
-
2017
- 2017-04-24 CN CN201720431841.7U patent/CN20680983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75250A (zh) * | 2017-04-24 | 2017-07-25 | 江苏大湖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浮动式出水堰的沉淀池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563770U (zh) | 并联式污水沉淀罐 | |
CN202446874U (zh) | 水力旋流沉砂装置 | |
CN103537123B (zh) | 一种浓缩机用稳流装置 | |
CN111847730B (zh) | 一种石材废水循环利用系统 | |
CN106554100A (zh) | 油污水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 |
KR101496402B1 (ko) | 고농축 폐기액의 처리가 가능한 협잡물 처리기 | |
CN102755768A (zh) | 用于压力式抽排水出口处的泥渣处理装置 | |
CN206660759U (zh) | 竖流式沉淀池 | |
CN206809837U (zh) | 一种带有浮动式出水堰的沉淀池 | |
CN105152324B (zh) | 旋流污泥分级厌氧氨氧化反应器 | |
CN106975250A (zh) | 一种带有浮动式出水堰的沉淀池 | |
CN204841065U (zh) | 一种密度实时监控式高频微震浓密机 | |
CN206828172U (zh) | 一种用于洗砂污水处理工艺的设备 | |
CN203609932U (zh) | 一种浓缩机用稳流装置 | |
CN203281084U (zh) | 防堵沉淀器 | |
CN202700154U (zh) | 用于压力式抽排水出口处的泥渣处理装置 | |
CN111847731B (zh) | 一种石材废水循环利用副产建筑原料的方法 | |
CN204261396U (zh) | 石材加工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中的固液两相重力分离塔 | |
CN209718363U (zh) | 一种废塑料浮选系统 | |
CN204380392U (zh) | 一种新型两段污水排砂池 | |
CN207046934U (zh) |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 |
CN202179878U (zh) | 一种用于泥渣沉淀和浓缩的立式汇集池 | |
CN207996462U (zh) | 一种竖立平板泥水分离装置 | |
CN207845358U (zh) | 一种全自动化固液分离污水处理系统 | |
CN105217746B (zh) | 一种磁性净水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9 Termination date: 20200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