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03497U - 冷凝换热器的管路结构 - Google Patents
冷凝换热器的管路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803497U CN206803497U CN201720513856.8U CN201720513856U CN206803497U CN 206803497 U CN206803497 U CN 206803497U CN 201720513856 U CN201720513856 U CN 201720513856U CN 206803497 U CN206803497 U CN 20680349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straight tube
- inner panel
- water box
- box l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凝换热器的管路结构,属于热交换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冷凝换热器流量小的问题。它包括进水接头、出水接头和若干直管一,内板一的外侧面上设有若干水盒盖一,内板二的外侧设有若干水盒盖二,在水盒盖一与水盒盖二的作用下若干直管一形成串联水路一,高热换热片组内还穿设有若干与直管一对称设置的直管二,内板一的外侧面上设有若干水盒盖三,内板二的外侧设有若干水盒盖四,在水盒盖三与水盒盖四的作用下若干直管二形成串联水路二,串联水路一、串联水路二的进口分别与进水接头连通,串联水路一、串联水路二的出口分别与出水接头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制造和安装方便、可有效提高换热器水流量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交换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冷凝换热器,特别是一种冷凝换热器的管路结构。
背景技术
燃气热水器是指以燃气作为燃料,通过燃烧加热方式将热量传递到流经热交换器的冷水中,以制备热水。目前大部分燃气热水器的热交换器采用铜制成,在热交换器的顶部一般还设有换热翅片,在热交换器的外表面盘绕与换热翅片连接的铜质盘管。实际工作时,燃烧器产生的高热烟气从热交换器的底部进入,随后从热交换器顶部的换热翅片排出,达到烟气与铜质盘管换热的目的,进而实现对盘管内的冷水加热。目前的燃气热水器中由于只采用一根盘管,其横截面为固定值,排出的热水量小。
为此,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燃气热水器用冷凝式换热器[申请号2008200524204],包括换热室、换热管、进烟口、排烟口、冷水入口、热水出口和设在换热室中的冷凝水出口,换热室是由换热器外壳及换热器内筒构成一个横切面为环形的通道,换热器内筒及换热器外壳分别与进烟口、排烟口连接,换热管以螺旋管形式布置在换热室内,烟气沿换热室轴线方向运动,与换热室内的换热管接触。其中换热管为两条或两条以上,采用并联的方式连接,可有效提高热水流量。
但上述的冷凝式换热器依然存在以下问题:采用两条或两条以上并联方式连接的盘管,盘管呈螺旋状,制造难度高,而且安装困难,无法对螺旋盘管进行良好固定,若出现故障后维护不方便,导致制造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制造和安装方便的冷凝换热器的管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冷凝换热器的管路结构,设于换热器的筒状壳体上,所述的壳体包括侧板一、与侧板一平行的侧板二、垂直于侧板一设置的内板一和与内板一平行的内板二,所述的内板一与内板二之间设有高热换热片组,管路结构包括进水接头、出水接头和若干穿设在高热换热片组内的与内板一垂直的直管一,所述直管一的一端与内板一的外侧面平齐,直管一的另一端与内板二的外侧面平齐,所述内板一的外侧面上设有若干水盒盖一,内板二的外侧设有若干水盒盖二,在水盒盖一与水盒盖二的作用下若干直管一形成串联水路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热换热片组内还穿设有若干与直管一对称设置的直管二,所述内板一的外侧面上设有若干水盒盖三,内板二的外侧设有若干水盒盖四,在水盒盖三与水盒盖四的作用下若干直管二形成串联水路二,所述串联水路一、串联水路二的进口分别与进水接头连通,所述串联水路一、串联水路二的出口分别与出水接头连通。
在上述的冷凝换热器的管路结构中,内板一与内板二之间还设有位于高热换热片组上方的冷凝换热片组,管路结构还包括至少一根穿设于冷凝换热片组内的与内板一垂直的直管三和与直管一对称设置的直管四,所述直管三、直管四的相同端与进水接头连通,所述直管三的另一端与串联水路一的进口连通,所述直管四的另一端与串联水路二的进口连通。
在上述的冷凝换热器的管路结构中,所述的直管三为若干个且阵列分布,所述直管四的数量与直管三的数量相等,所述内板一的外侧面上设有若干水盒盖五和水盒盖七,内板二的外侧设有若干水盒盖六和水盒盖八,在水盒盖五与水盒盖六的作用下若干直管三形成串联水路三,在水盒盖七和水盒盖八的作用下若干直管四形成串联水路四。
串联水路三与串联水路一连通,串联水路四与串联水路二连通,串联水路三与串联水路四的进口同时与进水接头连通。
在上述的冷凝换热器的管路结构中,所述的内板一上设有水盒盖九,上述串联水路三、串联水路四的进口分别与该水盒盖九连通,上述的进水接头设于该水盒盖九上。其中一个直管三的一端作为串联水路三的进口,与水盒盖九连通;其中一个直管四的一端作为串联水路四的进口,与水盒盖九连通。
在上述的冷凝换热器的管路结构中,内板一与内板二之间还设有贴靠在侧板一外侧面上的直管五和贴靠在侧板二外侧面上的直管六,所述的直管五与直管六对称设置且位于高热换热片组的下方,所述的内板二上设有水盒盖十,所述直管五、直管六的一端分别与水盒盖十连通,上述的出水接头设于水盒盖十上。直管五的另一端与串联水路一的出口连通,直管六的另一端与串联水路二的出口连通。
在上述的冷凝换热器的管路结构中,所述内板二的外侧面上设有与串联水路一的出口连通的罩盒一和与串联水路二的出口连通的罩盒二,所述的直管五为四根且通过串联单元一与水盒盖十连通,所述的直管六为四根且通过串联单元二与水盒盖十连通。
在上述的冷凝换热器的管路结构中,所述的串联单元一包括设于内板一外侧面上的用于连通第一直管五、第四直管五的罩盒三和用于连通第二直管五、第三直管五的罩盒四,第三直管五、第四直管五的出口与水盒盖十连通,第一直管五、第二直管五的进口与罩盒一连通;所述的串联单元二包括设于内板一外侧面上的用于连通第一直管六、第四直管六的罩盒五和用于连通第二直管六、第三直管六的罩盒六,第三直管六、第四直管六的出口与水盒盖十连通,第一直管六、第二直管六的进口与罩盒二连通。
在上述的冷凝换热器的管路结构中,所述内板一的外表面密封贴靠有外板一,上述的水盒盖一、水盒盖三、水盒盖五、水盒盖七、水盒盖九、罩盒三、罩盒四、罩盒五和罩盒六直接冲压成型在外板一上;所述内板二的外表面密封贴靠有外板二,上述的水盒盖二、水盒盖四、水盒盖六、水盒盖八、水盒盖十、罩盒一和罩盒二直接冲压成型在外板二上。
水流从进水接头进入,分两路与换热器进行热交换:一路水流依次经过串联水路三、串联水路一和四根直管五,另一路水流依次经过串联水路四、串联水路二和四根直管六,随后两路水流同时进入到水盒盖十内,由出水接头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冷凝换热器的管路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两路水流在换热阶段处于并联状态,在换热率不改变的前提下,一方面可提高换热效率,另一方面可大大提高流量;安装时首先将内板一和内板二、若干直管安装好,随后将外板一与外板二固定,不仅制造方便,而且安装方便,能节约制造和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部分结构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部分结构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部分结构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中,1、侧板一;2、内板一;3、内板二;4、进水接头;5、出水接头;6、直管一;7、水盒盖一;8、水盒盖二;9、直管二;10、水盒盖三;11、水盒盖四;12、直管三;13、直管四;14、水盒盖五;15、水盒盖七;16、水盒盖六;17、水盒盖八;18、水盒盖九;19、直管五;20、直管六;21、水盒盖十;22、罩盒一;23、罩盒二;24、罩盒三;25、罩盒四;26、罩盒五;27、罩盒六;28、外板一;29、外板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冷凝换热器的管路结构,设于换热器的筒状壳体上,如图1所示,壳体包括侧板一1、与侧板一1平行的侧板二、垂直于侧板一1设置的内板一2和与内板一2平行的内板二3,内板一2与内板二3之间设有高热换热片组,管路结构包括进水接头4、出水接头5和若干穿设在高热换热片组内的与内板一2垂直的直管一6,如图2和图3所示,直管一6的一端与内板一2的外侧面平齐,直管一6的另一端与内板二3的外侧面平齐,内板一2的外侧面上设有若干水盒盖一7,内板二3的外侧设有若干水盒盖二8,在水盒盖一7与水盒盖二8的作用下若干直管一6形成串联水路一。如图3所示,高热换热片组内还穿设有若干与直管一6对称设置的直管二9,内板一2的外侧面上设有若干水盒盖三10,内板二3的外侧设有若干水盒盖四11,在水盒盖三10与水盒盖四11的作用下若干直管二9形成串联水路二,串联水路一、串联水路二的进口分别与进水接头4连通,串联水路一、串联水路二的出口分别与出水接头5连通。
本实施例中,在内板一2与内板二3之间还设有位于高热换热片组上方的冷凝换热片组,如图2和图3所示,管路结构还包括至少一根穿设于冷凝换热片组内的与内板一2垂直的直管三12和与直管一6对称设置的直管四13,直管三12、直管四13的相同端与进水接头4连通,直管三12的另一端与串联水路一的进口连通,直管四13的另一端与串联水路二的进口连通。
直管三12为若干个且阵列分布,直管四13的数量与直管三12的数量相等,如图2所示,内板一2的外侧面上设有若干水盒盖五14和水盒盖七15,如图3所示,内板二3的外侧设有若干水盒盖六16和水盒盖八17,在水盒盖五14与水盒盖六16的作用下若干直管三12形成串联水路三,在水盒盖七15和水盒盖八17的作用下若干直管四13形成串联水路四。串联水路三与串联水路一连通,串联水路四与串联水路二连通,串联水路三与串联水路四的进口同时与进水接头4连通。
如图2所示,内板一2上设有水盒盖九18,串联水路三、串联水路四的进口分别与该水盒盖九18连通,进水接头4设于该水盒盖九18上。其中一个直管三12的一端作为串联水路三的进口,与水盒盖九18连通;其中一个直管四13的一端作为串联水路四的进口,与水盒盖九18连通。
如图2和图3所示,内板一2与内板二3之间还设有贴靠在侧板一1外侧面上的直管五19和贴靠在侧板二外侧面上的直管六20,直管五19与直管六20对称设置且位于高热换热片组的下方,如图3和图4所示,内板二3上设有水盒盖十21,直管五19、直管六20的一端分别与水盒盖十21连通,出水接头5设于水盒盖十21上。直管五19的另一端与串联水路一的出口连通,直管六20的另一端与串联水路二的出口连通。
如图3和图4所示,内板二3的外侧面上设有与串联水路一的出口连通的罩盒一22和与串联水路二的出口连通的罩盒二23,直管五19为四根且通过串联单元一与水盒盖十21连通,直管六20为四根且通过串联单元二与水盒盖十21连通。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串联单元一包括设于内板一2外侧面上的用于连通第一直管五19、第四直管五19的罩盒三24和用于连通第二直管五19、第三直管五19的罩盒四25,第三直管五19、第四直管五19的出口与水盒盖十21连通,第一直管五19、第二直管五19的进口与罩盒一22连通;如图2所示,串联单元二包括设于内板一2外侧面上的用于连通第一直管六20、第四直管六20的罩盒五26和用于连通第二直管六20、第三直管六20的罩盒六27,第三直管六20、第四直管六20的出口与水盒盖十21连通,第一直管六20、第二直管六20的进口与罩盒二23连通。
如图1和图2所示,内板一2的外表面密封贴靠有外板一28,上述的水盒盖一7、水盒盖三10、水盒盖五14、水盒盖七15、水盒盖九18、罩盒三24、罩盒四25、罩盒五26和罩盒六27直接冲压成型在外板一28上;如图3和图4所示,内板二3的外表面密封贴靠有外板二29,水盒盖二8、水盒盖四11、水盒盖六16、水盒盖八17、水盒盖十21、罩盒一22和罩盒二23直接冲压成型在外板二29上。
水流从进水接头4进入,分两路与换热器进行热交换:一路水流依次经过串联水路三、串联水路一和四根直管五19,另一路水流依次经过串联水路四、串联水路二和四根直管六20,随后两路水流同时进入到水盒盖十21内,由出水接头5排出。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冷凝换热器的管路结构,设于换热器的筒状壳体上,所述的壳体包括侧板一(1)、与侧板一(1)平行的侧板二、垂直于侧板一(1)设置的内板一(2)和与内板一(2)平行的内板二(3),所述的内板一(2)与内板二(3)之间设有高热换热片组,管路结构包括进水接头(4)、出水接头(5)和若干穿设在高热换热片组内的与内板一(2)垂直的直管一(6),所述直管一(6)的一端与内板一(2)的外侧面平齐,直管一(6)的另一端与内板二(3)的外侧面平齐,所述内板一(2)的外侧面上设有若干水盒盖一(7),内板二(3)的外侧设有若干水盒盖二(8),在水盒盖一(7)与水盒盖二(8)的作用下若干直管一(6)形成串联水路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热换热片组内还穿设有若干与直管一(6)对称设置的直管二(9),所述内板一(2)的外侧面上设有若干水盒盖三(10),内板二(3)的外侧设有若干水盒盖四(11),在水盒盖三(10)与水盒盖四(11)的作用下若干直管二(9)形成串联水路二,所述串联水路一、串联水路二的进口分别与进水接头(4)连通,所述串联水路一、串联水路二的出口分别与出水接头(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换热器的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内板一(2)与内板二(3)之间还设有位于高热换热片组上方的冷凝换热片组,管路结构还包括至少一根穿设于冷凝换热片组内的与内板一(2)垂直的直管三(12)和与直管一(6)对称设置的直管四(13),所述直管三(12)、直管四(13)的相同端与进水接头(4)连通,所述直管三(12)的另一端与串联水路一的进口连通,所述直管四(13)的另一端与串联水路二的进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换热器的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管三(12)为若干个且阵列分布,所述直管四(13)的数量与直管三(12)的数量相等,所述内板一(2)的外侧面上设有若干水盒盖五(14)和水盒盖七(15),内板二(3)的外侧设有若干水盒盖六(16)和水盒盖八(17),在水盒盖五(14)与水盒盖六(16)的作用下若干直管三(12)形成串联水路三,在水盒盖七(15)和水盒盖八(17)的作用下若干直管四(13)形成串联水路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换热器的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板一(2)上设有水盒盖九(18),上述串联水路三、串联水路四的进口分别与该水盒盖九(18)连通,上述的进水接头(4)设于该水盒盖九(18)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换热器的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内板一(2)与内板二(3)之间还设有贴靠在侧板一(1)外侧面上的直管五(19)和贴靠在侧板二外侧面上的直管六(20),所述的直管五(19)与直管六(20)对称设置且位于高热换热片组的下方,所述的内板二(3)上设有水盒盖十(21),所述直管五(19)、直管六(20)的一端分别与水盒盖十(21)连通,上述的出水接头(5)设于水盒盖十(2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凝换热器的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二(3)的外侧面上设有与串联水路一的出口连通的罩盒一(22)和与串联水路二的出口连通的罩盒二(23),所述的直管五(19)为四根且通过串联单元一与水盒盖十(21)连通,所述的直管六(20)为四根且通过串联单元二与水盒盖十(21)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凝换热器的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串联单元一包括设于内板一(2)外侧面上的用于连通第一直管五(19)、第四直管五(19)的罩盒三(24)和用于连通第二直管五(19)、第三直管五(19)的罩盒四(25),第三直管五(19)、第四直管五(19)的出口与水盒盖十(21)连通,第一直管五(19)、第二直管五(19)的进口与罩盒一(22)连通;所述的串联单元二包括设于内板一(2)外侧面上的用于连通第一直管六(20)、第四直管六(20)的罩盒五(26)和用于连通第二直管六(20)、第三直管六(20)的罩盒六(27),第三直管六(20)、第四直管六(20)的出口与水盒盖十(21)连通,第一直管六(20)、第二直管六(20)的进口与罩盒二(23)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凝换热器的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一(2)的外表面密封贴靠有外板一(28),上述的水盒盖一(7)、水盒盖三(10)、水盒盖五(14)、水盒盖七(15)、水盒盖九(18)、罩盒三(24)、罩盒四(25)、罩盒五(26)和罩盒六(27)直接冲压成型在外板一(28)上;所述内板二(3)的外表面密封贴靠有外板二(29),上述的水盒盖二(8)、水盒盖四(11)、水盒盖六(16)、水盒盖八(17)、水盒盖十(21)、罩盒一(22)和罩盒二(23)直接冲压成型在外板二(29)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513856.8U CN206803497U (zh) | 2017-05-10 | 2017-05-10 | 冷凝换热器的管路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513856.8U CN206803497U (zh) | 2017-05-10 | 2017-05-10 | 冷凝换热器的管路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803497U true CN206803497U (zh) | 2017-12-26 |
Family
ID=60739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513856.8U Active CN206803497U (zh) | 2017-05-10 | 2017-05-10 | 冷凝换热器的管路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803497U (zh) |
-
2017
- 2017-05-10 CN CN201720513856.8U patent/CN20680349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01221B (zh) | 一种强制翅片直管冷凝供热换热器 | |
CN102901222B (zh) | 一种强制翅片直管双环状冷凝供热换热器 | |
CN102901225B (zh) | 一种强制螺旋翅片盘管冷凝供热换热器 | |
CN102901224A (zh) | 一种强制螺旋翅片盘管及翅片蛇形管冷凝供热换热器 | |
CN202303895U (zh) | 一种用于冷凝式燃气热水器的翅管式冷凝换热器 | |
CN112361373A (zh) | 一种双肋片管全逆流式烟气冷凝-空气预热系统 | |
CN207316970U (zh) | 一种u型换热器 | |
CN204373216U (zh) | 燃气壁挂炉用不锈钢二次冷凝热交换器 | |
CN206803497U (zh) | 冷凝换热器的管路结构 | |
CN103245058B (zh) | 一种微正压燃烧组合冷却节能锅炉 | |
CN202928095U (zh) | 一种带有空气预热器的换热结构 | |
CN202928096U (zh) | 一种强制翅片直管冷凝供热换热器 | |
CN105066437B (zh) | 一体式全湿背中心回燃锅炉 | |
CN107388585A (zh) | 一种换热器 | |
CN204227701U (zh) | 一种高效冷凝换热器 | |
CN2826201Y (zh) | 热超导燃气热风炉 | |
CN203928848U (zh) | 一种冷凝式换热板片及其应用的冷凝换热器 | |
CN209310262U (zh) | 一种供暖用余热回收锅炉 | |
CN203024623U (zh) | 一种锅炉冷凝器 | |
CN202709457U (zh) | 二级冷凝换热器 | |
CN202547448U (zh) |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的换热器 | |
CN113532157A (zh) | 一种新型管道式翅片旋流式换热器 | |
CN101922868B (zh) | 高温换热器 | |
CN206094563U (zh) | 一种组合式冷凝换热器 | |
CN207146370U (zh) | 一种余热锅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