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84355U - 用于治理尾矿库中冻土的管网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治理尾矿库中冻土的管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84355U
CN206784355U CN201720176919.5U CN201720176919U CN206784355U CN 206784355 U CN206784355 U CN 206784355U CN 201720176919 U CN201720176919 U CN 201720176919U CN 206784355 U CN206784355 U CN 2067843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ross over
frozen soil
tailings dam
level venti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7691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又武
袁曦
刘石桥
袁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7691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843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843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84355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理尾矿库中冻土的管网系统。该管网系统包括水平通气管及竖向联通管,水平通气管的端头延伸出尾矿库与大气连通,该水平通气管的中段通过竖向联通管与尾矿库的排洪设施相连通,同一高程面的水平通气管可为管网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可高效治理尾矿库冻土问题,遇降水量较大时还可作为排渗通道。

Description

用于治理尾矿库中冻土的管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尾矿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理尾矿库冻土的管网系统。
背景技术
冻土是指零摄氏度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冻土涉及土、水、冰的物理性质耦合,同时涉及大气、冻土层及下部岩土体的热传导问题。
尾矿库的冻土现象与自然界的冻土现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有冻结和融化过程,都可分为永久性冻土和季节性冻土,但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性:1)自然界的地面基本是固定的,而尾矿堆积坝滩面是不断上升的,冰面上升与滩面上升同步进行,其上升速度有的低于季节性冻土深度,有的远超过季节性冻土深度;2)尾矿浆在滩面上排放时,自身温度4℃~10℃,呈饱和状态,在滩面流动时分级沉积,边渗透边泌水,进入冰冻层后进一步在冰下沉积。
一般来说,季节冻土层除青藏高原外,春暖后在无覆盖的条件下当年内都会融化。对尾矿库而言,无覆盖的条件难以保持,因为尾矿库一般冬季采取冰层下放矿,堆积尾矿形成冻土,而春暖解冻以后,恢复坝前分散放矿。在冻土层未完全融化前进行分散放矿,相当于在尚未融化的冻土层上加了尾矿覆盖层。这时一般气温较低,被覆盖的冻土层的低温难以传导,只能保持原有的冻结状态,随着尾矿排放继续上升,加大冻土层的埋置深度成为深层冰冻层。深层冰冻层在平面沿某方向连续分布,垂直方向受季节影响为间断分布,埋置深度数米至数十米。沿水边线方向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为不连续的。在垂直水边线方向的宽度,各个尾矿库会有所不同,与尾矿粒度、沉积滩纵坡、浸润线水位及坡降等因素有关。深层冰冻层受外界温度影响较小,尾矿覆盖导致低温难以传导出来,所以一般都维持冰冻状态。深层冰冻层坚硬,土颗粒被冰层胶结,但遇热融化。
尾矿库深层冻土层的主要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导致尾矿坝浸润线升高:对于浸润线较高的尾矿库,如果初期坝顶附近浸润线较高或逸出,可能形成坚硬冻土。由于坚硬冻土透水性差接近不透水,堆积坝渗流水被坚硬冻土阻隔,不能继续外渗形成壅水,导致坝坡浸润线上升。深层冰冻层位于堆积坝内,相当于不透水的隔水层,其上部来的渗流水流至此层时,受此冰冻层的阻隔,无法继续下渗,被迫转为水平渗流,直至此冰冻层下游侧边缘才能下渗,这就大幅度提高了堆积坝浸润线水位。
2)降低排渗设施的降水效果:由于深层冰冻层隔水作用,不论是垂直排渗或水平排渗,还是前期预埋或后增设的排渗,都因为受水平冰冻层隔水的作用,很难形成垂直降水漏斗,大幅度降低排渗设施的降水效果。
3)降低坝体的稳定性:浸润线埋深是影响尾矿坝坝坡稳定的重要因素,浸润线提高必然降低坝体边坡的稳定性。尤其是深层冰冻层在坝坡附近时,可导致坝坡长期渗水沼泽化,冻土解冻可能出现流冰甚至局部滑移。如果坝体浸润线在初期坝顶逸出,可能形成坚硬冻土,春暖来临时,上部松散冻土融化快,冰晶析水导致上部来水量大,而此时初期坝顶坚硬冻土融化慢且基本不透水,导致冻土上游水位上升快,渗透坡降增大,容易造成流土等渗流破坏,甚至导致坝体失稳。随着尾矿堆积标高的上升,库内深层冰冻层在长期高压、地热作用下,可能会出现融化,融化的冰冻层强度急剧降低,在距临空面厚度较小的条件下可能因此而导致坝体失稳。
4)冻土对尾矿库构筑物的影响:土体在冻结时由于土中水冻结成冰,与周围迁移来的水冻结产生体积膨胀,土体冻胀会使排水管隆起、脱节甚至裂缝,排水管两侧冻胀不均匀时可使管线弯曲、偏斜。土体冻胀不均匀可导致溢流塔偏斜甚至倒塌。冻土在融化时强度降低,会产生大的沉降变形,如果构筑物基础在冻土层内,构筑物产生沉降变形,产生不均匀沉降会导致构筑物倾斜、裂缝甚至破坏。
对于以上尾矿库深层冻土层的主要危害,现有一般的应对措施主要包括:
1)冰冻期低水位运行:为了减轻冻土的危害,冰冻期前尾矿库应进行低水位运行。低水位运行有三大好处:一是能使坝体浸润线水位低,冰冻时松散冻土范围大;二是坚硬冻土远离坝坡,如果形成深层冰冻层,对坝体渗流和稳定影响小;三是扩大冬季冰下放矿的库容。
2)冰冻期采取冰下放矿:为防止沉积滩形成矿浆冰冻块及流冰层,冬季高寒地区尾矿库采用水下放矿和冰下放矿。冰下放矿也应当进行多口放矿,以免一处尾矿堆满以堵塞管口,必要时还应在冰冻表层打孔放矿。
3)冻土融化后才恢复坝前放矿:为防止冻土层特别是坚硬冰冻层被排放尾矿覆盖形成深层冰冻层,每年春暖冻土开始融化时,不要急于恢复坝前放矿,应待坚硬冻土全部融化后再恢复坝前放矿。沉积滩短的尾矿库更应当如此,以防深层冻土层危害。
尽管按上述措施进行处理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冻土问题,但也必然影响到矿山生产。特别是为防止深层冻土层的形成,在冻土融化后才能恢复坝前放矿的措施,这样将直接导致矿山大幅减产,甚至停产。对于冰冻期较长的地区,冻土层相对较厚,融化时间相应较长,减产或停产时间过长,经济损失往往难以承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可高效治理未配套设置相应排渗设施的尾矿库冻土问题的管网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治理尾矿库冻土问题的管网系统,该管网系统包括埋设于尾矿库内的水平通气管及竖向联通管,所述的水平通气管沿不同的高程设置有多条,其端头延伸出尾矿库与大气连通,所述水平通气管的中段通过竖向联通管与尾矿库的排洪设施相连通。
上述的管网系统特别适合于尾矿库的冻土层内未配套设置相应的排渗设施的情形或者虽然设置有排渗设施,但其无法结合应用于通气的情形。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管网系统中,优选的,所述的多条水平通气管分别通过相对应的多条竖向联通管与尾矿库的排洪设施相连通,以保证整个管网系统能通入更多尾矿库库底的相对高温气体。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管网系统中,优选的,沿不同高程设置的所述多条水平通气管通过斜向联通管相互连通,所述水平通气管至少与一根竖向联通管相连通,以形成一个更大的气流通道,气体热交换面积更大,热交换更均匀。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管网系统中,优选的,沿不同高程设置的所述多条水平通气管通过斜向联通管相互连通,所述斜向联通管与所述多条竖向联通管均保持连通,以便整个管网系统能通入更多尾矿库库底的相对高温气体,且形成一个更大的气流通道,气体热交换更加充分且均匀。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管网系统中,优选的,在同一高程面的水平通气管为管网结构,以增加气体通道与尾矿库的热交换面积。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管网系统中,优选的,沿不同高程面设置的所述多级水平通气管网通过多条斜向联通管相互连通,所述多条斜向联通管与所述的多条竖向联通管均保持连通,以更大程度上增加气流通道,增加气体与尾矿库的热交换面积,气体热交换更加充分且均匀。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管网系统中,优选的,对应连接于同一水平通气管的斜向联通管和竖向联通管在该水平通气管上相交于同一点,以使气体流动阻力更小,且施工更加方便。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管网系统中,优选的,所述斜向联通管采用PE管;所述竖向联通管采用PE管或钢筋混凝土管;所述水平通气管、斜向联通管和竖向联通管上均布有通气孔,以使高温气体均匀渗透到冻土层中加速冻土的消融,另外,这样的开孔设置还可使通气管网系统同时兼做排渗设施进行应用;优选的,所述斜向联通管和竖向联通管上还可采用不开孔方案,或者斜向联通管和竖向联通管的开孔率要小于水平通气管。斜向联通管和竖向联通管上不开孔或开孔较少,有利于底部的高温气体能够尽可能多地输送到冻土层,增加气体的输送压力和渗透力,而导水管上的开孔有利于高温气体均匀渗透到冻土层中加速冻土的消融。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管网系统中,优选的,所述斜向联通管在尾矿库纵剖面上的投影呈直线或不规则曲线,并将各级的水平通气连通;所述竖向联通管与水平通气管在尾矿库横剖面上的投影呈正交或斜交,且将水平通气管与排洪设施连通;所述水平通气管铺设于与水平面平行或倾斜一角度的平面内,且水平通气管沿平行于坝轴线的方向布设。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管网系统的施工方法,步骤如下:
1)在尾矿库初期坝及排洪设施建设完毕后,开始堆积尾矿并预埋竖向联通管;
2)当尾矿堆积标高高于初期坝坝顶标高后,预埋第一级水平通气管,且使第一级的水平通气管刚好铺设于冻土层内;可选择性地预埋斜向联通管;
3)随着库内尾矿堆积标高的上升,逐级增加竖向联通管、水平通气管及斜向联通管的高程和数量;直至完成对整个管网系统的铺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在冰冻期,由于大气温度较低,而底部排洪系统内空气温度相对较高,该管网系统的存在,有利于提高表层尾矿的温度,减缓冻土形成,减小冰冻期冻土层厚度,对于某些冰冻期较短的尾矿库,甚至可消除冻土层。
2)冰冻期结束后,冻土层开始融化,底部排洪系统空气可提供大量热量,加快冻土层融化,同时该管网系统还可作为排渗通道,加快融化水的外排,使得矿山能够兼顾生产效益与尾矿库安全。
3)在某些条件下,如冰冻期过长、生产压力太大等原因,尾矿库未等到冻土层完全融化后再放矿,此时有可能形成深层冻土层,进而转化为永久冻土层。采用本实用新型后,只要具备该管网系统,底部排洪系统内的高温气体就能够长期提供热量,有利于深层冻土层的融化,避免形成永久冻土。
4)若遇到降水较多的情况,该管网系统还可以作为排渗通道,可加快尾矿库内水的外排,有利于尾矿库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示管网系统在尾矿库中布置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横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纵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纵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纵剖面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初期坝;2、堆积坝;5、沉积滩;6、排洪设施;7、冻土层;11、斜向联通管;12、竖向联通管;13、水平通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的实施例。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当某一元件被描述为“固定于、固接于、连接于或连通于”另一元件上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固接、连接或连通在另一元件上,也可以是通过其他中间连接件间接固定、固接、连接或连通在另一元件上。
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用到的各种原材料、试剂、仪器和设备等均可通过市场购买得到或者可通过现有方法制备得到。
实施例1
一种如图1、图2所示用于治理尾矿库冻土的管网系统,该管网系统包括埋设于尾矿库内的水平通气管13、竖向联通管12以及斜向联通管11。水平通气管13沿不同高程设置有多条,如图2所示,水平通气管13的端头延伸出尾矿库与大气连通,位于不同高程的多条水平通气管13通过斜向联通管11相互连通,一条竖向联通管12连通最底层水平通气管13以及排洪设施6。本实施例中,连接于同一水平通气管13的斜向联通管11和竖向联通管12在该水平通气管13上相交于同一点。
本实施例中,斜向联通管11与竖向联通管12均采用PE管,水平通气管13、斜向联通管11和竖向联通管12上均布有通气孔,水平通气管13铺设于与水平面平行的平面内,且水平通气管13沿平行于坝轴线的方向布设,斜向联通管11在尾矿库纵剖面上的投影呈直线,竖向联通管12与水平通气管13在尾矿库横剖面上的投影呈正交。
本实施例中的管网系统的施工步骤如下:
1)在尾矿库初期坝1及库底的排洪设施6建设完毕后,开始堆积尾矿并预埋竖向联通管12;
2)当尾矿堆积标高高于初期坝1坝顶标高后,预埋第一级水平通气管13,且使第一级的水平通气管13刚好铺设于冻土层7内;
3)随着库内尾矿堆积标高(主要指堆积坝2)的上升,逐级增加水平通气管13及斜向联通管11的高程和数量;直至完成对整个管网系统的铺设。
本实施例中,多条水平通气管13、斜向联通管11以及一条竖向联通管12形成了管网系统,在冰冻期,该管网系统连通较低温度的大气与具有较高温度的底部排洪系统内空气,有利于提高表层尾矿的温度,减缓冻土形成,减小冰冻期冻土层厚度;冰冻期结束后,冻土层开始融化,底部排洪系统空气可提供大量热量,加快冻土层融化,同时该管网系统还可作为排渗通道,加快融化水的外排,使得矿山能够兼顾生产效益与尾矿库安全;此外,若尾矿库具备该管网系统,底部排洪系统内的高温气体就能够长期提供热量,有利于深层冻土层的融化,防止沉积滩5形成矿浆冰冻块及流冰层,避免形成永久冻土。
实施例2
一种如图3所示用于治理尾矿库冻土的管网系统,该管网系统包括埋设于尾矿库内水平通气管13及竖向联通管12。水平通气管13沿不同高程设置有多条,水平通气管13的端头延伸出尾矿库与大气连通,多条水平通气管13分别通过相对应的多条竖向联通管12与尾矿库的排洪设施6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竖向联通管12采用PE管,水平通气管13和竖向联通管12上均布有通气孔,水平通气管13铺设于与水平面平行的平面内,且水平通气管13沿平行于坝轴线的方向布设,竖向联通管12与水平通气管13在尾矿库横剖面上的投影呈正交。
本实施例中的管网系统的施工步骤如下:
1)在尾矿库初期坝1及库底的排洪设施6建设完毕后,开始堆积尾矿并预埋竖向联通管12;
2)当尾矿堆积标高高于初期坝1坝顶标高后,预埋第一级水平通气管13,且使第一级的水平通气管13刚好铺设于冻土层7内;
3)随着库内尾矿堆积标高的上升,逐级增加竖向联通管12及水平通气管13的高程和数量;直至完成对整个管网系统的铺设。
本实施例中,多条水平通气管13以及多条竖向联通管12形成了管网系统,在冰冻期,该管网系统连通较低温度的大气与具有较高温度的底部排洪系统内空气,有利于提高表层尾矿的温度,减缓冻土形成,减小冰冻期冻土层厚度;冰冻期结束后,冻土层开始融化,底部排洪系统空气可提供大量热量,加快冻土层融化,同时该管网系统还可作为排渗通道,加快融化水的外排,使得矿山能够兼顾生产效益与尾矿库安全;此外,若尾矿库具备该管网系统,底部排洪系统内的高温气体就能够长期提供热量,有利于深层冻土层的融化,避免形成永久冻土。
实施例3
一种如图4所示用于治理尾矿库冻土的管网系统,该管网系统包括埋设于尾矿库内的水平通气管13、竖向联通管12以及斜向联通管11。水平通气管13沿不同高程设置有多条,水平通气管13的端头延伸出尾矿库与大气连通,多条水平通气管13通过斜向联通管11相互连通,且多条水平通气管13分别通过相对应的多条竖向联通管12与尾矿库的排洪设施6相连通。本实施例中,连接于同一水平通气管13的斜向联通管11和竖向联通管12在该水平通气管13上相交于同一点。
本实施例中,斜向联通管11采用PE管,竖向联通管12采用钢筋混凝土管,水平通气管13、斜向联通管11和竖向联通管12上均布有通气孔(斜向联通管11和竖向联通管12上也可不开孔),水平通气管13铺设于与水平面平行的平面内,且水平通气管13沿平行于坝轴线的方向布设,斜向联通管11在尾矿库纵剖面上的投影呈直线,竖向联通管12与水平通气管13在尾矿库横剖面上的投影呈正交。
本实施例中的管网系统的施工步骤如下:
1)在尾矿库初期坝1及库底的排洪设施6建设完毕后,开始堆积尾矿并预埋竖向联通管12;
2)当尾矿堆积标高高于初期坝1坝顶标高后,预埋第一级水平通气管13,且使第一级的水平通气管13刚好铺设于冻土层7内;
3)随着库内尾矿堆积标高的上升,逐级增加竖向联通管12、水平通气管13及斜向联通管11的高程和数量;直至完成对整个管网系统的铺设。
本实施例中,多条水平通气管13、多条竖向联通管12以及斜向联通管11形成了管网系统,在冰冻期,该管网系统连通较低温度的大气与具有较高温度的底部排洪系统内空气,有利于提高表层尾矿的温度,减缓冻土形成,减小冰冻期冻土层厚度;冰冻期结束后,冻土层开始融化,底部排洪系统空气可提供大量热量,加快冻土层融化,同时该管网系统还可作为排渗通道,加快融化水的外排,使得矿山能够兼顾生产效益与尾矿库安全;此外,若尾矿库具备该管网系统,底部排洪系统内的高温气体就能够长期提供热量,有利于深层冻土层的融化,避免形成永久冻土。
实施例4
一种如图5所示用于治理尾矿库冻土的管网系统,该管网系统包括埋设于尾矿库内的水平通气管网、竖向联通管12以及斜向联通管11。水平通气管网13沿不同高程面设置有多级,水平通气管网的端头延伸出尾矿库与大气连通,多级水平通气管网通过多条斜向联通管11相互连通,且多级水平通气管网分别通过相对应的多条竖向联通管12与尾矿库的排洪设施6相连通。本实施例中,连接于同一水平通气管网的斜向联通管11和竖向联通管12在该水平通气管13上相交于同一点。
本实施例中,斜向联通管11采用PE管,竖向联通管12采用钢筋混凝土管,水平通气管13、斜向联通管11和竖向联通管12上均布有通气孔(斜向联通管11和竖向联通管12上也可不开孔),水平通气管网铺设于与水平面平行的平面内,且水平通气管网沿平行于坝轴线的方向布设,斜向联通管11在尾矿库纵剖面上的投影呈直线,竖向联通管12与水平通气管网在尾矿库横剖面上的投影呈正交。
本实施例中的管网系统的施工步骤如下:
1)在尾矿库初期坝1及库底的排洪设施6建设完毕后,开始堆积尾矿并预埋竖向联通管12;
2)当尾矿堆积标高高于初期坝1坝顶标高后,预埋第一级水平通气管网,且使第一级的水平通气管网刚好铺设于冻土层7内;
3)随着库内尾矿堆积标高的上升,逐级增加竖向联通管12、水平通气管网及斜向联通管11的高程和数量;直至完成对整个管网系统的铺设。
本实施例中,多级水平通气管网、多条竖向联通管12以及多条斜向联通管11形成了管网系统,在冰冻期,该管网系统连通较低温度的大气与具有较高温度的底部排洪系统内空气,有利于提高表层尾矿的温度,减缓冻土形成,减小冰冻期冻土层厚度;冰冻期结束后,冻土层开始融化,底部排洪系统空气可提供大量热量,加快冻土层融化,同时该管网系统还可作为排渗通道,加快融化水的外排,使得矿山能够兼顾生产效益与尾矿库安全;此外,若尾矿库具备该管网系统,底部排洪系统内的高温气体就能够长期提供热量,有利于深层冻土层的融化,避免形成永久冻土。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治理尾矿库中冻土的管网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管网系统包括埋设于尾矿库内的水平通气管(13)及竖向联通管(12),所述的水平通气管(13)沿不同的高程设置有多条,所述水平通气管(13)的端头延伸出尾矿库与大气连通,所述水平通气管(13)的中段通过竖向联通管(12)与尾矿库底的排洪设施(6)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理尾矿库中冻土的管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沿不同的高程设置的多条水平通气管(13)分别通过相对应的多条竖向联通管(12)与所述排洪设施(6)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理尾矿库中冻土的管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沿不同的高程设置的多条水平通气管(13)通过斜向联通管(11)相互连通,所述斜向联通管(11)至少与一根竖向联通管(12)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治理尾矿库中冻土的管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条水平通气管(13)通过斜向联通管(11)相互连通,所述斜向联通管(11)同时与所述的多条竖向联通管(12)均保持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理尾矿库中冻土的管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同一高程面内的所述水平通气管(13)纵横交错形成水平通气管网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治理尾矿库中冻土的管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沿不同高程设置的多个所述水平通气管网结构通过多条斜向联通管(11)相互连通,且所述的多条斜向联通管(11)均与所述的多条竖向联通管(12)保持连通;且多条斜向联通管(11)相互保持平行或接近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6所述的用于治理尾矿库中冻土的管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对应连接于同一水平通气管(13)的斜向联通管(11)和竖向联通管(12)在该水平通气管(13)上相交于同一点。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6所述的用于治理尾矿库中冻土的管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联通管(11)采用PE管;所述竖向联通管(12)采用PE管或钢筋混凝土管;所述水平通气管(13)、斜向联通管(11)和竖向联通管(12)上均布有通气孔。
9.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用于治理尾矿库中冻土的管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联通管(11)在尾矿库纵剖面上的投影呈直线或不规则曲线,并将各级的水平通气管(13)连通;所述竖向联通管(12)与水平通气管(13)在尾矿库横剖面上的投影呈正交或斜交,且将水平通气管(13)与排洪设施(6)连通;所述水平通气管(13)铺设于与水平面平行或倾斜一角度的平面内,且水平通气管(13)沿平行于坝轴线的方向布设。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治理尾矿库中冻土的管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矿库的冻土层内未配套设置相应的排渗设施。
CN201720176919.5U 2017-02-24 2017-02-24 用于治理尾矿库中冻土的管网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7843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76919.5U CN206784355U (zh) 2017-02-24 2017-02-24 用于治理尾矿库中冻土的管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76919.5U CN206784355U (zh) 2017-02-24 2017-02-24 用于治理尾矿库中冻土的管网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84355U true CN206784355U (zh) 2017-12-22

Family

ID=60704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76919.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784355U (zh) 2017-02-24 2017-02-24 用于治理尾矿库中冻土的管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843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59232A (zh) * 2017-02-24 2017-05-31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治理尾矿库中冻土的管网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59232A (zh) * 2017-02-24 2017-05-31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治理尾矿库中冻土的管网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6759232B (zh) * 2017-02-24 2018-09-28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治理尾矿库中冻土的管网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77229B (zh) 结合排渗设施治理尾矿库冻土的管网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6759104B (zh) 生态型护坡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8701440U (zh) 一种季冻区路堤边坡防冻排水系统
CN109024486A (zh) 一种寒区涉水边坡抗冻防冲刷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6204901U (zh) 一种精准加热防冻防渗渠道
CN106592346A (zh) 中‑强盐渍土地区船槽隔断式无砟轨道路堑基床结构
CN104652371A (zh) 以旧坝为基础建立的过水胶凝堆石坝及其施工方法
CN203096692U (zh) 铰链式砼砌块生态护坡系统
CN206784355U (zh) 用于治理尾矿库中冻土的管网系统
CN205035768U (zh) 一种堆石混凝土透水坝
RU2307891C1 (ru) Грунтовая плотина на многолетнемерзлом основании
CN206784452U (zh) 结合排渗设施治理尾矿库冻土的管网系统
CN201099920Y (zh) 保温集水井
CN206308584U (zh) 城市道路排水系统
CN106759232B (zh) 用于治理尾矿库中冻土的管网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07672344U (zh) 铁路路基坎儿井地段拼装式地基加固构造
CN203174746U (zh) 一种应对暴雨的波浪形尾矿坝坝坡排水沟
CN104929081A (zh) 一种堆石混凝土透水坝及其施工方法
CN205711985U (zh) 严寒地区病态混凝土重力坝的修复结构
CN103306290B (zh) 冻土区杆塔基础地基土快速回冻回填施工方法
CN208884476U (zh) 一种寒区涉水边坡抗冻防冲刷防护结构
CN108166455A (zh) 一种高寒区挖方渠道防冻胀的施工方法及结构
CN204551378U (zh) 一种堆石坝上游面表层的防渗结构
CN204000745U (zh) 一种防护堤
CN209568531U (zh) 一种废弃稀土矿山的蓄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