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82918U - 一种物料输送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料输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82918U
CN206782918U CN201720581502.7U CN201720581502U CN206782918U CN 206782918 U CN206782918 U CN 206782918U CN 201720581502 U CN201720581502 U CN 201720581502U CN 206782918 U CN206782918 U CN 2067829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ion cylinder
transfer equipment
material transfer
connecting rod
bracing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8150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少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SHULE KITCHEN UTENSI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SHULE KITCHEN UTENSI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SHULE KITCHEN UTENSI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SHULE KITCHEN UTENSI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8150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829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829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829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物料输送设备,其包括放卷装置及设于放卷装置一侧的牵引装置,放卷装置用于缠绕物料,牵引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立板、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顶板、多个导辊、第一压缩缸、第二压缩缸以及弹性件,侧板设于两个立板之间,顶板设于两个侧板之间,两个立板之间形成供物料通过的输送通道,多个导辊依次排列设于输送通道内,导辊的两端可转动地安装在立板上,第一压缩缸的缸体可移动地设于顶板上,第一压缩缸的伸出端设有能够压向导辊的压块,第二压缩缸的缸体设于其中一个侧板上,第二压缩缸的伸出端抵持第一压缩缸,弹性件的一端弹性抵持另一个侧板,弹性件的另一端弹性抵持第一压缩缸。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自动输送,方便、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物料输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物料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钢卷,又称卷钢,由钢材热压或冷压而成的卷状结构,因其加工方便而得到广泛应用,是一种常见的加工物料。为了将物料加工成需要的零部件,往往需要将物料输送至特定的加工工位,现有技术中,物料的输送一般依靠人工手动输送,由此增加了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效率,也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钢卷物料的边缘处较为锋利,在物料的输送过程中,很容易将用户的手割伤,从而对用户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物料输送设备,物料输送方便、安全,且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物料输送设备,所述物料输送设备包括放卷装置以及设于所述放卷装置一侧的牵引装置,所述放卷装置用于缠绕物料,所述牵引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立板、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顶板、多个导辊、第一压缩缸、第二压缩缸以及弹性件,所述侧板设于两个所述立板之间,所述顶板设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两个所述立板之间形成供物料通过的输送通道,多个所述导辊依次排列设于所述输送通道内,所述导辊的两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立板上,所述第一压缩缸的缸体可移动地设于所述顶板上,所述第一压缩缸的伸出端设有能够压向所述导辊的压块,所述第二压缩缸的缸体设于其中一个侧板上,所述第二压缩缸的伸出端抵持所述第一压缩缸,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弹性抵持另一个所述侧板,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弹性抵持所述第一压缩缸。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导辊中最靠近所述放卷装置的导辊靠近所述放卷装置的一侧设置有过渡辊,所述过渡辊的两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立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导辊通过第二轴承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立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压块压向所述导辊的表面设置有滚纹。
进一步地,所述放卷装置包括支撑座、转动设于所述支撑座上的限位板、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限位板上的螺纹柱、套设在所述螺纹柱上的调节套以及安装在所述调节套上的至少两个调节机构,所述调节套上设置有与螺纹柱配合螺纹孔,所述螺纹柱贯穿所述螺纹孔,所述限位板上沿所述限位板的周向设置有至少两个限位孔,每个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杆、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杆铰接的第二连接杆以及套装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的支撑圈,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调节套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沿所述限位孔可移动地贯穿所述限位孔,所述支撑圈能够弹性变形,所述支撑圈弹性抵持所述第二连接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凸设有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分别抵持在所述限位板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螺纹杆的轴向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机构均匀分布在所述调节套的外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圈呈两端贯通的筒状结构,所述支撑圈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支撑圈两端的缝隙。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柱远离所述限位板的一端设置有卡嵌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料输送设备,实现了物料的全自动输送,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减少了生产成本。同时,避免了物料对用户的伤害,物料输送方便、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物料输送设备中放卷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物料输送设备中放卷装置的左视图;
图3是图1所示放卷装置中支撑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物料输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物料输送设备沿A-A的剖视图。
图中:10、放卷装置,11、支撑座,111、连接轴,12、限位板,121、限位孔,13、螺纹柱,131、卡嵌部,14、调节套,141、螺纹孔,15、调节机构,151、第一连接杆,152、第二连接杆,1521、第一限位部,1522、第二限位部,153、支撑圈,1531、缝隙,16、第一轴承,20、牵引装置,21、立板,211、输送通道,22、侧板,23、顶板,24、导辊,25、第一压缩缸,251、压块,26、第二压缩缸,27、弹性件,28、第二轴承,29、过渡辊,30、物料。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物料输送设备,用于输送物料30。该物料输送设备包括放卷装置10以及设于放卷装置10一侧的牵引装置20,放卷装置10用于缠绕物料30,牵引装置20用于牵引物料30,从而将物料30牵引至加工工位。
请同时参阅图1-图3,放卷装置10包括支撑座11、转动设于支撑座11上的限位板12、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限位板12上的螺纹柱13、套设在螺纹柱13上的调节套14以及安装在调节套14上的至少两个调节机构15。
支撑座11大致呈倒“T”形结构,支撑座11的下端固定安装在承载面(如地面)上,以起到支撑作用,支撑座11的一侧凸设有连接轴111。
限位板12大致呈圆形板状结构,限位板12沿限位板12的周向设置有至少两个限位孔121,每一个限位孔121呈腰圆形,且限位孔121的长度方向沿限位板12的径向设置。本实施方式中,限位孔121有四个。限位板12的中心处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座11的连接轴111上。
螺纹柱13呈圆柱状结构,螺纹柱13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螺纹柱13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限位板12的中心处,为了便于螺纹柱13在限位板12上转动,螺纹柱13通过第一轴承16安装在限位板12上。进一步地,为了通过外力使得螺纹柱13发生转动,螺纹柱13远离限位板12的一端设置有卡嵌部131,本实施方式中,卡嵌部131为四棱柱形状的凸台,使用者可通过内四角套筒实现螺纹柱13的转动。可以理解地,卡嵌部131还可以是如内六角等形状的凸台,使用者只需使用相应的套筒便可实现螺纹柱13的转动,此处不作限制。
调节套14大致呈两端贯通的套筒状结构,调节套14套设在螺纹柱13上,调节套14的中心处设置有螺纹孔141,所述螺纹孔141与螺纹柱13的外螺纹相配合,从而使得螺纹柱13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的配合贯穿螺纹孔141。
每个调节机构15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杆151、分别与第一连接杆151铰接的第二连接杆152以及套装在第二连接杆152上的支撑圈153。
第一连接杆151的一端与调节套14的外周面铰接,第一连接杆151远离调节套14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杆152铰接,第二连接杆152的一端沿限位孔121可移动地贯穿限位孔121。
第二连接杆152上凸设有第一限位部1521与第二限位部1522,第一限位部1521与第二限位部1522分别位于限位孔121的两侧,且第一限位部1521与第二限位部1522分别抵持在限位板12的两侧,从而使得第二连接杆152只能够沿限位孔121的长度方向移动,而无法沿第二连接杆152的轴向移动。
本实施方式中,调节机构15有四个,且均匀分布在调节套14的外周面上,从而使得物料30缠绕更为稳固。
为了便于第二连接杆152的移动,第二连接杆152与螺纹杆13的轴向平行设置。
支撑圈153呈两端贯通的筒状结构,物料30便缠绕在支撑圈153上。支撑圈153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支撑圈153两端的缝隙1531,支撑圈153能够发生弹性变形,使得支撑圈153弹性抵持在第二连接杆152上。当支撑圈153在外力作用下直径变大时,缝隙1531宽度变大,反之支撑圈153复位使得直径变小,缝隙1531宽度变小。本实施方式中,支撑圈153为不锈钢钢圈。
使用时,先将限位板12固定住,螺纹柱13在使用者的外力作用下发生转动,由于调节机构15上的第二连接杆152的一端被限制在限位孔121内而不能够发生转动,同时因螺纹柱13的外螺纹与调节套14的内螺纹的螺纹配合关系,使得调节套14朝向靠近限位板12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一连接杆151与调节套14之间的夹角变大,从而使得第二连接杆152沿限位孔121逐渐远离调节套14的中轴线移动,支撑圈153逐渐扩张,进而使得支撑圈153的直径逐渐变大。
相反地,当使用者需要将支撑圈153的直径变小时,只需反向旋转螺纹柱13,此时,调节套14朝向远离限位板12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一连接件151与调节套14之间的夹角变小,从而使得第二连接杆152沿限位孔121逐渐靠近调节套14的中轴线移动,支撑圈153因失去外力而复位,进而使得支撑圈153的直径逐渐变小。
通过上述对支撑圈153大小的调节,能够改变最终缠绕在支撑圈153上物料30的内径尺寸,进而满足不同场合的安装要求,以适应生产需要。当拉动缠绕在支撑圈153上的物料30时,限位板12绕支撑座11的连接轴111转动,完成物料30的放卷过程。
请同时参阅图4和图5,牵引装置2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立板21、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22、顶板23、多个导辊24、第一压缩缸25、第二压缩缸26以及弹性件27。
其中,侧板22固定设于两个立板21之间,且侧板22竖直设置,顶板23固定设于两个侧板22之间,且顶板23水平设置,两个相对的立板21之间形成了供物料30通过的输送通道211,输送通道211对应支撑圈153设置,以方便支撑圈153上的物料30能够通过放卷进入至输送通道211内。
多个导辊24依次排列设于输送通道211内,且每一个导辊24的两端可转动地安装在立板21上。为了导辊24能够顺畅转动,导辊24通过第二轴承28可转动地安装在立板21上。
第一压缩缸25的缸体可移动地设于顶板23上,第一压缩缸25的伸出端设有能够压向导辊24的压块251。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压缩缸25的缸体上设置有卡合凸起(图未示出),顶板23上设置有与卡合凸起配合的卡合槽(图未示出),第一压缩缸25通过卡合凸起与卡合槽的配合可活动地卡嵌在顶板23上,且能够沿卡合槽移动。为了使压块251能够压住物料30,物料30在导辊24的滚动作用下被输送,压块251压向导辊24的表面设置有滚纹(图未示出),以增加压块25与物料30之间的摩擦力。
第二压缩缸26设于第一压缩缸25的一侧,第二压缩缸26的缸体固定设于其中一个侧板22上,第二压缩缸26的伸出端抵持在第一压缩缸25的缸体上,弹性件27相对第二压缩缸26设于第一压缩缸25的另一侧,弹性件27的一端弹性抵持在另外一个侧板22上,弹性件27的另一端弹性抵持在第一压缩缸25的缸体上。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压缩缸26固定设于靠近放卷装置10一侧的侧板22上,弹性件27为弹簧。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弹性件27还可以是诸如不锈钢片等具有弹性和刚度的元件,此处不作限制。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压缩缸25与第二压缩缸26均为气缸,以节能环保。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物料输送设备的使用过程。
经由放卷装置10而来的物料30进入至输送通道211内,启动第一压缩缸25,从而使得压块251在第一压缩缸25的伸出端的作用下向下压,直至将物料30压紧在导辊24上。接着启动第二压缩缸26,第二压缩缸26的伸出端推抵第一压缩缸25压缩弹性件27向右移动,同时,压块251使得导轨24发生转动,逐渐将物料30带出,从而实现物料的输送。物料被输送至一段距离后,第一压缩缸25的伸出端回缩,压块251脱离物料30,物料停止移动,接着第二压缩缸26回缩,由于第一压缩缸26失去第二压缩缸26的推抵作用,第一压缩缸26在弹性件27的复位作用下向左移动,直至回到初始位置,等待下一次的物料30输送工作。如此循环往复,实现物料30的不断输送过程。
为了使支撑圈153上的物料30平稳地进入输送通道211内,多个导辊24中最靠近所述放卷装置10的导辊24靠近所述放卷装置10的一侧设置有过渡辊29,过渡辊29的两端可转动地安装在立板21上。
本实用新型的物料输送设备,实现了物料30的全自动输送,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减少了生产成本。同时,避免了物料30对用户的伤害,物料30输送方便、安全。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物料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输送设备包括放卷装置以及设于所述放卷装置一侧的牵引装置,所述放卷装置用于缠绕物料,所述牵引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立板、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顶板、多个导辊、第一压缩缸、第二压缩缸以及弹性件,所述侧板设于两个所述立板之间,所述顶板设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两个所述立板之间形成供物料通过的输送通道,多个所述导辊依次排列设于所述输送通道内,所述导辊的两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立板上,所述第一压缩缸的缸体可移动地设于所述顶板上,所述第一压缩缸的伸出端设有能够压向所述导辊的压块,所述第二压缩缸的缸体设于其中一个侧板上,所述第二压缩缸的伸出端抵持所述第一压缩缸,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弹性抵持另一个所述侧板,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弹性抵持所述第一压缩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辊中最靠近所述放卷装置的导辊靠近所述放卷装置的一侧设置有过渡辊,所述过渡辊的两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立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辊通过第二轴承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立板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压向所述导辊的表面设置有滚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卷装置包括支撑座、转动设于所述支撑座上的限位板、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限位板上的螺纹柱、套设在所述螺纹柱上的调节套以及安装在所述调节套上的至少两个调节机构,所述调节套上设置有与螺纹柱配合螺纹孔,所述螺纹柱贯穿所述螺纹孔,所述限位板上沿所述限位板的周向设置有至少两个限位孔,每个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杆、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杆铰接的第二连接杆以及套装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的支撑圈,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调节套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沿所述限位孔可移动地贯穿所述限位孔,所述支撑圈能够弹性变形,所述支撑圈弹性抵持所述第二连接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料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凸设有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分别抵持在所述限位板的两侧。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料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螺纹杆的轴向平行设置。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料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均匀分布在所述调节套的外周面上。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料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圈呈两端贯通的筒状结构,所述支撑圈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支撑圈两端的缝隙。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料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柱远离所述限位板的一端设置有卡嵌部。
CN201720581502.7U 2017-05-23 2017-05-23 一种物料输送设备 Active CN2067829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81502.7U CN206782918U (zh) 2017-05-23 2017-05-23 一种物料输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81502.7U CN206782918U (zh) 2017-05-23 2017-05-23 一种物料输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82918U true CN206782918U (zh) 2017-12-22

Family

ID=60711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81502.7U Active CN206782918U (zh) 2017-05-23 2017-05-23 一种物料输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829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1173A (zh) * 2018-06-21 2018-12-25 陈翠平 一种线束收紧往复绕线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1173A (zh) * 2018-06-21 2018-12-25 陈翠平 一种线束收紧往复绕线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29608B (zh) 一种电线卷放线径向辅助装置
CN206782918U (zh) 一种物料输送设备
CN206969866U (zh) 一种钢丝放线架
CN111674993A (zh) 一种可快速更换物料的高效型纺织加工用收料装置
CN206783018U (zh) 一种钢卷缠绕装置
CN206936230U (zh) 一种热卷弹簧卷簧机
CN218878851U (zh) 一种纺织布生产用收卷辊
CN211169142U (zh) 一种标签带收卷装置
CN111633055A (zh) 制作螺旋弹簧时的钢丝放卷设备
CN207481420U (zh) 一种收料装置及设有该收料装置的烫金机
CN106743838A (zh) 一种卷板开卷放料机
CN207932710U (zh) 一种pe膜收卷座结构
CN203651170U (zh) 一种热烫机
CN207418057U (zh) 一种纺织收卷装置
CN214878819U (zh) 一种特种纸生产过程中的收卷装置
CN206645598U (zh) 一种双头开卷机
CN210260519U (zh) 一种便于纠偏的拉链生产用收卷装置
CN208166143U (zh) 用于橡胶跑道打卷机
CN216938086U (zh) 一种卷板机用防止材料翘边装置
CN210029397U (zh) 一种可调节收卷尺寸的收卷机
CN205526826U (zh) 一种瓦楞纸压片装置
CN207580989U (zh) 覆膜机的卷纸张紧机构
CN206936081U (zh) 卷簧机
CN216638316U (zh) 一种防褶皱型塑料薄膜收卷设备
CN206936251U (zh) 一种卷簧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