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71386U - 含反吹预热回收系统的旋转式蓄热燃烧系统 - Google Patents

含反吹预热回收系统的旋转式蓄热燃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71386U
CN206771386U CN201720590132.3U CN201720590132U CN206771386U CN 206771386 U CN206771386 U CN 206771386U CN 201720590132 U CN201720590132 U CN 201720590132U CN 206771386 U CN206771386 U CN 2067713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wback
chamber
inlet
outlet
rotating di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9013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蒲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Bao Wei Safet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Bao Wei Safe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Bao Wei Safet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Bao Wei Safe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9013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713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713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7138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Supply (AREA)
  • Incineration Of Was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含反吹预热回收系统的旋转式蓄热燃烧系统,包括蓄热式高温燃烧炉和尾气排放塔,蓄热式高温燃烧炉包括蓄热室、燃烧室、进气口、排气口,还包括气体室,气体室通过隔板隔开有连通进气口的进气腔、连通排气口的出气腔、反吹气体腔,反吹气体腔连通有反吹空气入口,气体室内设有圆形的转盘,转盘设有第一进气通道、第一出气通道、第一反吹气体通道,转盘的上下设有圆形的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两组第二进气通道、第二出气通道、第二反吹气体通道,两组位于同一条直径上,反吹空气入口连接有反吹空气管道,反吹空气管道上设有换热器,换热器与燃烧室之间热空气管道连接。使热能的利用率提高,减少反吹气体构成的热量损失。

Description

含反吹预热回收系统的旋转式蓄热燃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含反吹预热回收系统的旋转式蓄热燃烧系统。
背景技术
挥发性有机物质在产业界广泛被使用,由此也随制程而排放到大气环境中,例如:随半导体与光电业制程排放的有机废气,如IPA、丙酮、环己酮等等,易造成环境污染。各国对于挥发性有机物质皆有严格的空气污染管制标准,以维护环境及民众的健康,且政府环保部位已公告实施半导体制造业空气污染管制及排放标准,对于挥发性有机废气强制要求的消减率,以半导体业为例,至少应大于90%。
有机废气的处理方法很多,热焚化分解是重要的方法之一,而蓄热焚化炉是其中一种,特色是热回效率可以高达90%以上。蓄热焚化炉配置有蓄热槽,蓄热槽内填充蓄热体,使挥发性有机废气流经蓄热体预热,而后挥发性有机废气进入燃烧室,此时,由于燃烧室内的加热器产生辅助热能,使燃烧室保持一定的高温例如850℃,满足VOCs成分氧化分解。完成分解后,高温的干净气体与另一部分冷却的蓄热体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使这些蓄热体快速升温,以用作下一循环的进气预热;但在实际运用上,目前的蓄热焚化设备仍有诸多缺失,如在炉体内燃烧反应时其净化效能和热能利用率尚待加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含反吹预热回收系统的旋转式蓄热燃烧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含反吹预热回收系统的旋转式蓄热燃烧系统,包括蓄热式高温燃烧炉和尾气排放塔,所述蓄热式高温燃烧炉包括蓄热室、燃烧室、进气口、排气口,还包括气体室,所述气体室通过隔板隔开有连通进气口的进气腔、连通排气口的出气腔、反吹气体腔,所述反吹气体腔连通有反吹空气入口,所述气体室内设有圆形的转盘,所述转盘设有对应所述进气腔的第一进气通道、对应所述出气腔的第一出气通道、对应所述反吹气体腔的第一反吹气体通道,所述转盘的上下设有圆形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两组对应所述进气腔的第二进气通道、对应所述出气腔的第二出气通道、对应所述反吹气体腔的第二反吹气体通道,两组所述第二进气通道、第二出气通道、第二反吹气体通道位于同一条直径上,所述蓄热室为两个,并且分别连接一组第二进气通道、第二出气通道、第二反吹气体通道,所述反吹空气入口连接有反吹空气管道,所述反吹空气管道上设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与燃烧室之间热空气管道连接。
所述支撑板与气体室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盘圆心处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伸出气体室外并设有驱动装置,所述转轴与支撑板之间设有轴承。
所述转盘的上下均设有圆环凸起,所述支撑板对应所述圆环凸起设有圆环凹槽。
所述进气腔、出气腔、反吹气体腔从外之内依次设置,所述隔板为导热材质。
所述蓄热室的上表面设有铂催化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气体室的设置,通过隔板隔开形成进气腔、出气腔、反吹气体腔,通过转动转盘形成循环气体流通路径,如一边的蓄热室按进气-反吹气体-排气的顺序循环进行,两边的蓄热室交替被未处理的进气和燃烧后的出气通过,使热能的利用率提高,反吹气体防止未处理的进气之间被排出,在反吹空气管道上设置换热器,通过燃烧室中的热空气对反吹空气进行预热,减少反吹气体构成的热量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气体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尾气排放塔;2,蓄热室;3,燃烧室;4,进气口;5,排气口;6,进气腔;7,出气腔;8,反吹气体腔;9,转盘;901,第一进气通道;902,第一出气通道;903,第一反吹气体通道;904,圆环凸起;10,支撑板;1001,第二进气通道;1002,第二出气通道;1003,第二反吹气体通道;1004,圆环凹槽;11,反吹空气入口;12,反吹空气管道;13,换热器;14,转轴;15,驱动装置;16,轴承;17,热空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可以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含反吹预热回收系统的旋转式蓄热燃烧系统,包括蓄热式高温燃烧炉和尾气排放塔1,所述蓄热式高温燃烧炉包括蓄热室2、燃烧室3、进气口4、排气口5,还包括气体室,所述气体室通过隔板隔开有连通进气口4的进气腔6、连通排气口5的出气腔7、反吹气体腔8,所述反吹气体腔8连通有反吹空气入口11,所述气体室内设有圆形的转盘9,所述转盘9设有对应所述进气腔6的第一进气通道901、对应所述出气腔7的第一出气通道902、对应所述反吹气体腔8的第一反吹气体通道903,所述转盘9的上下设有圆形的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上设有两组对应所述进气腔6的第二进气通道1001、对应所述出气腔7的第二出气通道1002、对应所述反吹气体腔8的第二反吹气体通道1003,两组所述第二进气通道1001、第二出气通道1002、第二反吹气体通道1003位于同一条直径上,所述蓄热室2为两个,并且分别连接一组第二进气通道1001、第二出气通道1002、第二反吹气体通道1003,所述反吹空气入口11连接有反吹空气管道12,所述反吹空气管道12上设有换热器13,所述换热器13与燃烧室3之间热空气管道17连接。通过气体室的设置,通过隔板隔开形成进气腔、出气腔、反吹气体腔,通过转动转盘形成循环气体流通路径,如一边的蓄热室按进气-反吹气体-排气的顺序循环进行,两边的蓄热室交替被未处理的进气和燃烧后的出气通过,使热能的利用率提高,反吹气体防止未处理的进气之间被排出,在反吹空气管道上设置换热器,通过燃烧室中的热空气对反吹空气进行预热,减少反吹气体构成的热量损失。
如附图2所示,圆形的转盘9上设有3个圆弧形通道,分别为第一进气通道901、第一出气通道902、第一反吹气体通道903,其中第一出气通道902为180度的圆弧,第一进气通道901和第一反吹气体通道903对应设置,实现一边进气或反吹气体,另一边出气,转动转盘就可以更换气体路径。图中,第一进气通道901与第一反吹气体通道903的弧长为3:1,如果匀速转动转盘,则进气与反吹气体的时间为3:1,通过设置第一进气通道901与第一反吹气体通道903的弧长,即可改变进气与反吹气体的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所述支撑板10与气体室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盘9圆心处固定连接有转轴14,所述转轴14伸出气体室外并设有驱动装置15,所述转轴14与支撑板10之间设有轴承16。外部势力实现转动,可以调整转速,控制气体。可以通过手动或电动的方式驱动。
所述转盘9的上下均设有圆环凸起904,所述支撑板10对应所述圆环凸起904设有圆环凹槽1004。对转盘构成限位,防止转盘偏移导致通道口偏移从而引起泄露。
所述进气腔6、出气腔7、反吹气体腔8从外之内依次设置,所述隔板为导热材质。出气与进气可以经过一定的热交换。
所述蓄热室2的上表面设有铂催化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中的权利要求限定,并且凡是依实用新型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改,都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含反吹预热回收系统的旋转式蓄热燃烧系统,包括蓄热式高温燃烧炉和尾气排放塔(1),所述蓄热式高温燃烧炉包括蓄热室(2)、燃烧室(3)、进气口(4)、排气口(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体室,所述气体室通过隔板隔开有连通进气口(4)的进气腔(6)、连通排气口(5)的出气腔(7)、反吹气体腔(8),所述反吹气体腔(8)连通有反吹空气入口(11),所述气体室内设有圆形的转盘(9),所述转盘(9)设有对应所述进气腔(6)的第一进气通道(901)、对应所述出气腔(7)的第一出气通道(902)、对应所述反吹气体腔(8)的第一反吹气体通道(903),所述转盘(9)的上下设有圆形的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上设有两组对应所述进气腔(6)的第二进气通道(1001)、对应所述出气腔(7)的第二出气通道(1002)、对应所述反吹气体腔(8)的第二反吹气体通道(1003),两组所述第二进气通道(1001)、第二出气通道(1002)、第二反吹气体通道(1003)位于同一条直径上,所述蓄热室(2)为两个,并且分别连接一组第二进气通道(1001)、第二出气通道(1002)、第二反吹气体通道(1003),所述反吹空气入口(11)连接有反吹空气管道(12),所述反吹空气管道(12)上设有换热器(13),所述换热器(13)与燃烧室(3)之间热空气管道(1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反吹预热回收系统的旋转式蓄热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0)与气体室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盘(9)圆心处固定连接有转轴(14),所述转轴(14)伸出气体室外并设有驱动装置(15),所述转轴(14)与支撑板(10)之间设有轴承(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反吹预热回收系统的旋转式蓄热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9)的上下均设有圆环凸起(904),所述支撑板(10)对应所述圆环凸起(904)设有圆环凹槽(1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反吹预热回收系统的旋转式蓄热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腔(6)、出气腔(7)、反吹气体腔(8)从外至内依次设置,所述隔板为导热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反吹预热回收系统的旋转式蓄热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室(2)的上表面设有铂催化剂。
CN201720590132.3U 2017-05-25 2017-05-25 含反吹预热回收系统的旋转式蓄热燃烧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713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90132.3U CN206771386U (zh) 2017-05-25 2017-05-25 含反吹预热回收系统的旋转式蓄热燃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90132.3U CN206771386U (zh) 2017-05-25 2017-05-25 含反吹预热回收系统的旋转式蓄热燃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71386U true CN206771386U (zh) 2017-12-19

Family

ID=60637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90132.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71386U (zh) 2017-05-25 2017-05-25 含反吹预热回收系统的旋转式蓄热燃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7138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82171A (zh) * 2023-03-23 2023-05-30 广东众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焚烧废气装置及其焚烧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82171A (zh) * 2023-03-23 2023-05-30 广东众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焚烧废气装置及其焚烧控制方法
CN116182171B (zh) * 2023-03-23 2023-11-07 广东众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焚烧废气装置及其焚烧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79320B (zh) 一种低浓度有机废气的浓缩-催化净化装置、系统及方法
CN205878190U (zh) 一种蓄热式热力氧化设备
CN205424948U (zh) 有机废气旋转蓄热氧化装置
CN209985157U (zh) 具高温脱附的单转轮系统
CN108826322A (zh) 一种蓄热焚烧炉的旋转阀
CN206771386U (zh) 含反吹预热回收系统的旋转式蓄热燃烧系统
TWI326753B (zh)
JP3798360B2 (ja) 分離組立型の風向転換装置を有する四角形の蓄熱式燃焼装置、及びその風向転換方法
CN206890532U (zh) 工业VOCs废气处理装置
CN109489052A (zh) 废气燃烧炉及废气处理设备
CN106196098A (zh) 一种旋转式蓄热焚烧炉
CN206771385U (zh) 一种采用有机废气作燃料的蓄热燃烧装置
CN206362157U (zh) 新型烘干室供热系统
CN109012017B (zh) 废气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08253609U (zh) 一种印刷机用VOCs浓缩谷电平衡RTO处理系统
CN206563304U (zh) 一种具有清扫功能的蓄热式焚烧装置
CN106352355A (zh) 挥发性有机物废气蓄热氧化系统
CN214552358U (zh) 双转轮高浓度有机废气处理系统
CN207034268U (zh) 具有旋转配气阀的蓄热燃烧系统
JP5629220B2 (ja) 切換弁及びガス処理システム
TWI321206B (zh)
CN107940479A (zh) 具有双阀板旋转阀的蓄热燃烧装置
CN106369617A (zh) 一种使用新型换热器的高效voc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流程
CN210485768U (zh) 蓄热式催化燃烧净化装置
CN211189667U (zh) 一种基于rto技术的废气综合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9

Termination date: 2018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