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61530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61530U
CN206761530U CN201621491650.1U CN201621491650U CN206761530U CN 206761530 U CN206761530 U CN 206761530U CN 201621491650 U CN201621491650 U CN 201621491650U CN 206761530 U CN206761530 U CN 2067615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cover
pot
damping block
cooking apparatus
elastic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9165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飞
刘日贵
张怀礼
胡君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9165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615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615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615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锅体,用以盛放被烹饪食物,锅体上设置有连接座;锅盖,盖设在锅体上,锅盖与锅体之间通过转轴连接,转轴连接在连接座上;阻尼块,阻尼块通过弹性件连接在连接座上,锅盖处于最大打开位置时,阻尼块在弹性件的驱动下与锅盖接触以阻碍锅盖朝向关闭位置运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锅盖仅靠打开角度和重力作用维持在打开位置,受到外力作用时容易突然向关闭位置运动,砸到人手,安全性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型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烹饪器具一般包括锅体和盖设在锅体上的锅盖,锅盖与锅体之间通过转轴连接。
现有技术中,锅盖与锅体的连接处只设置转轴,靠人力将锅盖打开至95°,靠锅盖的打开角度和重力使锅盖不会向关闭位置运动。
上述设置存在以下缺点:
由于锅盖仅靠打开角度和重力作用维持在打开位置,这样在锅盖受到外力作用时很容易突然向关闭位置运动,砸到人手,降低烹饪器具的使用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锅盖仅靠打开角度和重力作用维持在打开位置,受到外力作用时容易突然向关闭位置运动,砸到人手,安全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用以盛放被烹饪食物,锅体上设置有连接座;锅盖,盖设在锅体上,锅盖与锅体之间通过转轴连接,转轴连接在连接座上;阻尼块,阻尼块通过弹性件连接在连接座上,锅盖处于最大打开位置时,阻尼块在弹性件的驱动下与锅盖接触以阻碍锅盖朝向关闭位置运动。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锅盖处于最大打开位置时,阻尼块在弹性件的驱动下与锅盖接触以阻碍锅盖朝向关闭位置运动,这样,当锅盖受到外力作用时,弹性件和阻尼块相互配合,可以给锅盖施加一个阻碍其向关闭位置运动的作用力,防止锅盖突然盖扣,砸到人手,进而提高烹饪器具的使用安全性。
进一步地,锅盖与锅体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容纳槽,当锅盖处于最大打开位置时,阻尼块在弹性件的驱动下进入容纳槽。
进一步地,当锅盖处于最大打开位置时,容纳槽的内壁与阻尼块接触并压缩弹性件。
进一步地,阻尼块的后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斜面结构,容纳槽的槽壁上设置有与第一斜面结构配合的第二斜面结构。
进一步地,锅盖具有处于最大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锅盖上设有配合件,容纳槽开设在配合件上,在锅盖从关闭位置向中间位置运动的过程中,配合件推动阻尼块向下运动并压缩弹性件。
进一步地,锅盖具有处于最大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锅盖上设有配合件,容纳槽开设在配合件上,在锅盖从关闭位置向中间位置运动的过程中,阻尼块的前侧壁上设置有第三斜面结构,配合件与第三斜面结构接触并推动阻尼块向下运动。
进一步地,阻尼块的下端面设有安装槽,弹性件的一端设置在连接座上,弹性件的另一端设置在安装槽内。
进一步地,锅盖上设置有盖牙,锅体上设置有与盖牙配合的锅牙。
进一步地,锅盖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面盖、内衬和内锅盖,内锅盖能够相对内衬转动,盖牙设置在内锅盖上。
进一步地,锅盖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面盖、内衬和内锅盖,内衬上设置有测温装置,内锅盖上设置有安装通孔,测温装置穿过安装通孔并伸入至锅体和锅盖所形成的烹饪空间内。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锅体与阻尼块装配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的锅体的B处放大示意图;以及
图5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阻尼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锅体;20、锅盖;21、容纳槽;30、弹性件;40、阻尼块;41、第一斜面结构;42、第三斜面结构;43、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锅盖仅靠打开角度和重力作用维持在打开位置,受到外力作用时容易突然向关闭位置运动,砸到人手,安全性差的问题,对烹饪器具的结构进行了改进,下面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烹饪器具包括锅体10、锅盖20和阻尼块40。锅体10用以盛放被烹饪食物,锅体10上设置有连接座。锅盖20盖设在锅体10上,锅盖20与锅体10之间通过转轴连接,转轴连接在连接座上。阻尼块40通过弹性件30连接在连接座上,锅盖20处于最大打开位置时,阻尼块40在弹性件30的驱动下与锅盖20接触以阻碍锅盖20朝向关闭位置运动。
通过上述设置,在锅盖20处于最大打开位置时,阻尼块40可以在弹性件30的驱动下与锅盖20接触,这样,当锅盖20受到外力作用时,弹性件30和阻尼块40相互配合,可以给锅盖20施加一个阻碍其向关闭位置运动的作用力,防止锅盖20突然盖扣,砸到人手,进而提高烹饪器具的使用安全性。
还有这样一种烹饪器具,是在锅盖与锅体的连接处设置卷簧结构,通过卷簧弹力将锅盖打开并使锅盖不会朝向关闭位置运动,卷簧结构复杂,成本高,而且占用空间较大。而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成本较低,而且可以减小烹饪器具的外形尺寸,使烹饪器具更加玲珑小巧。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烹饪器具包括沿转轴的轴向间隔设置的两个阻尼块40和与阻尼块40对应设置的弹性件30。
这样,两个阻尼块40可以使锅盖20承受更大的外力作用而不会突然盖扣,提高烹饪器具的安全性。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锅盖20与锅体10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容纳槽21,当锅盖20处于最大打开位置时,阻尼块40在弹性件30的驱动下进入容纳槽21。
通过上述设置,阻尼块40在弹性件30的驱动下可以进入容纳槽21中,容纳槽21与阻尼块40相互配合,这样,阻尼块40在较小的外力作用下不容易从容纳槽21中脱出,在锅盖20处于最大打开位置时,阻尼块40对锅盖20的限位更加可靠,提高了烹饪器具的使用安全性。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当锅盖20处于最大打开位置时,容纳槽21的内壁与阻尼块40接触并压缩弹性件30。
上述设置中,容纳槽21的内壁与阻尼块40接触并压缩弹性件30,这样,弹性件30会对阻尼块40施加一个向上的作用力,使阻尼块40的外壁与容纳槽21的内壁相互抵接,从而在阻尼块40的外壁与容纳槽21的内壁之间形成正压力。当锅盖20受到朝向关闭位置的外力作用时,阻尼块40的外壁与容纳槽21的内壁之间就会形成与外力方向相反的摩擦力,从而阻碍锅盖20的运动。
如图2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阻尼块40的后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斜面结构41,容纳槽21的槽壁上设置有与第一斜面结构41配合的第二斜面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阻尼块40的后侧壁指的是阻尼块40的朝向锅体10外侧的侧壁。
通过上述设置,在锅盖20由最大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运动时,弹性件30对阻尼块40施加向上的作用力,使阻尼块40上的第一斜面结构41与容纳槽21的第二斜面结构抵接接触,这样,在锅盖20的关闭过程中,第一斜面结构41与第二斜面结构之间可以产生与锅盖20的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从而使锅盖20的运动较为缓慢,避免锅盖20突然落下砸到人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锅盖20具有处于最大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锅盖20上设有配合件,容纳槽21开设在配合件上,在锅盖20从关闭位置向中间位置运动的过程中,配合件推动阻尼块40向下运动并压缩弹性件30。
通过上述设置,配合件可以在锅盖20打开过程中推动阻尼块40向下运动并压缩弹性件30,这样阻尼块40和弹性件30不会影响锅盖20的开启,而且弹性件30被压缩后可以对阻尼块40施加向上的作用力,当容纳槽21运动到阻尼块40上方时,阻尼块40可以在弹性件30的作用力下向上运动进入容纳槽21中。
具体地,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配合件的开设有容纳槽21开口的外端面(在图2中该端面朝向下方)在锅盖20开启过程中与阻尼块40接触并推动阻尼块40向下运动。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锅盖20处于中间位置时,锅盖20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或者45°。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锅盖20具有处于最大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锅盖20上设有配合件,容纳槽21开设在配合件上,在锅盖20从关闭位置向中间位置运动的过程中,阻尼块40的前侧壁上设置有第三斜面结构42,配合件与第三斜面结构42接触并推动阻尼块40向下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阻尼块40的前侧壁是阻尼块40的朝向锅体10内侧的侧壁。
在阻尼块40的前侧壁上设置第三斜面结构42,使阻尼块40与配合件接触的表面相对于竖直平面具有一定的倾斜角,这样可以便于配合件在锅盖20从关闭位置向中间位置运动的过程中推动阻尼块40向下运动。
具体地,第一斜面结构41与第三斜面结构42使阻尼块40的上部形成三角形,第一斜面结构41与第三斜面结构42之间圆弧过渡,以防止配合件和阻尼块40磨损。
如图2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阻尼块40的下端面设有安装槽43,弹性件30的一端设置在连接座上,弹性件30的另一端设置在安装槽43内。
阻尼块40的下端面设有安装槽43可以便于弹性件30的安装和固定,使阻尼块40与弹性件30的连接更加可靠。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阻尼块40的下端还设有卡扣结构,卡扣结构与连接座上的卡槽配合以防止阻尼块40在弹性件30的作用力下脱出连接座。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锅盖20上设置有盖牙,锅体10上设置有与盖牙配合的锅牙。
上述设置可以实现锅盖20与锅体10锁定和解锁状态的切换。当用户需要将锅盖20与锅体10锁定时,转动锅盖20可以使锅盖20上的盖牙与锅体10上的锅牙配合,从而实现锅盖20与锅体10的锁定。向相反方向转动锅盖20可以使锅盖20上的盖牙与锅体10上的锅牙解除配合,从而实现锅盖20与锅体10的解锁,解锁状态下可以打开锅盖。同时,盖牙与锅牙的配合结构可以提高锅盖20和锅体10之间锁定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锅盖20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面盖、内衬和内锅盖,内锅盖能够相对内衬转动,盖牙设置在内锅盖上。
通过上述设置,转动内锅盖即可驱动盖牙相对于锅体上的锅牙转动,从而实现对锅盖20与锅体的锁定与解锁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内衬上设置有测温装置,内锅盖上设置有安装通孔,测温装置穿过安装通孔并伸入至锅体和锅盖所形成的烹饪空间内。
通过上述设置,内衬可以将测温装置固定。测温装置穿过内锅盖上的安装通孔伸入至锅体10内,能够直接检测位于锅体10的烹饪食物的温度。
上述的烹饪器具是电压力锅,当然也可以是电饭煲。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锅盖处于最大打开位置时,阻尼块在弹性件的驱动下与锅盖接触以阻碍锅盖朝向关闭位置运动,这样,当锅盖受到外力作用时,弹性件和阻尼块相互配合,可以给锅盖施加一个阻碍其向关闭位置运动的作用力,使锅盖的运动较为缓慢,防止锅盖突然盖扣,砸到人手,进而提高烹饪器具的使用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10),用以盛放被烹饪食物,所述锅体(10)上设置有连接座;
锅盖(20),盖设在所述锅体(10)上,所述锅盖(20)与所述锅体(10)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所述转轴连接在所述连接座上;
阻尼块(40),所述阻尼块(40)通过弹性件(30)连接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锅盖(20)处于最大打开位置时,所述阻尼块(40)在所述弹性件(30)的驱动下与所述锅盖(20)接触以阻碍所述锅盖(20)朝向关闭位置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20)与所述锅体(10)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容纳槽(21),当所述锅盖(20)处于最大打开位置时,所述阻尼块(40)在所述弹性件(30)的驱动下进入所述容纳槽(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锅盖(20)处于最大打开位置时,所述容纳槽(21)的内壁与所述阻尼块(40)接触并压缩所述弹性件(3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块(40)的后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斜面结构(41),所述容纳槽(21)的槽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面结构(41)配合的第二斜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20)具有处于所述最大打开位置和所述关闭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所述锅盖(20)上设有配合件,所述容纳槽(21)开设在所述配合件上,在所述锅盖(20)从所述关闭位置向所述中间位置运动的过程中,所述配合件推动所述阻尼块(40)向下运动并压缩所述弹性件(3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20)具有处于所述最大打开位置和所述关闭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所述锅盖(20)上设有配合件,所述容纳槽(21)开设在所述配合件上,在所述锅盖(20)从所述关闭位置向所述中间位置运动的过程中,所述阻尼块(40)的前侧壁上设置有第三斜面结构(42),所述配合件与所述第三斜面结构(42)接触并推动所述阻尼块(40)向下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块(40)的下端面设有安装槽(43),所述弹性件(30)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弹性件(30)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安装槽(43)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20)上设置有盖牙,所述锅体(10)上设置有与所述盖牙配合的锅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20)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面盖、内衬和内锅盖,所述内锅盖能够相对所述内衬转动,所述盖牙设置在所述内锅盖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20)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面盖、内衬和内锅盖,所述内衬上设置有测温装置,所述内锅盖上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测温装置穿过所述安装通孔并伸入至所述锅体(10)和所述锅盖所形成的烹饪空间内。
CN201621491650.1U 2016-12-30 2016-12-30 烹饪器具 Active CN2067615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91650.1U CN206761530U (zh) 2016-12-30 2016-12-30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91650.1U CN206761530U (zh) 2016-12-30 2016-12-30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61530U true CN206761530U (zh) 2017-12-19

Family

ID=60648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91650.1U Active CN206761530U (zh) 2016-12-30 2016-12-30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6153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52196A (zh) * 2018-06-29 2020-01-07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11358288A (zh) * 2018-12-26 2020-07-03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12674598A (zh) * 2020-12-18 2021-04-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52196A (zh) * 2018-06-29 2020-01-07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11358288A (zh) * 2018-12-26 2020-07-03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12674598A (zh) * 2020-12-18 2021-04-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12674598B (zh) * 2020-12-18 2021-10-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61530U (zh) 烹饪器具
CN202618748U (zh) 一种保温杯
CN106073480A (zh) 按钮开合可立盖微压锅
CN210540836U (zh) 一种分体式烹饪器具
CN208073258U (zh) 一种防止儿童开启的橱柜门
CN208709474U (zh) 烹饪器具
CN103070599B (zh) 一种慢炖锅及锁紧组件
CN208677023U (zh) 锁合结构、盖体及台嵌式蒸汽炉
CN206534504U (zh) 一种加热煲
CN206761416U (zh) 烹饪器具
CN205410846U (zh) 烹饪器具
CN107334363B (zh) 一种带有锁扣结构的慢炖锅
CN106993929B (zh) 一种压力锅
CN202312852U (zh) 一种防溢锅
CN206730033U (zh) 暖手宝
CN205267794U (zh) 一种蒸煮锅
CN216114184U (zh) 一种多侧开门的微波炉门及微波炉
CN209269413U (zh) 一种壶盖开盖结构
CN205267795U (zh) 一种简易型家用蒸煮锅
CN2239211Y (zh) 改良构造的压力焖烧锅
CN210748700U (zh) 一种多用型平底锅
CN208524605U (zh) 烹饪器具
CN201243974Y (zh) 一种煎烤器
CN208957717U (zh) 压力烹饪器具
CN208784368U (zh) 带有控制面板的锅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