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59680U - 一种头戴式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头戴式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59680U
CN206759680U CN201720353187.2U CN201720353187U CN206759680U CN 206759680 U CN206759680 U CN 206759680U CN 201720353187 U CN201720353187 U CN 201720353187U CN 206759680 U CN206759680 U CN 2067596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bar
earphone
positioning hol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5318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岳帅坤
徐敏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5318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596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596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596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圆弧状的头戴条,以及连接在头戴条两端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还包括分别连接在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上的第一耳机壳体、第二耳机壳体;还包括电路板;在所述头戴条的内侧设置有凹槽,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凹槽内;还包括覆盖所述头戴条内侧凹槽的端盖。本实用新型的头戴式耳机,将耳机的电路板设置在对耳机发音性能毫无影响的头戴条中,这就使得两个耳机壳体的腔体会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声音的调试,避免出现后腔过小或者左右后腔不一致引起的音质差异等问题。同时由于耳机壳体具有足够的后腔空间,使得可以在耳机壳体的后腔中添加其它的功能模块,将头戴耳机作为一个平台,实现多样化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头戴式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耳机,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头戴式的耳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头戴耳机,无论是普通的头戴耳机还是带有降噪等功能的功能性耳机,在头戴耳机内部都存在或大或小的PCB板来实现耳机的功能。
传统市场上的耳机,其PCB板一般放置于耳机腔体的后侧,而且通常会存在于其中一侧的耳机内部,另外一侧放置电池或者为空的状态。此类设计会导致左右耳的腔体不同,如此可能存在影响耳机音质的情况发生;同时由于空间受限,耳机内没有充足的空间放置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妨碍耳机功能的多样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头戴式耳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圆弧状的头戴条,以及连接在头戴条两端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还包括分别连接在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上的第一耳机壳体、第二耳机壳体;还包括电路板;在所述头戴条的内侧设置有凹槽,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凹槽内;还包括覆盖所述头戴条内侧凹槽的端盖。
可选地,所述电路板通过定位孔、定位柱的方式定位在所述凹槽内。
可选地,所述定位孔设置在电路板上,所述定位柱为设置在所述凹槽内的热熔柱;所述热熔柱穿过电路板上的定位孔,并热熔将电路板固定在凹槽内。
可选地,所述定位孔、定位柱分别设置有两个,分别记为设置在电路板上的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以及设置在凹槽内分别用于与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配合的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的形状不同。
可选地,所述端盖通过胶粘接在头戴条内侧的凹槽位置,且所述头戴条的内侧面与端盖的端面构成一圆滑过渡的圆弧状曲面。
可选地,还包括用于控制耳机的按键,所述按键设置在所述第一耳机壳体和/或第二耳机壳体上,所述按键通过连接线与电路板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用于控制耳机的按键,所述按键设置在头戴条的顶端。
可选地,所述按键通过连接线与电路板连接,或者是,所述按键与电路板上设置的控制开关机械配合在一起。
可选地,在所述头戴条的内侧还设置有弹性垫。
可选地,所述电路板为柔性电路板,或者为柔性电路板与硬质电路板的结合板。
本实用新型的头戴式耳机,将耳机的电路板设置在对耳机发音性能毫无影响的头戴条中,这就使得两个耳机壳体的腔体会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声音的调试,避免出现后腔过小或者左右后腔不一致引起的音质差异等问题。同时由于耳机壳体具有足够的后腔空间,使得可以在耳机壳体的后腔中添加其它的功能模块,将头戴耳机作为一个平台,实现多样化的功能。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头戴式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头戴条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参考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头戴式耳机,其包括圆弧状的头戴条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4、第一耳机壳体5、第二耳机壳体6。所述头戴条1例如可以弯曲成C型或者U型结构,其采用可变形材料,例如塑料、金属片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其它材料。
在所述第一耳机壳体5、第二耳机壳体6的腔体内设置有耳机的发音单元。当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用于拾音的麦克风或者其它类型的传感器,以实现耳机的不同的功能。
所述第一耳机壳体5通过第一支架2连接到头戴条1的一端,第二耳机壳体6通过第二支架4连接到头戴条1的另一端,从而形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头戴式耳机形状。其中,所述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4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头戴条1的两端;也可以分别滑动配合在头戴条1的两端,使得可以调节两个耳机壳体的距离,以适配不同的消费者。第一耳机壳体5与第一支架2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转动连接;第二耳机壳体6与第二支架4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转动连接。这种结构的头戴式耳机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再具体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头戴式耳机,还包括用于控制头戴式耳机的电路板11,该电路板11上设置了用于输入、输出及信号控制的各电路布图。电路板11的安装位置位于头戴条1上。具体地,在所述头戴条1的内侧设置有凹槽10,参考图1。该凹槽10优选分布在头戴条1的中部位置,其可以看成是头戴条1内侧表面内凹形成的一缺口。
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板11设置在该凹槽10内,电路板11的形状、尺寸可以和凹槽10的形状、尺寸相配,从而可以防止电路板11在凹槽10中的窜动。在所述头戴条1的内侧还设置有一端盖15,通过该端盖15可以将头戴条1内侧的凹槽10覆盖住,并同时将电路板11封装在所述凹槽10中。
因为头戴条1的形状是弯曲的,根据电路板11的安装尺寸需求,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板11可以选择硬质电路板、柔性电路板,或者是柔性电路板与硬质电路板的结合板,这三种结构形式的电路板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
例如当电路板11的尺寸较小时,该电路板11可以选择硬质电路板,从而不会影响整个头戴条1的外观尺寸。如果电路板11的尺寸较大时,则可以选择柔性电路板,或者是柔性电路板与硬质电路板的结合板,使得电路板11可以配合头戴条1的形状进行弯曲,以便将电路板11更好地安装在头戴条1中。
本实用新型的端盖15可以通过胶粘接在凹槽10的位置,也可以通过螺丝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其它手段固定在凹槽10的位置。为了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所述头戴条1的内侧面与端盖15的端面为圆滑过渡的圆弧状曲面。也就是说,端盖15的形状与头戴条1的形状相匹配,使得头戴条1的整个内侧表面圆滑。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路板11通过定位孔、定位柱的方式定位安装在所述凹槽10内,从而可以实现电路板11的精确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孔、定位柱可以分别设置有一个,例如定位孔设置在电路板11上,定位柱则设置在头戴条1的凹槽10中,通过定位孔、定位柱的这种配合方式可以实现电路板11在凹槽10中的精确定位,而且该定位孔还可以作为防呆孔使用。当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所述定位柱也可以设置在电路板11上,定位孔设置在凹槽10中,在此不再具体说明。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柱优选为设置在所述凹槽10内的热熔柱,该热熔柱穿过电路板11的定位孔后,经过热熔工序,从而可以将电路板11固定在凹槽10内,实现了电路板11在凹槽10中的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孔、定位柱分别设置有两个,参考图1,分别记为设置在电路板11上的第一定位孔13、第二定位孔14,以及设置在凹槽10内第一定位柱12a、第二定位柱12b;在定位的时候,所述第一定位孔13与第一定位柱12a配合在一起,第二定位孔14与第二定位柱12b配合在一起。
与上述单个定位柱的结构类似的是,所述第一定位柱12a、第二定位柱12b也可以是热熔柱,经过热熔后从而可以通过两个连接点将电路板11固定在头戴条1的凹槽10中。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定位孔13与第二定位孔14的形状不同,例如所述第一定位孔13可以为矩形孔,第二定位孔14可以为圆形,这样结构的两个定位孔也可以作为防呆孔使用,从而可以防止将电路板11反向装入。
本实用新型的头戴式耳机,将耳机的电路板设置在对耳机发音性能毫无影响的头戴条中,这就使得两个耳机壳体的腔体会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声音的调试,避免出现后腔过小或者左右后腔不一致引起的音质差异等问题。同时由于耳机壳体具有足够的后腔空间,使得可以在耳机壳体的后腔中添加其它的功能模块,将头戴耳机作为一个平台,实现多样化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头戴式耳机,还包括用于控制耳机的按键(视图未给出),可以通过该按键来控制耳机的音量、开关及其它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的按键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耳机壳体5和/或第二耳机壳体6上,并通过连接线与电路板11连接在一起。这种连接结构属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再具体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按键还可以设置在头戴条1的顶端,其可以通过传统的连接线与电路板11连接起来。还可以是,所述按键与电路板11上的设置的控制开关机械传动配合在一起,这就使得可以通过按键与控制开关的机械配合来实现控制开关的调节,这种机械配合的结构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再具体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头戴式耳机,为了提高用户佩戴的舒适性,在所述头戴条1的内侧还设置有弹性垫3,参考图1。所述弹性垫3可以选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从而可以缓冲头戴条1与用户头部之间的接触。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弧状的头戴条(1),以及连接在头戴条(1)两端的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4);还包括分别连接在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4)上的第一耳机壳体(5)、第二耳机壳体(6);还包括电路板(11);在所述头戴条(1)的内侧设置有凹槽(10),所述电路板(11)设置在所述凹槽(10)内;还包括覆盖所述头戴条(1)内侧凹槽的端盖(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11)通过定位孔、定位柱的方式定位在所述凹槽(10)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设置在电路板(11)上,所述定位柱为设置在所述凹槽(10)内的热熔柱;所述热熔柱穿过电路板(11)上的定位孔,并热熔将电路板(11)固定在凹槽(10)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定位柱分别设置有两个,分别记为设置在电路板(11)上的第一定位孔(13)、第二定位孔(14),以及设置在凹槽(10)内分别用于与第一定位孔(13)、第二定位孔(14)配合的第一定位柱(12a)、第二定位柱(12b);所述第一定位孔(13)与第二定位孔(14)的形状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15)通过胶粘接在头戴条(1)内侧的凹槽(10)位置,且所述头戴条(1)的内侧面与端盖(15)的端面构成一圆滑过渡的圆弧状曲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耳机的按键,所述按键设置在所述第一耳机壳体(5)和/或第二耳机壳体(6)上,所述按键通过连接线与电路板(1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耳机的按键,所述按键设置在头戴条(1)的顶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通过连接线与电路板(11)连接,或者是,所述按键与电路板(11)上设置的控制开关机械配合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头戴条(1)的内侧还设置有弹性垫(3)。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11)为柔性电路板,或者为柔性电路板与硬质电路板的结合板。
CN201720353187.2U 2017-04-05 2017-04-05 一种头戴式耳机 Active CN2067596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53187.2U CN206759680U (zh) 2017-04-05 2017-04-05 一种头戴式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53187.2U CN206759680U (zh) 2017-04-05 2017-04-05 一种头戴式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59680U true CN206759680U (zh) 2017-12-15

Family

ID=60612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53187.2U Active CN206759680U (zh) 2017-04-05 2017-04-05 一种头戴式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596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13533A (zh) * 2018-12-07 2019-03-0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头戴耳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13533A (zh) * 2018-12-07 2019-03-0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头戴耳机
CN109413533B (zh) * 2018-12-07 2023-12-22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头戴耳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63536U (zh) 一种可识别手势的手套乐器
BR112012019273B1 (pt) Método para construção de um componente e para o acabamento de uma superfície de um componente de um dispositivo eletrônico e componente de dispositivo eletrônico e invólucro para um dispositivo eletrônico
CN206759680U (zh) 一种头戴式耳机
TWI784277B (zh) 遊戲控制器
TW200716060A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measuring fat function and measuring fat method thereof
CN106184533A (zh) 一种电动平衡车
CN202696688U (zh) 一种手机
CN207802275U (zh) 触摸式耳机以及电子设备
CN203136137U (zh) 一种应用于防水音响的面壳装置
CN206851001U (zh) 可旋转的耳机壳体
CN107752199A (zh) 带帽檐控制中心的智能头盔
CN210165590U (zh) 一种燃气热水器的语音控制器
CN216043192U (zh) 一种组合式电容门把手传感器
CN209358741U (zh) 一种头戴式气泡发光耳机
CN101566876A (zh) 键盘
CN205038614U (zh) 掌心电控撑托式鼠标
CN114882654B (zh) 一种4、5g智慧物联语音提醒控制器
CN220359330U (zh) 蓝牙耳机辅助挂耳器和蓝牙耳机组件
CN218336343U (zh) 手势感应麦克风
CN211506788U (zh) 点读笔
CN213690919U (zh) 多佩戴式坐姿提示仪
CN210244300U (zh) 一种指环控制器
CN212974003U (zh) 一种可用于独立按摩使用的呼啦圈
CN210295051U (zh) 一种具有保护保护壳的鼠标
CN217658350U (zh) 一种安全智能工程头盔及多功能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