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55409U - 空调室外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55409U
CN206755409U CN201720261062.7U CN201720261062U CN206755409U CN 206755409 U CN206755409 U CN 206755409U CN 201720261062 U CN201720261062 U CN 201720261062U CN 206755409 U CN206755409 U CN 2067554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an septum
compressor
outdoor unit
acoustic board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6106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柯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6106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554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554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554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其中,空调室外机,包括底盘,底盘内侧安装有换热器、压缩机和中隔板,中隔板与换热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换热器和压缩机分别位于中隔板的相对两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吸声板,第一吸声板安装于中隔板上,并与压缩机同侧设置。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增加了压缩机周边空腔的声能消耗,降低了从中隔板透射出去的压缩机产生的声能,进而降低了空调室外机远离压缩机侧180侧范围内的噪音,给用户带来更好的实际体验,提高了用户满意度。

Description

空调室外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室外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针对空调室外机的前侧进行了降噪处理,然而根据用户的反馈可知,空调室外机正前方的噪音值不能代表对应的空调室外机的噪音值的实际大小,部分噪音出现在室外机的一侧后侧180°的范围(换热器安装区域)内,另外,在空调室外机的压缩机的底部也会出现噪声的泄露,给用户带来很不好的实际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室外机。
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底盘,底盘内侧安装有换热器、压缩机和中隔板,中隔板与换热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换热器和压缩机分别位于中隔板的相对两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吸声板,第一吸声板安装于中隔板上,并与压缩机同侧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换热器一端换热器通过在中隔板上安装第一吸声板,且第一吸声板面向安装压缩机的一端,使第一吸声板能够吸收压缩机辐射出来的声能,增加了压缩机周边空腔的声能消耗,降低了从中隔板透射出去的压缩机产生的声能,进而降低了空调室外机远离压缩机侧180°范围内的噪音,给用户带来更好的实际体验,提高了用户满意度。
具体地,空调室外机的底盘上安装有换热器、风机、压缩机和中隔板等,中隔板与换热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换热器和压缩机分别位于中隔板的相对两侧,中隔板一侧安装有风机和换热器,中隔板与换热器的一端固定连接,以形成室外机另一侧的容纳空间,压缩机安装在另一侧的容纳空间内,通过在中隔板的另一侧安装第一吸声板,第一吸声板通过吸收压缩机一侧辐射出来的声能,降低从中隔板透射出去的压缩机产生的声能,进而降低了空调室外机一侧(换热器安装侧)的180°范围内的噪音值。
换热器可以为蒸发器或冷凝器。
其中,优选地,中隔板与换热器的一端可以通过卡扣卡接在一起,拆装方便,同时连接可靠。
优选地,中隔板与换热器的一端还可以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或通过螺钉或螺栓可拆卸连接,以降低在振动下产生松动的概率,进而防止产生松动噪声。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空调室外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吸声板贴合设置于中隔板上,第一吸声板的底面与中隔板的底面齐平,第一吸声板的覆盖面积大于中隔板的面积的30%。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吸声板的底面与中隔板的底面齐平,能够有效吸收从压缩机底部辐射出来的声能,同时,第一吸声板的覆盖面积大于中隔板的面积的30%,通过选择合适的覆盖面积,一方面有效增加了压缩机周边空腔的声能消耗,另一方面提高了产品的经济性,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
具体地,第一吸声板相对压缩机设置,并能够与压缩机噪声产生源之间具有最小相对距离。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二吸声板,水平安装于底盘上,压缩机设置于第二吸声板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底盘上水平安装第二吸声板,然后在第二吸声板之上设置压缩机,能够有效地吸收从压缩机底部辐射出来的声能,提升了压缩机底部的声能内部消耗的效率,从而降低了空调室外机的外部噪音。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吸声板的覆盖面积大于压缩机的底座的面积的1.1倍。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二吸声板的覆盖面积设置为大于压缩机的底座的面积的1.1倍,能够有效吸收压缩机底部辐射出来的声能,进一步提升了压缩机底部的声能内部消耗的效率,从而降低了空调室外机的外部噪音。
具体地,第二吸声板设置于压缩机的正下方,并且第二吸声板的表面积大于压缩机投影到底盘上的面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吸声板为无纺纤维板、毛毡板或发泡橡胶板;第二吸声板为无纺纤维板、毛毡板或发泡橡胶板。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吸声板和第二吸声板的材质均包括无纺纤维板、毛毡板或发泡橡胶板,其中,无纺纤维板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的优点,毛毡板富有弹性、组织紧密、孔隙小,可作为良好的过滤材料,发泡橡胶密度较高,具有很好的吸收声能的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吸声板的厚度大于等于5mm且小于等于30mm;第二吸声板的厚度大于等于5mm且小于等于30mm。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吸声板的厚度和第二吸声板的厚度均设置为大于等于5mm且小于等于30mm,在达到有效吸收压缩机辐射出来的声能的效果下,通过选择合适的第一吸声板的厚度和第二吸声板的厚度,一方面,吸声板的成本低,另一方面,在满足吸声板设置要求的同时,达到噪音吸收的最优效果,进而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一隔声板,贴合设置于第一吸声板与中隔板之间;和/或第二隔声板,贴合设置于第二吸声板与底盘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吸声板与中隔板之间贴合设置第一隔声板,进一步降低了从中隔板透射出去的压缩机产生的声能的概率,在第二吸声板与底盘之间贴合设置第二隔声板,进一步降低了从底盘透射出去的压缩机产生的声能的概率,提升了噪声生能在空调室外机的内部消耗的能力,进而降低空调室外机的整体散布的噪音,给用户带来更好的实际体验,提高了用户满意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单排水槽,设于底盘的内侧面上,单排水槽连通中隔板的两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底盘的内侧面上设有单排水槽,单排水槽连通中隔板的两侧,其中,排水槽的数量为一个,通过减少排水槽的设置,减小了水槽部分的声能的泄露,进而降低了室外机指定一侧180范围内的噪音值。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密封件,安装于中隔板与底盘之间,其中,单排水槽上方对应的中隔板处不设置密封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中隔板与底盘之间安装密封件,降低了中隔板底部与底盘配合位置的声能泄露,其中,单排水槽上方对应的中隔板不设置密封件,室外机压缩机腔体部分的声音泄露面积较小,减少了从中隔板透射出去的压缩机产生的声能,进而降低了室外机换热器侧180°范围内的接收到的噪音值。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单排水槽靠近换热器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单排水槽靠近换热器设置,一方面,使排水槽的路径设置的尽量短,另一方面,减小了空调室外机远离换热器区域传递出的噪音,最终降低了室外机整体噪音,给用户带来更好的实际体验,提高了用户满意度。
其中,还可以在中隔板上与排水槽对应的区域设置缺口部,第二吸声板插入单排水槽上方对应的中隔板设置的缺口部,第二吸声板覆盖单排水槽,进一步增加了压缩机周边空腔的声能消耗,减小了水槽部分的声能泄露,进而达到了降低室外机一侧180范围内的噪音值的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单排水槽位于换热器下方,其中,单排水槽的宽度不超过换热器的宽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单排水槽设置在换热器下方,其中,单排水槽的宽度不超过换热器的宽度,一方面通过减小单排水槽横截面的面积,使排水槽处于换热器一侧的区域处于封闭隔离状态,减小了在换热器侧通过排水槽对声能的泄露,另一方面,单排水槽位于换热器下方,方便及时排净换热器下方的积水,提高换热效率,进而提高了整机的性能。
具体地,通过在中隔板上安装第一吸声板,且第一吸声板面向安装压缩机的一端,使第一吸声板能够吸收压缩机辐射出来的声能,通过在底盘上增加第二吸声板,进而在第一吸声板与第二吸声板上增加隔声板,并且在底盘与中隔板下部配合的区域不设计过水槽,而是将过水槽设计在中隔板与换热器配合的区域下方,并且排水槽的宽度不超过换热器的宽度,增加了压缩机周边空腔的声能消耗,降低了从中隔板透射出去的压缩机产生的声能,进而降低了空调室外机远离压缩机侧180°范围内的噪音,给用户带来更好的实际体验,提高了用户满意度。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吸声板的局部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空调室外机的示意俯视图;
图5示出了图3中的空调室外机的示意俯视图;
图6示出了图3中A处的局部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6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空调室外机,102换热器,104中隔板,106压缩机,108底盘,110第一吸声板,112第二吸声板,114单排水槽,116第一隔声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10,包括底盘108,底盘108内侧安装有换热器102、压缩机106和中隔板104,中隔板104与换热器102的一端固定连接,换热器102和压缩机106分别位于中隔板104的相对两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吸声板110,第一吸声板110安装于中隔板104上,并与压缩机106同侧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中隔板104上安装第一吸声板110,且第一吸声板110面向安装压缩机106的一端,使第一吸声板110能够吸收压缩机106辐射出来的声能,增加了压缩机106周边空腔的声能消耗,降低了从中隔板104透射出去的压缩机106产生的声能,进而降低了空调室外机10远离压缩机106侧180°范围内的噪音,给用户带来更好的实际体验,提高了用户满意度。
具体地,空调室外机10的底盘108上安装有换热器102、风机、压缩机106和中隔板104等,中隔板104与换热器102的一端固定连接,换热器102和压缩机106分别位于中隔板104的相对两侧,中隔板104一侧安装有风机和换热器102,中隔板104与换热器102的一端固定连接,以形成室外机另一侧的容纳空间,压缩机106安装在另一侧的容纳空间内,通过在中隔板104的另一侧安装第一吸声板110,第一吸声板110及时吸收压缩机106一侧辐射出来的声能,降低从中隔板104透射出去的压缩机106产生的声能,进而降低了空调室外机10一侧180°范围内的噪音值。
换热器102可以为蒸发器或冷凝器。
其中,优选地,中隔板104与换热器102的一端可以通过卡扣卡接在一起,拆装方便,同时连接可靠。
优选地,中隔板104与换热器102的一端还可以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或通过螺钉或螺栓可拆卸连接,以降低在振动下产生松动的概率,进而防止产生松动噪声。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空调室外机10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实施例一: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吸声板110贴合设置于中隔板104上,第一吸声板110的底面与中隔板104的底面齐平,第一吸声板110的覆盖面积大于中隔板104的面积的30%。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吸声板110的底面与中隔板104的底面齐平,能够有效吸收从压缩机106底部辐射出来的声能,同时,第一吸声板110的覆盖面积大于中隔板104的面积的30%,通过选择合适的覆盖面积,一方面有效增加了压缩机106周边空腔的声能消耗,另一方面提高了产品的经济性,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
具体地,第一吸声板110相对压缩机106设置,并能够与压缩机106的噪声产生源之间具有最小相对距离。
实施例二: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二吸声板112,水平安装于底盘108上,压缩机106设置于第二吸声板112上。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底盘108上水平安装第二吸声板112,然后在第二吸声板112之上设置压缩机106,能够有效地吸收从压缩机106底部辐射出来的声能,提升了压缩机106的底部的声能内部消耗的效率,从而降低了空调室外机10的外部噪音。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二吸声板112的覆盖面积大于压缩机106的底座的面积的1.1倍。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二吸声板112的覆盖面积设置为大于压缩机106的底座的面积的1.1倍,能够有效吸收压缩机106底部辐射出来的声能,进一步提升了压缩机106的底部的声能内部消耗的效率,从而降低了空调室外机10的外部噪音。
具体地,第二吸声板112设置于压缩机106的正下方,并且第二吸声板112的表面积大于压缩机106投影到底盘108上的面积。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吸声板110为无纺纤维板、毛毡板或发泡橡胶板;第二吸声板112为无纺纤维板、毛毡板或发泡橡胶板。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吸声板110和第二吸声板112的材质均包括无纺纤维板、毛毡板或发泡橡胶板,其中,无纺纤维板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的优点,毛毡板富有弹性、组织紧密、孔隙小,可作为良好的过滤材料,发泡橡胶密度较高,具有很好的吸收声能的效果。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吸声板110的厚度大于等于5mm且小于等于30mm;第二吸声板112的厚度大于等于5mm且小于等于30mm。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吸声板110的厚度和第二吸声板112的厚度均设置为大于等于5mm且小于等于30mm,在达到有效吸收压缩机106辐射出来的声能的效果下,通过选择合适的第一吸声板110的厚度和第二吸声板112的厚度,一方面,吸声板的成本低,另一方面,在满足吸声板设置要求的同时,达到噪音吸收的最优效果,进而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
实施例三:
如图2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一隔声板116,贴合设置于第一吸声板110与中隔板104之间;和/或第二隔声板,贴合设置于第二吸声板112与底盘108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吸声板110与中隔板104之间贴合设置第一隔声板116,进一步降低了从中隔板104透射出去的压缩机106产生的声能的概率,以及在第二吸声板112与底盘108之间贴合设置第二隔声板,进一步降低了从底盘108透射出去的压缩机106产生的声能的概率,提升了噪声生能在空调室外机10的内部消耗的能力,进而降低空调室外机10的整体散布的噪音,给用户带来更好的实际体验,提高了用户满意度。
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单排水槽114,设于底盘108的内侧面上,单排水槽114连通中隔板104的两侧。
在该实施例中,底盘108的内侧面上设有单排水槽114,单排水槽114连通中隔板104的两侧,其中,单排水槽114的数量为一个,通过减少单排水槽114的设置,减小了水槽部分的声能泄露,进而降低了室外机一侧180范围内的噪音值。
实施例四:
如图6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密封件,安装于中隔板104与底盘108之间,其中,单排水槽114上方对应的中隔板104处不设置密封件。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中隔板104与底盘108之间安装密封件,降低了中隔板104底部与底盘108配合位置的声能泄露,其中,单排水槽114上方对应的中隔板104区域不设置密封件,室外机压缩机106腔体部分的声音泄露面积较小,减少了从中隔板104透射出去的压缩机106产生的声能,进而降低了室外机换热器侧180°范围内接收到的噪音值。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单排水槽114靠近换热器102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单排水槽114靠近换热器102设置,一方面,使排水槽的路径设置的尽量短,另一方面,减小了空调室外机10远离换热器区域传递出的噪音,最终降低了空调室外机10的整体噪音,给用户带来更好的实际体验,提高了用户满意度。
其中,还可以在中隔板104上与排水槽对应的区域设置缺口部,第二吸声板112插入单排水槽114上方对应的中隔板104设置的缺口部118,第二吸声板112覆盖单排水槽114,进一步增加了压缩机106周边空腔的声能消耗,减小了水槽部分的声能泄露,进而达到了降低室外机一侧180范围内的噪音值的效果。
实施例五: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单排水槽114位于换热器102下方,其中,单排水槽114的宽度不超过换热器102的宽度。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单排水槽114设置在换热器102下方,其中,单排水槽114的宽度不超过换热器102的宽度,一方面使排水槽处于换热器102一侧的区域处于封闭隔离状态,减小了在换热器侧通过排水槽对声能的泄露,另一方面,单排水槽114位于换热器102下方,方便及时排净换热器102下方的积水,提高换热效率,进而提高了整机的性能。
具体地,通过在中隔板104上安装第一吸声板110,且第一吸声板110面向安装压缩机106的一端,使第一吸声板110能够吸收压缩机106辐射出来的声能,通过在底盘108上增加第二吸声板112,进而在第一吸声板110与第二吸声板112上增加隔声板,并且在底盘108与中隔板104下部配合的区域不设计排水槽,而是将单排水槽114设计在中隔板104与换热器104配合的区域下方,并且单排水槽114的宽度不超过换热器102的宽度,增加了压缩机106周边空腔的声能消耗,降低了从中隔板104透射出去的压缩机106产生的声能,在底盘进而降低了空调室外机10远离压缩机106侧180°范围内的噪音,给用户带来更好的实际体验,提高了用户满意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底盘,所述底盘内侧安装有换热器、压缩机和中隔板,所述中隔板与所述换热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换热器和所述压缩机分别位于所述中隔板的相对两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吸声板,所述第一吸声板安装于所述中隔板上,并与所述压缩机同侧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吸声板贴合设置于所述中隔板上,所述第一吸声板的底面与所述中隔板的底面齐平,所述第一吸声板的覆盖面积大于所述中隔板的面积的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吸声板,水平安装于所述底盘上,所述压缩机设置于所述第二吸声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吸声板的覆盖面积大于所述压缩机的底座的面积的1.1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吸声板为无纺纤维板、毛毡板或发泡橡胶板;
所述第二吸声板为无纺纤维板、毛毡板或发泡橡胶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吸声板的厚度大于等于5mm且小于等于30mm;
所述第二吸声板的厚度大于等于5mm且小于等于30m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隔声板,贴合设置于所述第一吸声板与所述中隔板之间;
和/或第二隔声板,贴合设置于所述第二吸声板与所述底盘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单排水槽,设于所述底盘的内侧面上,所述单排水槽连通所述中隔板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密封件,安装于所述中隔板与所述底盘之间,
其中,所述单排水槽上方对应的所述中隔板处不设置所述密封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排水槽靠近所述换热器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排水槽位于所述换热器下方,
其中,所述单排水槽的宽度不超过所述换热器的宽度。
CN201720261062.7U 2017-03-17 2017-03-17 空调室外机 Active CN2067554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61062.7U CN206755409U (zh) 2017-03-17 2017-03-17 空调室外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61062.7U CN206755409U (zh) 2017-03-17 2017-03-17 空调室外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55409U true CN206755409U (zh) 2017-12-15

Family

ID=60610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61062.7U Active CN206755409U (zh) 2017-03-17 2017-03-17 空调室外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554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31131A (zh) * 2018-07-30 2018-11-02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底盘结构与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31131A (zh) * 2018-07-30 2018-11-02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底盘结构与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108731131B (zh) * 2018-07-30 2023-08-11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底盘结构与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87168A (zh) 一种多重散热的云端计算服务器用机柜
CN206755409U (zh) 空调室外机
CN207674717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组件和空调器
CN206905232U (zh) 低噪音新风机壳体及新风机
CN108507044A (zh) 空调室外机电机支架、空调室外机以及空调器
CN205026818U (zh) 一种窗式空调机
CN208253793U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08253792U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08238059U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02470598U (zh) 嵌入式冰箱的散热系统以及嵌入式冰箱
CN213019997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101377321A (zh) 变频空调器室外机
CN202432616U (zh) 除湿机
CN101813337B (zh) 一种空调器的室外机
CN208186643U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102705936B (zh) 一种床上专用空调器
CN209893549U (zh) 一种节能中央空调
CN208186661U (zh) 空调室外机电机支架、空调室外机以及空调器
CN100572946C (zh) 除湿机
CN205783342U (zh) 一种吊顶式空调机
CN101592358A (zh) 一种空调器
CN215909384U (zh) 一种空调制冷机组通气式机箱
CN102297497A (zh) 柜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19656192U (zh) 一种冷暖型厨房空调
CN210399146U (zh) 空调器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