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50141U - 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飞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50141U
CN206750141U CN201720619949.9U CN201720619949U CN206750141U CN 206750141 U CN206750141 U CN 206750141U CN 201720619949 U CN201720619949 U CN 201720619949U CN 206750141 U CN206750141 U CN 2067501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le
main body
propeller
body frame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1994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振业
曹合冰
王瑞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dian Enji Energy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Defens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Defens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rp Defens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1994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501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501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5014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飞行器,包括环状的主体框架;布置于所述主体框架内且和所述主体框架枢转连接的第一轴;设置于所述第一轴上的第一螺旋桨,所述第一螺旋桨能够在所述第一轴的带动下相对于所述主体框架在第一方向上翻转;布置于所述主体框架内且和所述主体框架枢转连接的第二轴;设置于所述第二轴上的第二螺旋桨,所述第二螺旋桨能够在所述第二轴的带动下相对于所述主体框架在第二方向上翻转,所述第二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螺旋桨和所述第二螺旋桨能够相互抵消旋转扭矩。该飞行器的两套动力单元和方向控制单元间隔一定的距离,不会彼此发生干扰,其飞行效率高,容错能力高,混动控制比现有的飞行器少,安全系数高。

Description

飞行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航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飞行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旋翼飞行器在各个行业领域内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因此受到广大市民以及企业的青睐。
目前市场上多轴飞行器的旋翼都是多轴水平安装,为了实现飞行器的平移,只能够通过调节多个旋翼的转速差,使机体以和底面呈夹角的姿态飞行,从而能够获取到水平方向的力,实现飞行器的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或者绕轴体自转等姿态。但是在飞行的过程中,如果姿态过大会容易导致飞控系统中的三轴陀螺仪过载(超量程)。
此外,现有的多旋翼飞行器布局混乱,由于其包含有多种传感器、电路模块、控制模块等,因此元部件之间容易产生相互的电磁干扰,进而容易导致飞行器失控、坠毁。
因此,需要重新提供一种既能够保持各种复杂的飞行姿态,又能够尽量将飞行姿态控制模块、驱动模块、传动元件等尽量均衡布置以抵消电磁干扰的飞行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飞行器,包括:
环状的主体框架;
布置于所述主体框架内且和所述主体框架枢转连接的第一轴;
设置于所述第一轴上的第一螺旋桨,所述第一螺旋桨能够在所述第一轴的带动下相对于所述主体框架在第一方向上翻转;
布置于所述主体框架内且和所述主体框架枢转连接的第二轴;
设置于所述第二轴上的第二螺旋桨,所述第二螺旋桨能够在所述第二轴的带动下相对于所述主体框架在第二方向上翻转,所述第二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
所述第一螺旋桨和所述第二螺旋桨能够相互抵消旋转扭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飞行器在飞行的过程中是通过矢量螺旋桨的改变,使飞行器发生水平位置偏转。两个矢量舵机可以按照任意方位安装,通过调节矢量舵机保持飞行器在第一轴和第二轴偏转。换句换说,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螺旋桨以及驱动第一轴转动的驱动单元和第二螺旋桨以及驱动第二轴转动的驱动单元彼此间隔一定的距离,不会彼此发生相互干扰。因此,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的飞行器而言结构更简单,飞行效率高,容错能力高,混动控制比现有的飞行器少,安全系数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同步旋转,使得所述第一螺旋桨和第二螺旋桨分别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同步转动以相互抵消旋转扭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相互垂直地布置。此时,飞行器的行进方向具有更多的选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框架包括:
位于第一平面内的第一框架;
和所述第一框架固定连接的位于第二平面内的第二框架,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相互垂直;
所述第一轴的两端和所述第一框架枢转连接,以使所述第一螺旋桨能够相对于第一平面翻转;
所述第二轴两端和所述第二框架枢转连接,以使所述第二螺旋桨能够相对于第二平面翻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框架布置于所述第一框架内且呈“C”形,其中部和所述第一框架固定连接,其两个端部用于和所述第二轴的两端枢转连接。
本实施方式将主体框架进一步分为处于不同平面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以使得第一螺旋桨和第二螺旋桨处于不同平面内,进一步的加大第一螺旋桨及第一轴的驱动装置和第二螺旋桨及第二轴的驱动装置之间的距离,形成两套相互独立的方向控制单元,以避免相互间的信号干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飞行器包括:
设置于所述主体框架上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轴正向或反向旋转的第一舵机;
设置于所述主体框架上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轴正向或反向旋转的第二舵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飞行器包括:
布置于所述主体框架内且两端分别和所述主体框架固定连接的承载梁,所述承载梁将所述主体框架分割为对称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所述第一螺旋桨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内,所述第二螺旋桨位于所述第二部分内。
本实施方式中的承载梁可以悬挂控制单元以及其它外挂设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的飞行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飞行器主要包括环状的主体框架1、第一轴2、第一螺旋桨3、第二轴4、第二螺旋桨5。
具体而言,第一轴2布置于主体框架1内且和主体框架1枢转连接。第二轴4布置于主体框架1内且和主体框架1枢转连接。第一轴2和第二轴4的转动方向不同。第一螺旋桨3设置于第一轴2上,其能够在第一轴2的带动下,相对于主体框架1在第一方向上翻转。第二螺旋桨5设置于第二轴4上,其能够在第二轴4的带动下,相对于主体框架1在第二方向上翻转。第二方向不同于第一方向。实际上,第一轴2和第二轴4不处于同一平面内,因此第一螺旋桨3和第二螺旋桨5在不同的方向上翻转,但第一螺旋桨3和所述第二螺旋桨5需要能够相互抵消旋转扭矩,以防止飞行器自转。
为了更好的使得第一螺旋桨3和所述第二螺旋桨5相互抵消旋转扭矩,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轴2和第二轴4设计为同步旋转。因此,当第一轴2转过一定角度时,第二轴4也旋转了相同角度,以实现旋转扭矩的相互抵消。
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主体框架1包括位于第一平面内的第一框架11和位于第二平面内的第二框架12,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相互垂直。第一轴2的两端和第一框架11枢转连接,第一轴2能够在第一平面内转动,以使得第一螺旋桨3能够相对于第一平面翻转。第二轴4两端和第二框架12枢转连接,第二轴4能够在第二平面内转动,以使第二螺旋桨5能够相对于第二平面翻转。此时,所述第一轴2和所述第二轴4在空间上相互垂直地布置。
进一步地,第二框架12布置于第一框架11内,且大致呈“C”形,其中部121和第一框架11的内壁固定连接,其两个端部122用于和第二轴4的两端枢转连接,实现了第一框架11所在平面和第二框架12所在平面在空间上相互垂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舵机6设置于主体框架1上,其用于驱动第一轴2正向或反向旋转。第二舵机7设置于主体框架1上,其用于驱动第一轴2正向或反向旋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该飞行器还包括布置于主体框架1内且两端分别和主体框架1固定连接的承载梁8,承载梁8将主体框架1分割为对称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螺旋桨3位于第一部分内,第二螺旋桨5位于第二部分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状的主体框架;
布置于所述主体框架内且和所述主体框架枢转连接的第一轴;
设置于所述第一轴上的第一螺旋桨,所述第一螺旋桨能够在所述第一轴的带动下相对于所述主体框架在第一方向上翻转;
布置于所述主体框架内且和所述主体框架枢转连接的第二轴;
设置于所述第二轴上的第二螺旋桨,所述第二螺旋桨能够在所述第二轴的带动下相对于所述主体框架在第二方向上翻转,所述第二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
所述第一螺旋桨和所述第二螺旋桨能够相互抵消旋转扭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同步旋转,使得所述第一螺旋桨和第二螺旋桨分别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同步转动以相互抵消旋转扭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相互垂直地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包括:
位于第一平面内的第一框架;
和所述第一框架固定连接的位于第二平面内的第二框架,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相互垂直;
所述第一轴的两端和所述第一框架枢转连接,以使所述第一螺旋桨能够相对于第一平面翻转;
所述第二轴两端和所述第二框架枢转连接,以使所述第二螺旋桨能够相对于第二平面翻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框架布置于所述第一框架内且呈“C”形,其中部和所述第一框架固定连接,其两个端部用于和所述第二轴的两端枢转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于所述主体框架上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轴正向或反向旋转的第一舵机;
设置于所述主体框架上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轴正向或反向旋转的第二舵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布置于所述主体框架内且两端分别和所述主体框架固定连接的承载梁,所述承载梁将所述主体框架分割为对称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所述第一螺旋桨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内,所述第二螺旋桨位于所述第二部分内。
CN201720619949.9U 2017-05-31 2017-05-31 飞行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7501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19949.9U CN206750141U (zh) 2017-05-31 2017-05-31 飞行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19949.9U CN206750141U (zh) 2017-05-31 2017-05-31 飞行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50141U true CN206750141U (zh) 2017-12-15

Family

ID=60621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19949.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750141U (zh) 2017-05-31 2017-05-31 飞行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501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0215A (zh) * 2017-05-31 2017-08-04 锐合防务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飞行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0215A (zh) * 2017-05-31 2017-08-04 锐合防务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飞行器
CN107010215B (zh) * 2017-05-31 2023-06-23 瑞电恩吉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飞行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73663B2 (en) Multi-modal vehicle
CN106249745B (zh) 四轴无人机的控制方法
CN104508346B (zh) 非正交轴载体
CN207403934U (zh) 多旋翼无人机
CN106184542B (zh) 一种无轮距车辆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05460130A (zh) 一种平衡车
CN107097944A (zh) 飞行器
CN104760695A (zh) 一种利用矢量旋转法来进行四旋翼飞机控制的方法
CN106873645B (zh) 可全向进动的球形陀螺机构及控制方法
CN206750141U (zh) 飞行器
CN103950537A (zh) 变距飞行器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07856856A (zh) 一种飞行球形机器人
CN110371303A (zh) 一种无人飞行器
CN104029742B (zh) 一种全向滚动球形机器人
CN206187342U (zh) 一种新型四旋翼电机固定结构
CN205076036U (zh) 飞行器
CN108394242A (zh) 一种陆空两栖模块化机器人
CN107010215A (zh) 飞行器
CN114200949A (zh) 一种液体火箭三发动机摆动布局方法及控制方法
CN104850128B (zh) 一种用于具有大惯量积航天器的动量轮布局配置方法
CN107235141A (zh) 一种矢量推进的多旋翼无人机结构
CN104908809A (zh) 一种车轮独立转向系统
CN202490444U (zh) 用于固定翼模型飞机飞行控制的电路板和固定翼模型飞机
CN206290570U (zh) 枢轴装置
CN204801877U (zh) 一种车轮独立转向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731

Address after: 518054 Virtual University Park C505, No. 2 Sandao, Yuexing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RHFLY (SHENZHEN) INTELLIGENT DE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Beijing, Zhichun Road,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Building, No. 912,, 1

Patentee before: RUIHE DEFENSE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54 C505, Virtual University Park, No. 2, Yuexing 3rd Road,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Ruidian Enji Energy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4 C505, Virtual University Park, No. 2, Yuexing 3rd Road,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RHFLY (SHENZHEN) INTELLIGENT DEVICE Co.,Lt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62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