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42375U - 注液头、硬壳电池的注液系统以及硬壳电池的排气系统 - Google Patents
注液头、硬壳电池的注液系统以及硬壳电池的排气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742375U CN206742375U CN201720116022.3U CN201720116022U CN206742375U CN 206742375 U CN206742375 U CN 206742375U CN 201720116022 U CN201720116022 U CN 201720116022U CN 206742375 U CN206742375 U CN 20674237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injection
- blast pipe
- pipe
- duricrust battery
- perisporiu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液头、硬壳电池的注液系统以及硬壳电池的排气系统。所述注液头包括:注液管,具有管壁,注液管的下端具有由管壁的下端形成的开口;排气管,具有周壁和上端壁且在周壁和上端壁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有抽气口,排气管的上端壁与注液管的管壁密封连接,排气管的下端具有排气口,且排气管的周壁与注液管的管壁之间间隔开以形成排气通道,排气管的排气口、排气通道以及排气管的抽气口连通,注液管的开口向下超出排气管的排气口。当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注液头对硬壳电池注液时,硬壳电池内部空间的气体通过排气管排出硬壳电池外,由于注液与排气可以同时进行,电解液可以迅速地注入硬壳电池中,极大地提高了硬壳电池的注液速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液头、硬壳电池的注液系统以及硬壳电池的排气系统。
背景技术
注液是电池生产过程中重要的一步。当前普遍使用的注液头(参照图1) 直接与注液管道(未示出)相连,注液头的头部插入到硬壳电池B的注液孔 B21中,注液进行的前半段,能够以正常的速度进行注液,但是随着注液的进行,注液速度会越来越慢,注液时间会很长。到注液的后期,电解液很难一次性注入。一般采用分段式的多次注入,但是分段式的多次注入会降低生产效率,使电池生产的工时增加。
此外,在硬壳电池B做完化成后,需对内部产生的气体进行排气操作。当直接使用抽真空系统(未示出)连通注液孔进行抽气,此时会有少量的电解液抽出,由此造成注液量不符合设计要求,硬壳电池B的一致性变差。同时,抽出的电解液进入到抽真空系统,一定时间后就会对抽真空系统的抽真空机芯造成腐蚀。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液头以及硬壳电池的注液系统,其能够加快注液速度。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液头以及硬壳电池的排气系统,其能够避免电解液被抽出及注液量不准的问题,防止抽出的电解液对抽真空系统的腐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液头,其包括:注液管,具有管壁,注液管的下端具有由管壁的下端形成的开口;排气管,具有周壁和上端壁且在周壁和上端壁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有抽气口,注液管穿过排气管的上端壁并伸入排气管的周壁内,排气管的上端壁与注液管的管壁密封连接,排气管的下端具有由排气管的周壁的下端形成的排气口,且排气管的周壁与注液管的管壁之间间隔开以形成排气通道,排气管的排气口、排气通道以及排气管的抽气口连通,注液管的开口向下超出排气管的排气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硬壳电池的注液系统,硬壳电池包括壳体以及封装在壳体上的顶盖,顶盖上设有与硬壳电池的内部空间连通的注液孔,所述硬壳电池的注液系统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注液头。其中,注液头的排气管的周壁的下端压抵于硬壳电池的顶盖以使排气管的排气口与注液孔连通且从注液孔四周在周壁的下端与顶盖之间形成密封,排气管的抽气口与外部大气或外部抽真空装置连通;注液管插入硬壳电池的注液孔并伸入硬壳电池的内部空间以注入电解液。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硬壳电池的排气系统,硬壳电池包括壳体以及封装在壳体上的顶盖,顶盖上设有与内部空间连通的注液孔,所述硬壳电池的排气系统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注液头。其中,注液头的排气管的周壁的下端压抵于硬壳电池的顶盖以使排气管的排气口与注液孔连通且从注液孔四周在周壁的下端与顶盖之间形成密封,排气管的抽气口与外部大气或外部抽真空装置连通;注液管插入硬壳电池的注液孔并伸入硬壳电池的内部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当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注液头对硬壳电池注液时,硬壳电池内部空间的气体通过排气管排出硬壳电池外,由于注液与排气可以同时进行,而抽气口与外部大气或外部抽真空装置连通,使得硬壳电池的内部空间维持在常压或负压状态,电解液可以迅速地注入硬壳电池中,极大地提高了硬壳电池的注液速度。而注液管的开口向下超出排气管的排气口,有效地避免了抽气时电解液被抽出。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硬壳电池的排气系统中,当用于硬壳电池化成之后的排气过程中,注液头插入注液孔,抽气口与外部大气或外部抽真空装置连通,即可实现排气过程,而注液管的开口向下超出排气管的排气口,有效地避免了抽气时电解液被抽出,进而避免了注液量不准的问题,防止了抽出的电解液对抽真空系统的腐蚀。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注液头连接于硬壳电池的注液孔的示意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注液头的剖视图。
图3为硬壳电池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注液头连接于硬壳电池的注液孔的示意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注液头 124排气口
11注液管 125排气通道
111管壁 B硬壳电池
112开口 B1壳体
12排气管 B2顶盖
121周壁 B21注液孔
122上端壁 S内部空间
123抽气口 2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注液头、硬壳电池的注液系统以及硬壳电池的排气系统。
首先,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注液头。
参照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注液头1包括:注液管11,具有管壁111,注液管11的下端具有由管壁111的下端形成的开口112;排气管12,具有周壁121和上端壁122且在周壁121和上端壁122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有抽气口123,注液管11穿过排气管12的上端壁122并伸入排气管12的周壁 121内,排气管12的上端壁122与注液管11的管壁111密封连接,排气管12的下端具有由排气管12的周壁121的下端形成的排气口124,且排气管 12的周壁121与注液管11的管壁111之间间隔开以形成排气通道125,排气管12的排气口124、排气通道125以及排气管12的抽气口123连通,注液管11的开口112向下超出排气管12的排气口124。
当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注液头1对硬壳电池B(参照图4)注液时,硬壳电池B内部空间S的气体通过排气管12排出硬壳电池B外,由于注液与排气可以同时进行,而抽气口123与下文所述的外部大气或外部抽真空装置连通,使得硬壳电池B的内部空间S维持在常压或负压状态,电解液可以迅速地注入硬壳电池B中,提高了硬壳电池B的注液速度及生产效率。而注液管 11的开口112向下超出排气管12的排气口124,有效地避免了抽气时电解液被抽出。
优选地,注液管11的开口112向下超出排气口124的量为1mm-15mm。
如图2和图4所示,注液管11的靠近开口112的部分呈倒锥形,当然于此,也可以为其它的形状。
抽气口123形成于排气管12的周壁121且靠近排气管12的周壁121的上端。抽气口123用于与外部大气或外部抽真空装置(图中未示出)连通,使得硬壳电池B的内部空间S处于常压或负压状态,电解液可以快速地注入硬壳电池B内,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工时。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注液头1中,排气管12的上端壁122与注液管11 的管壁111焊接在一起。
其次,说明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硬壳电池的注液系统。
如图2至图4所示,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硬壳电池的注液系统中,硬壳电池B包括壳体B1以及封装在壳体B1上的顶盖B2,顶盖B2上设有与硬壳电池B的内部空间S连通的注液孔B21,所述硬壳电池的注液系统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注液头1。其中,注液头1的排气管12的周壁121的下端压抵于硬壳电池B的顶盖B2以使排气管12的排气口124 与注液孔B21连通且从注液孔B21四周在周壁121的下端与顶盖B2之间形成密封,排气管12的抽气口123与外部大气或外部抽真空装置(未示出) 连通;注液管11插入硬壳电池B的注液孔B21并伸入硬壳电池B的内部空间S以注入电解液。
如图4所示,为了保证硬壳电池B的注液孔B21与注液头1之间的密封性,所述硬壳电池的注液系统还包括:密封圈2,夹设于排气管12的周壁121的下端与顶盖B2之间并使排气管12的排气口124与注液孔B21连通且从注液孔B21四周在周壁121的下端与顶盖B2之间形成密封。
在根据本实新型第二方面的硬壳电池的注液系统中,硬壳电池B可为 PHEV2型号。
下面简单比较一下与现有技术的测试结果。
参照图1,采用普通注液头注液时,1分钟时间完成50%的总电解液的注入量,2分钟的时间完成70%的总电解液注入量,3分钟的时间时完成80%的总电解液注液量,4分钟的时间时完成85%的总电解液注液量,5分钟的时间时完成88%的总电解液注液量,此时注液速度已经很慢了,需要60分钟的静置后,进行第二次注液,才能把余下的12%的电解液注完。
参照图2和图4,当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注液头1对硬壳电池B注液时,硬壳电池B内部空间S的气体从排气管12排出到硬壳电池B外,硬壳电池 B内部空间S的气压不会增加,注液可以以正常的速度进行,1分钟时间完成100%的总电解液注入量,总注液时间明显降低,注液效率显著提高,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节省生产成本。
最后,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硬壳电池的排气系统。
参照图2至图4,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硬壳电池的排气系统中,硬壳电池B包括壳体B1以及封装在壳体B1上的顶盖B2,顶盖B2上设有与硬壳电池B的内部空间S连通的注液孔B21,所述硬壳电池的排气系统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注液头1。其中,注液头1的排气管12的周壁121的下端压抵于硬壳电池B的顶盖B2以使排气管12的排气口124 与注液孔B21连通且从注液孔B21四周在周壁121的下端与顶盖B2之间形成密封,排气管12的抽气口123与外部大气或外部抽真空装置连通;注液管11插入硬壳电池B的注液孔B21并伸入硬壳电池B的内部空间S。
如图4所示,为了保证硬壳电池B的注液孔B21与注液头1之间的密封性,所述硬壳电池的排气系统还包括:密封圈2,夹设于排气管12的周壁 121的下端与顶盖B2之间并使排气管12的排气口124与注液孔B21连通且从注液孔B21四周在周壁121的下端与顶盖B2之间形成密封。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硬壳电池的注液系统中,硬壳电池B可为 PHEV2型号。
Claims (10)
1.一种注液头(1),包括:
注液管(11),具有管壁(111),注液管(11)的下端具有由管壁(111)的下端形成的开口(112);
其特征在于,注液头(1)还包括:
排气管(12),具有周壁(121)和上端壁(122)且在周壁(121)和上端壁(122)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有抽气口(123),注液管(11)穿过排气管(12)的上端壁(122)并伸入排气管(12)的周壁(121)内,排气管(12)的上端壁(122)与注液管(11)的管壁(111)密封连接,排气管(12)的下端具有由排气管(12)的周壁(121)的下端形成的排气口(124),且排气管(12)的周壁(121)与注液管(11)的管壁(111)之间间隔开以形成排气通道(125),排气管(12)的排气口(124)、排气通道(125)以及排气管(12)的抽气口(123)连通,注液管(11)的开口(112)向下超出排气管(12)的排气口(1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头(1),其特征在于,
注液管(11)的开口(112)向下超出排气口(124)的量为1mm-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头(1),其特征在于,注液管(11)的靠近开口(112)的部分呈倒锥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头(1),其特征在于,抽气口(123)形成于排气管(12)的周壁(121)且靠近排气管(12)的周壁(121)的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头(1),其特征在于,抽气口(123)用于与外部大气或外部抽真空装置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头(1),其特征在于,排气管(12)的上端壁(122)与注液管(11)的管壁(111)焊接在一起。
7.一种硬壳电池的注液系统,硬壳电池(B)包括壳体(B1)以及封装在壳体(B1)上的顶盖(B2),顶盖(B2)上设有与硬壳电池(B)的内部空间(S)连通的注液孔(B21),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壳电池的注液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注液头(1);
其中,
注液头(1)的排气管(12)的周壁(121)的下端压抵于硬壳电池(B)的顶盖(B2)以使排气管(12)的排气口(124)与注液孔(B21)连通且从注液孔(B21)四周在周壁(121)的下端与顶盖(B2)之间形成密封,排气管(12)的抽气口(123)与外部大气或外部抽真空装置连通;
注液管(11)插入硬壳电池(B)的注液孔(B21)并伸入硬壳电池(B)的内部空间(S)以注入电解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硬壳电池的注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壳电池的注液系统还包括:
密封圈(2),夹设于排气管(12)的周壁(121)的下端与顶盖(B2)之间并使排气管(12)的排气口(124)与注液孔(B21)连通且从注液孔(B21)四周在周壁(121)的下端与顶盖(B2)之间形成密封。
9.一种硬壳电池的排气系统,硬壳电池(B)包括壳体(B1)以及封装在壳体(B1)上的顶盖(B2),顶盖(B2)上设有与硬壳电池(B)的内部空间(S)连通的注液孔(B21),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壳电池的排气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注液头(1);
其中,
注液头(1)的排气管(12)的周壁(121)的下端压抵于硬壳电池(B)的顶盖(B2)以使排气管(12)的排气口(124)与注液孔(B21)连通且从注液孔(B21)四周在周壁(121)的下端与顶盖(B2)之间形成密封,排气管(12)的抽气口(123)与外部大气或外部抽真空装置连通;
注液管(11)插入硬壳电池(B)的注液孔(B21)并伸入硬壳电池(B)的内部空间(S)。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硬壳电池的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壳电池的排气系统还包括:
密封圈(2),夹设于排气管(12)的周壁(121)的下端与顶盖(B2)之间并使排气管(12)的排气口(124)与注液孔(B21)连通且从注液孔(B21)四周在周壁(121)的下端与顶盖(B2)之间形成密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116022.3U CN206742375U (zh) | 2017-02-08 | 2017-02-08 | 注液头、硬壳电池的注液系统以及硬壳电池的排气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116022.3U CN206742375U (zh) | 2017-02-08 | 2017-02-08 | 注液头、硬壳电池的注液系统以及硬壳电池的排气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742375U true CN206742375U (zh) | 2017-12-12 |
Family
ID=60556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116022.3U Active CN206742375U (zh) | 2017-02-08 | 2017-02-08 | 注液头、硬壳电池的注液系统以及硬壳电池的排气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742375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50777A (zh) * | 2018-05-28 | 2018-09-18 | 苏州优耐富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蓄电池加酸壶 |
CN111276752A (zh) * | 2020-01-22 | 2020-06-12 | 天津荣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软包电池的制造方法 |
CN111354919A (zh) * | 2020-04-01 | 2020-06-30 |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电池的注液方法及电池模组 |
-
2017
- 2017-02-08 CN CN201720116022.3U patent/CN20674237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50777A (zh) * | 2018-05-28 | 2018-09-18 | 苏州优耐富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蓄电池加酸壶 |
CN111276752A (zh) * | 2020-01-22 | 2020-06-12 | 天津荣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软包电池的制造方法 |
CN111354919A (zh) * | 2020-04-01 | 2020-06-30 |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电池的注液方法及电池模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742375U (zh) | 注液头、硬壳电池的注液系统以及硬壳电池的排气系统 | |
CN109065826A (zh) | 一种高容量高压实负极锂离子电池的浸润方法 | |
CN202042559U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 | |
CN204668167U (zh) | 一种超级电容器真空浸渍装置 | |
CN111969177A (zh) | 一种集成注液孔的极柱组件、电池顶盖及注液方法 | |
CN107394104A (zh) | 电池注液装置和电池注液方法 | |
CN106450139A (zh) | 一种锂电池电解液添加装置 | |
CN201430190Y (zh) | 蓄电池化成用密封压酸装置 | |
CN206340598U (zh) | 一种用于内化成小密铅酸蓄电池灌酸装置 | |
CN206422143U (zh) | 化成注液装置 | |
CN107221634A (zh) | 注液杯装置 | |
CN202373653U (zh) | 氮气置换脱水自吸法真空注液机 | |
CN203883071U (zh) | 一种真空电解液灌装系统 | |
CN206098535U (zh) | 铝壳锂离子电池真空定量注液装置 | |
CN104867704A (zh) | 一种超级电容器真空浸渍方法及装置 | |
CN213460018U (zh) | 一种电池注液装置 | |
CN203593650U (zh) | 一种富氢水制备装置 | |
CN206022514U (zh) | 注液头、硬壳电池的注液系统以及硬壳电池的排气系统 | |
CN105514341A (zh) | 高性能蓄电池的自动灌酸装置 | |
CN203291563U (zh) | 一种液体水玻璃出料缓冲罐 | |
CN204658465U (zh) | 一种用于超级电容器制造的手套箱 | |
CN201741764U (zh) | 用于圆柱锂离子电池生产中的注液夹具 | |
CN202352763U (zh) | 蓄电池注液装置 | |
CN206059523U (zh) | 重力球式气水分离器 | |
CN205482398U (zh) | 一种在出料处装有收气罩的小型溶炼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