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41998U - 一种插塑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插塑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41998U
CN206741998U CN201720632157.5U CN201720632157U CN206741998U CN 206741998 U CN206741998 U CN 206741998U CN 201720632157 U CN201720632157 U CN 201720632157U CN 206741998 U CN206741998 U CN 2067419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stic housing
module
fixture
platform
placing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3215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司向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Bozhiwang Automati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Bozhiwang Automat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Bozhiwang Automati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Bozhiwang Automat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3215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419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419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41998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插塑壳机,包括压接装置、定位装置、传送装置和成品收集装置,其中压接装置包括塑壳模块和线束模块,塑壳模块包括与供料装置连接的第一置料台和给第一置料台推力并完成插接工作的第三施力装置,线束模块包括用于放置线束的第二置料台和用于固定线束的夹具;夹具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夹具模块、用于使夹具模块呈闭合夹持状的第一施力装置以及用于使夹具模块呈张开状的第二施力装置;夹具模块分为用于夹紧工件的夹持部和用于带动夹持部旋转的连接部。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减少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插塑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插塑壳机。
背景技术
为了便于安装、维修,确保电气设备能在最恶劣的条件下工作,将各电气设备所用的不同规格、不同颜色的线束通过合理的安排,将其合为一体,并用绝缘材料塑壳把线缆捆扎成束,这样既完整又可靠。现有技术中,插塑壳操作主要依靠人工进行,工作效率较低,而未有一种全自动或半自动完成插塑壳操作的插塑壳机。
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插塑壳机,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塑壳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插塑壳机,包括压接装置,其中,
所述压接装置包括塑壳模块和线束模块,所述塑壳模块包括与供料装置连接的第一置料台和给所述第一置料台推力从而完成插接工作的第三施力装置,所述线束模块包括用于放置线束的第二置料台和用于固定线束的夹具;
所述夹具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夹具模块、用于使夹具模块呈闭合夹持状的第一施力装置以及用于使夹具模块呈张开状的第二施力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夹具模块分为用于夹紧工件的夹持部和用于带动夹持部旋转的连接部。
进一步的,塑壳模块还包括供料装置,所述供料装置为振动盘,所述振动盘通过导向通道与所述第一置料台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施力装置为第二气缸,所述第一置料台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置料台为梳齿型,且在相邻梳齿之间均设置有凸出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用于分离所述线束中的线缆。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置料台滑动安装于所述线束模块的底座上,且在所述第二置料台与所述底座之间还设置有弹簧,用于缓冲所述塑壳模块传递的插入力。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施力装置为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固定设置,另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夹具模块的所述连接部处;所述第二施力装置为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滑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处,用于给所述连接部提供旋转动力。
进一步的,还包括传送装置,所述线束模块至少为两个,且通过传送装置进行传送。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线束装置定位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插销以及设置在线束模块上的定位孔,在第三气缸的带动下,所述插销实现插入或者脱离所述定位孔两种状态。
进一步的,还包括成品收集装置,所述成品收集装置包括夹爪、用于实现所述夹爪滑动的滑台和成品收集槽。
进一步的,所述滑台与皮带轮的中心旋转轴固定连接,通过所述皮带轮带动所述滑台实现翻转。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自动的插塑壳操作,简单实用,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压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成品收集装置夹爪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成品收集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其中:1、压接装置,11、塑壳模块,111振动盘,112、第一置料台,113、第二气缸,114、导向通道,12、线束模块,121、第二置料台,122、夹具,1221、夹具模块,1221a、旋转轴,1222、复位弹簧,1223、第一气缸,123、固定块,124、弹簧;
2、传送装置;
3、定位装置,31、插销,32、定位孔,33、第三气缸;
4、成品收集装置,41、夹爪,42、滑台,421、连接臂,43、成品收集槽,44第四气缸,45、皮带轮,451、中心旋转轴,46、第五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插塑壳机其具体实施方式、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1所示,一种插塑壳机,包括压接装置1、传送装置2、定位装置3和成品收集装置4,其中,如图2所示,压接装置1包括塑壳模块11和线束模块12,塑壳模块11包括与供料装置连接的第一置料台112和给第一置料台112推力从而完成插接工作的第三施力装置,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三施力装置采用第二气缸113,线束模块12包括用于放置线束的第二置料台121和用于固定线束的夹具122。
为了实现插塑壳过程的自动化,塑壳模块11还包括供料装置,优选的,供料装置为振动盘111,通过振动盘111实现塑壳的自动且有序地排列,再通过导向通道114与第一置料台112连接,将塑壳有序的送至第一置料台112。
给第一置料台112推力并完成插接工作的施力装置为第二气缸113,且第一置料台112与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通过第二气缸113推动活塞杆的运动,进而使得第一置料台112向第二置料台121方向运动,完成插接工作。
如图7所示,第二置料台121为梳齿型,且在相邻梳齿之间均设置有凸出的固定块123,固定块123用于分离线束中的线缆,该设置可有效的将线束中的各线缆分开,与塑壳的孔形成一一对应,更加方便快捷的完成插接工作。
另外第二置料台121滑动安装于线束模块12的底座上,且在第二置料台121与底座之间还设置有弹簧124,用于缓冲塑壳模块11传递的插入力。在第二气缸113的带动下,塑壳模块11向线束模块12移动,完成插接,线束模块12受到塑壳模块11传递的作用力,如果没有弹簧124的设置,用力过大,易导致线束中的线缆或者塑壳的损坏,而在线束模块12上设置弹簧124,且第二置料台121可在线束模块12上滑动,可有效分散塑壳模块11传递的多余的插入力。
如图3所示,夹具122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夹具模块1221、用于使夹具模块1221呈闭合夹持状的第一施力装置以及用于使夹具模块1221呈张开状的第二施力装置,夹具模块1221分为用于夹紧工件的夹持部和用于带动夹持部旋转的连接部。夹持部前端设置有凸块,用于夹持工件,使其夹持更牢靠。另外夹具模块1221的旋转轴位于连接部中部,对连接部的一端施加压力即能使得夹具模块1221整体旋转,将旋转轴设置在连接部的中部且两个夹具模块1221的连接部交叉设置,可在交叉连接处施加一个作用力即可实现两个夹具模块1221的旋转,而将旋转轴设置在连接部的端部,想要实现两个夹具模块1221的同步旋转,需要同时施加两个作用力,因此优选的将夹具模块1221的旋转轴设置在连接部的中部,简化工序、提高工作效率。
第一施力装置用于将夹两个夹具模块1221呈闭合夹持状,优选的,第一施力装置为复位弹簧1222,复位弹簧1222一端固定设置,另一端滑动设置于夹具模块1221的连接部处,使其受到连接部施加的压力而呈压缩状态或释放压力给连接部而呈非压缩状态。为了方便复位弹簧1222在连接部的滑动,因此在其底部设置有弹簧座。
第二施力装置为第一气缸1223,第一气缸1223的活塞杆滑动设置在连接部处,用于给连接部提供旋转动力。第一气缸1223的活塞杆施加给连接部向上的动力使其沿旋转轴旋转,进而使夹具模块1221的夹持部呈放开状态。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传送装置2,线束模块12至少为两个,且通过传送装置2进行传送。这样的设置可实现插接工作不间断的进行,由于塑壳是通过振动盘111进行有序的排列,而线束放置第二置料台121上需要理线的过程,因此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如图1所示,设置有18个线束模块12,且线束模块12通过传送装置2进行传送。其中传送装置2为同步齿型带,利用其传动平稳、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不需润滑、维护容易等特点。
如图4所示,为使线束模块12的第二置料台121与塑壳模块11的第一置料台112对应,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于线束模块12定位的定位装置3,定位装置3包括插销31和设置在线束模块12上的定位孔32,在第三气缸33的带动下,插销31实现插入或者脱离定位孔32两种状态,具体的,通过设置的插销31与线束模块12上设置的定位孔32将线束模块12固定,且插销31通过第三气缸33提供动力,推动插销31移动进入定位孔32中,从而固定线束模块12,当插接完成后,插销31恢复原位,再通过皮带带动线束模块12的移动,如此反复,完成定位操作。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成品收集装置4,如图5所示,成品收集装置4包括夹爪41、用于实现所述夹爪41滑动的滑台42和成品收集槽43,实现夹爪41完成夹持及滑动操作的为第四气缸44。由于完成插接的成品其前端的塑壳,导致成品无法通过第二置料台121上的用于分离线缆的固定块123而从线束插入位置进行收集,且由于线束较长,根据实际需求,将成品收集槽43设置在线束放入端,因此需要将成品从塑壳端先将整体拔出,再经过180度旋转放入成品收集槽43中,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该操作,如图6所示,采用皮带轮45带动其实现180度旋转,具体的,滑台42与皮带轮45的中心旋转轴固定连接,优选的,在滑台42上固定设置有与皮带轮45中心旋转轴451固定连接的连接臂421,第五气缸46带动皮带轮45的转动,在皮带轮45的带动下连接臂421可实现180度旋转。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基本实现插塑壳的全自动操作,通过振动盘111将塑壳有序的排列在塑壳工位—第一置料台112,人工手动放入线束,且采用定位装置3将设置在皮带上的线束装置固定住,且与第一置料台112呈一一对应,从而使得插接操作更加精确,再通过第二气缸113推动第一置料台112向前运动自动完成插接操作。且与此同时,成品收集装置4通过第四气缸44带动夹爪41夹住已完成插接操作的成品并带动其滑动,再通过皮带轮45的旋转带动滑台42的旋转而将成品放置到成品收集槽43中,完成成品的收集操作。且在此操作间隙,工人有足够多的时间将线束插入到未进入线束工位的第二置料台中。当完成插接工作后,定位装置3恢复原位,传送皮带带动设置在皮带上的线束模块12的运动,周而复始,完成线束的自动插接工作。
本实用新型基本实现全自动化操作,减少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插塑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接装置(1),其中,
所述压接装置(1)包括塑壳模块(11)和线束模块(12),所述塑壳模块(11)包括与供料装置连接的第一置料台(112)和给所述第一置料台(112)推力从而完成插接工作的第三施力装置,所述线束模块(12)包括用于放置线束的第二置料台(121)和用于固定线束的夹具(122);
所述夹具(122)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夹具模块(1221)、用于使夹具模块(1221)呈闭合夹持状的第一施力装置以及用于使夹具模块(1221)呈张开状的第二施力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塑壳机,其特征在于,塑壳模块(11)还包括振动盘(111),所述振动盘(111)通过导向通道(114)与所述第一置料台(11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塑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置料台(121)为梳齿型,且在相邻梳齿之间均设置有凸出的固定块(123),所述固定块(123)用于分离所述线束中的线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塑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置料台(121)滑动安装于所述线束模块(12)的底座上,且在所述第二置料台(121)与所述底座之间还设置有弹簧(124),用于缓冲所述塑壳模块(11)传递的插入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塑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模块(1221)分为用于夹紧工件的夹持部和用于带动夹持部旋转的连接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塑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施力装置为复位弹簧(1222),所述复位弹簧(1222)一端固定设置,另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夹具模块(1221)的所述连接部处;所述第二施力装置为第一气缸(1223),所述第一气缸(1223)的活塞杆滑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处,用于给所述连接部提供旋转动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塑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送装置(2),所述线束模块(12)至少为两个,且通过所述传送装置(2)进行传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塑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固定线束装置的定位装置(3),所述定位装置(3)包括插销(31)以及设置在线束模块(12)上的定位孔(32),在第三气缸(33)的带动下,所述插销(31)实现插入或者脱离所述定位孔(3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塑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成品收集装置(4),所述成品收集装置(4)包括夹爪(41)和用于实现所述夹爪(41)滑动的滑台(42),所述夹爪(41)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台(4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塑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台(42)与皮带轮(45)的中心旋转轴(451)固定连接,通过所述皮带轮(45)带动所述滑台(42)实现翻转。
CN201720632157.5U 2017-06-02 2017-06-02 一种插塑壳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7419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32157.5U CN206741998U (zh) 2017-06-02 2017-06-02 一种插塑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32157.5U CN206741998U (zh) 2017-06-02 2017-06-02 一种插塑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41998U true CN206741998U (zh) 2017-12-12

Family

ID=60569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32157.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741998U (zh) 2017-06-02 2017-06-02 一种插塑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419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86087A (zh) * 2017-06-02 2017-08-22 江苏博之旺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插塑壳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86087A (zh) * 2017-06-02 2017-08-22 江苏博之旺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插塑壳机
CN107086087B (zh) * 2017-06-02 2022-08-09 江苏博之旺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插塑壳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59210B (zh) 圆柱型微电机自动组装生产线
CN107716794B (zh) 一种夹紧送线装置
CN105033605A (zh) 一种卡箍组装机
CN102295164A (zh) 多工位全自动硅片装片机
CN108422192A (zh) 一种按钮开关自动装配设备
CN106378696A (zh) 弯管自动抛光机
CN204969763U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自动穿鞋带机
CN103986042A (zh) 一种自动穿防水栓双头压着机
CN105563819A (zh) 一种磁扣连续生产装置
CN206741998U (zh) 一种插塑壳机
CN107086087A (zh) 一种插塑壳机
CN107634437B (zh) 自动锁螺母机
CN107461625A (zh) Led灯管柔性自动生产线抹丝、堵头穿丝、装入装置
CN203707548U (zh) 一种线材自动压接设备
CN208377883U (zh) 全自动夹紧取料装置
CN207954348U (zh) 一种自动粘棒机
CN104353980B (zh) Led球泡灯座全自动装配机驱动器自动装入装置
CN207311917U (zh) 汽车线束自动扎带机
CN209072282U (zh) 一种转子加工设备的装配机构
CN109866204A (zh) 一种基于双臂机器人的注胶系统
CN106409570B (zh) 限位开关部分组装机
CN104552825B (zh) 一种用于去除塑胶件水口的剪铣机
CN103835074B (zh) 一种纱袋机抓取装置
CN106426252A (zh) 具有输送功能的机械手终端夹具
CN106346429A (zh) 一种电动车生产加工用工作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080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080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